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春秋集注

四十卷。高闶撰。高闶字抑崇,鄞(今浙江宁波)人,宋代着名经学家。高闶八岁即通经史大义,宋高宗绍兴初赐进士第,累官至国子监司业。时兴太学,闶奏宜先经术,高宗然之。南宋初学制多为其所创建,官至礼部侍郎。后因忤执政,一斥不复,家食累年,中寿而卒。学者称之“息斋先生”。此书为高氏晚年家居所着,大旨以程颐《春秋传》为本,故仍冠以程颐原序。其说则杂采唐宋诸家,以己意折衷,不复注明引者姓名。南宋古文大家楼钥《序》称:“自顷王荆公废《春秋》之学,公独耽玩遗经,专以程氏为本,又博采诸儒之说为之集注,其说粹然一出于正。”此书虽宗程颐,但却时有从违。如程颐据汉薄昭与淮南王书有“齐桓公弟”之语而谓公子纠为桓公弟,而高氏则依据三传、《史记》、《荀子》之文,谓公子纠为桓公之兄。但其大义则全主程氏。程氏《春秋传序》云:“后世以史观《春秋》,谓褒善贬恶而已,至于经世之大法则不知也。”高氏发挥其说,认为孔子“惧先王经世之法坠地莫传,欲立为中制,俾万世可以通行,故假周以立法,而托始于隐公焉。且以文武之道期后王,以周公之事业望鲁之子孙也。以此推之,《春秋》固非一王之法,乃万世通行之法也。”主旨虽谬,然于考证亦有所得。如解“向戌盟于刘”云:“凡因来聘而盟者,必在国内。刘,王畿也,岂有来聘鲁而远盟于刘者乎?盖下文有‘刘夏’,传者以为春夏之夏,与文四年‘夏,逆妇姜于齐’文同,故误增‘于刘’二字耳。”其精辟若此。《四库提要》评其书“惟于地理少疏……然在宋代《春秋》诸家中,正大简严,实可与张洽相匹,非孙复、崔子方辈可几及”。清《钦定春秋传说汇纂》于此书采取最多。此书最早为南宋刻本,但原书久佚,今本是《四库全书》编辑者从《永乐大典》及各书所引高闶说中辑出的。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此书十四卷,《四库全书》编辑者因其篇页繁重,乃析为四十卷。现存清聚珍版本、闽覆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春秋集注》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原序
(3)自序
(4)卷一
(5)卷二
(6)卷三
(7)卷四
(8)卷五
(9)卷六
(10)卷七
(11)卷八
(12)卷九
(13)卷十
(14)卷十一
(15)卷十二
(16)卷十三
(17)卷十四
(18)卷十五
(19)卷十六
(20)卷十七
(21)卷十八
(22)卷十九
(23)卷二十
(24)卷二十一
(25)卷二十二
(26)卷二十三
(27)卷二十四
(28)卷二十五
(29)卷二十六
(30)卷二十七
(31)卷二十八
(32)卷二十九
(33)卷三十
(34)卷三十一
(35)卷三十二
(36)卷三十三
(37)卷三十四
(38)卷三十五
(39)卷三十六
(40)卷三十七
(41)卷三十八
(42)卷三十九
(43)卷四十

猜你喜欢
  白虎通义·班固
  大学章句·朱熹
  毛诗多识·多隆阿
  岩下放言·叶梦得
  鬻子注·逄行珪
  温氏母训·温璜
  大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真经·朱元璋
  二程子抄释·吕柟
  周子抄释·吕柟
  乡党图考·江永
  四书或问·朱熹
  论孟精义·朱熹
  松阳讲义·陆陇其
  论语点睛·智旭
  质孔说·周梦颜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八百四十五·彭定求

        卷845_1 【湘中寓居春日感怀】齐己   江禽野兽两堪伤,避射惊弹各自忙。头角任多无獬豸,   羽毛虽众让鸳鸯。落苔红小樱桃熟,侵井青纤燕麦长。   吟把离骚忆前事,汨罗春浪撼残阳。   卷845_2 【潇湘】齐

  • 论调名第三·王骥德

      曲之调名,今俗曰“牌名”,始于汉之《朱鹭》、《石流》、《艾如张》、《巫山高》,梁、陈之《折杨柳》、《梅花落》、《鸡鸣高树巅》、《玉树后庭花》等篇,于是词而为《金荃》、《兰畹》、《花间》、《草堂》诸调,曲而为

