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原序

大雅集原序

古者天子廵守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葢将以探民生之休戚以知王政之得失此周人所以不能已于采诗之官也欲观民风而必采诗以陈者民之情因言以宣犹物因风之动以有声也则诗者志之所存情之所感而言之所从以出者乎但上之化下也有淑慝之分则下之报上也有美刺之别然发乎情止乎礼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虽刺也主文而谲諌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此诗人忠厚之至也然则周人所以采之者不以其出于情之真乎由是知古之人以情为诗而其言莫不丽以则后之人则以诗为情而言不出于情有矣况丽而有不则者哉古之诗多于民之心后之诗多出士之笔雅颂之作固能之而风或不之及葢心匪鬰伊而写其幽思者非情之真也惟中心感发者然后足以吟咏其性情耳故后世虽有采诗者实难其人焉然有慷慨以鼓其气磊落以驱其才若杜少陵辈则不能无风雅之作耳若此者虽微采诗之官识者能采之矣天台赖先生善卿以三十年之劳不惮驾风涛犯雨雪冒炎暑以采江南北诗人之诗其采也公矣情深而不诡则采之义直而不回则采之体约而不芜则采之词丽而不淫则采之而未始有不关于世教者吁亦勤矣哉非其学博而守约得诗人之真趣者不能造斯域也会稽杨鐡厓先生批评而序之命篇曰大雅集而友人卢仲荘氏手为之镂梓既版行学者莫不购之以为轨式焉它日有采诗之官者出其必将采卿之所采以进于上矣于是乎序时至正壬寅春呉兴钱鼒在云间之水南山北写

猜你喜欢
  卷六百零三·彭定求
  冯观国·唐圭璋
  卷二十九·阮阅
  第三十三出 会狱·孔尚任
  第十六折 血奏·李玉
  李太白匹配金钱记·臧懋循
  参寥子诗集卷八·道潜
  小诗二首记老友申无量语·刘半农
  陵阳集·韩驹
  卷四十四·陈元龙
  卷六十六·陈廷敬
  卷六百九十一·佚名
  卷四·佚名
  40.杜甫:吴体七言律诗二首·施蜇存
  卷五 词语·施蛰存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四十六·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四十六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六十六 金幼孜【新淦人】 长林书屋为学士胡公赋 我昔游青原闻子庐沧洲近瞰芙蓉山遥睇大江流绕屋植嘉木开轩面良畴繁隂夺

  • 列传第一百三十三 宦者下·欧阳修

    李辅国,本名静忠,以阉奴为闲厩小儿。貌儜陋,略通书计。事高力士,年四十馀,使主厩中簿最。王鉷为使,以典禾豆,能检擿耗欺,马以故肥,荐之皇太子,得侍东宫。陈玄礼等诛杨国忠,辅国豫谋,又劝太子分中军趋朔方,收河、陇兵,图兴复。太子至

  • 卷一百七·表第二·宗室世系表·宋濂

        ◎宗室世系表   

  • 卷二十五上·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二十五上 【起戊辰宋文帝元嘉五年魏太武帝神?元年○尽庚寅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魏太武帝太平眞君十一年】凡二十三年 【戊宋

  • 卷之一百五十三·佚名

    光绪八年。壬午。冬十月。甲寅朔。享太庙。遣肃亲王隆勤恭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定东陵。惠陵。  ○遣官

  • 二百三十三 苏州织造李煦奏巡盐任内补欠已完听部拨解摺·佚名

    康熙五十六年七月十三日 奴才李煦跪奏: 窃江宁、苏州织造衙门亏项,蒙万岁天恩,著前盐臣李陈常代补。除补过五十四万二千两外,仍有二十八万八千两零未完,奉旨令接任御史代补在案。 上年奴才又蒙特旨巡视盐课,是既赦从前亏空

  • 崔鸣吾纪事·崔嘉祥

    盐官僻在东南海上,四封夷旷,万井鳞次,无深山大泽之险,蒐藏猛鸷,肆爪牙角毒之害。故民亦不知有机护坎阱之术。乃嘉靖戊申,有虎从海上来,匿刘侍御墓草间数日,樵者见而骇走,闻于城中。城中人相率往观者,无虑数百。相距步武,环立熟视

  • 崔谦传·令狐德棻

    崔谦字士逊,博陵安平人。祖父崔辩,曾任魏国平远将军、武邑郡守。父亲崔楷,曾任散骑常侍、光禄大夫、殷州刺史,追赠侍中、都督冀、定、相三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冀州刺史等衔。崔谦自幼聪明机敏,神色凝重。长大

  • 代宗本纪·刘昫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名豫,肃宗皇帝的长子。母亲章敬皇太后吴氏,在开元十四年(726)十二月十三日在东都上阳宫出生。当初名叫亻叔,年十五岁封为广平王。玄宗所有孙子一百多个,李豫为嫡亲皇孙。器宇度量宽广深厚,宽容而善于决断,

  • 卷75·陈邦瞻

    ○建炎绍兴诸政(朝臣言事附)高宗建炎二年五月,定诗赋、经义试士法。初,元祐中,科举以经义、诗赋兼取,绍圣以来,罢试诗赋。至是,命参酌元祐科举条制,定试士法。中书省请习诗赋举人不兼经义,习经义人止习一经,解试、省试并计数各取

  • 墨子目錄一卷·孙诒让

    道藏本及明鈔本刻本並無目錄,此畢氏所定,依意林為第十六卷,今從隋志,別為一卷。

  • 卷二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二十九  宋 李樗黄櫄 撰都人士周人刺衣服无常也古者长民衣服不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则民德归壹伤今不复见古人也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彼都人士台笠缁撮彼君子女

  • 卷三十二·盛世佐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编  钦定四库全害仪礼集编卷三十二龙里县知县盛世佐撰士虞礼第十四之一郑目录云虞安也士既葬其父母迎精而反日中而祭之于殡宫以安之虞于五礼属凶疏曰案此经云侧亨于庙门外之右又记云陈牲

  • 卷五百六十三·佚名

    △第五分贪行品第十七之二佛告善现,若诸菩萨能如是行为行何处。善现白言:若诸菩萨能如是行都无行处。所以者何。诸现行法皆不转故。佛告善现,若诸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为行何义谛。善现白言:若诸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 卷五百二十四·佚名

    △第三分方便善巧品第二十六之二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诸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方便善巧。发趣无上正等觉心已经几时。佛告善现,是菩萨摩诃萨发趣无上正等觉心。已经无数百千俱胝那庾多劫。具寿善现复白佛言:诸菩萨摩诃萨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八十九·澄观

    疏。故毗卢下。第二明引遮那。又上义证今即文证。不可得言即般若相。故般若中广说无得为般若故。疏又文殊下。第三引五字证为般若门。疏然初五字下。第二释别列中合为四十二段。今疏有三初别释五字。二释所余。三总结

  • 六道集叙·弘赞

    世俗日下。则立教者日劳。舜之命禹曰。人心惟危。而孟子则曰。人之所以异於禽兽者几希。盖圣贤相告。其词宜简而该。与流俗人言。则其词宜详而近。势则然也。佛说六道之旨。以穷一心之变。极幽明之故。可谓。痛哭流涕

  • 拈八方珠玉集·佚名

    凡三卷。全称佛鉴佛果正觉佛海拈八方珠玉集。宋代僧祖庆重编,理宗宝祐五年(1257)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九册。系佛鉴太平慧翘、佛果圜悟克勤、正觉方庵宗显、佛海石溪心月等四人,对禅门八方珠玉集内之古则、公案三一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