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松阳讲义

清经学家陆陇其官灵寿 (古松阳地) 知县时与诸生讲论《四书》的讲义。共12卷:《大学》1卷,《中庸》2卷,《论语》7卷,《孟子》2卷,共118章。陇其被清代讲理学的人推为正统,他最重门户之见,力辟王阳明学说,对同时的黄宗羲、孙奇逢、李颙等亦不以为然。凡和朱熹之学稍有不同的人都被他当作叛逆。他说:“今当悉遵朱子,其他种种与朱子背谬者,不可殚述,应悉改正。吾辈今日学问,只是遵朱子之意。朱 子之意,即圣人之意。” (卷1 )陇其痛惜 “自明中叶以来,学术坏而风俗乖” ,提出 “今之为世道计者,必自羞乞播、贱垄断、闢佛老、黜阳儒阴释之学始。而是编之中,亦三致意焉” (自序) 。本书依《四书》各章阐述己意,又援引其他各家之说以评论阐释。所征引计有刁蒙吉、饶双峰等数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说: “其间融贯旧说,亦多深切著明,剖析精密。盖朱子一生之精力尽于《四书》,陇其一生之精力尽于章句集注。故此编虽得诸簿书之余,而抒所心得,以启导后生,剀切详明,有古循吏之遗意。” 有《四库全书》本。

《松阳讲义》全部章节目录

(1)提要
(2)松阳讲义原序
(3)松阳讲义卷一
(4)松阳讲义卷二
(5)松阳讲义卷三
(6)松阳讲义卷四
(7)松阳讲义卷五
(8)松阳讲义卷六
(9)松阳讲义卷七
(10)松阳讲义卷八
(11)松阳讲义卷九
(12)松阳讲义卷十
(13)松阳讲义卷十一
(14)松阳讲义卷十二

猜你喜欢
  春秋左传正义·孔颖达
  毛诗多识·多隆阿
  周礼·佚名
  仪礼·佚名
  灌畦暇语·佚名
  脚气集·车若水
  儒言·晁说之
  伯牙琴·邓牧
  西铭·张载
  船山经义·王夫之
  竹窗随笔·祩宏
  论语点睛补注·智旭
  读书管见·王充耘
  常语笔存·汤斌
  说儒·胡适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十一出 醉卺·李渔

    〖传言玉女前〗(丑头巾、圆领上)花烛重新,又做败军;临阵未相逢,先忧计窘。我阙里侯央了替身,相中那头亲事,今日迎娶过门,眼见得第二位佳人,又被我骗上手了。只是一件,他进门的时节,看见新郎掉了包,一定要发极。那以前吹灭花灯、暗

  • 第九章 从师学道·屠隆

    〔外末同上〕天上英雄岂无故。富贵功名草头露。金针一拨转瞳人。回头便指西天路。木淸泰被我两人唤醒。辞家入道云游来了。仙子。我和你不免接引他一番。远远望见来也。〔生上〕云山烟水路茫然。竹杖芒鞋

  • 卷七十二·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七十二翰林院检讨朱彛尊编魏学洢【十六首】学洢字子敬嘉善人赠太常卿大中子乡人私諡孝烈先生有茒檐集【静志居诗话魏忠节公被逮日天大雷电子敬徒跣攀号请随行公语之曰覆巢岂有完卵父子并死无益也

  • 近代词人逸事·张尔田

    鹿潭,先君子学词之师也。性落拓。官两淮盐大使。罢官,避地东淘,杜小舫观察爱其才,时周给之。小舫之词,多出其手定。鹿潭素不善治生,歌楼酒馆,随手散尽。晚年与女子黄婉君结不解之缘,迎之归于泰州。又以贫故,不安于室。鹿潭则大

  • 卷二百十三之四·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十三之四 朱批迈柱奏摺 雍正七年九月十七日湖广总督【臣】迈柱谨 奏为谨绘新设永顺府县舆图恭呈 御览事窃照永保桑三土司地方荷蒙 皇恩

