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二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集注卷三十二

宋 高闶 撰

昭公二

七年春王正月暨齐平

齐鲁世为婚姻至襄公时齐灵数侵伐鲁自是盟好中絶及景公一使庆封来聘而不书报非无报使也着有余怨然鲁方附楚而齐亦方与楚睦故齐自伐北燕还求平于我而公将朝楚亦惧齐之议其後是以与之平故书曰暨暨与也不得已也齐欲平而我与之之辞也齐强鲁弱盖鲁之所愿而曰我与之者所以抑齐之强而伸鲁之弱也故不言会齐平又不曰齐及我平而特书曰暨也

三月公如楚

楚子成章华之台使薳啓强来召公落之公于是朝于楚夫楚灵非强君也数会诸侯焉皆其微者又且多叛而吴人之闚未艾也亦奚庸必朝哉盖晋平不能修文公之业使我不能自安而玉帛驱驰岁不遑暇以是知王室不纲而霸主犹有功于诸夏也

叔孙婼如齐涖盟

以暨齐平故婼往涖盟也涖者我欲之以朝楚故结好于强国也昭公自是遂以善齐故孙于阳州卒以齐为寄

夏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

虽有常度亦人事所召有食之者

秋八月戊辰卫侯恶卒

卫襄公立九年庶子元立是为灵公按元年曰卫齐恶此曰卫侯恶何为君臣同名也古者生不讳名既死卒哭乃讳之然君子不夺人名不夺人亲之所名重其所以来也事亲者不以存没生意故不变也人之背死忘先者皆为利害所变者也是以圣人禁之後世以君名之故而听臣下易名者犹之可也或以私嫌而改赐人臣名字则尤非礼矣

九月公至自楚

自公如楚今半岁余

冬十有一月癸未季孙宿卒

此季孙行父之子季武子也其子纥嗣

十有二月癸亥葬卫襄公

襄公之卒晋反戚田王有追命此可以盖献之愆矣故卒葬皆曰承天宠也亦因鲁往会而着其臣子私諡之罪

八年春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

此陈公子招也其曰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者正其天伦之次所以甚招之罪且以见陈侯宠其弟假之以权致此祸也陈哀公三子太子偃师次子留次子胜留有宠属诸公弟招招专陈国之政与大夫过皆爱留欲立之哀公疾招遂杀偃师而立留夫留庶孽也偃师冢嫡也招以叔父之亲专国之政而不顾宗社之重殒冢嫡以立庶孽致楚灭陈皆陈侯属之之由故书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以罪之且见其骨肉相残也

夏四月辛丑陈侯溺卒

陈侯以废疾不能讨杀世子之贼因自缢而死夫楚观从纳公子比而灵王缢春秋谓比弑其君陈侯之弟招立公子留而哀公缢春秋不谓留弑君何也比之立无君者也灵虽不缢亦不与比并存是灵王之死由比也招之立留由君之废也且君有命哀虽不缢亦不可以君国是哀之死不以留也君臣之间生死之际善恶之嫌赏罚之别大矣圣人所以正其名也哀公立三十五年公子留遂立

叔弓如晋

前年楚成章华之台召诸侯落之至是晋成虒祁之宫而诸侯遂皆往贺之晋之效尤如此霸业之不振宜哉

楚人执陈行人干徵师杀之

招杀世子而陈侯死干徵师赴于楚且告立公子留楚执而杀之春秋贬楚称人又称干徵师曰行人盖罪其杀使者也虽然干徵师为告丧之使不告于天王反赴于楚虽楚不当执而杀之然其死也亦宜哉故春秋书之与庆封同

陈公子留出奢郑

恐楚人之来讨故也留既为君矣不曰陈留者立非其正位未定也与楚公子比同且偃师曰世子留曰公子别嫡庶也春秋明微大率如此

秋蒐于红

备楚故也夫蒐非春事也红非蒐地也况当旱岁乎盖蒐者简车徒也凡鲁车徒之赋三家分而有之则蒐田振旅非公政也故不书威灵失矣自五年舍中军始也接传红亦大蒐而不曰大者以无君故微之首一见也书红之蒐间陈之乱以类比义皆由辨之不早辨也书蒐自此始

