首页 / 正文

变谋明慧品第五

尔时慈氏闿士语善业。有闿士大士代欢喜最尊分德法。虽或布施持戒。所守分德法尊无盖德被无表。善业言:当从是代欢喜分德之法。何以故?十方无量佛刹一一刹土不可计数数灭度。以是本所起无上正真道最正觉及自致灭度处。其功德极度所致之德。诸弟子所作布施持戒守法分德彼德最尊。过无所著功德。都天中天持戒身定身慧身无所罣碍身度知见身。安隐大慈不可具计。经中所学诸功德都计合积之。代欢喜德福尊无盖。以斯喜行用求无上正真道。心念言持是施与我作无上正真道。当作是行。求心以来悉还得之。慈氏语善业。作是求以来者不还得作是施者,善业言:有不施者当从何得亦无所守从何出生。若意悔还为堕四颠倒。所施与。无常谓常。苦谓乐。空谓实。无身谓有身。意悔还所信还持是心求佛。作是施与作无上正真道。慈氏语善业。新学士女不当於前解慧也。何以故?其所信乐所造德本恐亡。还当为不退转说之。若在善友边久者解说之。是人不惧者也。如是代欢喜极尊。持是施与作一切知。持是心作是施与。代欢喜。是心尽灭无处不可见。何心作是施与得无上正真道。何心是心。心无两对心。无身当作何施与乎。释言:恐新学士或怖而志还。云何作功德施与最尊代欢喜。云何以作施与得无上正真道。善业言:斯土闿士大士悉具足供养诸佛破坏众恶。以等行如一。降伏邪党弃捐重担。所有福德罪垢都寂。戒定慧解脱度知见所愿已获。十方无数刹土有灭讫者,所作分德其尊无上。何因闿士不悔心想。云何不悔心无所想。持是施与作上行者,正使是心念自了知之。作是曹想不悔心想。如悔所喜悔。正使心念复了知是心作。是为想悔心悔喜悔。正使闿士持其心了知作。是为想觉。持何等施与持何所心。了知作是觉。持何等施与持何所心。了知是心诸法。何所法持是施与为等与。不及作是施。诸过去当来今现在佛所有功德。及弟子未得道者,天龙鬼神诸闻经初发心学者,都合积累代喜最尊矣。持是功德复知是法尽灭无处亦无法。作是施与无想悔无心悔无喜悔。作是众所不还是为无上正真道施与他有分德。不谛明之不作是施与。何故所致无所有。代喜分德亦空闿士作此明之。诸佛所灭度者,持所施与功德使我悉得之。如一作是知所行。作无上正真道。是所作不在想过去所知尽灭想无处想作念得。作是想非施与也。不作是想为施与。当作是学。闿士大士权德当於是中索之。未得明度不得入是法中。所持分德中无得。作是听身识是有德之人。有想便著反欲苦祝如来无所著正真道最正觉不乐持施与。持施与见虚空。何以故?极大得灭讫视佛有想者为碍施是与大。还不当作是还如来施与当谛。何以故?杂毒病故。作是施。譬作美饭杂毒著中。色好甚香无不喜者,不知饭中有毒。愚人食之欢喜饱满。其食欲消时必危身命矣。夫不知取施之义者,不晓将护两碍之难。必如毒饭之说也。若高士欲施。常如往古来今诸佛。持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度知见所见慧身。及诸弟子於中所作功德。是所佛缘一觉施与。持是功德都代欢喜施与。以作无上正真道。持是想施与时悔。谓之有用。是故譬若杂毒饭。如是有德之人当作是觉知。过去当来今现在佛。云何施与。何因成就出无上正真道。随如来教持是施与。知所作功德生时身相。经所得了知。成时我作是代欢喜。自致佛道无过也。终不离如来法。不杂毒也。当作是施与。如戒如定如慧如解脱如度知见。慧所现身无欲处无色处无空处。亦无往古来今从中来者,譬若无所有。是所施与诸法亦无所有。是为成施与中无毒也。若作异施为行反施。唯闿士所施是法若佛。皆更知作是施自致作佛。今我施已作无上正真道。佛言善哉善哉!善业。所作如佛。又三千大国土人皆使念四等心。不如上施其尊无盖也。复次三千大国人皆作无上正真道。使如恒沙佛刹人共供养之。震越衣服饮食床卧病瘦医药。事事具足如恒沙劫随恣所乐。云何其福宁多不。善业言:甚多天中天。佛言:代喜功德福过其上。善业言:功德如恒沙佛刹不能受也。佛言:善哉善哉!持明度者是所施与。乃从本来福出其上。尔时四天王与二万天子。以头面著佛足。卻白佛言:弘慈普施明度德化巍巍无盖。乃至於斯乎。何以故?学明度闿士大士所欢乐故。忉利天盐天兜术天不骄乐天化应声天诸天子。各以宝树名华杂香以散佛上。缯盖天幡妓众乐欢心贡佛而叹曰:极大施与天中天。大士权德乃作是施。学明度德大士所欢乐。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水行天水微天无量水天水音天。约净天遍净天净明天守妙天玄妙天福德天德纯天近际天快见天无结爱天诸天子。皆以头面著佛足作是言:闿士学明三界希有。佛告诸天子。置是三千大国土中人皆作无上正真道者,更复异恒沙佛刹人都共供养。是辈闿士大士其随所喜复过是者,不及代欢喜施与。三世佛天中天持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度知见身。及诸弟子在中作功德者,都积累合会虽尔代喜过上。善业问言:从中何得。佛言:求闿士道有德人。当知往古来今法无取无放无想无见。从是法中无所出生法无尽法心往来法。我作是代喜施疾得无上正真道。复次於三世佛所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明慧代欢喜。无所罣碍法未来未成。亦无所罣碍十方无数佛刹现在者,诸法不著不缚不脱。以是法作无上正真道。是代喜施无能过者,无能坏之。如恒沙佛刹闿士寿劫亦然。使彼人供养尔所闿士大士。具足如彼多劫。如戒忍辱精进弃定法。乃作是布施代欢喜。德尊出其上无量之计。

