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荀子

又名《孙卿子》、《荀卿子》。战国时荀况所撰的先秦理论散文作品。战国末期儒家重要著作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为33篇,但西汉刘向《荀卿新书叙录》中载其整理后得32篇。今传本是唐杨倞的译本,以文字繁多,分为二十卷,称《荀卿子》;宋以后通称《荀子》。其中《大略》、《法行》等七篇,或系其门人所记。全书体系严整,贯彻了作者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如在天道观上,把“天”解释为自然界,认为“天行有常”,人定胜“天”。在认识论上,提出唯物主义的世界可知论,强调“物理可知”,主客观接触才能构成认识。还提出了正名论的逻辑思想,强调名实必须相符。在人性论上,宣扬“性恶”说:此说虽属唯心主义,但他所揭示的教育作用,却有其合理之处。此外,在社会政治思想、军事理论等方面,也都有一些值得令人重视的见解。本书不但是研究荀子思想的重要依据,而且也有助于研究先秦时期的社会历史。本书后人注释甚多,主要有杨倞《荀子注》、清王先谦《荀子集解》等。

《荀子》全部章节目录

(1)劝学篇第一
(2)修身篇第二
(3)不苟篇第三
(4)荣辱篇第四
(5)非相篇第五
(6)非十二子篇第六
(7)仲尼篇第七
(8)儒效篇第八
(9)王制篇第九
(10)富国篇第十
(11)王霸篇第十一
(12)君道篇第十二
(13)臣道篇第十三
(14)致士篇第十四
(15)议兵篇第十五
(16)强国篇第十六
(17)天论篇第十七
(18)正论篇第十八
(19)礼论篇第十九
(20)乐论篇第二十
(21)解蔽篇第二十一
(22)正名篇第二十二
(23)性恶篇第二十三
(24)君子篇第二十四
(25)成相篇第二十五
(26)赋篇第二十六
(27)大略篇第二十七
(28)宥坐篇第二十八
(29)子道篇第二十九
(30)法行篇第三十
(31)哀公篇第三十一
(32)尧问篇第三十二

猜你喜欢
  樵语·湛若水
  呻吟语·吕坤
  西铭·张载
  春秋集传辨疑·陆淳
  春秋三传辨疑·程端学
  帝学·范祖禹
  太极通书·周敦颐
  上蔡语录·曾恬
  经学启蒙·陈淳
  荆园小语·申涵光
  二程子抄释·吕柟
  大学发微·黎立武
  论语意原·郑汝谐
  癸巳孟子说·张栻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一十·彭定求

        卷110_1 【百子池】张谔   旧闻百子汉家池,汉家渌水今逶迤。宫女厌镜笑窥池,   身前影后不相见,无数容华空自知。   卷110_2 【东封山下宴群臣】张谔   万里扈封峦,群公遇此欢。幔城连夜静,霜仗满空寒。

  • 薛燧·唐圭璋

      燧字子新,号独庵,与林洪同时。   南乡子   柳色锁重楼。楼上轻寒不满钩。堆径落约深半指,悠悠。飞絮帘栊几许愁。   逐日望归舟。暖藕全宽玉臂韝。待得君来春去也,休休。未老鸳鸯早白头。

  • ●卷三·陈衍

    一、工诗难,言诗尤不易。在孔门惟赐与商可与言《诗》,而文学之子游不与焉。子贡颖悟,故《淇澳》之切磋琢磨,自知取譬。“始可”云者,引重之辞,若谓不如是便不足以言《诗》。子夏笃谨,倩盼素绚,直苦思不解而问之,譬以

  • {团圆}·佚名

    『外 慢』 请喜子儿得成双,满厅蜡烛照面红。『占 慢』 一家富贵是无比,婚礼古今都一同。『生 慢』 请喜今旦身成器,果然白衣换锦衣。『旦 慢』 当初连理相结义,算来都是天排比。『合』【画眉序】锦屏初开,鸾凤成双又成对,

  • 卷九·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赋彚卷九天象露赋           【唐】张彦胜夫露者阴阳之精气也天地之灵液秋冬浊而春夏清晞于朝而生于夕随时应变不凝不积遇物受彩因象而光滴滴沥沥荧荧煌煌尔其为大也澄九天而净六合尔

