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阿惟越致遮经

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彼时世尊,於後夜起三昧正受。号离垢光。文殊师利童子菩萨。亦以普明三昧。弥勒菩萨导众大士普显三昧。於是贤者舍利弗。後夜寤起自出其室。发心往诣文殊师利。欲入其室。未入之顷。见佛神室则前进矣。睹十万莲华不可称计围绕佛屋。又复遥闻大音乐声若干种响。其大莲华自然衍光。遍照祇树。悉周舍卫靡不见焉。三千大千佛之境界光耀巍危时舍利弗。即立不行。抑而不候文殊师利。不自觉耳处于其室。住文殊师利前。

《佛说阿惟越致遮经》全部章节目录

(1)不退转法轮品第一
(2)持信品第二
(3)奉法品第三
(4)八等品第四
(5)道迹品第五
(6)往来品第六
(7)不还品第七
(8)无著品第八
(9)声闻品第九
(10)缘觉品第十
(11)释果想品第十一
(12)降魔品第十二
(13)如来品第十三
(14)开化品第十四
(15)师子女品第十五
(16)叹法师品第十六
(17)讥谤品第十七
(18)嘱累品第十八

猜你喜欢
  大乘显识经·佚名
  兜调经·佚名
  佛入涅槃密迹金刚力士哀恋经·佚名
  教外别传·佚名
  妙法莲华经玄义节要·智旭
  优填王经·佚名
  如来示教胜军王经·佚名
  说无垢称经·佚名
  妙法莲华经忧波提舍·佚名
  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佚名
  众事分阿毗昙论·佚名
  宿曜仪轨·一行
  集古今佛道论衡·道宣
  万法归心录·佚名
  父母恩重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刘山老·唐圭璋

      山老字野夫,青州人。政和中,人传其寿一百四十五岁,云有道术。   满庭芳   跛子年来,形容何似,俨然一部髭须。世间许大,拐上做工夫。选甚南州北县,逢著处、酒满葫芦。醺醺醉,不知明日,何处度朝晡。   洛阳,花看了,归来

  • 孙浩然·唐圭璋

      孙浩然,不详其人。王诜曾画其离亭燕词意,作江山秋晚图(见攻媿集卷七十)。   离亭燕   一带江山如画。景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橘树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天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

  • 不要这样盈盈地相看·戴望舒

    不要这样盈盈地相看,把你伤感的头儿垂倒,静,听啊,远远地,在林里,在死叶上的希望又醒了。是一个昔日的希望,它沉睡在林里已多年;

  • 第六回 十字街闲游子弟 孤老院戏赚君王·蒲松龄

    话说万岁离了周元,走了多时,来到一道山岭,见了许多的人,拿着锨钁修路。那万岁不知是做什么的,遂问道:"你这些人修路为何?"众人说:"长官,你不知道么?我说与你听罢。" 修路的官票是老江。北京城里浪荡皇,听说他要出来撞,三宫六院

  • 卷第一百四十·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齐纪六〔起旃蒙大渊献(乙亥),尽柔兆困敦(丙子)凡

  • 春秋别典卷五·薛虞畿

    鲁文公【元年乙未在位十八年周襄王二十六年】晋襄公使人于周曰敝邑寡君寝疾卜以守曰三涂为祟使下臣愿借途而祈福焉天子许之苌谓刘康公曰夫祈福于三涂而受礼于天子此柔嘉之事也而客武色愿公备之晋果袭聊阮梁蛮氏戎

  • 名山藏卷之六十三·何乔远

    臣林记(统泰天顺臣)◆臣林记(统泰天顺臣)刘球于谦王竑袁彬赵荣李实杨善刘安罗通沈固朱鉴○刘球刘球字求乐更字廷振安福人也尝避难隐居姚江数年从学者甚众举进士仕礼部主事胡濙荐之英宗召入直秘阁日见

  • 卷之一百六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十九·朱轼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十九大学士朱轼撰名臣传十一晋陶侃陶侃字士行本鄱阳人也吴平徙家庐江之浔阳父丹扬武将军侃早孤贫为县吏鄱阳孝廉范逵常过侃时仓卒无以待宾其母乃截发得双髲以易酒肴乐饮极欢虽仆从亦过所望逵过

  • 周忠愍奏疏巻上·周起元

    明 周起元 撰西台奏疏题为仆臣利口饰辩大乖名教事疏臣惟士人立身稍有识向莫不仰止贤哲岂惟考槃之英不忍当吾世而失之即前修往矣吊古而想见其人犹津津有余慕焉近见太仆寺少卿徐兆魁与言官抵辩学步王国已属纵恣矣犹曰

  • ●四、经学极盛时代·皮锡瑞

    经学自汉元、成至后汉,为极盛时代。其所以极盛者,汉初不任儒者,武帝始以公孙弘为丞相,封侯,天下学士靡然乡风。元帝尤好儒生,韦、匡、贡、薛,并致辅相。自后公卿之位,未有不从经术进者。青紫拾芥之语,车服稽古之荣。黄金满籝,不

  • 鸱鸮·佚名

    ——弱者的哀鸣和呼号【原文】鸱鸮鸱鸮(1),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②,鬻子之闵斯③。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④,绸缪牖户⑤。今女下民(6),或敢侮予。予手拈据(7),予所捋茶(8),予所蓄租(9),予口卒瘏(10),曰

  • 成公·成公三年·左丘明

    【经】三年春王正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伐郑。辛亥,葬卫穆公。二月,公至自伐郑。甲子,新宫灾。三日哭。乙亥,葬宋文公。夏,公如晋。郑公子去疾帅师伐许。公至自晋。秋,叔孙侨如帅师围棘。大雩。晋郤克、卫孙良夫伐啬

  • 卷四百六·佚名

    △第二分善现品第六之一尔时佛告尊者善现,汝以辩才应为菩萨摩诃萨众宣说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之法。教诫教授诸菩萨摩诃萨。令於般若波罗蜜多皆得成办。时诸菩萨摩诃萨众及大声闻诸天人等咸作是念。尊者善现,为自辩才当为菩

  • 评新有鬼论与新无鬼论·太虚

    张东荪君此论的结论如下:一、承认幽灵学会所查究的事件不是伪造的。  二、承认身体死后有“心灵尚能余存若干时日”的现象。  三、但不须说为未有身体先已存在的灵魂。  四、这短期余存的精神,一、不久仍灭,二、一

  • 文镜秘府论·空海

    古代文论史料。日僧遍照金刚(774—835)撰。六卷。作者法号遍照金刚,俗姓佐伯,名空海。他生活在日本平安朝前期,于唐贞元二十年(804)至元和元年(806)在中国留学约三年,与中国僧徒、诗人交往甚密。对佛学以及文学、语言

  • 汉杂事秘辛·佚名

    一卷。作者不详。书前有明代作家杨慎题辞,故明沈德符《敝帚轩剩语》认为此书是杨慎伪作。鲁迅也持此说。《杂事秘辛》之“秘辛”二字,类似卷帙甲乙名目。其“杂事”,主要记叙汉桓帝刘志懿献梁皇后被选及册立的故事。作为

  • 遗教经论·佚名

    全一卷。印度天亲菩萨造,南朝陈代真谛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此论乃释论‘遗教经’之书。分七科释之,以阐述菩萨所修之教法。依此论释,遗教经乃属大乘部。注疏有遗教经论记三卷(观复)、遗教经论住法记一卷(元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