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集注卷四

宋 高闶 撰

桓公一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桓公弑君而立不天无王之极也而书春王正月公即位者以天道王法正其罪也盖隐公被弑经但书薨而贼亦不见主名若其嗣君实预其故而无以爲别则後之观者安知贼之为谁乎圣人欲使弑逆者无幸免于後世故着其簒立之罪而特书其自即位奈何以不弑自居也

三月公会郑伯于垂

会者外爲主甚矣郑伯之无道也知公之簒逆不自安特爲好会将以求赂焉度鲁亟于会诸侯必从所欲故也夫弑君之贼人皆得而讨之况郑伯与隐公同盟和好固非一日今见其贼不能讨反有所邀求欲以定其位是诚何心哉

郑伯以璧假许田

先言会于垂而继言假许田见郑伯贪利忘义之甚也夫璧者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非若土地人民之重而鲁亦何用璧爲哉特以桓既弑立惧诸侯之讨已郑伯得其情姑以璧藉口而实欲得许田耳圣人若书鲁以许田赂郑则无以显郑伯之罪故书郑伯以璧假许田而鲁之罪自见矣此春秋微显阐幽之道也先儒以许田爲鲁地郑伯以祊易之若果尔则祊初入鲁而许田即当入郑又安得数年不报必待郑伯更以璧假之然後与耶况鲁地见于经者皆举地名如郓讙龟阴及阐之类是也今云许田则系以国名与邾田同矣安得爲鲁地耶据左传昭十二年楚灵王谓子革曰昔我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今郑人贪赖其田我若求之其与我乎对曰与君王哉周不爱鼎郑敢爱田以此考之其爲许国之田无疑矣按去年公及齐侯郑伯入许据左传则遂灭许据经则许自此不见至十五年始书许叔入于许盖当时三国同入许而鲁实取其田郑虽利其与已接境而欲得之势不可也今度许已归服必不复兴又乘桓公弑立恐惧不自安之时自可必得之而无以爲辞故特爲垂之会欲以璧假之假之爲言婉其辞以示不强取而于鲁亦无嫌也先儒但见郑先归鲁祊今来假许田遂以爲相易殊不知郑始结鲁以拒敌故归祊以市鲁鲁今簒君以求援故赂田以偿郑其地虽若相易而其事不相涉也夫郑伯既乘隙以邀利而鲁又尝入郑之祊今又得郑之璧而许田本非鲁有遂因以赂之可以灭口而掩恶又何惮而不爲耶

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

公自会垂之时固欲结郑援以自安郑既得许田始与公爲此盟以成公意也公以会垂未可保其必信也故又爲此盟而位乃定焉夫弑逆之人凡民罔不憝而郑纳赂与盟以定之其罪大矣故书日以详着其恶

秋大水

君修德则和气应而雨阳若今桓行逆德致隐沴乃其宜也春秋书大水者九义见十三年

冬十月

一时无事书首月存天道王法也

二年春王正月戊申宋督弑其君与夷及其大夫孔父宋华督将弑殇公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于君者于是先攻孔父殇公趋而救之皆死焉人臣死君难故书及以着其节称大夫以明不失其官也夫死者人之所甚难而忠臣义士慷慨发难虽不救而以身死之世人见其事之不成从而咎之者衆矣圣人特着其节又称其官以勉进忠义之士使爲于不可爲之时救于无可奈何之际故春秋见弑之君三十有六而死难之臣三人而已孔父仇牧荀息是也按宋世系正考父生嘉字孔父其孙睾夷因以爲氏昔人名嘉而字孔者多矣郑公子嘉字子孔所谓司徒孔者也楚成嘉字子孔所谓令尹子孔者也或谓名其君于前不当字其臣于後则父亦名也是不然与夷之名此正之不可变者也何害于孔父之字且郑伯寤生卒而继书祭仲仲亦名乎殇公立十年督迎公子冯于郑而立之以亲郑也宋郑交恶由宋穆公启之故华督得以爲辞也

