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集注卷三十五

宋 高闶 撰

昭公五

二十有六年春王正月葬宋元公

三月而葬简也且鲁往会着其臣子私諡之罪

三月公至自齐居于郓

入鲁境故书至犹在外故书地公虽不得至齐然得见齐侯故书曰至自齐凡公行反而告庙则书至在外虽不告而书至者所以存公也公有朝廷不能居之反为季氏所逐今出居于外又不能告赴于诸侯以诛絶其乱臣贼子但假齐侯之力取郓而居之亦可怜哉

夏公围成

春秋未有以兵自围其国之邑者也成乃吾孟氏之邑而公自围之若异国然公之失政可知也时齐侯将纳公反惑幸臣之说使公子鉏帅师从公围成不书公以齐师伐成者恶齐受季氏之赂而有异志焉虽得其师不足以也故独举公以为重且见国内皆叛公也呜呼君失国臣叛君春秋书公围成而意在是矣

秋公会齐侯莒子邾子?伯盟于鄟陵

公失国而会诸侯者何求入也求入不能主晋而主齐故齐侯矫为此盟以莒邾?皆鲁之与国故也惟齐侯不信虽谋纳公而不能是以此盟不日不月不为信辞也

公至自会居于郓

以会致者见鲁之臣子以诸侯欲谋纳公不急助之反使吾君栖栖然复居于郓也

九月庚申楚子居卒

楚平王也立十三年其子轸立楚子卒义见宣十八年

冬十月天王入于成周

尹氏召伯毛伯以王子朝奔楚

立王子朝独书尹氏而奔楚并举召伯毛伯者明罪本于尹氏先治其逆首而後治其从也二十三年先书天王居于狄泉而後书尹氏立王子朝此年先书天王入于成周而後书子朝奔楚者由嗣君不自正故乱臣得以乘之及能反正然後罪人窜迹皆上之人有以召之也书奔楚者见天王之令不行于天下故逋逃罪戾之人楚敢受之而不归也

二十有七年春公如齐

公至自齐居于郓

公至自齐居于郓者二至自会居于郓者一至自乾侯居于郓者一书至书居不外公也我君故也君播越于外不得其所而鲁国臣子之义可絶乎春秋之作明君臣也君臣之义明而天下安且治矣

夏四月吴弑其君僚

此公子光弑之也吴王夀梦四子长曰诸樊次曰余祭次曰夷昧次曰季札季札贤欲立之札不可于是兄弟更将以次传国于季札季札终辞不立则诸樊之子光以嫡孙当立而夷昧之子僚乃以父故遂继立焉于是光弑之而立也不直书光弑者光既以嫡孙嗣立故举国以弑举国则光罪在其中矣然则春秋不专罪光乎曰季子之言春秋之旨也季子曰尔杀吾兄吾又杀尔是父子兄弟相杀终无已也圣人度义之轻重与时推移故汤武之事不以为非然有汤武之志则可也或曰光之志亦可取乎曰篡已成矣春秋成其为君尔犹齐桓晋文本志岂专为天下哉然功及于天下故圣人成其为霸光愈于篡而乱国者也桓文愈于不善而无功者也春秋彼善于此则取之尔

楚杀其大夫却宛

却宛直而和国人说之费无极谮于令尹子常而杀之以其君不明故臣得以专其威以至杀其大夫而莫之止故举国以杀义见僖二十八年

秋晋士鞅宋乐祁犁卫北宫喜曹人邾人胜人会于扈此会本于戍周也戍周者以朝在楚故也而鲁卿不会者诸国因谋纳公故也晋人取货于季氏遂弗克纳而此会具书卿名者不可以不克纳公之故以掩其谋戍周之善故録之亦以见诸侯大夫皆专权无君与季孙意如等尔