陈人杀其大夫公子过

招专归罪于过而杀之以说于楚其不书招杀而书陈人者过亦有罪故称人以杀且见陈之乱未有君也招虽杀过不足以赎然楚人竟受其欺放之而已

大雩

因旱祭志僭也

冬十月壬午楚师灭陈

春秋之书灭者恶之甚也称师者见其恃衆也楚以蛮夷而数兴师以灭中国之诸侯者实由陈侯骨肉相残以致然嗟乎陈背中国而即荆楚乃卒为荆楚所灭深可为後世之戒故谨而日之

执陈公子招放之于越杀陈孔奂葬陈哀公

陈国之乱中国不能正之遂使楚藉口以为讨而灭之由是楚益恣横率情妄行如公子招者死有余罪反宥而放之盖招之所以自免者以归罪于公子过也孔奂虽招之党乃独杀之其曰执陈公子招曲辞也杀陈孔奂直辞也楚乘人之乱灭人之国释其首恶又诛其党又夺取哀公之殡而葬之使陈之臣子不得尽礼于其君夫楚灵岂可以礼义责之哉罪中国不自正而致楚之恣尔春秋书杀他国之大夫者四皆楚人杀之而中国未有书杀之者此见楚人暴虐之甚故哀公之葬以中国自葬为文所以深恶之且使楚子欲求名而不得也楚害至于此由宋向戌之谋也

九年春叔弓会楚子于陈

夫中国诸侯而为荆楚所灭中国既不能救亦宜同心疾之奈何反使大夫往聘问耶书会于陈与宣十五年会于宋同义观去年叔弓如晋之事知晋之不竞有以使天下之归楚矣

许迁于夷

此楚迁之也许以畏郑复求迁于楚故以自迁为文陈灭许迁皆中国无霸之祸也

夏四月陈灾

陈虽为楚所灭而土地居民犹在焉圣人不与楚灭之也故还系之陈如邶鄘二国既为卫所幷圣人还存邶国鄘国之风盖不与卫人幷诸侯而存天子之建国也夫陈之社稷为楚所灭今其人民又被火灾天下诸侯莫之能救春秋存亡国继絶世王道之大者也

秋仲孙貜如齐

自叔老聘齐至今二十年复修旧好此暨齐平之故也齐平而不志来聘则着齐志轻公非特居郓之时也其来久矣凡经略不书者各比其事以见情也

冬筑郎囿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何可筑也公内制于强臣不此之念而远筑郎囿非特剿民也刍荛雉兔者皆不得往怨有所归矣

十年春王正月

一时无事书首月存天道王法也

夏齐栾施来奔

栾施与高强以兵攻君宫欲挟君以伐陈鲍遂与君战不胜而出奔此其罪大矣春秋不书高氏非卿故也鲁方通齐而受其奔亡之臣非义也

秋七月季孙意如叔弓仲孙貜帅师伐莒

向也舍中军矣今也合纠师徒三卿并将大夫始张自案之役而卒极于此是时鲁间晋之衰故三卿帅师同伐莒见疾莒之甚欲一举灭之而三卿擅以为已功也此年无冬着不克终始以此夫

戊子晋侯彪卒

晋平公立二十六年其子夷立是为昭公

九月叔孙婼如晋葬晋平公

不及期而薨简也卿会葬非礼因着其臣子私諡之罪

十有二月甲子宋公成卒

不书冬义见上宋平公立四十四年卒其子佐嗣是为元公

十有一年春王二月叔弓如宋葬宋平公

卿共盟主之葬犹可言也卿共同列之葬非礼甚矣因着其臣子私諡之罪

夏四月丁巳楚子?诱蔡侯般杀之于申

此恶楚子诱杀中国之君故谨而日之也蔡般弑逆之罪虽以公义当讨而楚子诱而杀之迹虽近义而意实藴姧圣人恐後世以楚之杀般为讨有罪故特名楚子以明不然盖楚子亦弑逆之贼也以贼讨贼何辨曲直况般之弑君天子不诛方伯不问今十有三年矣而蛮夷弑逆之贼反来讨之此罪中国也况楚子者非直治般也志在灭蔡者也故春秋书楚子?蔡侯般同斥其名以见其罪同而蛮夷乃敢诱杀中国之诸侯也不曰戕而曰杀者又见般之罪宜死也