  • 小奢摩词·龚自珍

    跋小奢摩词选右近作《小奢摩词》一卷,本三十三阕,删存十五首,补入旧作,合为二十首。癸未六月付刊。惜秋华·咏玉簪癸丑初秋,汪小竹水部斋中见秋花有感。一一赋之,凡七阕。弃稿败箧中,已十一年矣。兹补存其三阕,以不没当

  • 東觀漢記卷十七·多人

      傳十二   崔篆   崔篆王莽時為郡文學,〔一〕以明經徵詣公車。太保甄豐舉為步兵校尉,篆辭曰:「吾聞伐國不問仁人,戰陣不訪儒士。此舉奚至哉?」遂投劾歸。〔二〕御覽卷二四二   崔篆為建新大尹,〔三〕篆歎曰:「吾生

  • 史记集解卷十八·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十八髙祖功臣矦年表第六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勲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应劭曰封爵之誓国家欲使功臣传祚无穷带衣带也厉砥石也河当何

  • 南平獠传·欧阳修

    南平獠,东接智州,南联渝州,西靠南州,北临涪州,人口有四千多户。地多瘴疠。山上有毒草、沙虱、蝮蛇。人建楼而居,架梯上楼,称之为干栏。妇女用两幅布中间挖个洞,从头上套下,称之为通裙。发髻很美,垂在脑后。用三寸长的竹筒斜穿过

  • 汉纪二十六 孝哀皇帝中建平二年(丙辰、前5)·司马光

    汉纪十二六 汉哀帝建平二年(丙辰,公元前5年) [1]春,正月,有星孛于牵牛。 [1]春季,正月,有异星出现在牵牛星旁。 [2]丁、傅宗族骄奢,皆嫉傅喜之恭俭。又,傅太后欲求称尊号,与成帝母齐尊;喜与孔光、师丹共执以为不可。上重违大臣正

  • 卷九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九十五食货略【十五】水利【臣】等谨按治水之法代无良策惟我朝讲求尽利凡可以施疏瀹决排之力者无不先事豫筹俾无泛溢而其最巨者则河工海塘自定鼎以来列圣相承无时不以濒海滨江之民为虑建坊设坝

  • 卷二十六 学校下·龙文彬

    ◎书院正统初,翟溥福知南康府。庐山白鹿院废,溥福倡众兴复。(《本传》。 )王恕为扬州知府,作资政书院以课士。(《本传》。 )长沙通判陈钢监吉王府第。工成。王赐之金帛,不受。请王故殿材岳麓书院。王许之。(《陈钢传

  • 五年·佚名

    (甲寅)五年清咸豐四年春正月1月1日○辛丑,詣眞殿展拜。○敎曰:「知事徐俊輔,大科回榜云。此重臣逮事正廟,至予嗣服,連見大小科之回榜,實是國朝罕有,人之上瑞。遇事示意,必有已例,回榜日,几杖與二等樂賜給,仍爲宣醞。宴需,令度支,照例

  • 顯揚聖教論卷第十四·欧阳竟无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成善巧品第三   復次於此論體九事等中應善了知[一]七種善巧.何等爲七.頌曰.   於諸藴.界.處. 及衆緣起法. 處非處.根.諦. 善巧事應知。   論曰.住正法者應善了

  • 入楞伽经卷第五·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佛心品第四  尔时佛告圣者大慧菩萨言。大慧。我今为汝说意生身修行差别。大慧。谛听谛听。当为汝说。大慧白佛言。善哉世尊。唯然受教。佛告大慧。有三种意生身。何等为三。一者得三昧乐

  • 卷第一·通云

    雪窦石奇禅师语录卷第一嗣法门人行正等编录住台州灵鹫禅寺语录崇祯十四年。师在天童首座寮受请。于八月初十日入院。三门。无见为佛见。无门为法门。举起拄杖云。大众还见么。划一划便入。佛殿。水到渠成。泥多佛大

  • 六艺之一录·倪涛

    四百零六卷,续编十二卷。清倪涛撰。倪涛平生笃志好学,年过百岁犹著收不辍。因家贫不能得人缮写,便自己与妻女抄录。书成后不曾付梓,《四库全书》收此书即依其手稿著录刊行。书共分六集,一为“金器款识”,二为“刻石文

  • 醉醒石·佚名

    拟话本小说集。十五卷,每卷一篇。撰人不详,题“东鲁古狂生编辑”。鲁迅认为是明代的作品,“所记惟李微化虎事在唐时,余悉明代,且及崇祯朝事,盖其时之作也”(《中国小说史略》)。江东老蟫《序》,亦持此论。但也有人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