冬十月曹伯午卒

曹悼公立九年其弟野立是为声公

邾快来奔

快之书亦三叛人之党鲁为逋逃之薮而受之岂所以为训也此鲁之强臣所以逐君也逐君而邾快来奔各从其类也

公如齐

复自郓行

公至自齐居于郓

齐侯饮公酒使宰献而请安公以齐之卑我也遂归而明年如晋据范献子之言曰季氏有齐楚之助然则齐固助季氏安肯纳公

二十有八年春王三月葬曹悼公

六月而葬简也且着其臣子私諡之罪

公如晋次于乾侯

公之奔也不知先如晋而连年如齐皆不见礼乃始如晋此晋所以不纳公也次于乾侯者以不得入于晋次于晋境而已公之失所益甚矣

夏四月丙戌郑伯宁卒

郑定公立十六年其子虿立是为献公

六月葬郑定公

三月而葬简也且着其臣子私諡之罪

秋七月癸巳滕子宁卒

滕悼公立二十五年其子结立是为顷公

冬葬滕悼公

因鲁往会而着其臣子私諡之罪且公不在国凡丧葬之礼皆季氏专之也

二十有九年春公至自乾侯居于郓齐侯使高张来唁公

唁于野井齐地也唁于乾侯晋地也今在郓乃鲁地故但书来而已齐侯今复唁公者以公自郓如晋而不为晋所纳故使高张来唁乃所以嗤公也然此浅事也而书于经者罪齐侯不修方伯连率之职以讨意如之罪也

公如晋次于乾侯

齐侯唁公比公于大夫故公复如晋冀晋见恤也而晋复不受公故次于乾侯在易坎之井曰来之坎坎险且枕入于坎窞勿用此昭公之象也诸侯出奔狼狈未有如公者春秋书公狼狈之甚如此者所以深罪季氏之施恶于公与诸侯之不救也

夏四月庚子叔诣卒

叔诣欲纳公而卒季孙意如曰叔诣无病而死此天命无公也非我罪也观意如此言逆节甚矣宜公之不能忍也

秋七月

一时无事书首月存天道王法也

冬十月郓溃

此齐侯诱之使溃也所以责郓也郓固畏季氏以齐侯故居而不惮今齐不终惠固不足责而郓亦不可溃败而叛公也虽然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以顺民之心而民自归之故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斁今昭公居于国国人逐之出居于郓适去而郓溃见鲁民皆叛但知畏季氏而不宁公也故谷梁子曰昭公出奔民如释重负圣人书之以为万世人君之戒

三十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

在乾侯者以郓溃故也公出至此五年矣公虽在郓犹在鲁也自去年郓溃而公无所归遂寓于晋而国内阙然无君故每岁于朝正之时书公所在则存君父罪臣子讥诸侯之义皆可见矣

夏六月庚辰晋侯去疾卒

晋顷立十四年卒其子午立是为定公时公在乾侯盖晋地也而不吊其丧者晋不受故也

秋八月葬晋顷公

三月而葬简也且着其臣子私諡之罪

冬十有二月吴灭徐徐子章羽奔楚

徐本夷狄自齐桓时自附于中国而爵为子今背华而即夷故楚人以为贰于吴而执之吴人以为贰于楚而灭之夫附中国则与于中国之会盟而附蛮夷则遂至于执其君而灭其国然则附蛮夷者可不戒哉凡国灭君奔不名而徐子独名者传以为徐子已服矣後复奔楚以经义考之为信彼既降于楚矣安有兴复之志乎生名之着其絶也

三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

着公不能外内久失其所鲁国阙然无君也乾侯曰在而郓曰居者郓鲁地公所有乾侯晋地非公所得而专也故春秋凡言居者境内之辞如天王出居于郑之类是也凡言在者境外之辞如公在楚之类是也

季孙意如会晋荀跞于适历

夫晋为盟主不讨意如之罪以昭霸讨又使其卿与之会而议纳之呜呼此又何议之有是奬乱臣以安其意也

夏四月丁巳薛伯谷卒

入春秋以来惟庄三十一年书薛伯卒及此始书名

晋侯使荀跞唁公于乾侯

秋葬薛献公

季氏恐失邻国之欢故使人会其丧葬

冬黑肱以滥来奔

邾子封黑肱于滥若谓之邾黑肱则邾大夫矣而非也若谓之滥黑肱则滥之君矣亦非也诸侯不得擅相封其籍不通乎天下故谓之黑肱以滥而不系之邾则见滥已非邾所有矣所以罪邾之专封也三叛人以地来奔皆公不在国季氏受之盖以类至也

