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学
世之言学,有仪刑他国者,有因仍旧贯得之者。细征乎一人,其巨征乎邦域。荷兰人善行水,日本人善候地震,因也。山东多平原大坛,故驺鲁善颂礼;关中四塞便骑射,故秦陇多兵家;海上蜃气象城阙楼橹,恍皋变眩,故九州五胜怪迂之变在齐稷下;因也。地齐使然。周室坏,郑国乱,死人多而生人少,故列子一推分命,归于厌世,御风而行,以近神仙。族姓定,阶位成,贵人之子,以武健陵其下,故释迦令桑门去氏,比于四水,入海而咸淡无别。希腊之末,甘食好乐而俗淫湎,故史多揭家务为艰苦,作自裁论,冀脱离尘垢,死而宴乐其魂魄。此其政俗致之矣。虽一人亦有旧贯。传曰:良弓之子,必学为箕;良冶之子,必学为裘。故浮屠之论人也,锻者鼓橐以吹炉炭,则教之调气;浣衣者刮摩垢秽,而谕之观腐骨;各从其习,使易就成,犹引茧以为丝也。然其材性发舒,亦往往有长短。短者执旧不能发牙角,长者以向之一,得今之十。是故九流皆出王官,及其发舒,王官所不能与。官人守要,而九流究宣其义,是以滋长。短者即循循无所进取。
通达之国,中国、印度、希腊,皆能自恢璜者也。其馀因旧而益短拙,故走他国以求仪刑。仪刑之,与之为进,罗甸、日耳曼是矣。仪刑之,不能与之为进,大食、日本是矣。仪刑之,犹半不成,吐蕃、东胡是矣。夫为学者,非徒博识成法,挟前人所故有也,有所自得。古先正之所覭髳,贤圣所以发愤忘食,员舆之上,诸老先生所不能理,往释其惑,若端拜而议,是之谓学。亡自得者,足以为师保,不与之显学之名。视中国、印度、日本则可知已。日本者,故无文字,杂取晋世隶书章草为之,又稍省为假名。言与文缪,无文而言学,已恧矣!今庶艺皆刻画远西,什得三四,然博士终身为写官,更五六岁,其方尽,复往转贩。一事一义,无匈中之造,徒习口说而传师业者,王充拟之,犹邮人之过书,门者之传教(《论衡·定贤篇》)。古今书教工拙诚有异,邮与阍皆不与也。中国、印度自理其业,今虽衰,犹自恢璜,其高下可识矣!贷金尊于市,不如己之有苍璧小玑,况自有九曲珠,足以照夜。厥夸毗者,惟强大是信,苟言方略可也,何与于学?夫仪刑他国者,惟不能自恢璜,故老死不出译胥钞撮;能自恢璜,其不亟于仪刑,性也。然世所以侮易宗国者。
诸子之书,不陈器数,非校官之业、有司之守,不可按条牒而知,徒思犹无补益,要以身所涉历中失利害之端,回顾则是矣。诸少年既不更世变,长老又浮夸少虑,方策虽具,不能与人事比合。夫言兵莫如《孙子》,经国莫如《齐物论》,皆五六千言耳。事未至固无以为候,虽至非素练其情,涉历要害者,其效犹未易知也。是以文久而灭,节奏久而绝。(案《孙子》十三篇,今日本治戎者,皆叹为至精,由其习于兵也。《庄子‧齐物论》,则未有知为人事之枢者,由其理趣华深,未易比切,而横议之士,夸者之流,又心忌其害己,是以卒无知者。馀向者诵其文辞,理其训诂,求其义旨,亦且二十馀岁矣,卒如浮海不得祈曏。涉历世变,乃始謋然理解,知其剀切物情。《老子》五千言,亦与是类,文义差明。不知者多以清谈忽之,或以权术摈之。有严复者,立说差异,而多附以功利之说。此徒以斯宾塞辈论议相校耳,亦非由涉历人事而得之也。)即有陈器数者,今则愈古(谓历史、典章、训诂、音韵之属)。故书有谱录平议以察。今之良书,无谱录平议,不足以察,而游食交会者又邕之。游食交会,学术之帷盖也,外足以饰,内足以蔽人,使后生俇俇无所择。以是旁求显学,期于四裔。四裔诚可效,然不足一切颖画以自轻鄙。何者?饴豉酒酪,其味不同,而皆可于口。今中国之不可委心远西,犹远西之不可委心中国也。
校术诚有诎,要之短长足以相覆。今是天籁之论,远西执理之学弗能为也。遗世之行,远西务外之德弗能为也。十二律之管,吹之,捣衣舂米皆效情,远西履弦之技弗能为也。神输之针,灼艾之治,于足治头,于背治胸,远西刲割之医弗能为也。氏族之谱,纪年之书,世无失名,岁无失事,远西阔略之史弗能为也。不定一尊,故笑上帝;不迩封建,故轻贵族;不奖兼并,故弃代议;不诬烝民,故重灭国;不恣兽行,故别男女;政教之言,愈于彼又远。下及百工将作,筑桥者垒石以为空阅,旁无支柱,而千年不坏;织绮者应声以出章采,奇文异变,因感而作,犹自然之成形,阴阳之无穷(《傅子》说马钧作绫机,其巧如此。然今织师往往能之);割烹者斟酌百物以为和味,坚者使毳,淖者使清,泊者使腴,令菜茹之甘,美于刍豢;次有围棋、柔道,其巧疑神,孰与木杠之窳、织成之拙,牛胾之嚛,象戏之鄙,角抵之钝?又有言文歌诗,彼是不能相贸者矣。
夫瞻于己者,无轻效人。若有文木,不以青赤雕镂,惟散木为施镂。以是知仪刑者散,因任者文也。然世人大共僄弃,以不类远西为耻,馀以不类方更为荣,非耻之分也!《老子》曰: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惟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此中国、日本之校已。
猜你喜欢 五行變救第六十三·苏舆 指物論弟三·谢绛 提要·张存中 卷十三·黄道周 卷八·黄道周 春秋集传详説卷七·家铉翁 卷十·陈则通 卷一百八十六·山井鼎 卷七十六·沈廷芳 卷四·惠士奇 诡使·韩非 卷之四十三·邵经邦 僖公·僖公元年·左丘明 佛法之原理修学及其建立·太虚 瑜伽真实义品讲要·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