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嘱累品第十八

贤者阿难白世尊曰:诸佛大圣。悉等同一说不退轮乎。佛言:如是,等无有异。阿难问佛。假使诸佛同等讲不退轮。何因大圣向者说言:假使有人不欲违远佛法圣众。佛所兴显去来今佛。不当远离此经之卷。阿难又问。佛说法何所光兴。佛言:不退轮众。为显佛法。合集聚会。不退转种。如来所演也。阿难又曰:诸不退转菩萨大士应圣众乎。佛言:阿难。清净正意发大道心。观察此意。是辈皆应不退转众。阿难白佛。至未尝有。诸佛世尊善权方便。随时之义显扬大道。尔时天帝释即以天华散於佛上而叹颂曰:令一切人承善权方便演说经籍。佛言:拘翼。其闻是经欢喜信者,此辈之人犹当以此善权方便。说法开化多所发起。亦复如我等无有异。尔时有无数诸天之众。皆以天华供养世尊俱说斯言:令一切人逮得此法。阿难白佛。惟愿世尊,建立大慈。令是经卷後世人蒙之。佛告阿难。善男子善女人。来在此会。後世必值得是经卷。假使差跌在大海中。应得是经毕当闻之。所以者何。过去诸佛之所神变。摄是经法。阿难白佛。虽为过去诸佛威神。亦复现在今者如来至真等正觉之所建立也。说是语时。三千大千世界六返震动。应时佛前无央数亿百千之华。众宝莲华自然涌出。普光众会各照十方恒沙等国。尔时会者,遍见十方恒沙等刹。佛世尊前有宝莲华。亿百千叶。无不达者也。时天帝释自变其形作长者身。擎若干等华分布四辈。而说此言:愿持此华已散如来至真等正觉。又加供养此深经义。四辈如言:各各取华散诸佛上。众会皆见所散之华。在诸佛上化成华盖。应时四辈各白佛言:此何本瑞。光明巍巍乃如是乎。地大震动。又众宝华化现在佛前。所散诸华。一切佛上变成宝盖。佛言:阿难。皆是经卷之变应也。故当知。建立此经。流布一切。受者则思。尔时阿难复白佛言:今者世尊,圣旨之德建此经也。佛言:如是,建立护以及现在佛。亦复若此。等无差特。阿难问佛。今此经卷。所名云何。如何奉持。佛言:阿难。是经。名曰不猗果实除德迹想。又名持信奉法道迹往来不还无著声闻缘觉也。又名开化弊魔。又名遵奉六度无极。当持。所以者何。闻此经若信乐者即当具足六度无极。阿难又问。云何信乐而奉持者具足六度无极。佛语阿难。若族姓子族姓女。信喜是经不疑布施则度无极。不毁失戒则禁无极。在所忍辱则忍无极。亦不应懈怠离于怯弱则进无极。所为兴立如不轻举则禅无极。一切无念等于诸法则智无极。是故阿难。说是经卷号之名曰六度无极。又名不退转轮方等之法。阿难白佛。唯然世尊,闻是经名则为大饶益。何况受持讽诵者乎。佛言:如是难值。阿难又问。闻是经名能超几劫。佛言:阿难。闻是经不退转轮。欢喜信者,则当越除无数千百劫终始之患假使又闻。弃除贡高。信发道意。是辈云何。佛言:阿难。佛皆授决。得为无上正真之道意也。尔时四辈众会人人其前。化有莲华光色无量。一一华者,有无央数百千诸华。各怀悦豫,则取莲华供养世尊,同音叹曰:愿令吾等值是法世。亦效如今分别说之。时佛即笑。便有伎乐而自然鸣。香闻十方。无数千天空中雨华。栴檀粟金及天心华。诸天之衣散世尊上。贤者阿难。长跪叉手前白佛言:佛不妄笑会当有意。佛语阿难。今诸四辈。天龙鬼神。人及非人。闻是经者,後世所生。辄值此经演说其义。如我今日等无有异。佛说是时,贤者阿难。文殊师利菩萨。诸天世人。莫不欢喜。

猜你喜欢
  第十三卷·佚名
  新华严经论 第十一卷·李通玄
  佛说梵网经卷上·佚名
  卷第一百五十六·佚名
  卷十二·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一·玄奘
  欧美需要佛教的明证·太虚
  大般涅槃经疏 第十卷·灌顶
  卷第九·昙噩
  顺权方便经卷下·佚名
  菩提資糧論卷第五·欧阳竟无
  卷第八·通云
  卷六·投子义青
  第十卷·知礼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四·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双烈记目录·张四维

    第一齣 开宗第二齣 访道第三齣 引狎第四齣 推详第五齣 妄尊第六齣 抒悃第七齣 抵寓第八齣 代役第九齣 应募第十齣 勉承第十一齣 奇遇第十二齣 就婚第十三齣 计遣第十四齣 惜别第十五齣 受职第十六齣 

  • 山中·徐志摩

    庭院是一片静, 听市谣围抱; 织成一地松影—— 看当头月好! 不知今夜山中 是何等光景: 想也有月,有松, 有更深的静。 我想攀附月色, 化一阵清风, 吹醒群松春醉, 去山中浮动; 吹下一针新碧, 掉在你窗前; 轻柔如同叹息—— 不惊你安

