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鸱鸮

——弱者的哀鸣和呼号

【原文】

鸱鸮鸱鸮(1),既取我子,无毁我室。

恩斯勤斯②,鬻子之闵斯③。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④,绸缪牖户⑤。

今女下民(6),或敢侮予。

予手拈据(7),予所捋茶(8),予所蓄租(9),予口卒瘏(10),曰予未有室家。

予羽谯谯(11),予尾翛翛(12)。

予室翘翘(13),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14)。

【注释】

①鸱鸮(chixiao):猫头鹰。②恩、勤:勤劳。斯:语气助词,没有实义。③鬻(yu):养育。闵:病。④彻:寻取。桑土:桑树根。⑤绸缪(choumou):修缮。牖:窗。户:门。(6)女:汝,你。(7)拮(jie)据:手因操劳而不灵活。(8)捋(luo);用手握住东西顺着抹取。(9)蓄:收藏。租:这里指茅草。(10)卒瘏(tu):因劳累而得病。(11)谯谯(qiao):羽毛干枯稀疏的样子。(12)翛翛(Xiao):羽毛枯焦的样子。(13)翘翘:危险的样子。(14)哓哓(xiao):由于恐惧而发出的叫声。

【译文】

猫头鹰啊猫头鹰,你已夺走我孩子,别再毁坏我家室。

操心操劳多辛苦,养育孩子我病倒。

趁着天上没下雨,寻取桑树的根皮,捆扎窗子和门户。

如今你们这些人,也敢把我来欺侮。

我手操劳已麻木,我采白茅把巢补,我把茅草储藏起,我嘴积劳已成疾,我的家室未筑起。

我的羽毛已稀少,我的尾巴已枯焦。

我的家室太危险,风雨飘摇很难保,我心恐惧大声叫。

【读解】

这首诗以寓言的方式,表现了一个弱者在强者面前的倾述和呼号,为自己风雨飘摇、朝不保夕的命运而哀鸣。

动物界生存竞争的法则是“物竟天择,适者生存”。为生存而挣扎奋斗乃天性所决定。如果说上帝造物别有用心,那就是让它们相互竞争,弱肉强食,强者生存,弱者亡种。这一法则是冷酷无情的,不允许有任何幻想和侥幸心理存在。

另一方面,强者和弱者虽然像是天生的,比如狮子与羔羊,但是弱者各自有各自的“高招”,斗不赢可以跑,排不过体力可以拼智慧。这一来,物种的丰富性便得以保存,大千世界便热热闹闹更精彩。

与动物相比,人的生存境况是触目惊心的。人之中身体上的强者往往是受压迫和受奴役的,比如奴隶;人受着太多社会的、传统的、心理的、观念的、政治的束缚,强弱之别不是依自身的本领(谋生的能力)来决定,而是取决于地位、名声、财富、权力、偶然的机会。可以假设,如果夺去权势者、富有者、名人、暴发户们除自身以外的一切东西,把所有人放在同一地平线上,那么,也许那些所谓“强者”恐怕是最软弱、最无能、最不能自食其力之辈,更不用说有资格参与无情的生存竞争了。

猜你喜欢
  卷四 墬形训·刘安
  榕村语録卷二十·李光地
  凡例十三条·蔡清
  卷六十七·程公说
  宫室考卷上·任启运
  第七篇 箴言 第七十七章 张弓·林语堂
  目录·毛奇龄
  尚书考异卷一·梅鷟
  四如讲稿卷五·黄仲元
  目録·李光地
  卷四·王昭禹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二·佚名
  佛法建在果证上·太虚
  佛说鹿母经之二·佚名
  论中阴·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十七 李斯列传第二十七·司马迁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1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

  • 卷十·舒赫德

    癸未舒赫徳奏言【臣】前奏贼匪畏惧官兵有一二千人豫行逃窜一节系【臣】等初至临清传闻之説现今讯问获犯据供二十三日贼人知官兵两路进攻因于旧城外东面派人五六百抵御经官兵杀退回城又城北塔湾一带贼豫派人千余在彼迎

  • 卷之一千二百二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八十五·佚名

    光绪十年。甲申。闰五月。甲辰朔。上诣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午申皆如之。内记  ○谕军机大臣等、潘鼎新奏官军续克匪峝多处一摺。广西思恩县土匪滋事。自官军攻克草峝等处。复于四月闲会攻建

  • 十国春秋卷九十一·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闽二嗣王世家嗣王名延翰字子逸太祖长子也太祖既薨延翰自称威武留后汀州民陈本聚众三万围汀州延翰遣右军都监柳邕等将兵二万讨之未防本为邕等所斩【通鉴天成元年正月破陈本】延翰为人长大美晳如玊而好读书

