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集注卷三十七
宋 高闶 撰
定公二
七年春王正月
夏四月
两时无事义见桓九年
秋齐侯郑伯盟于咸
二国相约叛晋
齐人执卫行人北宫结以侵卫
以者行其意也齐侯召会于卫卫侯欲叛晋而诸大夫不可乃使北宫结如齐而私于齐侯曰执结以侵我齐侯从之卫遂叛既书行人而又书侵所以着齐侯之奸诈也结称行人明其叛所当执也夫卫侯欺其羣臣以绐晋残其百姓以奉齐齐之执结也固为有罪矣而卫之无良又甚焉
齐侯卫侯盟于沙
执其行人而求盟是劫盟也何有于信哉
大雩
因旱祭志僭也
齐国夏帅师伐我西鄙
齐叛晋与郑盟故为郑伐我且报二卿之围郓也
九月大雩
一时再雩见旱之甚
冬十月
一时无事书首月存天道王法也
八年春王正月公侵齐
公至自侵齐
去年齐伐我西鄙有辞于我也公加兵于齐则无名矣是时鲁政不复在公矣而三家者实使公欲归怨于公故也春秋因而欲见公之举动书至自侵齐者侵齐本出于三家而三家者欲归怨于公故未踰时而致之且为下复侵齐起也
二月公侵齐
三月公至自侵齐
公踰月之问再出侵齐虽三家者之所为然乍来不得休息见公之进退益不自专矣故两书侵至以见之
曹伯露卒
此曹靖公也自曹悼公卒其弟声公野立五年而其弟弑声公而代立是为隐公隐公立四年而其弟露又弑隐公代立而经不书者习乱故略之也凡立四年其子阳立遂为宋所灭
夏齐国夏帅师伐我西鄙
以公不与咸沙之盟且报此春之再侵也按昭公之孙也齐虽不克纳而有意存之矣定公即位未尝修好于齐故齐比伐我而我亦再侵齐观春秋书齐伐公侵则其曲直可见矣
公会晋师于瓦
公至自瓦
晋将来救而齐师已退故公出而逆之于瓦瓦卫地也不书救者齐师先自退不因晋救之至也不以会致者公非出会也
秋七月戊辰陈侯柳卒
晋士鞅帅师侵郑遂侵卫
郑伯与齐为咸之盟卫侯与齐为沙之盟二国皆为齐而叛晋晋以是先侵郑复侵卫所以絶齐之与国也夫晋不声其罪以行天讨而士鞅专用其兵又不能取服故两书侵以罪之
葬曹靖公
因鲁往会而着其臣子私谥之罪
九月葬陈怀公
此特书月又着其简
季孙斯仲孙何忌帅师侵卫
为晋伐也以其为晋兴师故书侵
冬卫侯郑伯盟于曲濮
结盟叛晋也去年公侵郑今年二卿侵卫皆为晋故而去鞅又自帅师侵之故二君同为此盟以固其谋
从祀先公
从顺也不曰顺者其事顺其意则非故变其辞曰从也夫鲁祀之不顺多矣武公炀公在所当祧僖公闵公在所当正昭公则又当祀而不祀者也今当称先公则尽从典礼不止为一公设也然不举所祀之名不指所祀之所者非时妄祀其事可丑出于阳虎之矫举故虽礼之复正者而圣人实书之在盗窃宝玉大弓之上所以诛阳虎之乱也当是时鲁国之政季氏专之季氏之室阳虎有之鲁之君臣拱手听命无敢谁何此孔子所以叹陪臣执国命而知三桓之子孙微矣彼阳虎所以济其奸谋者必有所挟故因人之所欲者而假誉焉以鲁祀之不顺久矣举国之人皆以为非然百余年间莫或厘正阳虎一旦去之自谓足以借誉于国人而已因得以肆其乱是为小正以售其大不正立小义以遂其大不义是虎之谋去三桓意若可善而其事则乱也其祀虽顺而非所当祀也夫祀者国之大事而辞臣贼子得以专其废举处其升降圣人但书从祀先公而意皆可见矣所谓定哀多微乱者意在言外也呜呼千载之下奸伪之迹祸乱之变彼得假托以济其私者岂特一阳虎而已哉宜圣人之丁宁如此
盗窃宝玉大弓
明堂位以大璜为天子之器大弓为天子之戎器盖成王以是赐鲁是先君之分器也周官天府之职掌祖庙之守藏与其禁令凡国之玉镇大宝器藏焉若有大祭则出而陈之既事藏之然则宝玉大弓宜藏之祖庙有禁令焉今因从祀先公出而陈之遂为盗所窃则国乱无政可知矣是时公室卑三桓弱阳虎以陪臣执国命将杀季桓子不胜而出故因从祀先公窃取宝玉大弓以行圣人以国之分器藏在宗庙非阳虎所宜有又不欲陪臣得夺而莫有抗之者故书曰盗窃凡盗窃者人皆可得而执之也
九年春王正月
一时无事书首月存天道王法也
夏四月戊申郑伯虿卒
郑献公立十三年卒其子胜立是为声公
得宝玉大弓
阳虎徐思其不义又国之分器无益于用故使来归之以解衆也若实书盗归宝玉大弓则是见盗不禽非复成国故秖书得宝玉大弓以见器之空还而不获盗者以正典刑则亦幸而得之尔盗窃之罪于谁责而可乎
六月葬郑献公
三月而葬简也因鲁往会而着其臣子私谥之罪
秋齐侯卫侯次于五氏
据左氏则是齐卫二君同伐晋也而书曰次者春秋伤中国之衰而存盟主也王道废则存王霸业替则存霸公室微则存公此春秋拨乱之志也是以春秋之初不书伐王春秋之季不书伐霸至是知晋之不足与而齐卫二君未可以深罪也故称其爵
秦伯卒
冬葬秦哀公
秦哀公立三十六年世子蚤卒乃立世子之子是为惠公因鲁往会而着其臣子私諡之罪
十年春王三月及齐平
