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理惑论

《说文》录秦汉小篆九千馀文,而古文大篆未备。后人抗志慕古,或趋怪妄。馀以为求古文者,宜取《说文》独体,观其会通,摄以音训,九千之数,统之无虑三四百名,此则苍颉所始造也。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今既不获远求遂古,《周礼》故书,《仪礼》古文,有《说文》所未录者,足以补苴缺遗。邯郸淳《三体石经》,作在魏世,去古犹近,其间殊体,若虞字作{从从}之类,庶可宲录。旁有陈仓《石鼓》,得之初唐,晚世疑为宇文新器,盖非其实,虽叵复见远流,亦大篆之次也(按《石鼓》不知作于何时,必云宣王所作,史籀所书,固无其征,然大致不相远)。四者以外,宜在阙疑之科。而世人尊信彝器,以为重宝,皮傅形声,曲征经义,顾以《说文》为误。斯亦反矣!

彝器之出,自宋始盛。然郭忠恕《汗简》,夏竦《古文四声韵》,王钦若《天书》,即出其间。方士诡伪,固已多矣。且轻用民力,莫如汉魏,浚深穿坚,时时间作。由晋讫隋,土均尚厉,彝器顾少掊得。下及宋世,城郭陂池之役,简于前代。而彝器出土反多,其疑一也。自宋以降,载祀九百,转相积参,其器愈多。然发之何地?得之何时?起自何役?获自谁手?其事状多不详。就有一二详者,又非众所周见,其疑二也。古之簠簋,咸云竹木所为。管仲镂簋,已讥其侈。而晚世所获,悉是熔金,着录百数,何越礼者之多?其疑三也。祭飨庸器,非匹庶之家所有,至于戈戟刀铍,布在行伍,釜耒耨,用之家人,少多之剂,千万相越。然晚世所见者,礼器有馀,兵农之器反寡。其疑四也。刀布势轻,失则易坠,锺鼎质重,载之及溺。所以亡国之虚,下有积钱,秦致九鼎,沦入泗水,理之恒也。自馀觯爵簠簋之伦,轻不如钱,重不如鼎,其漂流垫陷盖少,得失之分,未谕其由。其疑五也。然则吉金着录,宁皆雁器?而情伪相杂,不可审知。必令数器互仇,文皆同体(如丁作□、祖作且、惟作隹之类),斯寉然无疑耳。单文间见,宜所简汏,无取诡效殊文,用相诳耀。故曰索隐行怪,吾弗为之矣。穿凿之徒,务欲立异。自庄述祖、龚自珍,好玩奇辞,文致彖兆。晚世则吴大澂,尤喜铜器。亦有燔烧饼饵,毁瓦画墁,以相欺绐。不悟伪迹,顾疑经典有讹,《说文》未谛。迨孙诒让,颇检以六书,勿令离局,近校数家,谅为慎密。然彝器刻画,素非精理,形有屈伸,则说为殊体;字有暗昧,而归之缺泐;乃云李斯妄作,叔重貤缪,此盖吾之所未谕也。

又近有掊得龟甲者,文如鸟虫,又与彝器小异。其人盖欺世豫贾之徒,国土可鬻,何有文字?而一二贤儒,信以为质,斯亦通人之蔽。按《周官》有衅龟之典,未闻铭勒。其馀见于《龟策列传》者,乃有白雉之灌,酒脯之礼,粱卵之祓,黄绢之裹,而刻画书契无传焉。假令灼龟以卜,理兆错迎,衅裂自见,则误以为文字,然非所论于二千年之旧藏也。夫骸骨入土,未有千年不坏;积岁少久,故当化为灰尘。龟甲蜃珧,其质同耳。古者随侯之珠,照乘之宝,力必之削,馀蚳之贝,今无有见世者矣。足明垩质白盛,其化非远。龟甲何灵,而能长久若是哉!鼎彝铜器,传者非一,犹疑其伪,况于速朽之质,易{艸}之器,作伪有须臾之便,得者非贞信之人,而群相信以为法物,不其傎欤!

夫治小学者,在乎比次声音,推迹故训,以得语言之本;不在信好异文,广征形体。曩令发玉牒于泰岱,探翮翼于泗渊,万人贞观,不容作伪者,以补七十二家之微文,备铸器象物之遗法,庶亦可矣。若乃奉矫诬之器,信荒忽之文,以与召陵正书相角,斯于六书之学,未有云补,拟之前代,则新垣玉杯之刻,少翁牛腹之书也。宁可与道古邪!

猜你喜欢
  卷十 敬慎·刘向
  松阳讲义卷三·陆陇其
  陶弘景的《真治》考·胡适
  卷一百十七·山井鼎
  卷五十三·沈廷芳
  卷十三·鄂尔泰
  卷五十二·李光地
  卷十五中·王天与
  蔡传旁通引用书目·陈师凯
  序(後秦释道朗撰)·佚名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五十九·欧阳竟无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五·玄奘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一·佚名
  称叹如来品第二·佚名
  卷第三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序·沈德潜

      诗至有唐为极盛,然诗之盛,非诗之源也。今夫观水者,至观海止矣,然由海而溯之,近于海为九河,其上为洚水,为孟津,又其上由积石以至昆仑之源。《记》曰:“祭川者先河后海”,重其源也。唐以前之诗,昆仑以降之水也。汉京

  • 楔子·罗贯中

    (石守信引王全斌、潘美及二小卒俱戎装上,诗云)亲统貔貅百万兵,兜鍪日日侍承明。朝梁暮晋何时了,定许将军见太平。下官姓石,双名守信,大梁人氏。方今周世宗登基,四方扰攘,干戈不息。为我累建大功,升授马步亲军都指挥使,统领着八十

