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语言缘起说

语言者,不冯虚起。呼马而马,呼牛而牛,此必非恣意妄称也。诸言语皆有根。先征之有形之物,则可睹矣。

何以言雀?谓其音即足也。何以言鹊?谓其音错错也。何以言雅?谓其音亚亚也。何以言雁?谓其音岸岸也。何以言鴐鹅?谓其音加我也。何以言鹘鸼?谓其音磔格钩辀也。此皆以音为表者也。

何以言马?马者,武也(古音马、鱼,同在鱼部)。何以言牛?牛者,事也(古音牛、事,同在之部)。何以言羊?羊者,祥也。何以言狗?狗者,叩也。何以言人?人者,仁也。何以言鬼?鬼者,归也。何以言神?神者,引出万物者也。何以言祇?祇者,提出万物者也。此皆以德为表者也。

要之,以音为表,惟鸟为众。以德为表者,则万物大抵皆是。乃至天之言颠,地之言底,山之言宣,水之言准(水在脂部。准在谆部。同类对转),火之言毁(古音火、毁,同在脂部),土之言吐,金之言禁,风之言氾,有形者大抵皆尔。

以印度胜论之说仪之。实德业三,各不相离。人云马云,是其实也;仁云武云,是其德也。金云火云,是其实也;禁云毁云,是其业也。一实之名,必与其德若与其业相丽,故物名必有由起。虽然,太古草昧之世,其言语惟以表实,而德业之名为后起青黄赤白坚耎香臭甘苦之名,则当在实先,但其字皆非独体,此不可解)。故牛马名最先。事武之语,乃由牛马孳乳以生。世稍文,则德业之语早成,而后施名于实。故先有引语,始称引出万物者曰神。先有提语,始称提出万物者曰氾。此则假借之例也。

物之得名,大都由于触受。触受之噩异者,动荡视听,眩惑荧魄,则必与之特异之名。其无所噩异者,不与特名,以发声之语命之。

夫牛马犬羊,皆与人异,故其命名也,亦各有所取义。及至寓属,形体知识,多与人同。是故以侯称猴,侯者,发声词也如云侯不迈哉,侯其袆也)。以爰1111称猿,爰者,发声词也。猿之变而为为,元寒歌戈相转,若楦读如㧑矣。以且称狙,且者,发声词也。以隹称蜼,隹者,发声词也发声之维,古彝器皆作隹)。以胡称<鼠胡>《说文》斩<鼠胡>,类猿蜼之属。陆玑《毛诗草木疏》云:猿之白腰者,为獑猢。今犹有猢孙之语),胡者,发声词也。以渠称豦,渠者,发声词也如何渠亦作何遽。俗字有讵,亦即遽字)。盖形体相似,耦俱无猜,目无异视,耳无异听,心无异感,则不能与之特异之名。故以发声命之则止。

其在人类亦然。异种殊族,为之特立异名。如北方称狄,东北称貉,南方称蛮称闽。其名皆特异,被以犬及虫豸之形,谓其出于兽类。尚考蛮、闽二字,本由髳转,长言为马流唐以前史籍皆作马流,今作马来),短言为髳。《牧誓》》言庸、蜀、羌、髳、微、卢、彭、濮、。《小雅》言如蛮如髦,传曰髦,夷髦也。髳云髦云,即马流合音耳。今人呼西南夷为苗,其实当作髦。《书》之三苗,旧说皆谓三族之不才子。乃苗裔字,非有异种名三苗也。)稍变则曰蛮,又稍变则曰闽,非必是虫类也。以其异族,故被之以恶名。狄貉二名准是。

抑诸夏种族自西来。《史记》称高阳生于若水,高辛生于江水,皆蜀西地也。陇西之姜戎者,又四岳苗裔也。故于西方各种,亦不为特立异名。或称曰羌,羌者发声词也。或称曰戎,戎者又人之声转也颜师古《匡谬正俗》言今之戎兽,字当作猱。戎猱一音之转。猴类得名,亦由人之转音。此可互证)。东方诸国,不与中国抗衡,故美之曰仁人,号之曰夷种。夷本人字声转得名。夷古音,当读人脂切。人夷双声,其韵为脂真旁对转,而夷复为发声之语如云夷使则介之,夷考其行)。斯又可展转互证矣。东胡与貉一物也。胡亦发声之词,而以名貉种者。胡名初起,宜即九夷之辈,渐以其名施之貉族,亦犹汉世以胡称匈奴,隋唐人以胡称西域耳。反古复始,谓胡者宜属九夷,非貉族之号也。

由是言之,施于兽类者,形性绝异,则与之特异之名;形性相似,则与之发声之名。施于人类者,种类绝异,则与之特异之名;种类相似,则与之发声之名。以此见言语之分,由触受顺违而起也。

