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集注卷三十三

宋 高闶 撰

昭公三

十有三年春叔弓帅师围费

南蒯以费叛不书者家臣微贱名不登于史册也但书大夫围之则邑叛可知矣罪大夫无政使家臣得专邑而叛也克之不书本鲁邑故也言叔弓帅师围之又见家臣之强且罪季氏之无君也家臣以邑叛不以君命而使大夫讨之如是则大夫非鲁之大夫也季氏之大夫也师非鲁之师也季氏之师也如是而欲讨蒯不思之甚也

夏四月楚公子比自晋归于楚弑其君?于乾谿先言比归者明在外本无弑君之心也及其以弃疾之请也遂有得位之心故复言弑者正比之罪也既曰归于楚又曰弑于乾谿者非比亲弑之也加之罪尔家语曰楚灵王起章华之台于乾谿国人溃叛是灵王遇弑盖有以取之矣初楚子麋疾灵王因而弑之杀其子而自即位公子比以是出奔晋比在晋十年矣其能一旦自外归而弑其君乎盖灵王无道公子弃疾将作乱故使观从召比于外胁而立之以弑灵王虽弃疾胁比而立灵王自缢而死若比不从弃疾之胁则灵王未必死以此言之弃疾不得比之势则无以济其乱比见利而动遽欲为君则成楚灵之缢者乃比也盖是时比当效死不立而既立矣又乌得避是名哉若使人受其名已享其利则後世姧人苟有藉口以济其私者莫不皆寘力焉故圣人正名比之弑君所以絶後世姧人之祸也虽然比之归也?犹在楚其不言入何也观从召之楚人与之楚人不拒则比之归无难也

楚公子弃疾杀公子比

此复称公子而不以讨贼之辞加之者此非讨贼辞也杀而伐之之辞也悯比堕弃疾之谋也亦所以深罪弃疾也弃疾本图位而胁立比比既立而已遂杀而篡之然不书弑其兄者比亦弑其兄俱无骨肉之爱也然陈侯之弟招杀世子偃师而系之陈此杀公子比不系之楚何也偃师当立无罪故以国氏之比簒逆罪与弃疾等尔比既死弃疾遂自立改名曰居盖春秋凡弑君之人名在诸侯之策故公子围弑君自立改名曰?公子弃疾弑君自立改名曰居春秋因其自嫌而实书之

秋公会刘子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于平丘

八月甲戌同盟于平丘

霸图不竞久矣晋主夏盟诸侯皆贰叔向曰诸侯不可不示威乃并徵会以楚弃疾立将谋讨之故平丘之会诸侯之衆兵车之盛奕世未覩又有天子之使以临之使晋之威灵少振而耸动吴楚此叔向之谋也楚子专盟会者十年矣今晋昭一旦与刘子合诸侯于平丘者非能与楚子抗也乘楚灵弑逆之祸姑以兵甲耀之尔若果能因楚平弑逆而与刘子大合诸侯以讨其罪亦足以强中国之威矣今但同盟于此何所为哉故但书日月以间之恶诸侯辄与王臣同盟也虽然陈蔡之复国楚人自是不入寇而中国为之少安亦由此盟也故会盟同地再书平丘书之重言之复其中必有美恶焉

公不与盟

此晋侯听邾莒之诉而辱公使不得与盟也夫晋侯与公同体当同心同力以攘夷狄而诸侯咸会乃听邾莒之妄诉与衆弃公不以比数非所以宗诸侯也天下孰不解体故自是讫会召陵诸侯不出者复二十四年至鄟陵之会晋自不出此不足宗诸侯可知也上文方讥诸侯辄与王臣同盟今公不与翻得免于同盟之罪亦可谓幸矣