  • 附録·吴雯

    附録送吴天章归中条二首     王士祯二月春芜緑纷纷蝴蝶飞花朝逢暮雨寒食减征衣道路谁知巳登临不当归中条多水竹此去掩荆扉爱汝王官谷他年拟借居三峯当户牖五姓足樵渔田舍堪怀古茅茨宜读书独怜好身手归去注虫鱼又

  • 卷十·吴之振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十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余靖武溪诗钞余靖字安道韶州曲江人举进士与尹师鲁同应拔萃科靖为冠累官至秘书丞充集贤校理天章合待制时范仲淹以言事触宰相得罪靖疏救之坐贬监筠州酒

  • 列传第三 豫章文献王·萧子显

    豫章文献王嶷,字宣俨,太祖第二子。宽仁弘雅,有大成之量,太祖特钟爱焉。起家为太学博士、长城令,入为尚书左民郎、钱唐令。太祖破薛索儿,改封西阳,以先爵赐为晋寿县侯。除通直散骑侍郎,以偏忧去官。桂阳之役,太祖出顿新亭垒,板嶷

  • 卷之七百四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零二·佚名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十一月己丑朔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宁古塔将军沙纳海、请将席北分为三旗、送至京师从之。  ○庚寅理藩院题、鄂尔斋图哈滩巴图尔、自青海移置宁夏议给人口糗粮、牛马刍豆上谕大学士等曰

  • 通志卷一百三十三·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四十六宋王诞【兄子偃偃子藻】王华【父廞 孔子】王惠【从父弟球】王彧【子绚兄子蕴】王裕之 王鎭之【弟之 之子昙生 阮万龄】王韶之 王悦之 王准之【族子素

  • 竟陵文宣王萧子良传·萧子显

    武帝(萧赜)有二十三个儿子:穆皇后生文惠太子、竟陵文宣王子良;张淑妃生庐陵王子卿、鱼复侯子响;周淑仪生安陆王子敬、建安王子真;阮淑媛生晋安王子懋、衡陽王子峻;王淑仪生随郡王子隆;蔡婕妤生西陽王子明;乐容华生南海王子罕

  • 张居翰传·欧阳修

    张居翰字德卿,旧唐掖廷令张从玫的养子。昭宗时,当范阳军监军,与节度使刘仁恭友善。天复中(901~903),大诛宦官,仁恭把居翰藏到大安山的北奚谷才得免死。后来,梁军攻仁恭,仁恭派居翰随晋王攻梁的潞州,牵制梁的兵力,晋攻取潞州,用居

  • 卷一百八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三经籍考子【兵家】宋史艺文志兵书类三百四十七部一千九百五十六卷辽金元三史不立艺文志散见各纪传中明史艺文志兵书类五十八部一千一百二

  • 卷十五·林之奇

    <经部,书类,尚书全解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全解卷十五宋 林之奇 撰汤诰        商书此则周官士师所谓用之于防同之诰也古者天子始受命奄宅四海则诸侯皆率其职以奉朝防于天子之都所以正始也如舜禹之受禅既告祭天

  • 卷五十四·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五十四道统三程子门人程门弟子亲炙伊川亦自多错盖合下见得不尽或后来放倒盖此理无形体故易差有百般渗漏【以下总论】问程门谁真得其传曰也不尽见得如刘质夫朱公

  • 如来生品第四·马鸣

    于时佛星,適与月合,吉瑞应期。从右胁生,犹如雲除,千日霍现。譬如久冥,炬光卒耀,东方为首。树为头发,华草为毛,莲花为面。青莲为眼,丹树为口,须弥为乳。四海为腹,中土为腰,南方为髋。私为垂珠,恒为香璎,西方为足。众宝为饰,诸转轮王,历

  • 卷第二十五·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二十五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佛名号品第七 【论】第二会六品经明菩萨信心门於此一会之中自有序分正说流通今从第十二卷初

  • 卷十·佚名

    问分六〇三因.大所缘法依因.大所缘法之因缘为缘&hellip;&hellip;三。六〇四因.大所缘法依因.大所缘法之所缘缘为缘&hellip;&hellip;九。六〇五因.大所缘法依因.大所缘法之增上缘为缘。所缘增上、俱生增上三,非因.大所缘法依非

  • [第六品]行双论·佚名

    [第一]施设分一〇二三三行者是身行、语行、心行。入出息者是身行。寻伺者是语行。想、受者是心行,除寻伺之外,一切之心想应法是心行。总说分一〇二四身是身行耶?身行是身耶?语是语行耶?语行是语耶?心是心行耶?心行是心耶?一〇二

  • 法身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贤译。明化身及法身之二种功德,法中具说增一之法数。又宝积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之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