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集注卷三十八

宋 高闶 撰

定公三

十有二年春薛伯定卒

薛襄公立十三年卒其子比立

夏葬薛襄公

春秋书薛卒者三而书葬者二不日不月略之也且着其臣子私諡之罪

叔孙州仇帅师堕郈

鲁惩侯犯之难以其险固恐为国患故堕之堕邑而至于帅师是邑之力足以抗也前此未有堕邑之事堕邑乱之至也传以为是时孔子为鲁司寇行乎季孙三月不违曰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于是乎堕郈堕费盖以堕郈堕费为孔子之功是不然鲁以大夫专国政不臣诸侯陪臣专家政不臣大夫上下循习之所致非一日矣苟欲其不叛在正其本而已矣诸侯正则大夫正矣大夫正则陪臣正矣何城池兵甲之患哉惟季孙叔孙不知出此故堕郈堕费所以讥也而传反归功于孔子亦不思之甚矣

卫公孟彄帅师伐曹

诸侯同叛晋而齐不能一之卫之伐曹亦自适已事而已

季孙斯仲孙何忌帅师堕费

昔者季氏将伐颛臾孔子曰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求曰颛臾固而近于费孔子曰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今焉费叛岂非萧墙之内欤公山弗扰帅费人以攻鲁鲁人伐而胜之始堕其城然弗狃之叛召孔子子欲往子路曰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孔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孔子之意谓天下叛周矣不狃而叛季氏亦奚足忧而能用我使不狃而兴东周是不叛也然则孔子之旨远矣仲由所不知也

秋大雩

因旱祭志僭也

冬十月癸亥公会齐侯盟于黄

结叛晋也故谨而日之

十有一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日食虽有常度亦人事所召有食之者

公至自黄

以叛晋故危之

十有二月公围成

天子令行乎天下诸侯令行乎一国故天子未尝有伐诸侯者诸侯亦未尝有伐其国之邑者以其令之则从也春秋之时天下无王而诸侯擅命故有王伐郑之事陪臣擅国而权在私家故有公围成之事无复先王之制矣夫先王制国不过千乘都城不过百雉家富不过十乘以此坊民诸侯犹有叛者今费也郈也成也三家之邑也鲁国之政在大夫故三家越礼各固其城三桓既微陪臣擅命而恃其城数有叛者故三家亦不能制也乃至屡围而不克遂师帅堕之叔孙既堕郈矣季氏既堕费矣孟氏将堕成而其臣不服至是公亲围之亦不克堕故经书叔孙州仇帅师堕郈季孙斯仲孙何忌帅师堕费而独书公围成若着公之弱甚不能堕成也三子能堕郈堕费而公不能堕成则知公室凌夷而政在三子矣为国家者可不慎于礼哉

公至自围成

国内而以围致者鲁盖视成如敌国矣此制国外重之戒也夫君行而至必书法所当尔也然春秋书至或以会或以地或以侵伐盖以时君轻肆出入无度举非王命动非民事踰时历岁宗社无主朝廷无政畏途之中事变莫测故公行凡一百七十有六而书至者八十有二皆危之也隐公当春秋之始天下之乱未甚故虽有会盟侵伐未尝致也至桓二年及戎盟于唐十六年会诸侯伐郑始于此致焉盖桓公弑君自立敢外交夷狄又助篡伐郑踰年始还故危之也庄僖会盟最数而无致者时齐侯外攘夷狄内安诸夏屡合诸侯不以兵车故鲁君之出无他虞也惟牡丘之盟过三时淮之会踰年故致尔成襄之间齐楚争霸诸侯日寻干戈故盟会侵伐鲜不致焉及会于萧鱼之後楚虽稍息然中国皆大夫专政鲁亦有三桓之患至有敢逐其君而自废置者故终春秋之世公出罕有不致者此虽伐邑亦致焉可谓危乱之世矣

