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録

附録

送吴天章归中条二首     王士祯

二月春芜緑纷纷蝴蝶飞花朝逢暮雨寒食减征衣道路谁知巳登临不当归中条多水竹此去掩荆扉爱汝王官谷他年拟借居三峯当户牖五姓足樵渔田舍堪怀古茅茨宜读书独怜好身手归去注虫鱼

又一首           王士祯

中条最深处风物四时幽水鹤穿云下林枫夹岸稠人烟盘豆驿村路玉溪流卧起清晖里萧然何所求读冯圃芝余事集因题吴天章还山诗卷

王士祯

木脱石气清吟君古调诗落日高鸟去碧空澹凉颸一吟扣一弦一吟倾一巵嘈嘈立部伎孑孑寡女丝巧笑倚市门漆室声苦悲猿鸣上峡夜雁惊团沙时遥忆中条山云物秋正奇吴生家山南拾橡恒苦饥朝吟看云出暮吟逐云归河声与岳色中有太古词谁为昭与聋独有冯生知【自注天章在燕市得古铜章文曰河声岳色所居正河岳之间也】

挽天章徵君         王士祯

生入甘露门死为甘露灭岂况无生忍不生亦不灭予昔事禅悦兼复慕游仙门前玉女峯上有十丈莲下界六十年逢场暂游戏来去衆香国终然饱禅味不屑海山住应归兜率天下视大火聚蠛蠓争扑缘已空文字障静閲庄严刼何事劳结集犹烦大迦叶【天章逝时异香满室与先兄西樵同衆香一语亦脗合奇矣】

怀旧            赵执信【蒲州吴雯莲洋拙於时艺困踬场屋中体貌粗丑衣冠垢敝或经岁不盥浴人咸笑之而诗才特超妙余尝比之温飞卿云与渔村同荐既试报罢其父故与阮翁同年始入都以诗投谒阮翁心折极口为延誉而其性迂僻寡合遂沦弃终身与余甫一见如旧相识余好用冯氏法攻人之短惟莲洋不以为忤其作字用冯法粗知间架然不能工也晩相值於津门出诗卷见示曰曩之所攻悉删改矣乃知其非名辈所及也属余论定余请俟异日盖其时正逢阮翁之怒不敢阑入诗坛故耳又数年莲洋卒於家卒後其集闻送新城阮翁为作墓志且删定其集迄今将二十年矣而未行於世意其时阮翁耄而多忘未几遂亡未及归诸吴氏耶若然池北藏书散失殆尽莲洋集从可知矣】

筑室中条山招手玉女峯黄河遶门前涤荡万古胷埋头试牍中啼号羞秋虫风骚适榛芜挥刃侔神工脱弃范陆习践履岑高踪貌似温方城才与遇并同诗老性护前於君礼独隆贵游负贩豪交臂来趋风声名天可假时命人能穷濩落王官谷穿冢连司空遗文寄池北飘散随萍蓬追维平生言使我心忡忡虚疑玉溪底匣剑藏芙蓉终当沉铁网大索蛟龙宫【王官谷玉溪皆在中条】

题吴雯徵君诗卷       朱彛尊

藉甚吴郎大雅才赋诗不上栢梁台翻飞却似横汾雁几度秋风上苑来

莲洋诗钞附录

猜你喜欢
  卷三百五十四·彭定求
  留元崇·唐圭璋
  卷四·丁绍仪
  ◆刘修撰闻(容窗集)·顾嗣立
  第三回 关心刘保信报孙门·佚名
  卷八·白居易
  参寥子诗集卷四·道潜
  晁无咎词卷四·晁补之
  卷第二十八·陈与义
  卷68 ·佚名
  卷二百四十四·曹学佺
  陵阳诗钞·吴之振
  卷四十·乾隆
  卷四百三十·陈廷敬
  原诗跋(据昭代丛书)·叶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蒋氏女·唐圭璋

      兴祖,靖康间阳武令。金人入侵,死之。女被掳去。   减字木兰花   题雄州驿   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   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昼夜。   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 卷二十八·梅鼎祚

    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卷二十八明 梅鼎祚 编舞曲歌辞【杂舞】杂舞【杂舞者公莫巴渝盘舞鞞舞铎舞拂舞白紵之类是也始皆出自方俗後寖陈於殿庭盖自周有缦乐散乐秦汉因之增广宴会所奏率非雅舞汉魏巳後并以鞞铎巾拂四舞用之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七·佚名

    天启七年八月甲午朔○丰城侯李承祚疏颂魏忠贤中云厂臣筹边制胜勋高汗马且与我国家开天诸臣共光霄壤岂宁晋例所可拘者先臣徐达有开国功今子孙且以两公世其爵此例独不可循乎 皇上即隆以先臣徐达之报亦二祖 十宗所欣慰

  • 皇王大纪卷五十三·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灵王十一年春正月莒人伐鲁围台季孙宿救台遂伐莒入郓以报之晋士鲂聘于鲁呉王夀梦薨夀梦四子诸樊余祭夷昧季札札贤夀梦欲立之于是致国焉札曰君义嗣也谁敢奸君札虽不才愿附子臧之节诸樊固以为请札弃其

