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国故论衡

近代章炳麟著。清宣统二年(1910年)在日本初版。共三卷,上卷小学,中卷文学,下卷诸子学。凡七万言,以发扬国学传统为宗旨,被黄侃称为能“见古人之大体”、“识刑名之取舍”(《国故论衡赞》)。其中《原学》、《原儒》、《原道》等,阐述学术思想的源流,论辩诸子学说的优劣。书中肯定孔子删定六经、变“学在官府”为“学皆在家人”的历史功绩,然否认“六经皆孔子臆作”的说法。以佛学教义为论据,驳孔子的“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谓人的意根都有“我见、我痴、我爱、我慢”四德,智出于见,愚出于痴,我见与我痴具生,故愚与智亦不相离。“上智无痴必无我见也,非生而具之。下愚者世所无有,诸有生者,未有冥顽如瓦砾者”(《辨性》)。体现出了作者“不一孔父,不蹩躠为仁义”(《原儒》)的立场。又曾言“宋世儒者之书盈箧,而言不能舍理气,适得土苴焉”(《明见》)。以示对宋儒思想狭隘僵化的不满。后收入《章氏丛书》,篇目和文字均有变动。

《国故论衡》全部章节目录

(1)小学略说
(2)一字重音说
(3)古今音损益说
(4)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
(5)古双音说
(6)语言缘起说
(7)转注假借说
(8)理惑论
(9)正言论
(10)文学总论
(11)原经
(12)明解故上
(13)明解故下
(14)论式
(15)辨诗
(16)正賫送
(17)原学
(18)原儒
(19)原道上
(20)原道中
(21)原道下
(22)原名
(23)明见
(24)辨性上
(25)辨性下

猜你喜欢
  大戴礼记·戴德
  春秋繁露·董仲舒
  孟子注疏·孙奭
  荀子·荀况
  了凡四训·袁黄
  论语拾遗·苏辙
  止学·王通
  春秋三传辨疑·程端学
  戒子通录·刘清之
  江式近思录集注·江永
  读书偶记·雷鋐
  四书逸笺·程大中
  四书集编·真德秀
  春秋阙如编·焦袁熹
  习斋四存编·颜元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黄庭坚·唐圭璋

      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生于庆历五年(1045)。治平四年(1067),举进士,为叶县尉,协秘书丞、著作郎。绍圣初,坐修神宗实录失实,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建中靖国初。召还,知太平州。除名,编管宜州。崇宁四年(1105)卒,年六十

  • 卷十一·杜文澜

    『词律校勘记』 下册 咸丰十一年序刊本卷十一于飞乐张先词、小屏风仍画江南句、仍字疑巧字之误、又正阴晴、天气更暝色相兼二句、图谱原注以气字断、万氏驳之谓、应作三三四句、按更字作句似属

  • 原序·赖良

    大雅集原序古者天子廵守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葢将以探民生之休戚以知王政之得失此周人所以不能已于采诗之官也欲观民风而必采诗以陈者民之情因言以宣犹物因风之动以有声也则诗者志之所存情之所感而言之所从以出者乎但上

  • 卷一百十·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一百十览古项王亭赋【有序       唐】李德裕丙辰嵗孟夏余税驾乌江晨登荒亭旷然逺览因观太尉清河公刻石美项氏之材叹其屈于天命且曰汉祖困阨之时生计非萧张所出余以为不然矣自古聪明

  • 卷五十七 司马相如传第二十七·班固

    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人也。少时好读书,学击剑,名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也,更名相如。以訾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严忌夫子之徒,相如见

  • 第七十回 闻国丧长悲国士 护慈驾转忤慈颜·蔡东藩

      却说曾国藩驻节祁门,接到勤王诏命,与胡林翼往复驰书,筹商北援的计策。怎奈安徽军务,正在吃紧,一时不能脱身;且长毛目的,专注祁门,分三路来攻:一出祁门西边,陷景德镇,一出祁门东边,陷婺源县,一出祁门北边,逾羊栈岭,直趋国藩大营

