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禅宗公案大全

公案原意指官府用以判断是非的案牍。所谓案牍即指文书而言。官府之文书成例及讼狱论定者谓之案或公案。禅宗公案是禅宗的血脉,是记录中国禅宗的主要文献,也是禅宗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公案的内容大都与实际的禅修生活密切相关。禅师在示法时,或用问答,或用动作,或二者兼用,来启迪众徒,以使顿悟。这些内容被记录下来,便是禅宗公案。近些年的所谓佛教文化热,很大程度上是禅文化热。为了使大家初步了解禅的知识,本书编者选出二百则公案,加以简单解说,以使人们正确认识禅文化,走近禅文化。

《禅宗公案大全》全部章节目录

(1)只手之声
(2)断指求法
(3)大机大用
(4)卧如来
(5)去了依赖性
(6)禅心经语
(7)还重吗?
(8)荣枯一如
(9)师姑是女人
(10)处事秘诀
(11)参禅法器
(12)一坐四十年
(13)雪霁便行
(14)十后悔
(15)十事开示
(16)存财于信徒
(17)一得一失
(18)缘起性空
(19)哭笑无常
(20)银货两讫
(21)三种人
(22)虔诚的心
(23)真正的自己
(24)放逐天堂
(25)把门关好
(26)放下什么
(27)八风砍不动
(28)文殊现身
(29)无情说法
(30)从心流出
(31)肯定自己
(32)寸丝不挂
(33)求人不如求己
(34)深不可测
(35)什么冤仇
(36)艳诗
(37)快乐与痛苦
(38)活得快乐
(39)因缘所成
(40)一窒六窗
(41)今天不方便
(42)不能代替
(43)谁知道你
(44)方外之交
(45)一起活埋
(46)石头狮吼
(47)茶道
(48)为师胸怀
(49)菩提本无树
(50)禅非所知
(51)能大能小
(52)百年一梦
(53)一休与五休
(54)南泉救鹅
(55)一与三
(56)咬空
(57)傅大士偈语
(58)三掌断三际也
(59)出口示相
(60)百年钻故纸
(61)三唤四唤
(62)前世今生
(63)玄机参禅 寸丝不挂
(64)我自成佛不读经
(65)指与月

猜你喜欢
  赖吒和罗经·佚名
  鸯崛摩经·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华严)·佚名
  大乘不思议神通境界经·佚名
  诸德福田经·佚名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佚名
  佛法修行止偏法要·印光
  心经随喜·胡兰成
  八大灵塔名号经·佚名
  毗沙门天王经·佚名
  建立曼荼罗及拣择地法·佚名
  一百五十赞佛颂·佚名
  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世亲
  九品往生阿弥陀三摩地集陀罗尼经·佚名
  三峰藏和尚语录·三峰法藏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六出 题花·孟称舜

    【凤凰阁】〔生上〕无情无绪,几个流莺声度。起来闲步小庭除,怕有玉人来去。玉人何处?刚剩得形单影孤。一番笑语未分明,道是无情又有情。我几次低头自惆怅,〔叹介〕小姐啊,你做了“熟梅天气半阴晴。”小生为娇娘,留

  • 卷八百三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三十四贯休夀春进祝圣七首千载降祥九天宫上圣降世共昭回万彚须亭毓羣仙送下来承乾当否极庶事尽康哉只有羲轩比其余不可陪文有武备武宿与文星常如掌上擎孙吴机不动周邵事多行旰食炉烟细宵

  • 卷七十七 大中祥符五年(壬子,1012)·李焘

      起真宗大中祥符五年正月盡是年五月   春正月癸酉,命翰林學士晁迥、樞密直學士劉綜、知制誥李維、龍圖閣待制孫奭同知貢舉,上作詩勖以掄材之意,始遣內臣二員承受奏報。   蘇州言水災,詔蠲其民秋租。   杭州言浙

  • ●卷二十四·徐梦莘

      政宣上帙二十四。   起宣和七年十二月十日丁未,尽十五日壬子。   十日丁未斡离不(改作斡里雅布)陷燕山府。   陷燕纪曰:十日金人立旗帜城上十二日斡离不(改作斡里雅布)邀蔡公已下当日於球场相见令东向拜传言曰:大