  • 崔鸊传(附崔瞻、崔景凤传)·李百药

    崔鸊,字长孺,清河东武城人氏。父休,魏七兵尚书,赠仆射。鸊状貌伟丽,举止符合规范,年轻时就有声望,因此被社会推重。初为魏世宗挽郎,后升任太学博士。永安中,坐事免职回归乡里。高祖在信都起义,鸊便投奔而来。高祖见到他后,十分高

  • 卷七·孔毓圻

    钦定四库全书幸鲁盛典卷七上入大成殿诣先师神座前命侍衞啓帷拂尘肃瞻塑像顾问衍圣公孔毓圻曰此像造于何年毓圻奏曰相传东魏兴和三年兖州刺史李珽始塑圣像以次观颜子曾子子思子孟子像附录 碑记君姓李字仲琁赵国柏仁人

  • 卷二十八·叶隆礼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二十八译改国语解【附】穆尔穆棱【地名蒙古语穆尔踪迹也穆棱江也原作也里没里今改正】托果斯穆棱【蒙古语托果斯孔雀也穆棱江也原作陶猥思没里今改正】尼噜古穆棱【蒙古语尼噜古腰也穆

  • 后序·陈启源

    毛诗稽古编后序起甲寅讫丁卯阅十有四载三易稾始成此编虽然未敢自谓尽善也忆初脱稾时以质于朱子长孺頼其指摘得以改正者数十条今复再易稾所改正又数倍于前矣欲求就正之人不能起长孺于九原也辍斤息之叹乌能己巳噫余之

  • 卷十三·顾栋高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类释卷十三国子监祭酒顾栋高撰释衣服衮衣绣裳笺衮衣裳九章一曰龙二曰山三曰华虫【雉也】四曰火五曰宗彛【虎雄也】皆缋于衣六曰藻七曰粉米八曰黼九曰黻皆绣于裳舜有十二章周以日月星辰画于旂而登龙于

  • 卷二·吕本中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解卷二宋 吕本中 撰隐公四年春王二月莒人伐杞取牟娄公羊传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疾始取邑也【刘氏权衡公羊以谓外取邑不书疾始取邑故书非也公羊以百二十国书言之故云尔不知伐国取邑有赴不赴也赴者书

  • 卷八·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诗所卷八大学士李光地撰周颂颂者祭祀之乐歌也自天地以及宗庙百神无非祭者然天地至大不可以形容也故郊祀明堂惟言配者之功德而已余则自宗庙之祭而类及之而以助祭之诗附焉其篇先以文王者以圣德受命四始皆文

  • 叙官·佚名

    王建立国都,辨别方向并确定[宗庙和朝廷的]位置,划分都城与郊野的界限。分设官职,用作民众的榜样。于是设立秋官司寇,让他率领下属,掌管天下的禁令,以辅佐王惩罚违法的诸侯国。刑官的属官有:大司寇,由卿一人担任;小看]寇,由中大

  • 卷五十(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月藏分第十四诸恶鬼神得敬信品第八之一。尔时护世四大天王,见无量阿僧祇天龙夜叉。乃至迦吒富单那等。种种色。种种形。种种欲。种种行。种种性。彼等於诸众生性无慈愍。瞋恶粗穬。不观後世畏。不入他分无所护持。数恼

  • 起信论海东疏刊行序·元晓

    释于大乘起信论之疏。振古凡有三品。曰法藏曰慧远。曰元晓。世谓之本论三师。就中先二疏行于世年已尚矣。是机缘方熟也。今斯疏唯闻有其本。更不阅之者。岁亦深焉。惟时宜未合也。所谓僧传。清凉观公于淮南法藏受海东

  • 随隐漫录·陈世崇

    宋代笔记。5卷。陈世崇著。本书多记南宋朝廷典章故事、士林轶事及诗词佚文。如卷1记紫宸殿上寿仪,卷3记孟享驾出仪等,颇有史传所末及者。卷1末条记宋亡后二年(1281)之事。第2卷论汉平帝、后晋愍怀太子妃等条,皆借古事以

  • 吕祖师三尼医世说述·吕洞宾

    文所以载道也,余闻世间是文久矣。忆自弱冠时,得侍东篱老师于桐柏山。

  • 元艺圃集·李蓘

    元诗总集。4卷。明人李蓘编选。《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总集类。卷首有明万历十年(1582)五月李蓘自序,万历十年八月李蓘再序。李蓘编有《宋艺圃集》,本集是其续编。4卷之中共收入118位元代诗人的625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