滕子来朝

此滕侯也而称子者示外之也礼曰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虽大曰子故吴楚僭王而春秋亦书曰子而已先儒谓五等之爵自有定制其所升黜皆由霸主若春秋擅自升黜是自爲乱也是不然当此之时霸主未起孰黜之乎春秋天子之事也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正谓此也春秋之诛乱臣贼子尤严于乱臣贼子之党使人知乱臣贼子之爲大恶而莫之与则无以立于世而簒弑之祸息矣滕侯始与隐公同好七年往吊其丧十一年来朝于我今隐为桓所弑而滕不能讨其同好之贼反率先朝之此不仁不义之甚外裔之道也故春秋因以外裔待之

三月公会齐侯陈侯郑伯于稷以成宋乱

春秋之法会不系事以爲事之善恶无足劝惩则没去其事而但着其出会之罪也会而系事者二澶渊之会宋灾故自见本义此书公会诸侯以成宋乱尤爲天下之大恶也桓弑君而立方惧诸侯之讨已乃因宋督弑君特会诸侯以成其乱春秋深嫉之故以宋乱之成归罪于公公若会诸侯以讨宋宋乱不成矣惟公以乱助乱是以成也是四国始以宋之故更相侵伐今因宋督弑君又各释其怨立公子冯纳督之赂而封殖之圣人深罪四国之君无人君之道保人之贼私人之赂反成就其志俾贼而立于君之侧政而归于贼之手故特书其爵而系之以成宋乱明此四君者皆好乱之君也故乱人以爲资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

宋督赂四国以免诛而以郜鼎归公不曰宋使来归而曰取于宋以见公乃自以爲功而取之专罪公也

戊申纳于大庙

邻国之乱力不能救则已耳今公反会三国纳赂以成之圣人实书之所以示其恶于後世也公不知纳赂之爲恶又欲夸于神明置其器于周公之庙以明示百官是教之习爲悖逆之行也然则庆父仲遂意如之恶又何诛焉圣人爲此惧而作春秋使後世知宠赂之行保邪废正能败人之国家如此也故日以谨之且谓之郜大鼎则宋安得而有之此见宋公本以不义得之也宋本以不义得之鲁又以不义取之周公飨义必不受也故书曰纳纳者弗受而强致之也白华之诗美孝子之洁白美其不肯以不义汚其亲也况诸侯乎宋以郜鼎赂鲁鲁以许田赂郑其罪惟均故圣人所书之意亦同

秋七月纪侯来朝【案经文公谷作纪侯左氏作杞侯此从公谷】

左氏因下有入杞之文附会作杞非也杞爵非侯凡称杞侯者皆纪侯自纪侯大去其国之後纪不复称侯矣弑逆之人纪侯朝之何爲不与滕子同贬乎当是时齐欲灭纪纪侯来求鲁爲援耳非爲桓立而朝之也

蔡侯郑伯会于邓

隐四年蔡与宋陈卫鲁伐郑十年又与宋卫伐郑其积怨未解今郑与齐宋鲁陈皆释去前憾故蔡与郑于是始平于邓也然至五年而蔡人复从王伐郑则此会亦不足恃也邓嬴姓侯国也地以国则邓亦与焉左氏以爲惧楚非也时楚虽已僭号尚未敢入侵中国何爲而先自惧乎

九月入杞

以滕纪皆来朝而杞独不至故也此年入杞八年伐邾其辞虽略而罪有余也夫桓弑君莫入莫伐幸也乃反入人伐人是使天下共蒙其耻也是春秋之深意也

公及戎盟于唐

隐滕与戎盟于唐矣未几而伐凡伯则戎之不可信必矣今必以桓有败盟之事是以再爲此盟也

冬公至自唐

君出而至必告庙此常事也春秋所书或过时且危之也桓公自弑立之後尝与齐郑陈会矣皆同爲不义者也至是远与戎盟故危之而书至盖戎若不如三国之党恶则讨之矣此圣人居夷浮海之意也

三年春正月

春秋之法凡首时书月则书王此正月不书王者桓公弑君而立圣人虽不敢斥言然岂可尽没其迹故微文以见之使後世可追考焉盖弑君之贼不可使一日偷生奈何缓之至十八年之久纵而不讨乎圣人以桓弑逆自立乃敢晏然南面爲君以朝其臣民故元年书王以正其罪二年又书王者以王室微弱力不能行天讨而桓公之罪已显着不可掩若于二年而能诛之虽爲小缓亦足以为王诛也今至于三年之丧毕而竟自爲君而天王竟不加诛非天下无王何以至此自是遂不书王以见当时之王竟不能讨而桓公之恶竟遂其欲也