晋人执季孙意如以归公至自会

公不获与盟又国卿见执而以会致者为其有辞也十年书伐莒不书取郠为是故也

蔡侯庐归于蔡陈侯吴归于陈

庐蔡灵公少子世子有之弟先儒谓世子有之子非也吴陈世子偃师之子也楚灵不道暴灭陈蔡而平王始依陈蔡之国藉以发难今既得位闻诸侯有平丘之会于是复二国之後暴灵之恶而收恩于已以说中国春秋不言楚纳之亦不言归自楚者见二国之复乃自当复非楚得灭而复之也盖先王建国固非楚人可灭亦非楚人可复圣人因书其本爵以明二国之君位其所固有国其所宜归也虽二国之命制在楚而平丘之会实有功焉故圣人特以陈蔡自归为文所以抑楚而存中国也

冬十月葬蔡灵公

蔡复而始克葬也蔡灵不宜葬也而春秋葬之遏夷狄存中国也

公如晋至河乃复

晋不与公盟今又执吾卿而公复朝之无耻甚矣岂欲因晋之执而请讨季氏之罪乎然季氏在晋宜其不见纳也

吴灭州来

成六年吴入州来盖本楚属也至是取之尽杀其吏民无道之甚故称灭焉春秋详楚伐吴略吴伐楚而志其甚者灭州来是也吴人以州来封季子之後又以迁蔡焉

十有四年春意如至自晋

鲁大夫执则致重其危及宗社也行父之不致从公也意如不书族前见也按季孙在晋子服惠伯私于中行穆子曰鲁事晋何以不如夷之小国土地犹大所命能具若为夷弃之使事齐楚何瘳于晋乃归季孙夫晋之始执季孙为邾莒之诉而非有扶弱击强之义也及其归之又以土地犹大所命能具而非有不能救蔡为夷执亲之悔也然则晋人喜怒皆以利发其劝沮皆以利行违道甚矣故平丘之会深加贬斥自是而後诸侯不合二十余年至于召陵又以贿败以十有八国诸侯之衆而书侵楚以讥之于是晋日益衰外携内叛不复振矣夫利之能败人国家一至于此此春秋所以深戒夫好利者而季氏富于周公遂能以利幸脱于祸此圣人所以深嫉之

三月曹伯滕卒

曹武公立二十七年其子须立是为平公

夏四月

一时无事书首月存天道王法也

秋葬曹武公

因鲁往会而着其臣子私諡之罪

八月莒子去疾卒

莒着丘公立十四年其子郊公立国人弗顺乃逐郊公而迎去疾之弟庚舆立之

冬莒杀其公子意恢

春秋凡小国大夫如薛滕邾莒皆不书名氏以小国无命卿不足录也此直曰公子意恢者前既书莒子之卒则知此所谓公子是宜为君者也不然意恢之杀不当志于春秋矣与陈杀其公子御寇文意略同

十有五年春王正月吴子夷末卒

夷未立十七年欲授其弟札札逃去乃立其子僚

二月癸酉有事于武宫龠入叔弓卒去乐卒事

成六年立武宫非礼也此有事于武宫则知自立宫之後祭之如亲庙方其祭也叔弓涖事龠入而卒此岂特雉鼎之变而已哉武宫之祭非所当祭可因此而废也卿佐之丧何痛如之宜遽为之变也方持诚敬之心以事鬼神忽焉目覩卿佐之死则哀戚之心夺之矣此心一变举措失常而强去乐以卒事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也然则如之何则可曰礼大夫当祭闻君之丧摄主而往臣遭臣丧何独不然若非涖事之大夫则勿以闻可也檀弓记卫侯之言曰柳庄死虽当祭必告然则当祭不告者礼也非涖事之臣故也叔弓盖叔老之子子叔敬子也

