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白虎通义

又名《白虎通》、《白虎通德论》,中国东汉时代讲论五经同异的哲学著作。班固根据东汉建初四年(79)在洛阳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会议材料编写而成。唐、宋时期被刻印成书,后有元大德九年(1035)本、《四部丛刊》本、《抱经堂丛书》本等。班固(32—92),字孟坚,中国东汉历史学家。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青年时代博览群书,曾继续完成其父班彪所著《史记后传》,历经20余年修成《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主要著作还有《两都赋》等,后人辑成《班兰台集》。《白虎通义》的卷集、篇目各史记载不同。今传元大德九年本称其10卷,凡44篇。本书涉及内容很多,主要继承了董仲舒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将经学与谶纬神学捏合在一起,使经学进一步神学化。主张天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天神的意志通过五行行使的阴阳二气的盛衰和五行的相生、相胜表现出来,宣扬魂去人亡的形神观,认为人的灵魂由神秘的阴阳二气所构成,由天神支配的阴阳之气在没有人的形体之前就已独立存在,人禀受了阴阳二气才有了形体。本书还宣扬“万世不易”的形而上学思想,提出“顺连环”的形而上学历史观,主张具有神学色彩的“独见前睹”的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先天具有的,发展、神化了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它是后汉王朝官方哲学的代表作和由神学转入魏晋玄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白虎通义》全部章节目录

(1)卷一
(2)卷二
(3)卷三
(4)卷四
(5)卷五
(6)卷六
(7)卷七
(8)卷八
(9)卷九
(10)卷十

猜你喜欢
  孟子注疏·孙奭
  晏子春秋·晏婴
  了凡四训·袁黄
  申子·申不害
  墨子闲诂·孙诒让
  北溪字义·陈淳
  戒子通录·刘清之
  礼书·陈祥道
  四书纂笺·詹道传
  四书讲义困勉录·陆陇其
  乡党图考·江永
  论语集解义疏·皇侃
  论语集说·蔡节
  经学历史·皮锡瑞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七十·彭定求

        卷770_1 【昭君怨(一作董思恭诗)】董初   新年犹尚小,那堪远聘秦。裾衫沾马汗,眉黛染胡尘。   举眼无相识,路逢皆异人。唯有梅将李,犹带故乡春。   卷770_2 【南山(一作贺朝诗)】贺朝清   湖北雨初晴,湖南山

  • 卷四百二十九 列传二百十六·赵尔巽

      江忠义 周宽世 石清吉 余际昌 林文察 赵德光 张文德   江忠义,字味根,湖南新宁人,忠源从弟。咸丰二年,忠源率楚勇援长沙,忠义年十八,从军,转战湖北、江西。忠源殉难庐州,遂分将其军。五年,从提督和春复庐州,擢知县。七年,

  • ●卷五 冢庙第四·徐时栋

    由定海航海而西南,是为宁波之鄞,其东南四十有五里,有隐学之山,是实维偃王之墓。一曰是其初尝居之。唐代宗之季,王孙浩是来明州,是拓前规,以修王墓。王之子孙以先王之墓在越,多家于越,是立庙以祀先王,浙是以多王庙。在杭于潜之西

  • 卷之一百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庚申夷氛纪略·佚名

    恭惟我国家厚泽深仁,君贤臣良,比隆三代,远迈汉唐。四夷臣服,寰海镜清,方隅砥平,承平二百余年,金瓯无少欠缺,古未曾有。庚申变乱,亦开辟未闻,虽曰天数,岂非人事哉。上年己未,僧王屯军天津海口。夫僧王者,外藩科尔沁蒙古郡王也,名僧格

  • 世家卷第二 高丽史二·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太祖二。○(辛卯)十四年春二月丁酉新罗王遣*大守谦用复请相见。辛亥王如新罗以五十余骑至畿内先遣将军善弼问起居罗王命百官迎于郊堂弟

  • 蔡汝南传·张廷玉

    蔡汝南,字子木。幼年随父至南京听国子监祭酒湛若水讲学,立即有所领悟。十岁中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授行人。向王慎中、唐顺之及高叔嗣学诗。不久,进升刑部员外郎,后调南京刑部员外郎。与皇甫孝兄弟友善,与尚书顾瞞为忘年交

  • 圣谕广训序·康熙

    书曰毎嵗孟春遒人以木铎徇于路记曰司徒脩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兴民德此皆以敦本崇实之道为牖民觉世之模法莫良焉意莫厚焉我圣祖仁皇帝久道化成德洋恩普仁育万物义正万民六十年来宵衣旰食祗期薄海内外兴仁讲让革薄从忠

  • 感类篇第五五·王充

    【题解】在本篇中,王充针对汤时遭旱,“汤自责,天应以雨”和周成王在用天子礼还是人臣礼葬周公时犹豫不决,因而“天大雷雨,动怒示变”为说展开辩论。“感类”是对同类事物有所感触的意思。王充指出,“天道无

  • 注解正蒙卷下·李光地

    大学士李光地撰至当篇第九至当之谓德百顺之谓福德者福之基福者德之致无入而非百顺故君子乐得其道得其道者德也循天下之理之谓道得天下之理之谓德故曰易简之善配至德易简而天下之理得是易简即德也配云者以易言之大德敦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佚名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普觀一切菩薩眾會。欲為開發如來最上師子頻申大三昧故。以等虛空界方便。等三世方便。等法界方便。等一切世界。等一切業。等一切眾生

  •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卷下·妙叶

        四明鄞江沙门妙叶集  劝戒杀第十  相国裴公美休尝著圆觉经疏序。其略曰。夫血气之属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体。所谓真净明妙。虚彻灵通。卓然而独存者也。以是观之。则知蜎飞蠕动至微之物。及彼大身师象巴

  • 舍利弗陀罗尼经·佚名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毗舍离国大林精舍。与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佛念。却后三月当入涅槃。即告长老目揵连。汝当至千世界。告比丘僧令到佛所。是时目连受佛教旨。于一念间到

  • 真与假·松本清张

    睡梦初醒,肢肌中只听得雨声滴答。睁开眼睛,屋子里有些阴暗。从二楼的窗子里望出去,那棵柿子树只看得见一个顶梢,茂盛的枝叶承着雨水,闪闪发光。

  • 记纂渊海·潘自牧

    类书。宋潘自牧编。一百卷。依 次分混元、天文、岁时、节序、律历、祥瑞、灾异、 地理、居处、郡县、职官、仕宦、科举、学校、人 伦、家世、性行、识见、问学、言语、政事、名誉等 部类。《四库全书总目》谓其“分门

  • 秋涧集·王恽

    诗文别集。元王恽著。其长子王公孺辑编。一百卷。全称《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卷首有明弘治十一年(1498)车玺序、王恽小像。全书前七十七卷皆为各体诗、文,包括颂赋一卷、乐府(词、曲)四卷。后二十三卷中,包括《承华事

  • 大般泥洹经·佚名

    梵名Maha^ -parinirva^n!a 。凡六卷。东晋法显译。又称六卷泥洹经。今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解说如来常住、悉有法性等义,共分十八品。本经相当于北凉昙无谶所译大般涅槃经之前十卷五品,译文较昙无谶稍略。本经有多种同

  •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道宣

    十二卷。唐代释道宣撰。《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作于武德九年(626),贞观四年(630)重修。古本作三卷,共三十篇。卷首有自序及十门括例,初卷有十二篇,中卷有四篇,下卷有十四篇。所述内容以方轨行事为核心。四分以明戒义,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