  • 卷之九百五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六·佚名

    光绪五年。己卯。十二月。乙卯。钦奉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懿旨。前据肃亲王隆勤、御前大臣伯彦讷谟祜、御史李璠等、蒋镇嵩、所奏各摺。暨翰林院等衙门代递检讨周冠等、员外郎

  • 绎史卷二十四之四·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周礼之制【四】丧服仪礼丧服斩衰裳苴绖杖绞带冠绳缨菅屦者传曰斩者何不缉也苴绖者麻之有蕡者也苴绖大搹左本在下去五分一以为带齐衰之绖斩衰之带也去五分一以为带大功之绖齐衰之带也去五分一以为带小

  • 孙即康传·脱脱

    孙即康,字安伯,他的祖先是沧州人。后晋末年,辽国迁移河北居民充实燕、蓟,八代祖延应在被迁人中,口说籍贯析津,其实在大兴。官做到涿州刺史。延应玄孙克构,是辽检校太傅、启圣军节度使。即康,是克构曾孙,大定十年(1170)中进士第

  • 云杜故事·易本烺

    清 京山易本烺撰仪征阮文达公揅经室集有所藏秦汉六朝唐廿八名印记其公子常生释注之第十四印曰王匡起兵绿林攻莽者注引汉书王莽传事予辑京山金石志首载西汉三王城故碑可谓古矣然城碑久亡仅存目录而王匡名印历数千年犹

  • 卷四 四之一·孔颖达

    ◎王黍离诂训传第六○陆曰:王国者,周室东都王城畿内之地,在豫州,今之洛阳是也。幽王灭,平王东迁,政遂微弱,诗不能复雅。下列称风,以“王”当国,犹《春秋》称王人。王城谱王城者,周东都王城畿内方六百里之地。○正义曰:《车攻序》

  • 天志上第二十六·墨子

    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士君子,知小而不知大。何以知之?以其处家者知之。若处家得罪于家长,犹有邻家所避逃之。然且亲戚、兄弟、所知识,共相儆戒,皆曰:“不可不戒矣!不可不慎矣!恶有处家而得罪于家长而可为也?”非独处家者为然,虽处

  • 告子言性正确·李宗吾

    人性*本是无善无恶,也即是可以为善,可以为恶。告子的说法,任从何方面考察,都是合的。他说:“性*犹湍水也。”湍水之变化,即是力之变化。我们说:“心理依力学规律而变化。”告子在二千多年以前,早用“性*犹湍水也”五字把

  • 黔南会灯录卷第一·善一如纯

    习安天龙 如纯 辑临济三十二世天童下破山明禅师法嗣婺川西禅象崖珽禅师福州陈氏子。一日游吴山寺。偶阅禅宗正脉。至古德上堂。拈拄杖云。法身无相。而今现形处。动出尘念。礼常熙福公剃发。亲克融法师听讲。未可其

  • 卷第一百十四·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一百十四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曹洞宗青原下三十七世随录南安府谷山金峰净云禅师河南人。开炉上堂。拈拄杖。作拨火势曰。看看。冷灰里火星。

  • 佛说法王经·佚名

    于其光□□□□□□□□□菩萨□□□□□□□□即从坐起。绕佛三匝却住一面。五体投地悲泣流涕而白佛言。天中尊如来欲入涅槃。时欲将至。若灭度后千五百岁。五浊众生多作恶业专行十恶。如此众生福德力薄。于佛所说十

  • 水鉴海和尚六会录序·水鉴慧海

    嘉兴大藏经 天王水鉴海和尚六会录水鉴海和尚六会录序从上祖师递代出兴师师授受莫不资承师力提持策引脱去知解机辨纵横皆是师之提奖而然也是以白云端和尚曰今之学者须假悟始得悟了须遇人始得斯乃警诫学者之要言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