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论式

编竹以为简,有行列䚡理,故曰“仑”。仑者,思也。〈大雅〉曰:“于论鼓锺。’论官有司士之格,论囚有理官之法,莫不比方。其在文辞,《论语》而下,庄周有〈齐物〉(〈齐物论〉旧读皆谓“齐物之论”,物兼万物、物色、事物三义。王介甫始谓“齐彼物论”,盖欲以七篇题号相对,不可与道古。)公孙龙有〈坚白〉、〈白马〉,孙卿有〈礼〉、〈乐〉,吕氏有〈开春〉以下六篇。前世著论在诸子,未有率尔持辩者也。九流之言,拟仪以成变化者,皆论之侪。《别录》署《礼记》,亦有通论,不专以显名为质。其辞精微简练,本之名家,与纵横异轨。

由汉以降,贾谊有〈过秦〉,在儒家。东方朔设〈非有先生〉之论。朔书二十篇,则于杂家着录。及王褒为〈四子讲德〉,始别为辞人矣。晚周之论,内发膏肓,外见文采,其语不可增损。汉世之论,自贾谊已繁穰,其次渐与辞赋同流。千言之论,略其意不过百名。杨子为《法言》,稍有裁制,以规《论语》;然儒术已勿能拟孟子、孙卿,而复忿疾名、法:“或问:‘公孙龙诡辞数万以为法,法与?’曰:‘断木为棋,捖革为鞠,亦皆有法焉,不合乎君子之道者,君子不法也。’(〈吾子篇〉)或曰:‘刑名非道邪?何自然也?’曰:‘何必刑名?围棋击剑,反目眩形,亦皆自然也,由其大者作正道,由其小者作奸道。’(《问道篇》)”今以杨子所云云者,上拟龙、非,则跛鳖之与骐骥也。汉世独有《石渠议奏》,文质相称,语无旁溢,犹可为论宗。后汉诸子渐兴,讫魏初几百种。然其深达理要者,辨事不过《论衡》,议政不过《昌言》,方人不过《人物志》,此三家差可以攀晚周。其馀虽娴雅,悉腐谈也。自《新语》、《法言》、《申鉴》、《中论》,为辞不同,皆以庸言为故,岂夫可与酬酢、可与右神者乎?当魏之末世,晋之盛德,锺会、袁准、傅玄,皆有家言,时时见他书援引,视荀悦、徐干则胜,此其故何也?老、庄、形名之学,逮魏复作,故其言不牵章句,单篇持论,亦优汉世。然则王弼〈易例〉,鲁胜〈墨序〉,裴

猜你喜欢
  卷十九 十九之四·孔颖达
  卷六二·邱濬
  存人编卷二·颜元
  淡定在舍得之间·李叔同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五十七章 治术·林语堂
  卷七十三·卫湜
  卷四十四·胡广
  轻重丁第八十三·管仲
  卷四·高闶
  申包胥如秦乞师(定公四年)·佚名
  卷四 存养·张伯行
  卷九·佚名
  卷二百二十七·佚名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卷上·德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五·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雨宋名贤小集卷三十五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竹友集李成德作二笔几以其一见遗云得様于郄子中家并示长句輙次其韵奉酬琴不安弦制奇古可怜不入文房谱防须龙尾玉蟾蜍与汝俱成防心侣谁能好事为品题端效

  • 志第二十六 百官三·范晔

    宗正 大司农 少府宗正,卿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序录王国嫡庶之次及诸宗室亲属远近,郡国岁因计上宗室名籍。若有犯法当髡以上,先上诸宗正,宗正以闻,乃报决。丞一人,比千石。诸公主,每主家令一人,六百石。丞一人,三百石。本注

  • 序例第十·浦起龙

    孔安国有云:序者,所以叙作者之意也。窃以《书》列典谟,《诗》含比兴,若不先叙其意,难以曲得其情。故每篇有序,敷畅厥义。降逮《史》、《汉》,以记事为宗,至于表志杂传,亦时复立序。文兼史体,状若子书,然可与诰誓相参,风雅齐列矣。

  • ●卷二·司马光

    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邪?”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之,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若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

  • 卷之一百三十七·佚名

    洪武十四年夏四月丙辰朔诏改建国子学于鸡鸣山下命国子生兼读刘向说苑及律令 上谕祭酒李敬曰士之为学贵于知古今穷物理圣经贤传学者所必习若说苑一书刘向之所论次多载前者往行善善恶恶昭然于方册之间朕尝于暇时观之深