十有三年春齐侯卫侯次于垂葭

二君以师伐晋而书次于垂葭者与九年次于五氏同春秋书次者十有三意各有所主不可以例推也晋至定公于是乎失诸侯春秋崇霸主所以拨乱而反之正也其意深矣

夏筑蛇渊囿

大蒐于比蒲

筑蛇渊囿囿者所以养禽兽以待田猎也今乃蒐于比蒲则囿何为哉鲁既叛晋而三桓至是日惧人之图已故数蒐焉

卫公孟彄帅师伐曹

卫比伐曹者曹不叛晋故也灵公志在军旅之事不知以礼为国故亟战如此

秋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

据土背君曰叛鞅杀邯郸午固有罪矣范中行氏特以姻亲之故兴师以攻鞅故鞅入晋阳以拒之因兴晋阳之甲托辞以逐君侧之恶而不知投鼠忌器之义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故圣人正名曰叛以着其不由君命而专土兴兵之罪然鞅入晋阳由范中行氏始祸不书者亦以入朝歌叛为重故也晋政如此何以主诸侯耶

冬晋荀寅士吉射入于朝歌以叛

二子因攻赵氏几乱公室鞅既奔晋阳荀跞言于晋侯请皆逐之二子反以兵攻公不胜遂入于朝歌以叛以赵鞅之罪较之则二子之情尤为可恕

晋赵鞅归于晋

此盖二子既出晋侯自谓赵鞅保其邑以违荀范之难实非叛者故许之归也先儒以归善辞遂遂谓鞅有叛迹而无叛心春秋先正其罪以厉臣节此许其归以广君恩是不然叛者人臣之大恶也脱使鞅所以初入晋阳本拒范中行氏而非有叛君之心然人臣无君命辄据土兴兵此岂可赦乎使後世乱臣贼子敢称兵犯阙以除君侧恶人名名而实欲胁君夺权者皆先儒啓之也可不辨乎况卫孙林父亦书归尔何善之有

薛弑其君比

始志薛故见鲁之衰矣称国以杀者罪在嗣君也盖惠公夷嗣立

十有四年春卫公叔戍来奔卫赵阳奔宋

赵阳者公叔戍之党也戍富而骄卫侯恶之又将去夫人南子之党反为夫人所愬并其党逐之此自取之也故以自奔为文

二月辛巳楚公子结陈公孙佗人帅师灭顿以顿子牂归

顿子欲背楚事晋而絶陈好故楚与帅师师灭之不别以归何国者明楚陈以灭入国为重而顿子以不死位为重也陈公孙佗人专兵以助强楚灭诸侯之国又执其国君归纵或归于楚其罪等尔故谨而日之盖春秋但从重而论不必见其所归之国也顿子见获故生名之

夏卫北宫结来奔

公叔戍之故也卫灵之无道也沈耳于闺以奔其世臣又及其所与是以其国听之也

五月於越败吴于檇李吴子光卒

败吴者忧辞也曷忧乎诸夏微而楚张楚微而吴张吴张而於越争於越而能败吴虽曰蛮夷自毙而中国则可忧也其忧奈何王室不纲霸者不作而蛮夷交炽诸夏之忧也吴伐越越使罪人诈吴而败之于檇李吴子光伤而卒按吴败六国之师书胡子髠沈子逞灭此不书吴子光灭何也吴子伤而自卒于陉非若沈胡二君即死于兵也于是光之子夫差立而不忘报父雠光亦称阖闾观阖闾玩兵灭身亦可以为残民灭国者之戒

公会齐侯卫侯于牵

牵卫地三国同救范中行氏兵袭晋而经以会书者恶其袭霸主也

公至自会

不以牵致三国会故也会则以地致且恶不袭晋也

秋齐侯宋公会于洮

宋亦叛晋矣

天王使石尚来归脤

古者以脤膰之礼亲兄弟之国盖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脤者宜社之肉也盛以脤器故谓之脤以赐同姓之国者所以同福禄也周自王季子来聘之後王命不复加于诸侯今敬王有事于社鲁未尝有敌王所忾之功而天王使石尚尚忽为是举虽天子损礼之甚是犹有盛王之意也圣人于周眷眷如此故使使归脤以见焉曰天子之在惟祭与号而已