  • 第六十回 陷江南洪氏定制 攻河北林酋挫威·蔡东藩

      却说江宁被困,总督陆建瀛率绿营兵守外城。将军祥厚,副都统霍隆武,率驻防兵守内城。城外商民,亦自募义勇队出击,守陴官兵发炮助战。义勇兵系临时召募,究竟不谙战阵,被长毛杀败,转身逃回,城上的炮声,还是不绝,一阵弹子,把义勇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十·佚名

    嘉靖二十五年四月丁亥朔时享 太庙命成国公朱希忠代○戊子○广陵王俊槻薨赐祭葬如例○庚寅○总督陕西都御史柯相各言虏酋士囊遗孽狼台吉等凡五部纠众二万九月间侵犯定边卫我军邀击而去连营不角□羊臣等窃料黠虏变诈且

  • 第一四四移光绪十四年四月四日一一三二三—一·佚名

    北路右营副总府翁,移送站兵吴瑞启遗失公文事件,移请新竹县提究移文 钤记 北路右营钤记(印文不清)光绪十四年四月日到特授福建台湾北路右营副总府翁为移送讯办事。本年四月初四日,据城汛把总郑飞熊禀称

  • 七四二 河南巡抚雅德奏遵旨查缴《青霞集》等书折·佚名

    七四二 河南巡抚雅德奏遵旨查缴《青霞集》等书折乾隆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八日河南巡抚臣雅德跪奏,为钦奉谕旨,恭折覆奏事。窃臣于十二月初四日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寄字内开,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二十日奉

  • 绎史卷一·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开辟原始列子昔者圣人因隂阳以统天地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

  • 职官五·徐松

    制置三司条例司【宋会要】神宗熙宁二年二月二十七日,以尚书左丞、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参知政事王安石同制置三司条例。 三月十一日,上曰:「近阅内藏库奏,外州有遣牙前一人专纳金七钱者。因言牙前伤农,令制置三司条例司讲求

  • 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

    【原文】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译文】 孔子说:“志向不同,不在一起谋划共事。” 【读解】 所谓“人各有志,不能强勉。”又所谓“鹤鹊安知鸿鹅之志!”.其实都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意思。 当然,“道”在这里的外延

  • 居业録卷一·胡居仁

    (明)胡居仁撰○心性第一今人言心学者便要说静时无心居仁问之设若无心亦须有理彼又应曰静无而动有彼信以为静时眞无心与理矣夫天命之性与生俱生不可须臾离故静而未有事接之时则此心未动此理未发然此时此心寂然在内此理全

  • 第十一章 2·辜鸿铭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辜讲孔子在年老的时候说:“在前几年,在我周游列国的时候跟着我共患难的那些人中,现在却没有一

  • 第三章 15·辜鸿铭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辜讲当孔子第一次在国家教堂(太庙:代天子供奉祖先的祠堂)任职的时候,在祭祀的每一个阶段,都会问别人自己该怎么做。马上就有人议论,“是谁

  • 卷八·黄仲炎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通说卷八     宋 黄仲炎 撰宣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公子遂如齐逆女三月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宣之遂犹桓之翬也或曰讥丧娶或曰讥不亲迎其犹放饭流歠而问无齿决者乎夏季孙行父如齐世谓季孙行父家无

  • 法华义记卷第一·法云

    光宅寺沙门 云法师撰释迦如来初应此土乃。欲觉悟长迷远同极圣。但以众生宿殖善微过去因弱。致使五浊障于大机。六蔽掩其慧眼。又险难长远生死无际。是故不可顿明一乘因果大理。事不得已故初诣鹿苑。开三乘异因。指别

  • 摄大乘论释论 第四卷·世亲

    摄大乘论释论 第四卷世亲菩萨造隋天竺三藏笈多共行矩等译应知胜相胜语第二之一相章第一论曰。已说应知依止。应知相云何可见。此略说有三种。谓依他相分别相成就相。此中何者是依他相。阿梨耶识为种子虚妄分别

  • 仁王经疏·佚名

    难闻时。更无先后。简去传闻。成上我闻。故云一时。异说如是。次辨过非先以事验。后引文证。事验如何。如经中说。阿难是佛得道夜生。如小乘中佛成道已过六七日。即便说经。阿难尔时。犹在怀抱。身不豫会。佛成道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