十有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

日食虽有常度亦人事所召有食之者

三十有二年春王正月公在乾侯

每岁正月必书公所在者不与季氏专正朔也昔唐沈既济论史谓武后不当立纪当系于中宗每岁首当书帝在房陵然後系以武后之行事是亦不与武后专国政得春秋书昭公之旨也

取阚

此承上文言在乾侯之取也阚虽叔孙氏之邑乃鲁羣公之墓所在也公在乾侯使人诱取之而春秋与外取邑同文者着公在外得邑于季氏犹取而後得是已絶于鲁矣

夏吴代越

前此越与楚子伐吴故吴始用师于越而国自是亡矣

秋七月

一时无事书首月存天道王法也

冬仲孙何忌会晋韩不信齐高张宋仲几卫世叔申郑国参曹人莒人薛人?人小邾人城成周

自子朝之乱诸侯戍周至是王使告于晋请城成周以休请侯之戍于是何忌往会诸国大夫城之天子有道守在四夷今至于城王都可以不书乎成周乃天子所在而大夫城之曾缘陵之不若故列数大夫所以贬诸侯也孔子曰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今城成周盖天子之事也而大夫主之是时天子微诸侯又微故权在大夫也不言城京师而言城成周者不与大夫城京师故以国举之所以见京师之弱诸侯大夫之强也申世叔仪之子参子产之子何忌者孟僖子之子也夫古之人三月无君则吊公之出也今八年公为旅人而何忌不能从季孙逐君而何忌不能去虽受晋命城成周然不告于公而自往会之此实覩文知罪不待贬絶而自见也

十有二月己未公薨于乾侯

昭公自出奔之後如齐如晋次乾侯者再居郓者四所以奔走往来于道路中者冀以求纳也初鲁之臣亦意其复国故未忍絶之所以待公者犹若在国然然而齐晋终无意公亦遂絶望自郓溃之後遂茫然无所归因止于乾侯故每岁书公在乾侯以明公内为强臣所逐外无大援见纳卒为旅人死焉薨于乾侯着不复国也

春秋集注卷三十五

<经部,春秋类,高氏春秋集注>

猜你喜欢
  卷十六 十六之四·孔颖达
  卷二下 梁惠王章句下·孙奭
  四书管窥卷六·史伯璿
  卷七·朱熹
  孟子集编卷一·真德秀
  序·李廉
  卷九十七·卫湜
  钦定书经传说汇纂卷一·王顼龄
  卷十八·江永
  卷七十九·秦蕙田
  说日篇第三二·王充
  第34章·老子
  卷四·方苞
  紧张与松弛·钱穆
  第十七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之二名胜--庙祀·梁章钜

    台州城八仙岩,奇石布列,境绝幽胜。岩前吕祖殿中对联数十,惟临海严孝廉乘潮作最佳,句云:&ldquo;看下方扰扰红尘,富贵几时,只抵五更炊黍梦;溯上界茫茫浩劫,神仙不老,全凭一点度人心。&rdquo;赠僧联用佛家语,数见不鲜。钱塘吴薇客太

  • 三集目录七·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总目卷五十三丙戌元旦元旦试笔乾清宫小宴亲藩咏和阗玉椀题李唐寒谷先春图仍叠前韵陕西泾阳县贡生张璘七世同居诗以赐之汉玉谷璧重华宫小宴廷臣及内廷翰林等玉盂联句

  • 卷四百七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七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一百九 陈洪谟 宿兴隆有感次韵 行行夜郎界冉冉夏初时家山念非远斗杓已屡移所苦道路险步屧凌廞草淫与溪瘴睇望迷津涯单车日南指奔马倏西驰悲笳隐新

  • 卷十四·楚一·佚名

    齐楚构难齐楚构难,宋请中立。齐急宋,宋许之。子象为楚谓宋王曰:“楚以缓失宋,将法齐之急也。齐以急得宋,后将常急矣。是从齐而攻楚,未必利也。齐战胜楚,势必危宋;不胜,是以弱宋干强楚也。而令两万乘之国,常以急求所欲,国必危矣。

  • 契丹國志卷之七·叶隆礼

      聖宗天輔皇帝   聖宗諱隆緒,景宗之長子。年十二即位,改元統和。尊母蕭氏為承天太后,臨朝稱制凡二十七年,乃歸政于帝。宋楊業之陷,康保裔、王繼忠之敗,與夫澶淵之役,皆統和二十五年前事。是時三、四大戰,帝雖親履行陣,力

  • 卷四十七·宋·蒋一葵

    【韩琦】 〔字稚圭。弱冠举进士,方唱名,太史奏日下五色云见。嘉中,拜平章事。时曾公亮为亚相,赵概、欧公参政。凡事关政令,则曰:“问集贤。”典故,则曰:“问东厅。”文学,则曰:“问西厅。”至大事则自决

