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集注卷十六

宋 高闶 撰

僖公三

十有一年春晋杀其大夫?郑父

?郑父者里克之党也惠公以私意杀里克故其党皆惧谋召重耳是怀二心以事君也然则?郑父之死虽可伤亦可罪也故幷书其名字

夏公及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阳谷

公之娶夫人之归皆不书者合礼故也此会齐侯于阳谷则非礼矣公稔知桓庄之失而不改其辙齐桓亲见二国之事亦循其故姜氏妇人何知焉以齐桓鲁侯二君相会而使妇人厠于其间何以示两国侍御仆从之臣乎

秋八月大雩

因旱祭志偕也

冬楚人伐黄

黄虽先属楚前此屡从中国盟会及伐楚之役圣人虽不明书而以下文考之黄实与焉及楚灭弦弦子又奔之故楚人以为讨而管仲旣死桓公霸业已衰不复能救是故君子悯之也

十有二年春王三月庚午日有食之

是月庚午朔不书朔因旧史也日食有常度亦人事所召有仓之者

夏楚人灭黄

黄人恃中国之睦于齐也故舍夷狄而即中国今楚人自去冬见伐而齐侯不救至是遂为楚所灭灭弦灭温皆不书伐而此先书伐盖所以深刺齐也

秋七月

一时无事书首月存天道王法也

冬十有二月丁丑陈侯杵臼卒

十有三年春狄侵卫

狄尝灭卫卫迁楚丘今又侵之卫保温子也自楚伐黄不救则狄有以量中国矣观狄之疆而知诸侯之衰也

夏四月葬陈宣公

因鲁往会而特着其臣子私谥之罪而陈侯居丧出会视下文而义可知也

公会齐候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咸

咸卫地卫为狄所侵诸侯莫救于是卫侯因淮夷之病杞遂请齐会诸侯以御之盖将假此声势以威狄也是时王室有戎难而春秋不书者齐侯至是不复知有王室矣而杞以二王之後反获诸侯之会以免淮夷之难

秋九月大雩

因旱祭志僭也

冬公子友如齐

咸之会诸侯皆受齐侯之命同力助?故公会罢而归使公子友如齐盖将为?城缘陵故也诸侯皆然

十有四年春诸侯城缘陵

此乃会咸诸侯前目後凡也缘陵?邑也不系?者?不能自保其国也?小而弱又以淮夷之故且二王之後故齐侯特率诸侯同力城缘陵脟迁焉而不迁者城之之力也故诗人颂僖公有淮夷献琛之美然则服淮夷者齐侯也而独颂僖公者国人之辞也然城楚丘亦齐侯也友若鲁自城之何也杞为淮夷所病其国其君犹存而霸者能率诸侯城之固非不义之举特以无王命而贬故犹可以诸侯道也卫为狄人所灭不请于王而创建其国更立其君非制节谨度之道故不可以诸侯道也

夏六月季姬及鄫子遇子防使鄫子来朝

女子许嫁笄而字其曰季姬是已许嫁矣然不系之鄫则是女而非妇未嫁之文也未嫁而及鄫子则是内女为主也内女为主与鄫子遇而使鄫子来朝者传谓非行朝礼也使鄫子来请己也来请己者本非许嫁鄫子故也何休谓季姬许嫁邾子是己自是邾人怨鄫子两国祸难不解盖由季姬未嫁而所为如此故称及称遇称使以着其恶而鄫子之择配鲁僖之治家从可知矣