  • 卷三十四 前秦録二·崔鸿

    苻健 苻健字建业洪第三子也初母羌氏梦感大罴而孕生之夜洪又梦族曹氏指健谓之曰是儿兴家门可以吾名字之于是名罴字世建后避石虎外祖张罴之名故改焉及长雄果便弓马好施予善事人甚为石虎父子所亲

  • 卷之四百五十·佚名

    光绪二十五年。己亥九月丙午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甲戌皆如之。  ○谕军机大臣等、翰林院侍读学士瑞洵奏奉天地方积弊太深。宜力求整顿。择尤胪举并据管见一摺奉天为根本重地

  • 五九 讲西游记·周作人

    义房的事情还有一部分没有讲到,现在来补说一下。义房第十二世亲兄弟共有九个,但是我们所能见到的后来只有四位罢了,末了的一个便是“九老爷”,号叫藕琴,这二字不知是什么意思,大概或者是后来改的同音字吧。他从小在外边,大约

  • 姚兴传·魏收

    姚兴,字子略,是姚苌的长子。姚兴消灭苻登后,才为父亲办理丧事,服丧守孝,在槐里自称皇帝,定年号为皇初(394)。大魏天兴二年(399),姚兴自己免去皇帝的称号,降称天王,定年号为弘始。姚兴派兵攻克洛陽,令他的弟弟东平公姚绍在此镇守

  • 卷三·楼昉

    两汉诏令卷三宋 林虙 编西汉三吕后【四】差次功臣【二年春】高皇帝匡饬天下诸有功者皆受分地为列侯万民大安莫不受休德朕思念至于久逺而功名不着亡以尊大谊施后世今欲差次列侯功以定朝位臧于高庙世世勿絶嗣子各袭其

  • 经济文衡续集卷一·佚名

    宋 滕珙 撰圣学类论古今帝王务学之要是年夏五月先生祠满复请六月孝宗皇帝即位诏求直言先生应诏上书论讲学脩攘任贤二事此居其首书上是月得祠明年癸未召赴行在此段首论尧舜禹务学之本次论帝王格物致知之要末谓大学孔

  • 卷十一·杨复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图钦定四库全书仪礼图卷十一     宋 杨复 撰丧服第十一子夏传【疏曰传者不知是谁人所作人皆云孔子弟子卜商字子夏所为案公羊传是公羊高所为高是子夏弟子今案公羊传有云者何何以曷为孰

  • 卷三十二·佚名

    △二商奉食品下尔时世尊,从羊子种树林起已,安庠渐至一树林下。彼树林名差梨尼迦(隋言出乳汁林)。到彼林已,结加趺坐。经於七日。为欲受彼解脱乐故。尔时世尊,经七日後。正念正知。从三昧起。如是世尊,经七七日。以三昧力。相

  • 寸丝不挂·佚名

    净居寺的比丘尼玄机,常在大日山的石窟中打坐参禅,有一天忽然兴起一个念头,心想:&ldquo;法性湛然深妙,原本没有来去之相,我这样厌恶喧哗而趋于定寂,算不得是通达法性的人。&rdquo;于是他立刻动身往访雪峰禅师。

  • 卷第十九·佚名

    阿毗达磨发智论卷第十九尊者迦多衍尼子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定蕴第七中一行纳息第五一行六七修  断正性二智二乐异二起  相定出定闻定不定觉支  断知天眼耳退得五通果  此章愿具说三三摩地。谓空无愿无相。

  • 毗尼母经卷第六·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若有比丘欲舍房余行。应先扫除房内涂治令净。擗叠敷具。以床远壁。安敷具床上。好者著下恶者覆上。二种敷具如上应广知。去时应白和尚阿阇梨。若听应去。不听当住。若过十腊有胜法事必能

  • 晏子春秋集释·吴则虞

    训诂著作。8卷。吴则虞著。中华书局1962年初版。正文沿用湖南思贤书局清人苏舆校本,断句参用明人杨慎本、凌澄初本,及王舟瑶圈点本。吸取前人四十余种笔记、校证、注释的研究成果,并以案语形式著录己见。证引广博,折

  • 书史·米芾

    又名《米海岳书史》。一卷。史传。宋代米芾撰。芾(1051—1107年),初名黻,字元章,号海岳外史,又称襄阳居士,襄阳人。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官至礼部员外郎,知淮南军。书画家,能诗文,精鉴裁。徽宗召为书画家博士。世

  • 卫生易简方·胡濙

    方书。十二卷(一作4卷)。明·胡撰。约刊于1410年。作者任礼部侍郎时出使四方,留心医学20余年中,广泛收集各地民间单方验方编成此书。书中分为诸风、诸寒、诸暑、诸湿等145类病证,共396方,主张方宜简易,多数方剂药仅一

  • 胎息经·佚名

    全称《高上玉皇胎息经》。不着撰人。一篇。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参校版本:《云夏七签》,该书春六十收有此经注本。道家功理功法类古典名著。《胎息经》作者已无可考,传本署为 “幻真先生注”,但注释颇不

  • 禽星易见·池本理

    一卷。明池本理撰。禽星是古代占星家的一种占法,传说此法始于张良,为兵家秘传,其实于一切人事得失趋避无所不占。其方法不一,本书则专取七元甲子局,用翻禽倒将之法推算时日吉凶。所论禽宫性情,较他书为简明,其以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