  • 班马异同卷二十·倪思

    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史记一百七窦田灌韩传第二十二汉书五十二魏其侯窦婴者字王孙孝文皇后从兄子也父世观津人也喜宾客孝文时婴为吴相病免孝景初即位为詹事帝弟梁孝王者孝景弟也其母窦太后爱之梁孝王朝因燕昆弟燕饮

  • 范质传·脱脱

    范质字文素,大名宗城人。他的父亲范守遇,任郑州防御判官。范质出生那天傍晚,他的母亲梦见神仙授给她一支五色笔。范质九岁能写文章,十三岁研究《尚书》,并教授学生。后唐长兴四年(933),考中进士,被任为忠武军节度使推官,后迁

  • 治浙成规卷二·佚名

    藩政二 ◆藩政二 清查学田等事严禁凭空扰累闾阎 靠城居民听其安居毋庸拆迁 司狱等官赴省验看酌委佐杂代理 提解积耗选充银匠免提解费知府亲勘工程 省城乍浦二仓公耗米按照时价出粜 捐纳知县到浙未久病故照案酌给银两

  • 第十八章 秦汉政治制度·吕思勉

    第一节 政体古者一国之主称君,为一方所归往者称王;战国之世,七雄并称王,加于王者则称帝;已见《先秦史》第十四章第一节。故赵高弑二世,欲使秦去帝号复称王;诸侯之相王,亦尊楚怀王为义帝也。义帝仅据虚名,实权皆在霸王,盖放东周

  • 书虚篇第十六·王充

    世信虚妄之书,以为载于竹帛上者,皆贤圣所传,无不然之事,故信而是之,讽而读之;睹真是之传,与虚妄之书相违,则并谓短书不可信用。夫幽冥之实尚可知,沈隐之情尚可定,显文露书,是非易见,笼总并传,非实事,用精不专,无思于事也。夫世间传书

  • 春秋集传纂例卷二·陆淳

    唐 陆淳 撰鲁十二公谱并世绪第九鲁周公之国也周公武王之弟也始受封身留辅王室使子伯禽归国都于曲阜伯禽卒子考公酋立考公卒弟炀公熙立炀公卒子幽公宰立幽公为弟防所杀防立是为魏公魏公卒子厉公擢立厉公卒弟献公具立

  • 卷九十五·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九十五士之孝事长魏王脩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以为主簿守高密令豪彊慑服举孝廉脩让邴原融不听时天下乱遂不行顷之郡中有反者脩闻融有难夜往奔融贼初发融谓左右曰能冒

  • 卷十一·王昭禹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详解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详解卷十一宋 王昭禹 撰小司徒之职掌建邦之教灋以稽国中及四郊都鄙之夫家九比之数以辨其贵贱老防废疾凡征役之施舎与其祭祀饮食丧纪之禁令【教之道出于王教之法出于大

  • 荐福古禅师·惠洪

    禅师名承古。西州人。传失其氏。少为书生。博学有声。及壮。以乡选至礼部。议论不合。有司怒裂其冠。从山水中来。客潭州丫山。见敬玄禅师。断发从之游。已而又谒南岳雅禅师。雅洞山之子。知见甚高。容以入室。后游庐

  • 宗镜录卷第七十·延寿

    夫祖佛正意。本显一心。何必教中。更谈阴界。答。随妄心而破妄境。谓显人空。除异执。而说异门。成法解脱。无有定法故。号之为阿耨菩提。病差药消。如筏喻之法尚应舍。识论问云。以有阿含证验知故。若但心识虚妄分别

  • 大乘义章 第十卷·慧远

    大乘义章 第十卷远法师撰净法聚因法中。此卷有十二门(三归义 三学义 三聚戒义 三种律仪义 止观舍义 三慧义 三种般若义 三智义 三量智义 同相三道义 别相三道义 三种住义)三归义三门分别(释名一 所归

  • 石雨禅师法檀·石雨明方

    二十卷。又作《石雨法檀》。明代石雨明方撰,远门净柱编。收录明方由杭州府佛日寺始,经六府十三处道场,计十五会之语录、普说、示众、机缘、颂古、赞、法语、诗偈、序、记、铭、跋、疏、书问、佛事、祭文、杂著、行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