楚公子弃疾帅师围蔡

楚之君既诱杀中国之蔡侯而楚之臣又帅师而围其国必期于灭蔡也夫楚灭陈易灭蔡难此书围蔡者般出会而世子有守尚能拒楚且望中国诸侯之救也

五月甲申夫人归氏薨

大蒐于比蒲

备楚故也僭天子之制也十年书蒐此书大蒐见三家益强车徒日衆也夫蒐虽素定然公以夫人之丧不自临也而大蒐不废则是三家者以驰骋田猎间君丧也

仲孙貜会邾子盟于祲祥

始也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公及邾仪父盟于趯是鲁侯亲与之盟会今公虽以夫人之丧使仲孙貜会邾子盟于祲祥要是大夫与其君盟会尔然则邾子之更为强弱断可知矣虽与邾盟以修好然而鲁人之志必欲灭邾而後已此盟岂可信耶後书可见

秋季孙意如会晋韩起齐国弱宋华亥卫北宫佗郑罕虎曹人杞人于厥憗

楚师在蔡诸侯将谋救蔡而不能也故不书救蔡夫蔡能坚守不下此其势易助也而晋合天下之兵畏不能救遣使请命示以不能使楚益骄有以量中国之力而卒取之此韩起之罪亦以宋之盟故也卿不足书而书之者中国不竞苟有善意斯存之矣自是春秋记事益略鲜有深讥重贬者盖不复以礼义绳诸侯之君臣矣间一见之者存不忍弃之仁也

九月己亥葬我小君齐归

妾母而以夫人之礼薨葬又别为之諡从先君之例也

冬十有一月丁酉楚师灭蔡

楚子灭陈蔡皆称师者着其无道恃衆强灭之也虽灭之不与其灭也故有存之之辞焉四月围而十有一月方灭者世子有之力也

执蔡世子有以归用之

灭国而用世子有者怒其拒师之久也用之者以为牲也夫蔡本中国之诸侯乃背中国而即楚必以楚为可恃也今蔡侯既为楚所诱而杀之又从而灭其国其世子有又为所执而虐用之以絶其世然则楚何补于蔡哉此万世人君之戒也蔡侯已死而有称世子何也未得乎立也般诱死则外乱国被围则内急外乱内急丧柩未至则世子固未得乎立矣而能拒强楚者三时不改真所谓世子也不言以世子有归者有不从楚故也斯得古人不共戴天之义矣楚子诱人君而杀之乘人之丧而灭之执其嫡嗣而归用之不道之甚圣人所以详録之非专罪楚也乃所以罪吾中国王纲既坠霸统又絶诸侯莫能救致楚之自恣一至于此也然则宋向戌之谋实何利于中国

十有二年春齐高偃帅师纳北燕伯于阳

三年北燕伯欵出奔齐六年齐将纳之而不果欵播越在外盖十年矣不能自复而藉齐之力仅能纳之别邑而已其失国难反如此可以为公戒矣名其出奔而不名其纳者方其出奔已自絶其国矣此不名者罪其国之臣子也