  • 第五折·纪君祥

    (外扮魏绛,领张千上,云)小官乃晋国上卿魏绛是也。方今悼公在位,有屠岸贾专权,将赵盾满门良贱尽皆杀绝。谁想赵朔门下有个程婴,掩茂了赵氏孤儿,今经二十年光景。改名程勃。今早奏知主公,要擒拿屠岸贾,雪父之仇。奉主公的命,道屠

  • 卷十·陈耀文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花草稡编> 钦定四库全书 花草稡编卷十 明 陈耀文 辑 小令 端正好          杜寿域 槛菊愁烟沾秋露天微冷双燕辞去月明空照别离苦透素光穿朱户 夜来西风雕寒树凭栏望迢遥长路花笺

  • 卷四·史简

    钦定四库全书鄱阳五家集卷四鄱阳史简编元吴存乐庵遗稿一先生生于宋寳祐五年丁巳二月讳存仲退其字也少力学絶去惉懘以童子试有司英声四驰乡先生吴公中行李公谨思黎公廷瑞皆折节下交待以国士元初部使者姚公炖卢公挚奥屯

  • 卷三百五十二 列传一百三十九·赵尔巽

      姜晟 金光悌 祖之望 韩崶   姜晟,字光宇,江苏元和人。乾隆三十一年进士,授刑部主事,累迁郎中。擢光禄寺少卿,转太仆寺,仍兼刑部行走。四十四年,出为江西按察使。逾年,超擢刑部侍郎,屡命赴各省按事谳狱。五十二年,授湖北巡

  • 路史卷一·罗泌

    前纪一初三皇纪初天皇初地皇初人皇事有不可尽究,物有不可臆言。衆人疑之,圣人之所以稽也。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老氏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而荡者,遂有天地权兴之说。(注:仪,匹也。不曰二仪者:二,有先后;两,无彼此。有相匹配之意

  • 度宗全皇后传·脱脱

    度宗全皇后,会稽人,是理宗的母亲慈宪夫人的侄孙女。略通书史,年幼时跟随父亲全昭孙任岳州知州。开庆初年,任期已满回朝,过潭州。当时元兵从罗鬼进入攻破全州、衡州、永州、桂州,围攻潭州,有人看见神人保卫此城,后来只有潭州未

  • 卷一百四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四十五经籍考经【易】明章潢用易象义十卷潢字本清南昌人万历中以荐授顺天府训导时年已七十九不能赴官诏用陈献章例官给月米後至八十二岁终於家明史儒林传附载邓元锡传末黄宗羲曰潢於

  • 景公问东门无泽年榖而对以冰晏子请罢伐鲁第十七·晏婴

    景公伐鲁,傅许,得东门无泽,公问焉:“鲁之年榖何如?”对曰:“阴水厥,阳冰厚五寸。”不知,以吿晏子。晏子对曰:“君子也。问年谷而对以冰,礼也。阴水厥,阳冰厚五寸者,寒温节,节则刑政平,平则上下和,和则年谷熟,年充众和而伐之,臣恐罢民弊

  • 卷三十五 论语十七·黎靖德

      ◎泰伯篇   △泰伯其可谓至德章   泰伯得称"至德",为人所不能为。〔可学〕   问"泰伯可谓至德"。曰:"这是於'民无得而称焉'处见,人都不去看这一句。如此,则夫子只说'至德'一句便了,何必更下此六个字?公更仔细去看

  • 卷十之中·何楷

    <经部,诗类,诗经世本古义>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世本古义卷十之中 明 何楷 撰 生民郊祀后稷以祈谷也礼启蛰之月上辛之日祈谷於上帝以后稷配为田功所自始也【夏小正云正月啓蛰月令云孟春之月天子乃以元日祈谷於上帝左

  • 卷五十·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五十理气二天文月无盈阙人看得有盈阙盖晦日则月与日相叠了至初三方渐渐离开去人在下面侧看见则其光阙至望日则月与日正相对人在中间正看见则其光方圎【以下日月

  • 卷二·赞宁

    ◎译经篇第一之二(正传十五人附见八人)○唐洛京圣善寺善无畏传(达摩掬多)释善无畏本中印度人也,释迦如来季父甘露饭王之后,梵名戍婆揭罗僧诃,华言净师子,义翻为善无畏;一云输波迦罗,此名无畏,亦义翻也。其先自中天竺,因国难分王乌

  • 卷第九十六·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九十六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智蕴第三中学支纳息第一之四彼后所引舍利子经亦不定遮一时生义。谓舍利子。善知入出觉支定心。于觉支定。随心所欲能自在住。此依时分说住觉支随意

  • 释门自镜录卷下·怀信

    害物伤慈录八晋襄阳竺法慧被害并门人折足事竺法慧姓张。贤直有戒行。颇有神迹。恒语弟子法照云。汝过去曾折一鸡脚。其殃寻至。汝好慎之。照忽出行。误为人所掷。遂折一脚。照方信悟。语门人曰。我有宿债。今当受之。

  • 卫生易简方·胡濙

    方书。十二卷(一作4卷)。明·胡撰。约刊于1410年。作者任礼部侍郎时出使四方,留心医学20余年中,广泛收集各地民间单方验方编成此书。书中分为诸风、诸寒、诸暑、诸湿等145类病证,共396方,主张方宜简易,多数方剂药仅一

  • 续词品·杨夔生

    词学论著。清杨夔生著。十二则。以“轻逸”、“绵邈”、“独造”、“凄紧”、“微婉”、“闲雅”、“高寒”、“澄澹”、“疏俊”、“孤瘦”、“精练”、“灵活”等审美范畴,概括词的审美意识。以“轻逸”为第一品:“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