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音损益说
近世平议古音之士,惟四说为奇恒。顾炎武曰:古无麻部。段玉裁曰:古无去声。王念孙曰:古音盍部缉部有入声,无平上去,至部月部,有去入,无平上。钱大昕曰:古音字纽,有端透定,无知彻澄;有帮滂并明,无非敷奉微。其言至淖微闳约矣!非闭门思之十年,弗能憭也。
麻部之声,西北自陇右出,汉末中原亦然。《释名》曰:车,古者曰车声如居,言行所以居人也;今曰车,车,舍也,行者所处若舍也。又曰:库,舍也,物所在之舍也,故齐鲁谓库曰舍也。(今俗字有厍,即库字读如舍也。)此为青徐已有麻部。江南尤众,则音雅雅如白项乌。中国以外,匈奴、西域、印度诸国,虑无不有麻部者。声气凑微,发如机括,虽古之中原何以外是?其无麻部者,诸声张口嘘之,惟麻部为极侈。《记》言口容止,父母有疾,笑不至龂。此则平居笑有至龂,语则常止,不大开也。若作麻部音者,辅车动摇,<牙奇>牙若虎,堕其容矣,故约制其音使有歌戈鱼模而无麻部。非本自然,《容经》之所制也。
吴越故与上国殊俗,其民诞慢,故江南多麻音。《诗》称不吴不扬,何承天读吴为胡化反。古之名国,多本其音。其音最张口,故谓之吴。其音次张口,故谓之扬州(越即扬也,如对越即对扬)。阳唐之音,故中原旧音矣,然其声悉敛近内。今山西人呼阳唐音,皆穹口,近宵肴豪。悟气如欠以呼阳唐者,于古独有扬州。是故吴扬非正音也。
平上去入四声者,近起齐梁,以为诗律。古者不以四声制诗,非遽无四声也。四声既备,独无去声,怪其不近情矣。平上者,定气呼之。去声者,引气呼之。今作去声,必先遒促其气,劫之令吐。平上异是,故去声为引音。馀观印度十二声势,[W103]音阿可反,此径直音也;阿音阿个反,此引音也。医音伊以反,此径直音也;缢音伊异反,此引音也。坞音乌古反,此径直音也;污音坞固反,此引音也。(见慧琳《一切经音义》第二十五。)音纽相同而声势异,其引音者皆去声。中国上世无引音,发声易直,故曰放郑声,昔吾有先正,其言明且清也。无引音者,即不得有去声矣。
入声皆与平上相丽,盍缉至月,独无平上,是有枝叶无本根,此可怪也。征之近世北方之音,入声有平上者皆转为平上去。盍缉与月,北方皆作入声,此古音也。王君以为他部四声相属,独此为异。馀以他部古无入声,入声于古皆为平上,独盍缉至月为入声;古者入声与平上不相丽,各为部曲,故盍缉至月不通于诸韵矣。
汉音异他国者,独知彻澄三纽,细不至照穿床,大不及端透定。罗甸字纽,传于欧罗巴诸国,不足以切汉音者,惟汉音有知彻澄故。印度旧音,有<糸奓>姹荼三纽,斯则知彻澄也。今就问梵土诸学者,<糸奓>姹荼音,犹作多佗陀。(多佗陀入麻部,本亦有多佗陀三纽。然与此轻重有别。)故悉谈亦不足切汉音。露西亚声有上咢,与知彻澄又小异。斯齐州之土风,所以殊众。今无知彻澄,则与域外相通耶?诸纽不发声则不见,独知彻澄非敷奉微,蹙口呼之,声不暴出而清亮如呜蜩蟪蛄。此为吟啸,非语言也。语异于啸,故无上咢轻唇之音矣。
猜你喜欢 世贤第十六·鹖冠子 赏罚第十五·佚名 卷六十五·卫湜 礼记析疑卷二十八·方苞 卷十六·孔颖达 卷一百三十·秦蕙田 君臣上第三十·管仲 卷五百四十九·佚名 卷三百一十一·佚名 游维耶离品第二十三·马鸣 《联 语》·太虚 复卫西琴先生书·太虚 佛教和平国际的提议·太虚 佛说太子慕魄经之二·佚名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卷第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