  • 卷四十二·郝经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四十二    元 郝经 撰 列传第三十九 魏臣 辛毗 杨阜 高堂隆【栈潜 张茂董寻】 谨案辛毗杨阜高堂隆传俱阙止存栈潜张茂附传二篇议赞亦全阙 任城栈潜字彦皇【原

  • 完颜永成传·脱脱

    豫王完颜永成本名完颜鹤野,又叫完颜娄室。母亲是昭仪梁氏。完颜永成风流伟岸,学识渊博,善于写文章。金世宗很看重他。大定七年(1167),他开始被封为渖王,用太学博士王彦潜做府文学,完颜永成拜他为师。大定十一年(1171),完颜永

  • 拜降传·宋濂

    拜降,北庭人。其父忽都,原为南宿州镇将,分守蕲县,后从世祖南征,虽年近七十,在战斗中还是身先士卒,伤数十处亦不退后,战功累累,死后,赠广平路总管,封渔阳郡侯。拜降出生数月,父亲去世,母徐氏全力抚养教诲,送到大名城去求拜名师。拜降

  • 卷五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五十二选举考【六】举士乾隆四十一年谕朕因平定两金川集勲奏凯巡幸山左告成泮林山东及各省士子聨袂迎銮抒诚忭颂进献诗赋者甚多因照从前巡幸之例

  • 吴王问齐君僈暴君子何容焉晏子对以岂能以道食人第十七·晏婴

    晏子使吴,吴王曰:“寡人得寄僻陋蛮夷之乡,希见教君子之行,请私而无为罪。”晏子蹴然辟位。吴王曰:“吾闻齐君盖贼以僈,野以暴,吾子容焉,何甚也?”晏子遵而对曰:“臣闻之,微事不通,粗事不能者,必劳;大事不得,小事不为者,必贫;大者不能致

  • 卷三十一【起襄公十年尽十二年】·杜预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三十一【起襄公十年尽十二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达疏经十年春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伯小邾子齐世子光会吴于

  • 卷六十八(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菩萨见实会第十六之八光音天得授记品第二十尔时五十八千万光音诸天见诸阿修罗伽楼罗乃至梵天等供养如来。闻授记已,欣喜踊跃皆得称心。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向佛合掌恭敬作礼。白佛言世尊,有三昧名照耀一切法。若菩萨摩

  • 佛学之人生道德·太虚

    一 以佛法为非伦理非人生的错误二 众生升沈以人为枢纽三 人于一切众生中最富创造力四 佛法中五乘共法最重人生道德五 善生经之六方与儒家五伦六 人生道德之十善与五常七 以自他二方现未二世均益为善八 自他俱

  • 卷第七十八·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七十八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定品第八之二我宗定说。初二静虑乐根为支。违何正理。汝执身受方有乐根。非诸定中可起身识。岂不与此正理相违。此亦无违。以我宗许正在定位。由胜定力起

  • 摄大乘论释 第七卷·无性

    摄大乘论释 第七卷无性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彼入因果分第五论曰。如是已说入所知相。彼入因果云何可见。谓由施戒忍精进静虑般若六种波罗蜜多。云何由六波罗蜜多得入唯识。复云何六波罗蜜多成彼入果。谓

  • 唱道真言·青华老人

    在浩瀚众多的丹经道书中 ,《唱道真言》被认为是道教炼心方面的名著。《唱道真言》不仅讲了炼心、炼丹与炼形的方法 ,同时也系统地论述了丹道功夫的基本观点。静修的方法是祛病延年 ,静修的要领是在清静无我中应物不迷

  • 南斗延寿灯仪·佚名

    南斗延寿灯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元代或明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此篇为道教灯仪之一,行道者燃灯供奉南斗六真君,礼拜赞颂,祈求消灾获福,延生保命。南斗六真君即:明德宫大圣南斗天府司命上相镇国真君、洞文宫

  • 法华游意·吉藏

    唐代释吉藏撰。《法华游意》是吉藏居京兆,录其主要之点裁为七轴。即指此游意二卷及义疏十二卷。此游意略破南方五时之教,北土四宗之论。因未见到天台之玄义文句,只得传闻,故对天台师说一乘因果为宗之义有所反驳。与吉藏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