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师子女品第十五

尔时私休童女。与五百童女俱问佛言:唯然世尊,女人若学是经卷者,获何功德。设讽诵读。福何所趣。佛言:女人若求无上正真之道。欲学此经。观馀女人。所以者何。若学此经专精不乱。不效他女贪於尘劳。犹是之缘致女人身。私休又问。何谓女人之尘劳也。为欲所惑奚受女身。答曰:若有女人。见他妇女端正姝好宝婴珞身。不以愿乐。自观察已,譬如秽厕。心不乐欲。造污路观。不以为清。若贪乐是,则受女身。又计女人多怀嫉妒。心口各异。而不相副。不应前後。虽见比丘。但求名闻。不用经法。多怀瞋恚。喜会人客。未尝利求如此像经。若读诵者心在著求。其志愦乱游于尘埃。以是之故。受女人形。不能除罪。此以女人。设除爱欲。不兴邪想。受此经本。持讽诵读。所以者何。是深尊经。除女尘色。又问。假使女人。不愿其身。受此经法。持讽诵读。以何因缘。转女像耶。佛言:欲转女身。受此经籍。持讽诵读不愿女人。常畏秽之。譬如有人见大炽火自投其中。而口说言:莫令火烧。无使伤迹於童女意云何。彼人言尔。宁得愿乎。答曰不得。天中之天。所以者何。计於火种主有所烧。烂坏肌肉不得无伤。佛言如是,此经亦然。烧尽尘埃爱欲无馀。设使贪著情欲之态累世自危。是故女人欲转是身。速当究竟成於圣道。见无央数诸佛世尊,备无量辩。当受此经持讽诵读。私休童女及五百人俱白佛言:吾等省念。世尊,往古从定光佛如来至真等正觉。受此经本。持讽诵读。为无量亿百千之众演说其义。阿难白佛。此私休身虽为女人则非女也。所以者何。今吾最後而目察睹。私休童女示现变化乃如是乎。愍伤女人欲以度脱。摄诸男子不见处所。以是感动化众女人。佛言阿难。其私休者,非男非女无有此法。所以者何。观诸法本。不得男子亦无女人。一切诸法皆无可获。等不差特。所以者何。如是计之。非男非女。私休童女分别此经。无所罣碍逮得法明。是故阿难。若有女人欲求男子。当顺私休修行之法。受是经卷持讽诵读。

尔时五百比丘尼前白佛言:吾等之类。从今日始受是经本持讽诵读。不乐女人秽厌此身。从今以往不复座寐。讽诵此经通利乃定。时佛赞曰:善哉!是之所说讽诵斯言:被大德铠通达精进不慕女像。是故仁者,益加勤修受此经本持讽诵读。时比丘尼。闻佛所说欣然大悦。即脱身衣以覆佛上。而叹颂曰:

我今日得乐,望为男子身。正觉言无异,必获世上尊。

於是五百长者妻。闻比丘尼被是德铠。即从座起前白佛言:唯天中天。吾从今始受此经卷持讽诵读。愿令我等获得自在。不系缀人莫察他颜。离於魔使难固之患。所以者何。正使女人生于王家,则有所属不得自在。尽其形寿给事夫婿。是故我等今日始遵精进。假使有人。说此经中一句之义。不敢诽谤。至穷命尽不近夫婿。令我等读解此经。於时世尊,赞长者妻言:善哉善哉!是女人等。今於佛前大师子吼。此言甚佳被无极铠。如人所志不察他颜。不负重担十月怀躯。亦不加遭而入胞胎。所生佛国清净佛土。无女人处莫有瘕疵。阿难问佛。此诸姊等所生世界。其号云何而无瘕疵。佛言:世界号宝莲华藏。当生彼土。又问佛言:圣号为何如来至真等正觉。佛言:佛号一切诸宝妙珍之光如来至真等正觉。现在说法。是长者妻学此经籍。见彼如来。时长者妻。欢喜踊跃善心生矣。即解颈著百千之宝七宝珠婴。以散佛上。同声说偈言:

今日获大望,当弃女人身。等觉言无特,口演至诚语。当除此愚形,女人殃罪体。痴騃志贪著,不解知本无。

非更於胞胎,除去所受身。逮得无上义,未尝有所处。

时长者妻说是偈已,瞻仰尊颜。目未尝瞬。

猜你喜欢
  答华东基督教教育代表团问(五则)·太虚
  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第八·佚名
  序·佚名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上·佚名
  卷第五·佚名
  卷之十·纪荫
  卷第四十二·佚名
  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卷第二·佚名
  卷第三十六·志磐
  法门须量力而修·印光
  卷第三十·佚名
  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卷第二·彦悰
  佛说法集经卷第二·佚名
  成唯识论演秘卷第八·智周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义山诗集卷上·李商隐

    唐 李商隐 撰锦瑟锦瑟无端五十一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玊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重过圣女祠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萼緑

  • 列传第四十六 周室诸王·李延寿

    文帝十三王 孝闵帝一王 明帝二王 武帝六王 宣帝二王周文帝十三子:姚夫人生明帝。后宫生宋献公震。文元皇后生孝闵皇帝。文宣叱奴皇后生武帝、卫剌王直。达步妃生齐炀王宪。王姬生赵僭王招。后宫生谯孝王俭、陈惑王纯、