公会齐侯于嬴

齐侯知公之弑逆欲以文姜妻之公亦欲援齐以自安故爲此会

夏齐侯卫侯胥命于蒲

胥命者何自相命也其命维何相推爲牧伯也昔齐卫之先盖尝爲牧伯矣故齐管仲言天子赐我先君履五侯九伯皆得征之而诗言黎之臣子作旄丘之诗责卫伯不能修方伯连帅之职是知齐卫本皆牧伯之职也爲牧伯者皆禀天子之命以令诸侯书曰王言惟作命未有诸侯而得言命也是以文王之爲西伯也以天子之命命将帅以讨夷狄之难诗人歌而美之今也齐僖卫宣欲修其职不请于王而自相命焉在易泰之上九曰城复于隍其命乱也命乱则尊卑上下不复辨方伯连帅之职无所统而强者爲伯而已是无王也此东周大乱之形也春秋书之旨在于此而传者失其意使圣经微旨久而不明可爲重太息也诸儒以伯爲霸字盖本于方伯之伯卫本侯爵而旄丘谓之卫伯则方伯连帅之称伯固其所也及方伯连帅之职废而诸侯强大者遂行其职故霸通于伯而齐卫所以自相推也然则二侯胥命何爲不盟地丑德齐两不相服也盟必有主者主者爲尊胥命则莫适爲尊自是齐日强而卫日弱故不复相命而屡盟盟则齐专爲霸矣春秋之变始于齐卫胥命而终于吴晋争盟自争盟观胥命所谓彼善于此也故荀卿曰春秋善胥命

六月公会纪侯于郕

公自簒立之後无岁不与诸侯盟会盖结外援以自固也纪侯惧齐亦欲亲鲁虽郕亦然

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

既尽也食尽见爲异之大者天下无王之象也经书日食三十六而食之既者二此年与宣八年秋七月是也天变之甚独于二公见孰谓无天道乎日食义见隐二年

公子翬如齐逆女

翬于此称公子者先公之子至亲且尊而桓公以尝立已之故命爲正卿故也夫人母仪一国上以奉宗庙社稷内以率正妾与君敌体而公既不能亲迎乃使公子远迎之曾无嫌疑之心焉齐女又不待礼乃行皆不正其始也

九月齐侯送姜氏于讙

礼诸侯之娶女入国则称夫人讙我地也而姜氏不称夫人者以齐侯身送之有父之亲未可系夫而称夫人也自齐侯言则宜曰季姜而曰姜氏者不正文姜故不与其尽父之称也且父母送女不下堂况守土之君乎今齐侯出境而送姜氏于讙者公子翬以之归也岂远父母兄弟之道哉

公会齐侯于讙

讙之会实受姜氏于齐侯以归而经但以会讙爲文者以爲万世之嗣己则轻之而公子逆之齐侯之强己则畏之而亲往会之是公之行其重在齐侯而不在姜氏也若齐侯不送则公亦不至于讙故书公会齐侯于讙以罪之也

夫人姜氏至自齐

不言翬以致者公受之于讙故也至者见于庙也书至自齐是不与其会于讙也春秋之时婚姻失道鲜有贤女辅佐君子故文姜乱鲁骊姬惑晋南子倾卫夏姬丧陈上下化之滔滔皆是故自隐而下内女夫人出处之迹圣人谨而书之曰逆女曰纳币曰归曰来曰薨曰卒曰葬所以谨其终始而着其罪也然事有繁者不可槩举则略其常事而着其非常者故迎女不亲则书之居丧纳币则书之归来无故则书之会享求妇则书之凡非常之事悉书焉以惩以戒爲万世法

冬齐侯使其弟年来聘

隐七年齐尝使弟年来聘今桓弑隐而夺之位齐既与之爲婚又复使年来聘春秋书此以见齐侯与鲁虽簒弑易君恬不爲意其相聘也初无继好息民之意各计利害如市道之交驩耳今来聘者致夫人也因致女而聘又非礼也