三月壬申郑伯嘉卒

郑去中国即楚久矣至于简公乘晋悼之方兴以国反正遂息诸侯之兵子产相之薰然慈仁在位三十六年民蒙其泽蔚为春秋之贤诸侯其子宁立是为定公

夏宋公使华定来聘

宋元公即位公始以卿共平公之葬故宋来聘之且通嗣君也

公如晋至河乃复

晋昭公嗣位公往朝焉公四如晋皆至河乃复谷梁子曰季孙氏不使遂乎晋也左氏谓伐莒之役莒人愬于晋晋有平公之丧未之治也故辞公盖托辞尔

五月葬郑简公

因鲁往会而着其臣子私諡之罪

楚杀其大夫成熊

楚子谓成虎若敖之党也或谮焉成虎知之而不能行遂杀之怀宠也楚杀大夫义见僖二十八年

秋七月

一时无事书首月存天道王法也

冬十月公子慭出奔齐

季氏之臣南蒯将去季氏而立慭不克而以费叛慭遂奔齐是以君子讥其妄而哀其志也

楚子伐徐

徐吴姻国也楚人疾吴故迁怒于徐既执其君又伐其国也

晋伐鲜虞

春秋之法夷狄举号盖贱之也诸侯称国盖狄之也据左氏载荀吴伪会齐师者假道于鲜虞遂入昔阳夫崇信明义中国之道也怀利尚诈夷狄之道也楚奉孙吴伐陈因而灭陈诱蔡般杀之因而灭蔡晋人视其残虐莫之能救则亦已矣而反效其所为以伐人国是悖中国之道而行夷狄之事故以夷狄书之况楚灵不道既灭陈蔡今方伐徐晋为盟主又坐视而不救若力不能君子不责也能伐鲜虞而不救徐非力不能也弃中国也如此则与夷狄何辨哉鲜虞姬姓盖晋同姓之国也

春秋集注卷三十二

<经部,春秋类,高氏春秋集注>

猜你喜欢
  曾子将行晏子送之而赠以善言第二十三·晏婴
  法象第二·徐干
  迹府弟一·谢绛
  卷十四·陈士元
  卷二十八·纳兰性德
  卷二十·陈经
  卷十二·姚际恒
  卷十·范家相
  目录·杨复
  卷五百六十·佚名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三·念常
  佛说十支居士八城人经·佚名
  佛说演道俗业经·佚名
  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卷下·法照
  万善同归集序·延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关咏·唐圭璋

      咏字永言。官屯田郎中,曾知湖州。庆历八年(1048),知通州。嘉祐八年(1063),太常少卿知泉州。改光禄卿、秘书监。   迷仙引   春阴霁。岸柳参差,袅袅金丝细。画阁昼眠莺唤起。烟光媚。燕燕双高,引愁人如醉。慵缓步,眉敛金

  • 卷412 ·佚名

    闻鉴 洞霄纪游 从来此山中,不记几游历。 每缘困杯酌,未暇赋篇什。 屡恐为山羞,欲吟嗟思涩。 今晨始杖屦,醒眼看泉石。 草木呈幽姿,烟云舒秀色。 扪萝扣栖真,束燎穿大涤。 神工跨石梁,天巧镂

  • 卷184 ·佚名

    刘季裴 寿朱宋 康鼎谈经世少双,一时文物动虞庠。 江湖虽隔金闺籍,衣袖仍闻玉案香。 墨客几年陪画隼,板舆平日到蘴堂。 时清身健堪行乐,未见荆榛老凤凰。 刘嘉谟 北津口水阁 沉沉卧虹底,小阁贴平

  • 郑域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郑域(生卒年不详)字中卿,号松窗,三山(今福建福州)人。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曾倅池阳。庆元二年(1196)随张贵谟使金,有《燕谷剽闻》二卷,记金事甚详。嘉定中官行在诸司粮料院幹办。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松窗

  • 大事记续编卷十六·王祎

    汉孝桓皇帝建和元年春正月辛亥朔日有食之【本纪】夏四月庚寅京师地震【本纪】六月郡国地裂水涌【以本纪修】胡广免大司农杜乔为太尉【以袁宏汉纪列传修】秋七月以定策功益封梁冀万三千户封冀孙及弟侄四人为侯胡广赵戒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二·佚名