卫世子蒯聩出奔宋

蒯瞶为南子所谮而出奔春秋不去其世子者着卫侯之罪也南子之恶亦已甚矣其欲害世子之意亦已明矣而灵公信其谮言不亦蔽乎虽然瞶蒯则不能无罪者也其罪奈何人子之处顽嚚则有道矣不至于以弑见诬也此亦蒯瞶有以致之也

卫公孟彄出奔郑

比年志公孟彄帅师此卫国用事之卿而灵公疑其为蒯瞶之党逐之非其罪也夫卫国一岁之中其卿大夫凡出奔者五人而卫侯独与南子处此灵公之无道也

宋公之弟辰自萧来奔

辰惧洮之谋来奔鲁故复书宋公之弟存其本心所以罪宋公也

大蒐于比蒲邾子来会公

大蒐皆不书公者非公所主也三家者以公为名而行其私意也下书邾子来会公则知凡蒐狩皆与衆共之虽不言公公在焉可知也然则公狩于郎公及齐人狩于禚皆特书公何也此又专罪公也比蒲之蒐三家之事故特言会公以别之此与庄二十三年萧叔朝公同盖未尝期约因来朝而偶与公为会耳

城莒父及霄

公叛晋助范中行氏故惧而城此二邑也此年不书冬无所终也公元年无正至是而着无所终者次年哀受之也

十有五年春王正月邾子来朝

去年所以会公比蒲者欲因来朝正故也邾之微弱可知矣

鼷鼠食郊牛牛死改卜牛

不言食角所食非一处也夫鲁不当郊郊牛死伤废郊可也而改卜牛是违天也

二月辛丑楚子灭胡以胡子豹归

昭二十四年胡为楚伐吴吴败其师而杀胡子髠于是豹立而背楚遂与诸侯会于召陵以侵楚吴之人郢也胡子尽俘楚邑之近胡者楚人至是灭之而以其君归所谓国必自灭而後灭之也也故楚子称爵而胡子称名又谨而日之

夏五月辛亥郊

昔者成王以周公为有勲劳于天下命鲁公世世祀周公天子之礼乐是以鲁君孟春乘大辂载弧韣旗十有二旒日月之章祀帝于郊配以后稷天子之礼也然则鲁郊当在孟春今以改卜牛在涤三月故至五月乃郊非礼可知矣

壬申公薨于高寝

高寝非死所不正其终也嗟乎定公立十五年岂不欲政自己出权不外夺乎而卒不能者以其愚蔽故季氏立之尔夫季氏藉祖父之势僭有国柄一旦制在阳虎仅而脱祸公不能乘其衰微尊任圣贤以自固则公之愚蔽可知矣是时季孙创艾祸难勉用孔子而齐人章章归其侵疆则公与季氏岂不知圣贤之可以安国而取荣焉卒之齐人归女乐君臣共观之遂废朝事而孔子行盖公之愚蔽如此

郑罕达帅师伐宋

齐侯卫侯次于渠蒢

左氏谓谋救宋而不果然其文意乃与五氏垂葭同

邾子来奔丧

天王崩诸侯未有奔其丧者今来奔鲁丧可乎特畏三家之强而求说于鲁耳

秋七月壬申姒氏卒

姒氏乃定公之妾而书者盖以其为哀公之母而以夫人之礼丧之故也然哀公乃未踰年之君则其行丧礼不可加于母子未成为君故母亦不随例称夫人

八月庚辰朔日有食之

日食虽有常度亦有事所召有食之者

九月滕子来会葬

此亦畏三桓故尔于定公何有哉

丁巳葬我君定公雨不克葬戊午日下昃乃克葬安民大虑曰定此臣子之私諡也雨不克葬讥不能葬也葬不为雨止而不克葬者见无备之甚也义见宣八年然彼言日中而克葬此言日下昃乃克葬日中则裕于昃矣日下昃则失虞之时甚矣君子之于亲不忍一日离也故葬日虞者所以宁亲也乃者难乎而之辞乃克葬者所以重孝子之情也