鲁与齐平故书及盖平八年再侵齐之怨也然则鲁已叛晋矣孔子何为相之耶曰是时晋已不能主诸侯矣孔子曰如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此可以有为之时也而孔子已用于鲁务崇德矣与大国为邻而连兵不已则无以崇德故与齐平然後国可以靖而文德以修也
夏公会齐侯于夹谷
及齐平故也以传考之夹谷实盟而齐侯使莱人劫焉非义也是以微之不志于经也
公至自夹谷
夹谷之会齐侯使莱人以兵劫故书至以危之
晋赵鞅帅师围卫
报五氏之师也
齐人来归郓讙龟阴田
夹谷之会孔子相焉以礼却齐齐人愧服故归三邑以谢此服义而来归之故书来归盖其致之有礼文故也郓自昭二十五年齐侯取之以居昭公寻自有之讙龟阴亦鲁田始失不书义见哀八年夫孔子夹谷之事人可能也而使大国失守悔过效顺所不可能也此修诚之至崇德之素感于其人之天譬如干羽格有苖非任智者所能测也扬子曰孔子用于鲁齐人章章归其侵疆惜乎鲁不能终用之
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围郈
秋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围郈
郈叔孙氏邑也公若藐为郈宰州仇有怨于藐使其马正侯犯杀之不能又使其圉人杀藐故犯惧而以郈叛书二卿师师围郈着家臣专有大夫之邑也家臣专大夫此所谓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又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自隐至昭十世而季孙意如逐昭公自季文子至桓子五世而阳虎遂囚桓子阳虎事季平子至囚桓子不克而亡历昭定才二世而孔子有十世五世三世之辨者盖以鲁约之而已非专指鲁也自公室而言则宣至定为五世自大夫而言则文子至桓子为四世言三桓之子孙而不言陪臣者盖孔子所致意以戒者尤在公室而不在大夫故再见之皆据春秋而言也二卿帅师围郈而不服卒用反间以出叛人而後国安于此见孔子虽未去司寇已弗用矣故再书帅师围邑帅师围之弗胜所以着家隶之强国政绌也不书齐之致郈者弗子齐致也
宋乐大心出奔曹
乐祁犂死于晋晋人止其丧以求成于宋宋使乐大心盟晋且逆祁犂之丧大心伪辞疾于是祁犁之子诉于宋公而逐之故以自奔为文然辞使非大谴而谗言乘之罪累上矣
宋公子地出奔陈
宋公夺地之马以与向魋地乃抶魋而夺之公弟辰使地出境以为君礼于是奔陈而公弗止焉不书弟者罪不专在兄也
冬齐侯卫侯郑游速会于安甫
三国皆叛晋而会于此者盖结谋也晋德之衰可知矣然春秋卒为晋讳者以齐景公不足以定霸故也非王道成不易王非霸道立不易霸此春秋所以定天下之定也霸统在晋已久久则难承矣圣人不忍轻絶之也
叔孙州仇如齐
夹谷之会归我郓讙龟阴由侯犯以郈奔齐齐又致郈是以叔孙州仇如齐谢焉
宋公之弟辰暨仲佗石彄出奔陈
辰以公子地故为二卿所书暨暨者以者以彼及此也夫国君必有左右大臣以辅其政今宋卿大夫或奔曹或奔陈数月之间五人逃去则君孰与处矣盖宋公宠一向魋而暴虐大臣使骨肉离散相牵而去故书宋公之弟辰暨仲佗石彄出奔陈以讥之辰之势力能使大臣挟之以去君则其宠任可知矣
十有一年春宋公之弟辰及仲佗石彄公子地自陈入于萧以叛
始辰之出奔非其本心为佗彄地所疆故书暨今入于萧以叛则惑于三子之言而变其初心故书及始奔书曰暨恕其不得已也叛而书曰及及犹汲汲然辰欲之矣盖君者可贫可贱可杀而不可可使为乱今辰既出奔又聚合逋逃之徒藉陈之力入于萧以叛焉甚矣人心之难于善也今既不能违三子之谋则其为首恶也何逃殆习见鱼石华亥华宁向定之事而不知其为非也然必曰宋公之弟云者以明宋公宠任之过不能亲亲以致然亦见辰之本心非有叛意也而三子疆辰以叛与首恶者无差故同书以叛
夏四月
秋宋乐大心自曹入于萧
春四子入于萧以叛而宋公不能讨至是大心亦入于萧以从之为其从叛人故不复书叛此五子者大为宋患由宋公宠以向魋故也然则为人君者岂可偏有所宠哉
冬及郑平
平六年侵郑之怨且复着公之叛晋也
叔还如郑涖盟
鲁与郑盟则是同叛晋矣郑未来盟而鲁往涖盟则鲁衰可知又见晋定公覇业衰甚故诸侯多叛
春秋集注卷三十七
猜你喜欢 卷七七·邱濬 卷十二·程公说 御制题宋版尚书详觧·夏僎 提要中·冯复京 卷二十九·黄伦 卷七·佚名 卷十一·顺治 周书·多士·佚名 卷四百八十八·佚名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四·欧阳竟无 地狱名号·佚名 开元释教录卷第十三(别录之三)·智升 养老慈幼之意义·太虚 阿难陀目佉尼呵离陀经·佚名 理事·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