    弘治十八年六月甲寅朔敕谕礼部曰朕惟自古嗣统之君必追述先世功德加之鸿名盛号以昭显扬顾政令出朝廷惠泽在天下虽庶民百姓莫不尊亲而辅理承化之臣其所闻见体行者尤为切至苟不博采公论详考旧章其何以彰示四方垂于万世恭

  • 卷之三百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一百七十一·佚名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二月丁亥朔遣大学士李天馥、祭先师孔子。上诣暂安奉殿孝陵行礼奠酒举哀至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  ○奠酒。举哀。是日驻跸汤泉  ○戊子祭大社、大稷遣皇太子允礽行礼。  

  • 卷之四百六十六·佚名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秋七月。庚子朔享太庙。遣贝子毓橚恭代行礼上诣宁寿宫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己未皆如之。记注  ○谕内阁。钦奉皇太后懿旨。李秉衡着加恩在紫禁城内骑马。并

  • 卷十三·傅恒

    <史部,纪事本末类,平定准噶尔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十三雍正元年十二月戊申议叙军前効力防古人等功封厄鲁特多罗贝勒额驸阿宝为多罗郡王台吉沙毕多尔济为固山贝子喀喇沁一等塔布囊噶尔玛色楞札萨

  • 大堤行·胡兰成

    大堤行陽历五月我又回汉陽。飞机场下来,暮色里汉口的闾阎炊烟,使我觉得真是归来了。当下我竟是归心如箭,急急渡过汉水,到得汉陽医院时,诸人已经吃过夜饭,护士 小姐们及启无永吉都来我房里热闹一堂,一面厨房里吱吱喳喳又重新

  • 唐少川·佚名

    唐少川先生小传唐先生名绍仪字少川广东香山人生于逊清咸丰九年光绪初曾国藩奏派学生留美先生与焉肄业哥伦比亚大学归国后司朝鲜海关事袁世凯奉使朝鲜任为文案十九年擢总领事中东战起始行归国二十六年袁巡抚山东奏请随

  • 先圣大训卷五·杨简

    宋 杨简 撰小辨第三十六公曰寡人欲学小辨以观于政其可乎子曰否不可社稷之主爱日曰不可得学不可以小辨是故昔者先王学齐大道以观于政天子学乐辨风制礼以行政诸侯学礼辨官政以行事以尊事天子大夫学徳别义矜行以事君士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四[宋刻]·惟白

    东京法云禅寺住持传法佛国禅师(臣)惟白集对机门南岳怀让禅师第十一世汾州太子禅院善昭禅师法嗣潭州兴化禅院慈明禅师讳楚圆。姓李氏。全州人也。童稚神悟。迥与众殊。依隐静寺出家受具。摄衣游方。遍参知识。最后访汾

  • 金光明经文句卷第四·智顗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门人灌顶录释空品夫空者应有四种。谓灭色入空。即色是空。灭边入空。即边是空。此经通诸乘忏悔。应须四种空。而今品但标空者。专是即边而空也。何故尔。经云。无量余经已广说空。是故此中略而解说也

  • 卷第十四(小乘录入藏目)·费长房

    历代三宝纪卷第十四(小乘录入藏目)开皇十七年翻经学士臣费长房上小乘录者。声闻藏也。教而辩佛。则王宫诞生襁褓扶持乳哺鞠养。乘羊车而诣学。试伎术而成婚。十九出家三十成道。四十九年处世说法。年七十九。于双树间

  • 太上说紫微神兵护国消魔经·佚名

    经名:太上说紫微神兵护国消魔经。撰人不详。二经同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不题撰人。称真武,又不避玄讳,盖撰于元明。本书鲜见其他传本。内容为真武神话。

  • 李素兰风月玉壶春·贾仲明

    明初杂剧剧本。也称《玉壶春》。贾仲明创作。演述名妓李素兰和书生李唐斌相爱的故事: 广陵(今江苏扬州)的李唐斌(号玉壶生)随友偶至风月场所排谴,不意为李素兰的声色技艺所倾倒。李素兰亦为李居斌的才华智慧所吸引,双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