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妙法莲华经忧波提舍

梵名Saddharma -pun!d!ari^ka-s/a^stra, Saddharma -pun!d!ari^ka-upades/a ,凡二卷。印度大乘佛教论师世亲着,后魏菩提流支、昙林等合译。本书为法华经之注释书。又作妙法莲华经论、法华经论、法华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本书依据引之法华经梵本与鸠摩罗什译本不符,而类似现存之尼泊尔梵本。别译有元魏勒那摩提、僧朗等之妙法莲华经论优波提舍一卷,其译语虽与本论相同,然缺归敬颂,并有字句之差异及详略等不同。现今发现之敦煌出土本中,有类似高丽藏本勒那摩提译之论本。注疏有隋代吉藏之疏三卷、唐代义寂、义一合著之述记二卷等。

《妙法莲华经忧波提舍》全部章节目录

(1)妙法莲华经忧波提舍卷上
(2)妙法莲华经忧波提舍卷下

猜你喜欢
  般舟三昧经·佚名
  阿阇世王授决经·佚名
  阿速达经·佚名
  宝授菩萨菩提行经·佚名
  摩诃衍宝严经·佚名
  师子月佛本生经·佚名
  显无边佛土功德经·佚名
  佛名经(十二卷)·佚名
  弥勒下生经·佚名
  作佛形像经·佚名
  大药叉女欢喜母并爱子成就法·佚名
  提婆菩萨释楞伽经中外道小乘涅槃论·佚名
  成唯识论了义灯·慧沼
  六字大陀罗尼咒经·佚名
  仁王般若陀罗尼释·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十八·徐世昌

    钱陆灿钱陆灿,字尔韬,号湘灵,常熟人。顺治丁酉举人。与袁箨庵唐祖命方尔止张瑶星余淡心黄俞邰诸君子集牡丹花下前岁花时渡江去,去岁吴门三月暮。三度花开一度香,今年恰在金陵住。金陵旧是帝王都,岁岁花开如

  • 七言巻三十三·洪迈

      七言  夜岩谣         施肩吾  夜上幽岩踏灵草松枝已踈桂枝老新诗几度惜不吟此处一声风月好  岛夷行  腥臊海边多鬼市岛夷居处无乡里黒皮年少学采珠手把生犀照咸水  帝宫词  自得君王宠爱时

  • 卷三十五·陈邦彦

    <集部,总集类,御定历代题画诗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三十五目録故实类射虎图【明杨慎】题李广利伐宛图【明宋濓】李陵县军遇敌图【元陈泰】武帝问日磾图【宋刘子翬】题苏武忠节图【宋文天祥三首】跋苏

  • 卷三十五·志第十六·礼八·脱脱

        ◎礼八   ○宣圣庙   皇统元年二月戊子,熙宗诣文宣王庙奠祭,北面再拜,顾儒臣曰:“为善不可不勉。孔子虽无位,以其道可尊,使万世高仰如此。”大定十四年,国子监言:“岁春秋仲月上丁日,释奠于文宣王,用本监官

  • 卷一百八十一·列传第七十八·柯劭忞

      史弼 高兴 亦黑迷失   史弼,字君佐,一名塔剌浑,蠡州博野人。曾祖彬,有胆勇,木华黎兵南下,蠡州闭城自守,彬率乡人数百家诣营门请降,木华黎书帛为符,遣还。既而城破,独彬与同降者得免。   弼长通国语,膂力绝人,能挽强弓,里

  • 名山藏卷之七十七·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臣林记(嘉靖臣六)◆臣林记(嘉靖臣六)杨最杨爵杨继盛海瑞曾铣黄巩杨允绳沈炼杨最杨爵杨继盛海瑞○杨最杨最字殿之射洪人正德中进士历工部郎中尝衔命督逋山西归无所赂尚书尚书李燧衔之言最

  • 娄谅、夏尚朴传·张廷玉

    娄谅,字克贞,上饶人。少年时有志于研究宏伟独到的学术。闻吴与弼在临川,便去向他求学。有一天,与弼种地,召谅去看看,并对他说,学者须亲自做一些琐细的事。谅平素豪放不羁,从此以后有所改变,虽洒扫房屋台阶之事,也必亲身去做。景