夏蔡朝吴出奔郑

楚子之入也朝吴有力焉夫朝吴为蔡之大夫而有功于楚是有二心也岂可罪费无极之谮哉宜其不容于蔡而出奔也

六月丁巳朔日有食之

日食虽有常度亦人事所召有食之者

秋晋荀吴帅师伐鲜虞

尝狄晋矣则荀吴何以无贬于初伐贬余实录而已尔

冬公如晋

犹以平丘之会故

十有六年春齐侯伐徐

景公之时吴楚方争晋又不远略以齐之强修其政刑纠合诸侯复霸可也而区区助楚伐徐以惧吴人师至蒲隧徐人赂以甲父之鼎而还呜呼志亦卑矣斥言齐侯罪在齐侯也

楚子诱戎蛮子杀之

春秋之世强凌弱衆暴寡故杀诸侯者有矣而强楚杀人之君者二焉诱蔡侯般书月书曰书名书地以其诱杀中国疾之也诱戎蛮子皆不书以其自相诱杀也夷狄自相攻杀君子不疾也曷为不疾若不疾焉乃深疾之也

夏公至自晋

晋人犹以前故而止公至此始得归

秋八月己亥晋侯夷卒

晋昭公立六年其子去疾立是时六卿强公室卑矣

九月大雩

因旱祭志僭也

季孙意如如晋

冬十月葬晋昭公

丧事三月而葬皆非礼也且着其臣子私諡之罪

十有七年春小邾子来朝

哀七年小邾子与郯子亦相继来朝

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

日食虽有常度亦人事所召有食之者

秋郯子来朝

按史记注徐广谓郯一作谭即庄十年齐师灭谭谭子奔莒是也不知何据而言

八月晋荀吴帅师灭陆浑之戎

宣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自是陆浑睦于楚而为中国之害至是荀吴帅师灭之晋三书灭国林父之于潞氏士会之于甲氏皆不举名氏至是书卿帅师者夷不乱华而陆浑之戎密迩王室纵之杂处则非膺戎狄别内外之义与辟土服远以图霸者有间矣是以才得不贬焉春秋于内外之辨谨言如此

冬有星孛于大辰

申须曰诸侯其有火灾梓慎曰若火作其在宋卫陈郑乎许翰曰大辰宋分受灾深故有华向之难心为明堂王者忌之故王室乱

楚人及吴战于长岸

长岸吴地人楚而狄吴吴之恶甚于楚也书楚之及又以罪楚也胜负相敌故但书战而不书败绩

十有八年春王三月曹伯须卒

夏五月壬午宋卫陈郑灾

四国同日而俱灾岂皆人之力所能为盖异之甚者此为天下记异也

六月邾人入鄅

鄅?姓国也属于宋其夫人宋向戌女也邾人以诈力袭而俘之春秋恶焉且为宋公伐邾起也

秋葬曹平公

因鲁往会而着其臣子私諡之罪

冬许迁于白羽

许自迁也楚人因其畏郑而使之迁许亦自乐迁焉故以自迁为文至是三迁矣

十有九年春宋公伐邾

为鄅故也天下无霸而宋元于此一正入鄅之乱是以春秋录而进之

夏五月戊辰许世子止弑其君买

许悼公疟余止之药而卒夫疟非遽死之病也止之进药虽不志乎弑而君由止以卒则是弑也且世子君之贰也当朝夕问膳如文王之为世子乃万世之法如使其可以冒昧进药则乱臣贼子得容其姧矣故圣人正止弑君之罪以絶万世之祸也谷梁曰止不尝药累及许君此说是矣春秋之义不同而辞一施之学者所宜深察也

己卯地震

秋齐高发帅师伐莒

冬葬许悼公

先儒以君弑贼不讨不书葬此书葬以止不成乎弑故君子赦之也是不然止既不立自责而死则是能自讨矣又何赦之有盖因鲁往会而着其臣子私諡之罪尔悼公立二十四年止既自责而死乃立其弟斯是为元公