辛巳葬定姒

春秋自成风後妾母皆僭称夫人讥不正也此不称小君以子未成君故母亦未成夫人但以夫人之礼葬耳然鲁夫人之葬未有加以其君之諡者此妾也而加以其君之諡非礼之甚也况襄四年葬我小君定姒是襄公之母也又岂可同諡乎

冬城漆

漆非鲁邑邾庶其以之来奔者鲁受叛人而取其地今将伐邾故又劳民城之以为备讥其非所当城而城也夫国再大丧始葬又劳民如此所谓不待贬絶而罪恶自见者也

春秋集注卷三十八

<经部,春秋类,高氏春秋集注>

猜你喜欢
  論衡校釋卷第十五·黄晖
  卷一三六·邱濬
  泾野子内篇卷十·吕柟
  卷十三·崔子方
  律吕阐微卷三·江永
  卷十四·陈经
  第十五章 19·辜鸿铭
  禹贡说断卷三·傅寅
  定公·定公三年·左丘明
  胎藏生品第三·佚名
  卷二十五·佚名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一·欧阳竟无
  普陀洛迦新志卷十·王亨彦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卷·宝亮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六·法藏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包荣父·唐圭璋

      荣父字景仁,连江人。嘉定十年(1217)进士。建阳知县,奉议郎。   西江月   寿游侍郎   某恭审某官瑞纪门弧,辉增从槖。适逢八秩,共庆千秋。挂神虎之冠,未酬雅志;叶非熊之卜,会有好音。某受知最深,赞喜尤剧。康宁富寿,公

  • 卷四十四·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四十四窦叔向叔向字遗直扶风人代宗时人与常衮善衮为相用为左拾遗内供奉及贬出为溧水令赠为工部尚书诸子常牟羣庠巩皆有诗名号五窦近体诗春日早朝应制紫殿俯千官春松应合欢御炉香焰暖驰道玉

  • 列传第四十八 孔愉(子汪 安国 弟祗 从子坦 严 从弟群 群子沉 丁潭 张茂陶回·房玄龄

    孔愉,字敬康,会稽山阴人也。其先世居梁国。曾祖潜,太子少傅,汉末避地会稽,因家焉。祖竺,吴豫章太守。父恬,湘东太守。从兄侃,大司农。俱有名江左。愉年十三而孤,养祖母以孝闻,与同郡张茂字伟康、丁潭字世康齐名,时人号曰“会稽三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十四·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七年九月庚申朔赠故武略大夫乔嗣古为武功大夫忠州刺史故秉义郎蛾浃为修武郎浃嗣古内弟同死于淮西故也辛酉申命吏部审量崇观以来滥赏初范宗尹既免相遂罢讨论及是复开坐二十四项凡调官迁秩任子皆令吏部

  • 卷之一百一十·佚名

    洪武九年冬十月辛亥朔改定辽后卫为盖州卫复置定辽后卫于辽阳城北以定辽左卫指挥佥事张山统兵屯戍○夜有星赤色自霹雳西行发光如杯大有数小星随之至天津没○壬子 上御午门楼秦府右相文原吉等奏事由左门入监察御史吉昌

  • 第三回 入芝园初仰丰仪 做工程严除弊窦·陈蝶仙

    却说魏实甫跟着那管家进去,转入厅后。见迎面居中朝南一个极大墙门,两边备躗,均有小小的两座石库便门。西面又是一座大墙门,望去里面是一带回廊甬道。东面是一座月洞门,上面榜着&ldquo;芝园&rdquo;二字。那管家便从这门进去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七十一·佚名