  • 卷二百五十三 熙寧七年(乙卯,1075)·李焘

      起神宗熙寧七年五月盡其月   五月戊戌朔,曲赦熙河路,雜犯死罪降從流,流以下釋之。本路馬步軍并今年二月已後運糧草、材木修築堡寨等廂軍、義勇、弓箭手、蕃兵、寨戶、彊人,及自京至本路急腳、馬遞鋪兵士,諸路差在熙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三十八·杨仲良

      徽宗皇帝   方田   崇宁三年七月辛卯,宰臣蔡京札子言:『臣等窃以赋调之不平久矣。自开阡陌,使民得以田私相贸易,富者贪于有余,原立价以规利;贫者迫于不足[1],薄移税以速售,故富有跨州轶县,所管者莫非膏腴,而赋调反轻;贫

  • 卷之一百七十四·佚名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六月。乙酉朔上驻跸昂几尔图地方  ○命理藩院檄青海萨楚墨尔根台吉等、谕以噶尔丹败逃、及达赖喇嘛、已死九年、第巴匿之、假其言诳诱噶尔丹作乱之故。令探听噶尔丹声息。倘彼西走、即行

  • 第九节厝屋·佚名

    第一 认税店屋字第二 认税字第三 税店字第四 认税字第五 典契字第六 典契字第一认税店屋字立认税店屋字人台南市五帝庙街第五番户陈肇渊,认税出台南市下横前街第十三番户内前进店屋一栋,系蔡自发每房共有之业,议定每月税

  • 卷三十八·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三十八雍正十三年夏六月癸酉议西路撤兵事宜办理军机大臣等议覆言署宁逺大将军查郞阿等奏西路军营撤兵事宜一巴图鲁官兵进口后定例止给口粮索伦奉天吉林等兵并道逺恐盘费不足请官借三

  • 锦里耆旧传卷四·句延庆

    【起伪广政二十八年冬至干徳四年春】(宋)勾延庆 撰国朝收蜀十二月癸亥伪蜀太子秦王玄哲统领兵士至剑门时招武诸路兵马并已奔退遂回入城正月癸酉前军都陪署王太傅全斌统领大军至汉州界蜀主差伪通奏使伊审征走马送降欵 

  • 庞瑜传·张廷玉

    庞瑜,字坚白,湖广公安人。家贫,世代以种田为业。夏季赶牛拉水车灌田时,捧书在牛后朗读不辍。由贡生授京山训导。崇祯七年(1634)升为陕西崇信县知县。该县无城墙,有贫民百余户,闹兵荒。陕西农民起义爆发,瑜料定义军必来攻击崇

  • 卷五·郭琇

    钦定四库全书 华野疏稿卷五     湖广总督郭琇撰纠参州牧疏 题为特参贪庸州牧以清吏治事窃照州牧为亲民之官务在洁巳奉公爱养百姓乃为不负职守臣自涖任以来惟思精白乃心日夜氷兢期俾官称其职民安其业以仰副我 皇

  • 第九章 大汉帝国的发展·张荫麟

    第一节纯郡县制的重建刘邦即帝位之初,除封了七个异姓的“诸侯王”外,又陆续封了一百三十多个功臣为“列侯”,汉朝的封君,主要的就是这诸侯王和列侯两级。在汉初,这两级的差异是很大的。第一,王国的境土

  • 丽泽论说集録卷三·吕祖谦

    门人所记诗说拾遗诗者人之性情而已必先得诗人之心然后玩之易入诗三百篇大要近人情而已看诗且须讽咏此最治心之法看诗者欲惩穿凿之弊欲只以平易观之惟平易则易看若有意要平易便不平易今之言诗者字爲之训句爲之释少有全

  • 跋·胡寅

    右《叙古千文》,礼部侍郎胡公明仲所作,其叙事立言,昭示法戒,实有《春秋》经世之志,至于发明大统,开示正途,又于卒章深致意焉。新学小童,朝夕讽之,而问其义,亦足以养正于蒙矣。清江刘孟容,出其先朝,奉君所书八分小卷,庄谨齐一,所以传

  • 卷第十·佚名

    嘉兴大藏经 莲峰禅师语录莲峰禅师语录卷第十嗣法门人性深等编杂咏下梅花百咏梅种遗来嘉实木天然嬴得色香一着先枝叶奇从个里发溪山何处不堪传种梅为爱闻香霜雪前多培岩下与溪边个中含尽未生韵发干成花任岁年丐梅久慕

  • 书法正传·冯武

    十卷。书论。清代冯武撰。武,字窦伯,别号简缘,江苏常熟人。其父知十,从父班,号钝吟。班以书法名当世,武受其学,善书。前四卷选辑元明人论著,以确立执笔、用笔、用墨、结体的规范。其序为:陈绎曾《翰林要诀》、周伯琦

  • 金粉世家·张恨水

    现代长篇小说。张恨水著。原载1927年2月14日至1932年5月22日北平《世界日报》。上海世界书局1933年2月出版单行本。书前有《自序》。作品以北伐战争前夜为背景,描写了内阁总理金铨一家悲欢离合的盛衰史。小说女主人公

  • 过墟志·佚名

    清代文言短篇传奇小说。清墅西逸叟(康熙间人)原作,毛祥麟(1815?—1874以后)改作。原作文繁,分上下二卷,篇前有康熙十五年(1676)作者自序,长期仅有钞本流传,文字已多异同。至光绪间始有印本,题名或作《过墟志感》。今

  • 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佚名

    中国人假托弥勒化身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逐段引用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经》经文,每段用一首偈颂总括其主旨。据此文之序,谓梁武帝请志公(即宝志,梁《高僧传》卷十作保志)讲经,志公荐傅大士,唱经歌四十九首,终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