猜你喜欢
  禅门章·智顗
  卷一·佚名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二十四·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玄奘
  卷第十五(本末合)·慧苑
  佛说大乘大方广佛冠经卷上·佚名
  维摩经义疏卷第四·吉藏
  俱舍论疏 第十八卷·法宝
  目录·元来
  妙法莲华经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佚名
  卷第一百十二·霁仑超永
  大乘起信论略释·太虚
  在仰光接见礼拜人士谈话·太虚
  佛说如来兴显经卷第二·佚名
  卷三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镇·唐圭璋

      镇字叔安,南海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学者称为随如先生。有随如百咏,今不传。   念奴娇   调冰弄雪,想花神清梦,徘徊南土。一夏天香收不起,付与蕊仙无语。秀入精神,凉生肌骨,销尽人间暑。稼轩愁绝,惜花还胜儿女。  

  • 第六章 辞家访道·屠隆

    〔小生扮木龙驹院子上〕昨日繁华。今日冷淡。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俺老爷从西郊回来。忽然分付小人制一副道衣。说要云游章去。夫人公子知道。好生惊讶。不免在此伺候则个。〔生道装上〕【忆秦娥先】西天

  • 卷七十四·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七十四 明 曹学佺 撰 晚唐一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人】 宫中曲 云母滤宫用夜夜白于水赚得羊车来低扇遮黄子水精不觉冷自刻鸳鸯翅蚕缕茜香浓正朝纒左臂巴牋两

  • 卷五百九十四·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九十四储嗣宗储嗣宗大中十三年登进士第诗一卷登芜城昔人登此地丘垄巳前悲今日又非昔春风能几时沧浪峡【一作储光羲诗】沧浪临古道道上石成尘自有沧浪峡谁为无事

  • 六娘死继春自缢·佚名

    【引】(生上)当初共娘如鸳鸯,谁知今旦无落场。自吕浦回来,一腹懊气至今未消。仔细想起来,只好怨我交己。【皂罗袍】自怨心中欠谋为,今来共伊人情无所归。古人呾:『早似当初不相识,也无烦恼也无愁?』(唱)不免将只金钗踏觅,罗帕拍碎

  • 第九回 充屯长中途施诡计 杀将尉大泽揭叛旗·蔡东藩

      却说秦二世屠戮宗室,连及亲旧,差不多将手足股肱,尽行斫去。他尚得意洋洋,以为从此无忧,可以穷极欢娱,肆行无忌,因此再兴土木,重征工役,欲将阿房宫赶筑完竣,好作终身的安乐窝。乃即日下诏道:  先帝谓咸阳朝廷过小,故营阿房