人自称与最亲昵之相称,亦以发声之词言之。如古人称先生曰兄,今称先生曰哥。兄为发声词(兄即况字。如《诗》仓兄填兮,职兄斯引,汉石经《尚书·无逸篇》则兄自敬德,皆发声词也),哥亦发声词也(哥从可声,可从A30声。A30即今之阿字,发声词也)。至亲无文,则称之曰尔、曰乃、曰若,此皆发声词也。自称曰朁老子,朁亦发声词也(《说文》:朁,曾也,引《诗》朁不畏明。古人自称曰朕,朕即朁字,正当作朁,朕乃假借耳。朁古音或如岑,故变为朕,与台为舌音双声,之蒸对转)。自称曰我,我转为义,为仪,为{义兮},亦皆发声词也。(《书》称义尔邦君,越尔多士尹氏御事。《诗》:我仪图之。义仪皆发声词也。《说文》云:羲,气也。凡言乌呼者亦作於戏,戏当作羲,犹伏羲亦作伏戏也。於戏之为发声,人所共晓。)自称曰言(《释诂》:言,我也),言亦发声词也(如《诗》言告师氏,言念君子之属)。自称曰阿阳(见《释诂》注),我父曰阿父,我兄曰阿兄,阿即A30字,亦发声词也(《说文》:丂,气欲舒出,上碍于一也。A30,反丂也),读若嗬(近世言阿者,其字皆当作丂)。此皆无所噩异,故未尝特制一称。益明语言之分,由触受顺违而起也。

语言之初,当先缘天官,然则表德之名最夙矣。然文字可见者,上世先有表实之名,以次桄充,而表德表业之名因之。后世先有表德表业之名,以次桄充,而表实之名因之。是故同一声类,其义往往相似。如阮元说,从古声者有枯槁苦窳沽薄诸义,此已发其端矣。今复博征诸说。

如立“为”字以为根。为者,母猴也。猴喜模效人举止,故引伸为作为,其字则变作“伪”。凡作为者异自然,故引伸为诈伪。凡诈伪者异真实,故引伸为讹误,其字则变作“讹”。为之对转为猿,伪之对转复为谖矣。

如立“禺”字以为根。禺亦母猴也。猴喜模效人举止,故引伸之凡模拟者称“禺”。《史记·封禅书》云:木禺龙栾车一驷,木禺车马一驷。是也。其后木禺之字,又变为“偶”。《说文》云:偶,桐人也。偶非真物,而物形寄焉。故引伸为寄义,其字则变作“寓”。凡寄寓者,非能常在,顾适然逢会耳,故引伸为逢义,其字则变作“遇”。凡相遇者必有对待,故引伸为对待义,其字则变作“耦”矣。

如立“乍”字以为根。乍者,止亡词也。仓卒遇之,则谓之乍,故引伸为最始之义,字变为“作”。《毛诗·鲁颂》传曰:作,始也。《书》言万邦作乂,莱夷作牧,作皆始也。凡最始者必有创造,故引伸为造作之义。凡造作者异于自然,故引伸为伪义,其字则变为“诈”。又自最始之义,引伸为今日之称往日,其字则变作“昨”。

如立“

猜你喜欢
  庄公不用晏子晏子致邑而退后有崔氏之祸第二·晏婴
  贫富第十七·桓宽
  序·梁启超
  管子补注卷二十四·刘绩
  近思録集注卷八·江永
  论语精义卷四上·朱熹
  春秋大全卷十一·胡广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六十章 治大国·林语堂
  卷五·毛奇龄
  卷二十·程川
  卷三十六·鄂尔泰
  卷十五·鄂尔泰
  凡例·荀况
  卷四十五·佚名
  金七十论卷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三集目录八·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总目卷六十一丁亥元旦元旦试笔题檀玉如意边文进双喜图放生玉盘謡鲁治百花卷即用卷中题句韵陕西邠州民赵资八世同居赐诗旌表题古玉斧佩新正重华宫加赈山东去岁被水州

  • 卷八十三·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八十三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楼钥攻媿集钞楼钥字大防自号攻媿主人鄞人也登第历太府宗正寺丞出知温州光宗初累擢中书舍人迁给事中奏留朱子时论韪之进吏部尚书以显谟阁学士奉外祠夺职韩侂胄诛复官兼

  • 卷一百十四 景祐元年(甲戌,1034)·李焘

      起仁宗景祐元年盡是年閏六月   春正月甲子,遣使督江、淮漕米,以賑京東饑民。   許京兆府立學,賜九經,仍給田五頃。   丙寅,詔開封府界諸縣作糜粥以濟饑民,諸路災傷州軍亦如之。   命龍圖閣待制燕肅、天章閣待制