有年

桓弑君而立逆天理乱人伦天地之气爲之水旱凶变乃其宜也今乃降丰年以安之使得凭厚而不忌斯亦异矣凡人力之所不能及者必推之天以天理之有常不若人事之错乱也今反常理故书其异

四年春正月公狩于郎

桓始婚于齐而天以有年奉之凡侈心生于中则逸德见于外自然之符也郎鲁疆场也远狩于疆场危之也何以危之公有弑君之恶诸侯皆得而讨之鲁不是念而远狩于郎于是知其安于弑君恬不怀惧也夫先王以征伐不可偃于天下故隐之于农以武事不可夺农时也每因农隙以教之盖古者兵农未判一民而已遂寓其令于四时田猎之间而时田之礼亦斯民之乐从也故因追捕而教以金鼔旌旗之用因杀获而教以献执俘馘之功人知禽获之利而已不知击刺之道由于斯也人知驰骋之乐而已不知军旅之政寓于斯也然则讲练军实缵习武功以备不虞以威夷狄实在乎此又岂直肆盘游逐禽兽而已哉然先王惧蹂躏之爲害故于国郊爲苑囿养禽兽以备之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其後诸国亦皆有之若郑之原圃秦之具囿鲁之大野是也故西狩于大野无讥焉特爲获麟书耳其他狩于郎于禚蒐于红于比蒲于昌间皆以非地而书也凡非其地者皆托蒐狩爲名实欲爲防战之备耳况春秋之时习于田猎谓之贤娴于驰逐谓之好未尝因田以教民也设有能教民以战陈之事又非其地其非地之中又有非时非礼者此圣人不得不详着之以垂世诫也

夏天王使宰渠伯纠来聘

按天子之宰以佐王治邦国爲职今桓公内弑其君以自立外又成人之乱天王弗能讨反使其宰聘之示加尊宠则天理灭而人道亡矣书天王言当奉天而其所爲乃若是也纠者宰渠伯之名也天子之宰不名此名之者见尊卑贵贱之义亡矣桓自是益无顾忌在洪范爲狂爲豫莫之首贞此有春夏而无秋冬之时盖天理既灭天运乖矣阴阳失序岁功不能成矣故不具秋冬

 

 

春秋集注卷四

猜你喜欢
  卷五十八 三年问第三十八·郑玄
  卷三·杂述·李贽
  春秋辨义卷十·卓尔康
  第十五章 31·辜鸿铭
  卷三十六·吴澄
  卷一百二十六·秦蕙田
  卷三上·王应电
  周书·周官·佚名
  哀公·哀公十二年·左丘明
  卷六十八(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大般涅槃經卷第九·欧阳竟无
  佛教对于中国文化之影响·太虚
  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佚名
  北斗七星护摩秘要仪轨·佚名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九·法藏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陈衍

    一、初梅宛陵诗无人道及。沈乙盒言诗夙喜山谷。余偶举宛陵,君乃借余宛陵诗亟读之,余并举残本为赠。时苏堪居漠上,余一日和其诗,有“著花老树初无几,试听从容长丑枝”句,苏堪曰:“此本宛陵诗。”乃知苏堪

  • 背枪的人·周作人

    早起出门,走过西珠市,行人稀少,店铺多还关闭,那背枪的人,站在大马路里。指点道路,维持秩序,我本愿人“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怕见恶狠狠的兵器。只有一个背枪的人,只做大家公共的事,但他长站在守望面前,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的兄弟。

  • 卷三十五·张廷玉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卷三十五 【起辛未明庄烈崇祯四年尽癸酉明庄烈崇祯六年】凡三年 【辛未】四年春正月延绥饥 【延绥连岁大?于是职方郎中李继贞请发帑金籴米输军前且令四方赎锾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九·佚名

    正德十四年冬十月辛酉朔享 太庙驸马都尉游泰代行礼○壬戌东方流星如盏赤色光明照地起自下台东北行至招摇尾迹化为白气良久散○癸亥赏泰宁等卫夷人头目塔卜歹等彩叚绢匹等物有差○大学士杨廷和等具言近宸濠叛逆 皇上念