秋八月辛卯沙鹿崩【案自此至僖公三十三年永乐大典并阙】

狄侵郑

冬蔡侯肸卒

十有五年春王正月公如齐

楚人伐徐

三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盟于牡丘

遂次于匡

公孙敖帅师及诸侯之大夫救徐

夏五月日有食之

秋七月齐师曹师伐厉

八月螽

九月公至自会

以会致者始于此春秋致会凡二十有七公自正月如齐因而会盟暴师于外已踰三时而以会致见救徐之无功也【案此条从春秋傅说彚纂补入】

季姬归于鄫

己卯晦震夷伯之庙

冬宋人伐曹

楚人败徐于娄林

齐桓大合诸侯以救徐固有余力而师出三时无功而返故书楚人败徐于娄林以罪之【案此条从春秋傅说彚纂补入】

十有一月壬戍晋侯及秦伯战于韩获晋侯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鷁退飞过宋都

三月壬申公子季友卒

夏四月丙申鄫季姬卒

季姬嫁于鄫才及八月而卒然所以为鄫之祸甚酷故春秋详志之以为後世之戒【案此条从程端学春秋本义补入】

秋七月甲子公孙兹卒

此公子牙之子叔孙戴伯也世秉鲁政至春秋之终而犹未絶【案此条从程端学春秋本义补入】

冬十有二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邢侯曹伯于淮

邢侯始与会而在郑许之下者此齐次之也【案此条从程端学春秋本义补入】

十有七年春齐人徐人伐英氏

夏灭项

秋夫人姜氏会齐侯于卞

论其情则可矣而礼则不可也小白入鲁地而会声姜能无嫌乎【案此条从春秋传说彚纂补入】

九月公至自会

冬十有二月乙亥齐侯小白卒

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宋公曹伯卫人邾人伐齐

夏师救齐

五月戊寅宋师及齐师战于甗齐师败绩

狄救齐

此非善狄之能救也所以甚恶中国之不知义也诸侯伐人之丧不义之甚而狄乃假义名以救之【案此条从程端学春秋本义补入】

秋八月丁亥葬齐桓公

冬邢人狄人伐卫

十有九年春王三月宋人执滕子婴齐

此宋求霸也庄十六年幽之会齐桓始霸滕子与焉既而背之至齐侯卒凡三十七年衣裳兵车之会未尝列于其间宋襄既有求覇之心而首执滕子以令诸侯也然宋襄图霸当以德怀徕之今乃肆已之强擅执国君以陵轹诸夏亦以甚矣【案此条从程端学春秋本义补入】

夏六月宋公曹人邾人盟于曹南

鄫子会盟于邾

己酉邾人执鄫子用之

宋公之盟曹南怒鄫子不至故欲用之而子鱼谏焉邾人修鄫旧怨遂承其意执而用之也不然则宋修霸业邾从宋盟安敢辄戮鄫子而不惧讨乎宋既不讨则意从可知矣宋襄图霸而纵容同盟暴虐与国何以求诸侯乎经书鄫子与蔡世子有皆曰用之而不书所用之迹盖圣人所不思言但曰用之则知其以人为用也诸侯终则名鄫子不名史佚之【案此条从春秋传说彚纂补入】