  • 卷十七·陈经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十七宋 陈经 撰説命上【商书】説命三篇皆叙髙宗傅説君臣相得之始终也上篇言所以得傅説之由与傅説所以复君之意中篇言傅説所以进戒其君下篇言髙宗之所以学于傅説愚尝怪傅説以匹夫而登相位不由

  • 卷四十八【礼器图四】·鄂尔泰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钦定周官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周官义疏卷四十八【礼器图四】案车箱谓之舆舆前设较式輢轵轛两旁为輢後空以便乘箱底有版四旁夹以木曰轸箱板下以轐与任正承之轐又谓之伏兔在箱底之中上承箱板下制车

  • 第二 反应 1·王诩

    【原文】古之大化者①,乃与无形②俱生。反以观往,覆以验来;反以知古,覆以知今;反以知彼,覆以知己。动静虚实之理,不合来今③,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覆④者,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注释】①大化者:指广泛深远的教化。化,教化。②

  • 论语正义卷九·刘宝楠

    泰伯第八集解凡二十一章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注〕王曰:「泰伯,周太王之长子。次弟仲雍,少弟季历。季历贤,又生圣子文王昌,昌必有天下,故泰伯以天下三让于王季。其让隐,故无得而称言之

  • 调整自己必亲师取友·梁漱溟

    做人必须要时时调理自己,求心志清明,思想有条理。如果大家能照此去行,简直是一生受用不尽;如果不能够注意这话,就是自暴自弃,就是自己不要自己。但在这调理自己的上面,有什么好方法呢?我曾说过调理自己要自觉,要反省,时刻去发见

  • 四事品第一·佚名

    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加邻竹园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菩萨不可计。一切大圣神通以达。辩才无碍慧不可量。诸根寂定见一切本。应病与药靡蒙济。为法桥梁度脱三界也。尔时世尊,与无央数百千之众眷属围绕而为说经。时

  • 往古品第二十四·佚名

    佛告族姓子。乃往过去久远世时。劫数无量不可计会。悬旷极远不可思议。尔时有佛。号离垢光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世界曰善离垢。劫名照明。其界清净。地绀琉璃净如明镜。地平

  • 卷五十一·彭绍升

    居士传五十一蔡刘三黄传蔡维立名懋德。苏州崑山人。祖母沈氏修净业。一日徧谢诸亲邻。无疾而逝。临终念佛声不绝也。父允忠。为人慈善。有节概。持佛戒。维立母徐氏。长斋六十年。年七十余忽识字。日诵金刚经。维立少

  • 劝学篇·张之洞

    张之洞撰。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刊行。共二卷,四万余言。上卷为内篇,分同心、教忠、明纲、知类、宗经、正权、循序、守约、去毒九篇;下卷为外篇,分益智、游学、设学、学制、广译、阅报、变法、变科举、农工商学、兵学

  • 读史抄·刘宰

    郑当时好黄老言而每五日洗沐尝置驿马长安诸交请谢宾客至明旦常恐不徧何胷次扰扰如博极其言亦若人之流亚也孟坚谓其不能为醇儒过矣

  • 熹庙谅阴记事·顾炎武

    《熹庙谅阴记事》以编年形式记载自明泰昌元年九月光宗驾崩,明熹宗继位,至该年年底这一时期朝廷中发生的争斗。

  • 五蕴观·澄观

    佛教著述。唐澄观述。一卷。主要联系五蕴讲“人空观”和“法空观”。以回答“凡夫之人欲求解脱,当云何修”的问题。认为明了五蕴组合成的“人”只是“假名”,叫“人空观”;明了五蕴各自本身没有“自性”,均由诸缘而生

  • 十六大罗汉因果识见颂·佚名

    天竺沙门阇那多迦译,范仲淹序,其内容乃十六国大阿罗汉为摩拏罗多等诵佛说因果识见悟本成佛大法之颂偈颂皆押韵语义俱妙。经首有对“因果识见”的题解:因者因缘;果者果报;识者识自本心;见者见其本性。若因缘有善果报有福则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