  • 第九十七回 窜南交卢循毙命 平西蜀谯纵伏辜·蔡东藩

      却说刘道规至豫章口,击破徐道复,全亏游军从旁冲入,始得奏功。游军统领,便是参军刘遵,当时道规将佐,统说是强寇在前,方虑兵少难敌,不宜另设游军。及刘遵夹攻道复,大获胜仗,才知道规胜算,非众所及,嗣是益加敬服,各无异言。刘裕

  • 武王伐纣书卷上·佚名

    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汉三分吴魏刘。晋宋齐梁南北史,隋唐五代宋金收。话说殷汤王姓子,名履,字天乙,谥法除虐去残扫汤。是契十四世孙主癸之子,以伊尹相汤伐桀,三让而践天子之位。顺天革命,改正朔,天下号曰商。以建丑之月为正月,色尚

  • 第二十八卷 仕绩 一 九·缪荃孙

    镇 江 府 一 汉左恢 左忠左恢,字伯向,曲阿人。官至尚书左丞,京师称其清高。子忠,为邑令七,所至有异政。(重修丹阳县志) 吴殷礼 殷基殷礼,字德嗣,云阳人。少起微贱,顾邵拔而友之,为立声誉。吴王权召,除郎中。与

  • 京口耆旧传卷八·刘宰

    汤鹏举【孙邦彦】谭知柔刘公彦禇籍袁孚汤鹏举字致逺金坛人九嵗从乡先生杭夷甫受易有问于夷甫者曰贞者事之干何谓也夷甫命诸生以意对鹏举曰事不正不立木无干不生夷甫大竒之未冠入学遂贡京师试上舍第一擢政和戊戌进士第

  • 晋纪一 世祖武皇帝上之上泰始元年(乙酉、265)·司马光

    晋纪一 晋武帝泰始元年(乙酉,公元265年) [1]春,三月,吴主使光禄大夫纪陟、五官中郎将洪与徐绍、孙偕来报聘。绍行至濡须,有言绍誉中国之美者,吴主怒,追还,杀之。 [1]春季,三月,吴主派遣光禄大夫纪陟、五官中郎将洪,与徐绍、孙一起

  • 论晚明“流寇”·吴晗

    明末“流寇”的兴起,是一个社会组织崩溃时必有的现象,像瓜熟蒂落一样,即使李自成、张献忠这一班暴民领袖不出来,那些由贵族太监官吏和地主绅士所组成的统治集团,因为已经腐烂了,僵化了,肚子吃得太饱了,搜括到的财富已经堆积得

  • 政论·崔寔

      自尧、舜之帝,汤、武之王,皆赖明哲之佐,博物之臣。故皋陶陈谟而唐、虞以兴,伊、箕作训而殷、周用(《类聚》卷五十二作「以」)隆。及继体之君,欲立中兴之功者,曷尝不赖贤哲之谋乎!凡天下(《类聚》有「之」)所以不理(《后汉纪》

  • 礼记纂言原序·吴澄

    礼者理也理也者性也性也者命也维天之命於穆不已而其在於人也谓之性其粲然而条理也谓之礼其纯然而粹善也谓之仁其截然而裁制也谓之义其昭然而明觉也谓之知其浑然於其性也则理一而已矣故仁也者礼之体也义也者礼之宜也知

  • 尚书考异卷二·梅鷟

    明 梅鷟 撰舜典孟子引尧典曰二十有八载放勲乃徂落邾鲁相去地近孟子生距孔子时未逺子思曾子又适传岂孟子所传尚书顾脱舜典二字必竢秦火之余数百年后土壁所藏之本然后増此二字邪且伏生年已九十当其传晁错时固在文景世

  • 卷二百十四·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十四刑部尚书秦?田撰嘉礼八十七设官分职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爕理隂阳【?师天子所师法傅傅相天子保保安天子于德义者此惟三公之任佐王论道以

  • 舍利弗阿毗曇論卷第十四·欧阳竟无

      姚秦天竺三藏曇摩耶舍共曇摩崛多譯   非問分道品之餘   何謂五根.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是名五根。   五力亦如是。   何謂五解脫處.謂比丘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靜行心未解脫得解脫諸漏未盡得漏盡   未得無

  • 原道觉世训·洪秀全

    洪秀全著。1852年编入《太平诏书》刊行。约写于1847-1848年间。为太平天国重要文献之一。在此篇中,洪氏为了号召农民起来推翻封建统治,塑造了一个创化世界、主宰人间的至高无上的皇上帝。他说:“一切日月星辰雷雨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