秋宋人围曹

卫人伐邢

卫不伐狄而伐邢是以人之【案此条从春秋传说彚纂补入】

冬会陈人蔡人楚人郑人盟于齐

梁亡

二十年春新作南门

改旧制而增大之罪不止于劳民而已【案此条从春秋传说彚纂补八】

夏郜子来朝

五月乙巳西宫灾

郑人入滑

郑伯与滑伯同等诸侯而入滑强陵弱也【案此条从程端学春秋本义补入】

秋齐人狄人盟于邢

冬楚人伐随

随自是服属于楚至哀元年会楚子围蔡【案此条从春秋传说彚纂补入】

二十有一年春狄侵卫

宋人齐人楚人盟于鹿上

夏大旱

言大者久且甚之辞【案此条从春秋傅说彚纂补入】

秋宋公楚子陈侯蔡侯郑伯许男曹伯会于盂执宋公以伐宋

冬公伐邾

楚人使宜申来献捷

十有二月癸丑公会诸侯盟于薄释宋公

书会诸侯者以诸侯皆在是故前目後凡且见公之续至也【案此条从程端学春秋本义补入】

二十有二年春公伐邾取须句

归其君使为我附庸也为我附庸则是我取之也【案此条从春秋传说彚纂补入】

夏宋公卫侯许男滕子伐郑

秋八月丁未及邾人战于升陉

邾来伐我而鲁遽及邾人战也公伐邾取须句以起此战【案此条从程端学春秋本义补入】

冬十有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师败绩二十有三年春齐侯伐宋围缗

夏五月庚寅宋公兹父卒

秋楚人伐陈

冬十有一月杞子卒

不名者史夫之入春秋以来始书杞卒【案此条从程端学春秋本义补入】

二十有四年春王正月

夏秋伐郑

秋七月

冬天王出居于郑

罪诸侯之不赴难也【案此条从程端学春秋本义补入】

晋侯夷吾卒

鲁尚未与晋通而此书惠公卒者以见文公之入也惠公立十四年而卒怀公立秦人纳文公而杀怀公焉然则文公纂立而不书其入者以晋献既杀世子申生则文公自以次当立故也【案此条从程端学春秋岑义补入】

二十有五年春王正月丙午卫侯毁灭邢

始则邢远狄以伐卫固可罪矣今卫又举兵以灭之抑又甚焉【案此条从程端学春秋本义补入】

夏四月癸酉卫侯毁卒

宋荡伯姬来逆妇

夫不亲迎而姑来迎鲁不能以礼正之是弃其亲戚也【案此条从程端学春秋本义补入】

宋杀其大夫

秋楚人围陈纳顿子于顿

葬卫文公

冬十有二月癸亥公会卫子莒庆盟于洮

二十有六年春王正月己未公会莒子卫甯速盟于向齐人侵我西鄙公追齐师至酅弗及

夏齐人伐我北鄙

卫人伐齐

公子遂如楚乞师

是不有天子而导荆蛮以伐中国也【案此条从程端学春秋本义补入】

秋楚人灭蘷以夔子归

冬楚人伐宋围缗

公以楚师伐齐取谷

齐人加兵于鲁鲁欲报之当请命于天子会诸侯以同讨其罪夫楚蛮夷也安可远引其师来入华夏以伐亲邻之国乎【案此条从程端学春秋本义补入】

公至自伐齐

二十有七年春?子来朝

夏六月庚寅齐侯昭卒

秋八月乙未葬齐孝公

乙巳公子遂帅师入?

弱国既来朝而用师以报之?鲁乃舅甥之国而伯姬在焉鲁人不义甚矣僖公之德衰矣【案此条从春秋传说彚纂补入】

冬楚人陈侯蔡侯郑伯许男围宋

宋不与楚宋诸侯且有先君之怒又自以为霸国故终不与楚楚人前年伐之今又围焉夫楚以蛮夷恣其强盛来犯中国而陈蔡郑许皆中国之诸侯反会蛮夷同伐之伸蛮夷之强屈中国之义罪昭然可见矣【案以上从程端学春秋本义补入】曹南之盟诸侯称人而宋独称爵围宋之役诸侯称爵而楚独称人圣人之严如此【案以上从春秋传说彚纂补入】