二十年春王正月

一时无事书首月存天道王法也

夏曹公孙会自鄸出奔宋

会者公子喜时之子喜时者所谓子臧是也鄸其采邑也凡奔未有言自者此言自鄸盖大夫有罪自归其邑以待放也凡大夫待罪于邑君赐之环则还赐之玦则去然春秋时臣能专其邑无不畔其国者能使其衆无不要其君者以臧武仲之智犹据防以求後于鲁是以孔子讥之以为大乱之道也故深察夫公孙会之自鄸奔宋也其贤于臧武仲远矣故春秋因其奔而书自鄸以别之

秋盗杀卫侯之兄絷

此罪卫侯宠任其兄至能夺大臣官邑以故为盗所杀而不忌也然以左氏考之则杀絷者齐豹也豹为卫司寇嗣守大夫其书为盗所谓欲求名而不得者也而卫侯以千乘之国不能保其兄则其政可知也

冬十月宋华亥向宁华定出奔陈

宋元公无信多私而恶华向之族于是三子谋曰亡愈于死先诸遂干君而出奔于陈夫三子者同时而出又同奔陈是将为国患不可不虑也

十有一月辛卯蔡侯庐卒

蔡平公立八年其子朱立是为悼公

春秋集注卷三十三

猜你喜欢
  易经·系辞上传·第七章·佚名
  論衡校釋卷第十五·黄晖
  迩言卷四·刘炎
  卷七十九·湛若水
  卷二·刘因
  第十九章 17·辜鸿铭
  先圣大训卷一·杨简
  尚书考异卷四·梅鷟
  螽斯·佚名
  春秋集解卷七·苏辙
  卷三十二·严粲
  卷三十五·吕祖谦
  第三·佚名
  代序一 怀李叔同先生·李叔同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卷第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李文蔚

    (萧何领卒子上,云)扶将真主立刘朝,晓夜孜孜不惮劳。明良际遇风云会,青史英名万古标。小官萧何是也。奉俺沛公之命,今为军师张良亲至西洛,擒拿申阳、陆贾,得胜而还;又因钟离昧大势军马,与俺交战,被众将一战胜了,将钟离昧大势军马

  • 唐诗镜卷三十三·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三十三 明 陆时雍 编 中唐第五 司空曙【字文明广平人登进士第韦皋招致幕府授洛阳主簿贞元初为水部郎中终虞部郎中有集二卷】 五言律诗 送王先生归南山 儒中年最老独有济南生爱子方传业无官自

  • 卷六十二·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六十二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范成大石湖诗钞湘江舟尾快风挂帆船头雪浪吼奔雷十丈高帆满意开我自只凭忠信力风应不为世情来儿童屡惜峯峦过将士犹教鼔角摧明日祝融天柱去更烦先卷乱云堆泊湘江鱼口滩

  • 卷三十三 【道流】·陈衍

    ●元诗纪事卷三十三 【 道流】侯官陈衍辑丘处机王元粹聂碧窗梁大柱马臻吴全节李道坦薛玄曦黄石翁王与敬彭日隆朱思本张雨邹复雷富恕余善于立邓青阳方从义◆丘处机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人。学道

  • 卷十一·连横

    教育志连横曰:嗟乎!自井田废,而学校息,人才衰;朝廷之所以取士者,唯科举尔。夫科举非能得人才也,而人才不得不由科举,故以管商之政治,仲舒之经学,相如子云之文章,苟非一入主司之目,亦终其身而不遇。是科举非能得人才也,又且抑遏之、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五十二·佚名

    嘉靖二十八年九月丁卯朔礼部进来年 大报等祀日册○命成国公朱希忠献瑞榖于 玄极宝殿驸马都尉谢诏荐于 太庙因建秋报大斋于朝天宫三日夜○发太仓银三万两于密云○虏三千余骑寇榆林参将刘继先等战郤之○己巳升工科左给