  • 第四一三保结状光绪二年五月一二二一七--三·佚名

    九芎林等庄生监、职员四人,保结姜荣椿为总理具保结状人竹北一保九芎林等庄,监生詹国和、生员魏缵唐、职员刘维垣、监生刘耀南等,今当大老爷台前,结得和等佥举姜荣椿一名,为人诚实,公事谙练,兼有家室,众皆

  • 提要·袁枢

    【臣】等谨案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宋袁枢撰枢字机仲建安人孝宗初试礼部词赋第一歴官至工部侍郎以右文殿修撰知江陵府寻提举太平兴国宫事迹具宋史本传案唐刘知几作史通叙述史例首列六家总归二体自汉以来不过纪传编年两

  • 南唐书卷四·马令

    宋 马令 撰嗣主书第四十有四年春正月遣司空孙晟礼部侍郎王崇质奉表于周辞益卑服削去帝号天子犹不答留晟等弗遣钟谟请归取表尽献江北之地天子许之遣崇质德明还始赐江南书曰自有唐失御天歩多艰六纪于兹分鼎峙自为声

  • 张方平传·脱脱

    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年时聪敏绝顶,家庭贫寒,买不起书,他就向别人借三史读,十来天就归还,说“:我已经读完了。”他读书只看一遍,不读第二遍,宋绶、蔡齐认为他是天下奇才。考取茂才异等,任校书郎、知昆山县。又考中贤良方正科

  • 卷一百一·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一雍正八年十二月上谕九道初四日奉上谕台湾偷渡之弊屡行严禁该地方文武官弁自应实心奉行乃朕闻今年八月间广东青山仔後江湾地方有□子?一只遭风失去桅舵?亦撞岸击碎所载只有男妇

  • 第四十四章 明末的政局·吕思勉

    明朝当世宗之时,万事废弛,本已成不能复振之局。世宗崩后,穆宗立,在位六年而崩。神宗立。时为一五七二年。穆宗时,张居正、高拱,相继为相。神宗立,年幼,拱复罢,居正辅政。居正有综核之才。史称其当国之时,一纸文书,“虽万里之外,无

  • 制分第二十九·管仲

    凡兵之所以先争,圣人贤士,不为爱尊爵。道术知能,不为爱官职。巧伎勇力,不为爱重禄。聪耳明目,不为爱金财。故伯夷叔齐,非于死之日而后有名也,其前行多修矣。武王非于甲子之朝而后胜也,其前政多善矣。故小征千里●知之,筑堵之墙

  • 卷三十七·盛世佐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编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编卷三十七龙里县知县盛世佐撰少牢馈食礼第十六之一郑目录云诸侯之卿大夫祭其祖祢于庙之礼羊豕曰少牢少牢于五礼属吉礼疏曰曲礼下云大夫以索牛用大牢是天子卿大夫

  • 诸菩萨所生庄严大会法典品第一·佚名

    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灵鹫山。古昔诸佛之所游居。如来威神之所建立。其地道场。诸菩萨众所共咨嗟。无极法座。天龙鬼神揵沓和等。咸俱归命稽首为礼。而於佛土宣畅德本。如来威光。慕乐法门菩萨神明等。入无量无限功德

  • 卷一百一十三(北梁沙门释道龚译)·佚名

    △宝梁聚会第四十四沙门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万六千人。皆不退转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尽是一生补处。悉从十方诸佛世界而来集会。尔时摩诃迦叶。白佛言:世尊,所言

  • 叹无为品第三十·佚名

    於时从空中,天宝宫照耀。驾以千象车,悬虚而在上。敬心熟视佛,舍命卧身形。怀感而悲叹,因说是辞曰:处在大生死,一切皆无常。始生现兴盛,卒衰损灭亡。回旋向所乐,便生种种苦。都灭尽诸苦,无为第一快。生死杂种薪,烧令无有馀。慧炎

  • 石霜爾瞻尊禪師塔銘·尔瞻达尊

    四明於海內稱禪窟,不第天童、育王、大梅、雪竇諸方老古錐,敷座說法燈燈相接,如江如海,其郡邑所產尊宿行化他方者,亦復接踵比肩未易枚舉,故自岳林布袋戒香啞女,應化現身外牧庵,明心要於水磨石窗,悟經旨於風棕保寧,建大法於金陵祖

  • 台阳见闻录·唐赞衮

    杂志。作者唐赞衮,字之,湖南善化人。曾任台南府知府。在台任职期间入境问俗,咨访旧章,甄搜事类,综要备录,成书两卷。包括建置、通商、田赋、政事、文教、防务、风俗、地理、物产等内容。书成于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

  • 上清后圣道君列纪·佚名

    不著撰人。原题“方诸东官青童君传弟子王远游”。一卷。前部提及“后圣”李君、彭君及“道君”四人名。主要叙述后圣李君的事迹。李君名元一,讳玄水,字子光,一字山渊。相传为地皇后裔,玄帝时人,20岁弃家入道, 后紫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