  • 元明事类钞卷八·姚之骃

    官品门【一】内阁十八入相 元明善集安同年十八入相荐用端良职任汉士天子嘉之曰安同为相朕寝乃熟元名臣事畧安童十八登庸在相位前后二十年海内号为极治案元史俱作安童花马平章 元史布延特穆尔持身亷介常乗花马时称花

  • 卷之二百八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八十三下·郝经

    <史部,别史类,郝氏续後汉书>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八十三下   元 郝经 撰 録第一下 道术 诸子【荀子 董子扬子】 百家 异端【杨墨 者庄 管商申韩 仙 佛】 诸子 荀子【原注史记荀卿

  • 戴颙传·沈约

    戴颙字仲若,是谯郡钅至人。父亲戴逵、兄长戴勃,都因隐逸而享有盛名。戴颙十六岁时,父亲去世,因守孝几乎毁坏了身体,因而长年生病虚弱。他因为父死而没有做官,重操旧业。父亲善于弹琴写字,都传给了戴颙,所有的音乐,戴颙都能弹奏

  • 221.一只眼的石人·林汉达

    元朝从成宗以后,又传了九个皇帝,皇室内部斗争十分激烈,政治也越来越腐败,人民灾难深重。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又叫元惠宗)妥懽帖睦尔即位后,荒淫残暴,闹得国库空虚,物价飞涨,百姓忍受不下去,很多地方爆发了农民起义。河北有个农民

  • 卓镛诗·周诒春

    卓镛诗 年二十六岁。生于广东香山。父冀堂。业商。已婚。女一。初学于南京金陵大学。及上海圣约翰大学。宣统三年。自费游美。后得半官费。入斯丹佛大学。习经济科。民国四年。得学士学位。为世界会副会长。西美留学

  • 卷一百二十·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二十   宋 卫湜 撰孔子闲居第二十九孔氏曰案郑目録云名曰孔子闲居者善其无倦而不衰犹使一弟子侍为之说诗着其氏言可法也退燕避人曰闲居此於别録属通论

  • 卷十六·佚名

    △忿怒品第十五不怒而兴怒,不造而行恶。彼受其苦痛,今世亦后世。昔佛在拘奢弥瞿师园中。尔时彼村众多比丘好喜斗诤。恶眼相视共相毁辱。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止止比丘勿共斗诤。所以然者,比丘当知怨不息怨忍乃息怨。是如来正

  • 佛教之初输入附录一:汉明求法说辨伪·梁启超

    金刚曼陀罗 莫高窟第465窟 元金刚曼陀罗,曼陀罗主尊是大幅上乐金刚,男女双身,相互紧抱,勾腿交臂,嘴角相亲。脚下各踩一人,一仰一伏。 汉明求法说,最初见者为西晋王浮之《老子化胡经》。王浮盖一妖妄道士,造为老子

  • 答穆藕初问(十则)·太虚

    问一:事业不能废止,斯不能不受诸种业缘束縳,吾人如何乃可解脱业缘,避去烦恼而修养身心乎?答一:世界事业是人类应做的职务,衣食问题,胥惟是赖。所以吾人必得各尽世务,不能以欲去业縳故遂因噎废食,并此应干的本分也废止起来,这层是

  • 以佛法批评社会主义·太虚

    ──十四年初春在武院讲──一 社会主义之说明甲、社会主义之主旨,打破资本家之垄断生产,而平均支配生产所获于社会群众。社会主义之名词,在西历十八世纪有英国人涡文始用于所作之社会改造论中,后圣西门等沿用之。其主旨

  • 石雨禪師法檀卷第九·石雨明方

    嗣法小師淨柱編示眾二中元,示眾。「大眾!今日是目連救母、地官赦罪之辰,雲集懺悔,亡者可以超生、存者可以獲福,此是世間父母也。然出世間亦各各有個父母,他能長你法身、養你慧命,大眾還知麼?者個父母非形像可求、非遠近可見、

  • 七真年谱·李道谦

    《七真年谱》,元朝全真道道士李道谦编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谱录类。此书为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及其七大弟子马钰、谭处端、王处一、丘处机、刘处玄、郝大通、孙不二等人年谱,八人合为一编。据卷末所载至元辛未

  • 活法机要·朱震亨

    综合类著作。元朱震亨撰。一卷。震亨有《格致余论》已著录。此书载有泄泻、厉风、破伤风、头风、雷头风、胎产、大头风、疟、热、眼、消渴、肿胀、疮疡、瘰疬、咳嗽、虚损、吐、心痛、疝等十九证,百十一方。以内科病

  • 妙法莲华三昧秘密三摩耶经·佚名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又作大莲华三昧秘密三摩耶经、无障碍经、莲华三昧经。收于卍续藏第三册。本经系以密教观点来解说妙法莲华经,全经以金刚萨埵之请问及大日如来之答说形式所成。其内容,初举‘归命本觉心法身’等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