十有二月甲戍公会诸侯盟于宋

公畏楚之强而来为此盟亦报乞师之役【案此条从程端学春秋本义补入】

二十有八年春晋侯侵曹

晋候伐卫

公子买戍卫不卒戍刺之

楚人救卫

此书救者非善之也着卫国附楚之罪晋文果能致楚师之出也楚师既出故有城濮之战【案此条从程端学春秋本义补入】

三月丙午晋侯入曹执曹伯畀宋人

夏四月己巳晋侯齐师宋师秦师及楚人战于城濮楚师败绩

城濮卫地及楚人战者与救卫之师战也楚之强甚于齐桓之时晋文公一战胜楚终文以及襄之世楚人不敢复窥中国则功莫盛于此矣【案此条从赵汸春秋集传补入】

楚杀其大夫得臣

卫侯出奔楚

五月癸丑公会晋候齐侯宋公蔡侯郑伯卫子莒子盟于践土

楚自齐桓没为中国害晋一战败之威震诸侯句之附会楚者皆会践土而请盟焉晋于是遂霸诸侯也卫子不以成君之礼故称子而在郑伯之下【案此条从程端学春秋本义补入】

陈侯如会

公朝于王所

诸侯非王事不出境今因出盟遇王而朝此为何礼【案此条从程端学春秋本义补入】

六月卫侯郑自楚复归于卫

叔武虽不能避嫌然亦请复卫侯卫侯不之信先期而入因杀之故春秋不书叔武之事是专责卫侯也【案此条从春秋傅说彚纂补入】

卫元咺出奔晋

陈侯款卒

秋杞伯姬来

公子遂如齐

冬公会晋侯齐侯宋公蔡侯郑伯陈子莒子邾子秦人于温

天王狩于河阳

壬申公朝于王所

晋人执卫侯归之于京师

卫元咺自晋复归于卫

为人臣而讼其君虽直亦曲矣【案二句从程端学春秋本义补入】晋文听其臣子之讼而执其君非覇者所以靖乱之义也书曰自晋晋侯之罪亦已明矣【案以上从春秋传说彚纂补入】

诸侯遂围许

前目後凡也【案此条从春秋传说彚纂补入】

曹伯襄复归于曹遂会诸侯围许

二十有九年春介葛卢来

夷狄以礼义外之可也凡书夷狄之来皆罪中国不自正而轻受之耳【案此条从程端学春秋本义补入】

公至自围许

夏六月会王人晋人宋人齐人陈人蔡人秦人盟于翟泉

秋大雨雹

刘向以为盛阳雨水温煖而湿热阴气胁之不相入则转而为雹盛阴雨雪凝滞而氷寒阳气荡之不相入则散而为霰故雹者阴胁阳也霰者阳薄阴也春秋不书霰犹不书月食也【案此条从程端学春秋本义补入】

冬介葛卢来

三十年春王正月

夏狄侵齐

狄之侵齐自背其盟也齐桓召陵之後书狄侵晋晋文城濮之後书狄侵齐狄之辄敢陵侮如此而二霸不攘斥之【案此条从春秋传说彚纂补入】

秋卫杀其大夫元咺及公子瑕

杀而书及者以某之故而累及某也如文九年士縠及箕郑父襄二十三年庆虎及庆寅皆是也不书及者其罪同其杀之之志均也成八年赵同赵恬十七年郤錡郤犨郤至是也【案此条从春秋传说彚纂补入】

卫侯郑归于卫

晋人秦人围郑

介人侵萧

夷狄数来我不能以礼义正之故敢称兵犯附庸之国【案此条从程端学春秋本义补入】

冬天王使宰周公来聘

公子遂如京师

遂如晋

三十有一年春取济西田

尝为邻国所夺今复取之【案二句从程端学春秋本义补入】凡取人之冇其恶易见而取已之有不以道者其罪难知圣人亦正名曰取所以显微也【案此条从春秋传说彚纂补入】

公子遂如晋

晋未尝来聘而公子遂去冬往聘之今春又聘焉何厚于晋而薄于周也【案此条从程端学春秋本义补入】

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免牲

犹三望

秋七月

冬杞伯姬来求妇

狄围卫

十有二月卫迁于帝丘

三十有二年春王正月

夏四月己丑郑伯捷卒

卫人侵狄

秋卫人及狄盟

冬十有二月己卯晋侯重耳卒

或间春秋孰贤日东迁之後土疆不守职贡不奉朝觐之礼尽废征伐之事专出皆罪人也曰不有齐桓晋文乎周室既衰诸猴既炽以大吞小以强暴弱夷狄乘之横乎中国天子所存位与号尔是时二霸奋起齐桓仗大义倡之于前晋文明大顺和之于後内率诸侯以尊王室以攘夷狄以安中国而皆谓罪人可乎曰齐桓晋文役冇尊周之名而无尊周之实虽曰曰内率诸侯以尊王室其实内率诸侯以尊已也假尊王室之名以令诸侯尔孔子作春秋以明王道以拨乱世故召陵之盟城濮之战与其攘夷狄救中国一时之权也故孟子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又曰五霸三王之罪人也【案此条从程端学春秋本义补入】