  • 第二五七副详及批光绪十五年十一月四日一一六一○--一·佚名

    前任新竹县将征存隘租银移交于新任,详请台湾善后总局查核,并该局批副详 印 新竹县印十五年十一月初七日到在任候补同知、直隶州知州、本任台湾埔里社通判、署台北府新竹县,为详送事。窃照卑职前收光

  • 后集卷九·宋名臣言行录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後集卷九 宋 朱子 纂集 曾巩 字子固建昌军人中进士第事英宗神宗官至中书舍人 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不足以赈给而田居野处之人不能皆至城郭至者羣聚有

  • 三十六年(下)·佚名

    秋七月7月1日○朔乙卯,上在貞陵洞行宮。○朝,王世子問安。○以仁廟忌晨,凡干公事,不得出入。○備邊司啓曰:「海浪島水賊,自彌串運來糧船,潛搶之後,甘於得利,恣意出沒於兩西沿海地方,近益尤甚。若不設法善處,一番見創,則前頭之事,必

  • 胡子知言序·胡宏

      知言,五峰胡先生之所著也。先生讳宏,字仁仲,文定公之季子也。自幼志于大道,尝见杨中立先生于京师,又从侯师圣先生于荆门,而卒傅文定公之学。优悠南山之下余二十年。玩心神明,不舍昼夜,力行所知,亲切至到,析太极精微之蕴,穷皇

  • 卷八·刘逢禄

    公终始例第二十隐元年:春,王正月。传: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意也。公将平国而反之桓。桓幼而贵,隐长而卑。立蒨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子以母贵。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賵。传:仲子者何?桓之母也。隐为

  • 卷三十二·李明复

    <經部,春秋類,春秋集義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義卷三十二宋 李明復 撰宣公九年春王正月公如齊公至自齊謝湜曰母喪如齊不諱者公之惡有大於此故也夏仲孫蔑如京師謝湜曰公如齊仲孫蔑如京師齊強王室弱故也胡安國曰以淺

  • 观行·韩非

    古之人目短于自见,故以镜观面;智短于自知,故以道正已。故镜无见疵之罪,道无明过之恶。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已;董安于之心缓,故弦统以自急。故以有余补不足,以长绩短,之谓明主。天下

  • 佛说像法决疑经·佚名

    闻如是。一时佛在跋提河边沙罗双树间。度须跋陀罗竟。诸大菩萨声闻弟子诸大梵王天龙鬼神诸国王等。一切大众俨然不散。尔时世尊告诸大众。大般涅槃已广说竟。我向已为普广菩萨说十方诸佛刹土。汝等大众若有疑者可速问

  • 卷三·佚名

    嘉兴大藏经 山晖禅师语录荆南开圣院山晖禅师语录卷三住铜仁府东山门人昌泰录嵩山首座龙光法孙宗上编住瓮安县圣恩禅院语录山门以杖指云见么一道牢扃则针劄不入八字虚豁则挨身莫前乃画一画云新长老抴转两头去也还有

  • 自堂存稿·陈杰

    宋诗别集。4卷。陈杰著。作品题材多样,风格各异,如富于民歌风味的《女竹枝歌》:“南园一株雨前茶,阿婆手种黄玉芽。今年团栾且同摘,明年大姊阿谁家。”《仲宣楼》一诗,充满苍茫悲凉的怀古之情:“一雨真成五月秋,十年

  • 七国考·董说

    《七国考》是编载我国战国时期秦、齐、楚、赵、韩、魏、燕7国典章制度的著作。明末清初董说著。书成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本书有《守阁山丛书》本,吴兴嘉业堂本等。1956年中华书局重印出版,即根据上述两种版本参校

  • 大方广普贤所说经·佚名

    一卷,唐实叉难陀译。普贤菩萨说见佛之法。佛在如来神力所持之处,普贤大众之所围绕。有十大菩萨,各与眷属忽集。众问普贤,此诸菩萨从何国来?普贤令其入定观察,竟不能知。三番请问,普贤示以观察之法,乃见皆在如来身中广大国土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