    万历三十八年五月乙巳朔○丙午夏至 大祭 地于 方泽遣公朱应槐侯陈应诏都御史孙玮侍郎萧云举各行礼○部奏辽虏自长定堡得利垂延辽阳乘辽河旱涸易渡聚众烂蒲河等处督抚按道诸臣戒严坚璧清野适西兵三千以援辽至猝搏战

  • 卷之一百三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续集卷六·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续集卷六 宋 李幼武 纂集 张叔夜 忠文公 字稽仲耆之曾孙信州永丰人以荫调兰州录知襄城陈留二县颍州倅舒海泰三州守召对除库部员外郎开封少尹迁右司员外郎以事忤蔡京贬西安州仓草场久之

  • 欧信传·张廷玉

    欧信,承袭世袭职位任金吾右卫指挥史。景泰三年(1452),欧信因在广东破贼有功,被提拔为都指挥同知。不久,他奉命守备白羊口,升为大宁都指挥使。天顺初年,欧信以都督佥事的身份充任参将,守备广东之雷、廉诸府。巡抚叶盛举荐说欧

  • 郑赐传·张廷玉

    郑赐,字彦嘉,建宁人。洪武十八年(1385),中进士,后被授予监察御史。当时天下郡县官员多因犯罪被贬戍,郑赐曾奉命在龙江编组行伍,当时天气酷热,囚犯们都很疲惫,郑赐给他们脱去刑具,让他们租房休息,给他们接济饮食,有病便请医疗治,使

  • 七年·佚名

    (丙辰)七年清咸豐六年春正月1月1日○己未,詣眞殿展拜。1月2日○庚申,詣仁政殿,親傳社稷祈穀大祭香祝。○命摠戎使金炳冀,訓鍊大將柳相弼相換。1月3日○辛酉,以金炳冀爲吏曹判書,姜時永爲司憲府大司憲。○以洪在喆爲戶曹判書。

  • 卷五百七十三·佚名

    △第六分劝诫品第十四之二佛告曼殊室利菩萨。假使碎此三千大千堪忍世界悉为极微。一一极微为一圣者,有善男子善女人等。尽彼圣众寿量短长。以诸世间上妙饮食衣服卧具及医药等。起殷净心奉施供养。般涅槃後各收驮都。起

  • 佛说禅行三十七品经·佚名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一时佛游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言诸比丘。若能弹指间。惟行自身身止观。外身身止观。内外身身止观。分别念解世间痴恼。是为精进。为如佛教。非是愚痴食人施。何况能多行者。撮取其

  • 第十 劫波学童所问之义释·佚名

    一尊者劫波曰: 暴流生时大怖畏 在于湖沼(轮回)中 老死打胜之人人 我尊请语洲渚(依止所) 此[苦]更应无有事 尊师为我说洲渚(一〇九二)&ldquo;于湖沼中&rdquo;[之句中],&ldquo;湖沼&rdquo;者,是轮回、来、往、来往、时、趣、种

  • 嘉义管内采访册·佚名

    又名《嘉义管内打猫各堡采访册》。地理杂志。清佚名纂辑。不分卷。约当光绪二十七年(1901)仿《云林县采访册》程式纂辑成书,记事补至二十四年,约四万字。分打猫西堡、北堡、南堡、东下堡下三分、东顶堡五个区域,设目因堡

  • 云海争奇记·还珠楼主

    西元一千九百三十八年十月,天津励力出版社发行第一集,西元一千九百四十七年二月出版第十一集。西元一千九百九十八年八月,山西人民出版社联合北岳文艺出版社发行四十六卷本《还珠楼主小说全集》,《云海争奇记》为第二十四

  • 清代之竹头木屑·佚名

    唐景星香山唐景星观察廷枢,洞悉欧洲情势,有干才。同治初,奉旨在总理衙门行走。时大臣未谙欧洲交涉之术,每欧使盛气相凌,诸大臣辄噤缩相顾,不敢发一语,于是外人玩侮益甚。一日,威使争一事未得,辄拍案厉声,唐忽奋拳起曰:“威妥马,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