三十有三年春王二月秦人入滑

齐侯使国归父来聘

夏四月辛巳晋人及姜戎败秦于殽

秦辄兴兵以加中国旣入滑又伐郑秦亦张矣楚患未已而加之秦中国则殆矣书曰败秦所以恶秦而予晋之胜也【案此条从黄震日抄补入】

癸巳葬晋文公

此见襄公父死未葬而寻干戈也【案此条从程端学春秋本义补入】

狄侵齐

公伐邾取訾娄

秋公子遂师师伐邾

升陉之败十余年此年因晋丧而报之【案此条从黄震日抄补入】

晋人败狄于箕

冬十月公如齐

公本事齐远晋文霸而受盟焉至是晋文已卒齐侯一使乡来聘而公遂往朝之盖鲁因晋丧既伐邾矣故惧晋而故事齐也公之季年所为若是【案此条从程端学秦秋春义补入】

十有二月公至自齐

二已公薨于小寝

生不请天子之命而自立既不正其始死又不于正寝是不正其终也春秋所以详着之【案此条从程端学春秋本义补入】

陨霜不杀草李梅实

晋人陈人郑人伐许

春秋集注卷十六

猜你喜欢
  卷十一·郑玄
  通有第三·桓宽
  卷十六 谈丛·刘向
  五行對第三十八·苏舆
  卷十七·蔡卞
  量知篇第三五·王充
  卷五·佚名
  (五)公冶长篇·钱穆
  大人先生传赏析·阮籍
  随应相具章第三·佚名
  卷十六·道世
  顯揚聖教論卷第十六·欧阳竟无
  大般涅槃經卷第六·欧阳竟无
  答黄忏华问(七则)·太虚
  金刚三昧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皎然

       夫诗人造极之旨,必在神诣。得之者妙无二门,失之者邈若千里,岂名言之所知乎?故工之愈精,鉴之愈寡,此古人所以长太息也。若非通识四面之手,皆有好丹 非素之失僻,况异于此乎?今所撰《诗式》,列为等第,五门互显,风韵铿锵。使偏嗜

  • 第三折·佚名

    (牢子上,云)手执无情棒,怀揣滴泪钱。晓行狼虎路,夜伴死尸眠。自家是五衙都首领。今有同知的大夫人、二夫人和王六斤,下在这牢里面。与我拿将出来!(大旦、搽旦同王六斤上)(搽旦云)俺两个又无罪过。俺这里坐的,看有甚么人来

  • 第二折·关汉卿

    (张千领祗候排衙科,喝云)在衙人马平安!喏!(外扮包待制上,诗云)咚咚衙鼓响,公吏两边排。阎王生死殿,东岳摄魂台。老夫姓包名拯字希文,庐州金斗那四望乡老儿村人也。官拜龙图阁待制学士,正授开封府尹。今日升厅,坐起早衙。张千、分

  • 卷九十四·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九十四兵部主事陈焯编丁鹤年【字鹤年回回人穆尔丹官武昌因家焉鹤年遂以丁为姓其长兄吉雅摩迪音字元德次兄鄂拉实克丹字允中至正间并举进士鹤年诗典丽清醇天姿既高而学力

  • 卷五·查慎行

    钦定四库全书苏诗补注卷五   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古今体诗四十五首【起英宗治平元年甲辰合明年乙巳罢凤翔任还朝直史馆作】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首煌煌帝王都赫赫走羣彦嗟汝独何为闭门观物变微物岂足观汝独观不倦牵牛

  • 卷十九·范成大

    钦定四库全书石湖诗集卷十九宋 范成大 撰犍为江楼河边堵立看归篷三老开头暮欲东涨水稠滩连峡内浅山浮石似湘中无人驿路榛榛草有客江楼浩浩风种落尘消少公事賸裁新语寄诗筒【县令师永锡同年能诗】宣化道中瘦草萧疎已

  • 列传第三十五 高逸·萧子显

    褚伯玉明僧绍顾欢臧荣绪何求刘虬庾易宗测杜京产沈飗士吴苞徐伯珍《易》有君子之道四焉,语默之谓也。故有入庙堂而不出,徇江湖而永归,隐避纷纭,情迹万品。若道义内足,希微两亡,藏景穷岩,蔽名愚谷,解桎梏于仁义,示形神于天壤,则名