  • 卷之八百三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七 列传二百三十七·纪昀

    列传金 【十五】○金十五贾铉 张铎孙即康萧贡 张翰任天宠孟铸 宗端修 完颜闾山 路铎 完颜伯嘉珠格筠寿张炜 高竑李复亨贾铉孙铎孙即康萧贡张翰任天宠孟铸宗端修完颜闾山路铎完颜伯嘉珠格筠寿张炜高竑李复亨△贾

  • 卷四十四·高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四十四詹事府詹事髙士竒撰子产相郑【西宫纯门之难诸臣兴废附】襄公五年夏郑子国来聘通嗣君也 八年郑子国子耳侵蔡获蔡司马公子燮郑人皆喜惟子产不顺曰小国无文徳而有武功祸莫大焉楚人来讨

  • 辛亥革命的一课·沈从文

    有一天,我那表哥又从乡下来了,见了他我非常快乐.我问他那些水车,那些碾坊,我又问他许多我在乡下所熟习的东西.可是我不明白,这次他竟不大理我,不大同我亲热.他只成天出去买白带子,自己买了许多不算,还托我四叔买了许

  • 第二章永久社会之成立法·孙中山

    十一节立会发起永久社会之第一回集会,其组织方法与临时集会相同,但须订立章程规则及选举长任职员。(演明式)譬如庆典会告终之后,与会者兴趣未消,感情愈结,均欲成立一会,以助政治改良,而导社会进步。于是再集同人,从新发起,其进行

  • 卷一·叶隆礼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一太祖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太祖皇帝姓耶律氏讳亿字安巴坚德祖长子也【案隆礼原书不载太祖姓氏及德祖之諡今并补正】德祖为额尔奇木犹中国刺史帝生而拓落多智与衆不羣及壮雄健勇武有胆

  • 卷八十九·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八十九    明 湛若水 撰 省国费二【冗官冗食冗兵冗役附】 汉武帝元封元年桑羊领大农尽管天下盐鐡作平凖之法令逺方各以其物如异时商贾所转贩者为赋而相灌输置平凖

  • 第一章 6·辜鸿铭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辜讲孔子说:“年轻人,在家应做一个孝子;在社会闯荡,应做一个良民。必须做到谨言慎行、诚实守信。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应当随和,但是应当亲近德高望重的人。

  • 十一经问对卷一·何异孙

    论语问论语者何 对曰此孔门师弟子讨论文义之言语也有弟子记夫子之言者有夫子荅弟子之问者有弟子自相荅问者又有时人相与言者有臣对君之问者有师弟子对大夫之问者皆所以讨论文义故谓之论语问论语一也鲁论齐论古论如何

  • 卷三十四·王天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三十四   元 王天与 撰多方第二十        周书成王归自奄在宗周诰庶邦作多方【汉孔氏曰伐奄归宗周説见召诰○汉孔氏曰诰以祸福○唐孔氏曰史叙其事作多方○苏氏曰自大诰康诰酒诰梓

  • 正賫送·章太炎

    葬不欲厚,祭不欲渎。靡财于一奠者,此谓贼;竭思于祝号者,此谓诬。诸为归人纂述者,亦赍送之事也。不得其职,甚乎以璠玙敛矣!古者吊有伤辞,谥有诔,祭有颂。其馀皆祷祝之辞,非著竹帛者也。《上曲礼》:知生者吊,知死者伤。正义曰:吊辞口

  • 禅门宝藏录卷下·真静天頙

    海东沙门 天頙 撰君臣崇信门三十九则 尼婆附西天异见王。轻毁三宝。问波罗提尊者曰。何者是佛。答见性是佛。王曰。师见性否。曰我见佛性。云性在何处。曰性在作用。云是何作用。我今不见。曰今现作用。王自不见。

  • 灵宝净明院教师周真公起请画一·佚名

    述六真师向方丈释答《净明真经》奥义。多为步罡踏斗、符咒召神劾鬼之问。

  • 乙酉笔记·佚名

    浦东胡云翘氏旧藏《曾羽王日记》一册,记明清易代之际浦南一隅之纷扰变革,详于乙酉年之“奴变”及松江城守与孔师起义等事。羽王青村人,明末诸生。原书颜曰日记,而其叙述並非逐日记录,亦不按年排比,后先颠倒,凌乱无次,不类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