  • 卷九十九·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九十九 朱批张璨奏摺 雍正七年七月初四日直隶按察使【臣】张璨谨 奏为请严跌钱之禁以重 国宝以清赌具事窃【臣】以一介庸愚荷蒙 皇上不次擢用畀以直隶刑名重任 洪恩异数欲报无能凡钦奉 谕旨

  • 卷三十七 卫康叔世家第七·司马迁

    卫康叔【索隐】:康,畿内国名。宋忠曰:“康叔从康徙封卫,卫即殷墟定昌之地。畿内之康,不知所在。”名封,周武王同母少弟也。其次尚有厓季,厓季最少。武王已克殷纣,复以殷馀民封纣子武庚禄父,比诸侯,以奉其先祀勿绝。为武庚未集,

  • 174.朋党的争吵·林汉达

    在宦官专权的日子里,朝廷官员中,反对宦官的,大都遭到排挤打击。一些依附宦官的朝官,又分成两个派别。两派官员互相倾轧,争吵不休,一直闹了四十年,历史上把这种争吵叫做“朋党之争”。这场争吵还是在唐宪宗在位时候开始的。有

  • 论语集説卷四·蔡节

    宋 蔡节 编述而第七【凡三十八章】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好去声】集曰老彭商贤大夫【邢氏疏 上蔡谢氏曰老彭之为人无所考】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比犹并之也窃比尊之之辞我亲之之辞老彭信古而传述者也

  • 赞叹品第二十三·佚名

    尔时佛告诸比丘,时净居天子以天妙香花遍散佛上。如佛世尊真实功德。以偈赞曰:众生烦恼暗,智慧能销除。如来所以出,为世光明者,降伏诸魔军,功德皆圆满。当雨大法雨,以普洽群生。世间最胜人,智力无逾者,处世无染著,犹如净莲华。众

  • 卷第八·智旭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八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集 大乘经藏 方等部第二之七 佛说宝雨经(十卷) (一名显授不退转菩萨记) (南身北此) 唐南印度沙门达摩流支译 佛于伽耶山,放顶光明,遍照十方,摄入

  • 卷八十三·佚名

    释方便品第六十九之下【经】&ldquo;世尊,是门,利根菩萨摩诃萨能入。&rdquo;佛言:&ldquo;钝根菩萨亦可入是门,中根菩萨、散心菩萨亦可入是门;是门无碍,若菩萨摩诃萨一心学者皆入是门。懈怠、少精进、妄忆念、乱心者所

  • 外道大略之相·印光

    外道之法,秘而不传,欲说而恐污我口,欲书而恐污我手,但以至诚念佛念观世音,为转彼之法,即不能转,岂为彼所转乎?外道之得以遍行全世界者,以秘密及发恶咒二种,使去此二种则冰消瓦散矣。光本欲略说,恐忌者降祸,姑说其大略而已,魔徒炽甚

  • 卷二十二·性音

    宗鉴法林卷二十二 集云堂 编 大鉴下五世 临济因半夏上黄檗山。见檗看经次。师曰我将谓它是个人。元来祇是个按黑豆底老和尚。住数日便辞去。檗曰。汝破夏来。何不终夏去。师曰义玄暂来礼拜和尚。檗便打趁令去。师行

  •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佚名

    一百八十卷。乾隆二十九年奉敕撰。与《大清会典》同时告成。《会典》原本,以则例散附各条下,盖沿历代之旧体。至是乃各为编录,使一具政令之大纲,一备沿革之细目,互相经纬,条理益明。考《周礼》为一代之典制,而六官所职,其文颇

  • 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道宣

    全一卷。唐代道宣撰。略称教诫律仪。又作行相法。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乃条录新学沙弥应遵奉之律仪。凡二十三章四六五条。卷首有自序,谓研钻义学之盛,诸善律仪渐趋废颓,然护持正法阐敷遗教,不能不重律规,故作此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