  • 一○一七 军机大臣奏查方略馆等处应进各书尚无迟延等事片·佚名

    一○一七 军机大臣奏查方略馆等处应进各书尚无迟延等事片乾隆四十九年闰三月初一日查方略馆等处应进各书,如《一统志》、《盛京通志》、《职官表》及翻书房翻译各书,现俱随本报按卯进呈,尚无迟延。其四库全书前经曹文埴

  • 八四七 军机大臣为查明《古今说海》内人物等事交四库馆总纂片·佚名

    八四七 军机大臣为查明《古今说海》内人物等事交四库馆总纂片乾隆四十七年二月初七日交四库馆总纂:现在进呈明神宗以后书内,陆楫所著《古今说海》一部,一百三卷内「端平甲午七月八日」一则,有亡金人手抄诗,内载李国栋、梁

  • ·会奏湖溯地方偶遇风灾附摺·丁曰健

    奏为澎湖地方偶遇风灾,循例动项委员前往查办;恭摺奏陈,仰祈圣监事。窃澎湖一厅孤悬海中,地多沙石,不能栽种稻谷,惟藉杂粮以资民食。上年十月间,据通判杨承泽禀称:该厅地瘠民贫,冬令雨少风多,收成稍歉;幸早收尚稔,犹

  • 韦载传(附韦岁羽传)·姚思廉

    韦载字德基,京兆杜陵人。祖父韦睿曾任梁开府仪同三司、永昌严公。父亲韦政,曾任梁黄门侍郎。韦载年轻时十分聪明有才气,专心好学。十二岁那年,跟随叔父韦棱拜见沛国刘显,刘显问及《汉书》上的十件事,韦载对答如流,没有一处疑

  • 三年·佚名

    (壬子)三年清咸豐二年春正月1月1日○壬子,詣眞殿,行茶禮。○以鄭德和爲江華府留守。1月3日○甲寅,詣仁政殿,行社稷祈穀大祭誓戒。○詣仁政殿,親傳宗廟永寧殿春享香祝。1月4日○乙卯,詣宗廟展謁,景慕宮展拜,春謁也。1月5日○丙辰

  • 卷十·俞汝言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平义卷十      秀水俞汝言撰昭公【名稠襄公之子母齐归夫人孟子在位二十五年在外七年凡三十二年諡法威仪恭明曰昭】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叔孙豹会晋赵武楚公子围齐国弱宋向戌卫齐恶陈公子招蔡公孙

  • 繁星若尘·阿西莫夫

    年轻的拜伦.法瑞尔王子,天雾星未来的牧主,在地球学习期间,险遭核辐射的伤害。而其父受人尊敬的维迪莫斯牧主落入凶狠的太暴人手中,身陷险境。拜伦被迫踏入浩大宇宙的征途,寻找失落了的,足以毁灭整个世界的神秘文件。另一方面

  • 五经文字·张参

    字书。唐张参撰。3卷。书成于唐大历11年(公元776年)。该书收集经典中的疑文互体,并参考许慎《说文解字》、吕忱《字林》、蔡邕《石经》及陆德明《经典释文》等,刊正谬失,辨其异同,相承隶省,引而伸之,共收3235字,依偏旁分160

  • 钦定音韵述微·佚名

    清乾隆年间奉敕编撰。共三十卷。其反切注音,都以《音韵阐微》为依据,但《阐微》注重字音,训诂不求详备;《述微》注重字义,考据务求核实。在排列上,《阐微》以三十六字母的次第为序,《述微》则以领韵的字母为首,其下诸母所领

  • 大正句王经·佚名

    佛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即中阿含蜱肆王经也。

  • 瑜伽集要救阿难陀罗尼焰口轨仪经·佚名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有启请法,破地狱印咒各一,召饿鬼印咒各一,召罪印咒各一,摧罪印咒各一,净业印咒各一,忏悔印咒各一,甘露印咒各一,开咽睺印咒各一,七如来名号,归依三宝,发菩提心,印咒各一,受三昧耶戒印咒各一,施食印一,咒二,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