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八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通说卷八     宋 黄仲炎 撰宣公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公子遂如齐逆女三月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

宣之遂犹桓之翬也或曰讥丧娶或曰讥不亲迎其犹放饭流歠而问无齿决者乎

夏季孙行父如齐

世谓季孙行父家无私积鲁之忠臣也今观春秋书季孙行父如齐则是附奸党恶之辈岂得谓之忠臣哉仲爲不道杀嫡立庶举鲁国之人皆疾之使行父而忠於鲁必以死争之矣今不惟不能争又且翼成其事当宣公篡立之初则爲之纳赂於齐以请会如其所爲是亦一仲遂尔其後仲遂旣死宣公旣薨惧公孙归父之害己而後号之人曰使我杀嫡立庶以失大援者仲也夫呜呼当其时不能治也而叹息於易世之後其将谁欺然则其家无私积者犹公孙弘之布被焉尔

晋放其大夫胥甲父于卫

放流放之也书曰放驩兜于崇山是也晋放其大夫胥甲父于卫放无罪也

公会齐侯于平州公子遂如齐六月齐人取济西田春秋之乱至於篡弑之纷纷者无他焉由王室不竞而强大之邦力可以讨贼者苟於贪赂而不顾也自强大之邦苟於贪赂而不顾使世之乱臣贼子得以赂免於是篡弑之祸始接踵於天下矣故许田入郑而桓篡成郜鼎入鲁而督罪释济西入齐而宣位定春秋备书于册以见利赂之祸如此其极使爲人上者必务禁絶之而後乱臣贼子有所惧而不敢动於恶矣

秋邾子来朝

邾自僖文之世常与鲁抗今宣篡立而反朝之非畏鲁乃畏齐也齐悦鲁之利邾畏齐之压而公论不复存矣此所以爲春秋之乱也

楚子郑人侵陈遂侵宋晋赵盾帅师救陈宋公陈侯卫侯曹伯会晋师于棐林伐郑

冬晋赵穿帅师侵崇

崇秦之与国也左氏载晋欲求成於秦赵穿曰我侵崇秦急崇必救之吾以求成焉冬赵穿侵崇秦弗与成夫机心一动鸥鸟高飞况於人乎秦弗与成是晋人以诈失之也

晋人宋人伐郑

二年春王二月壬子宋华元帅师及郑公子归生帅师战于大?宋师败绩获宋华元秦师伐晋夏晋人宋人卫人陈人侵郑

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臯

左氏载孔子曰宣子古之良大夫也爲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说者多从之谓弑君者穿而非盾也盾之不幸特以亡不越竟反不讨贼受此名尔不知非孔子之言也夫春秋以弑君名赵盾者岂以天下至恶之名而加之无罪之人哉盖赵穿之弑实赵盾主之也朱氏论此谓如司马昭之弑高贵郷公虽非昭自下手而所以使贾充成济之徒抽戈用命者昭也谓非昭弑可乎观弑灵之後宣子复使赵穿逆公子黑臀于周而立之盖盾之於穿岂特不讨而已又且使之援立新君以固其位观此则穿之弑非盾使之而谁也夫内蓄不臣之谋而外爲掩覆之迹当时之人有不能尽知者而春秋必察焉以正其名则无所逃罪矣故曰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冬十月乙亥天王崩

三年春王正月郊牛之口伤改卜牛牛死乃不郊犹三望

鲁郊僭礼也郊牛之口伤改卜牛牛死是於僭礼之中又知天意之不享也

葬匡王

楚子伐陆浑之戎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盖名爲伐戎实在偪周也

夏楚人侵郑秋赤狄侵齐宋师围曹冬十月丙戌郑伯兰卒葬郑穆公

四年春王正月公及齐侯平莒及郯莒人不肯公伐莒取向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荅反其敬行有不获者皆反求诸已其身正而天下归之鲁宣公挟齐侯以平莒郯之争而莒人不肯是行有不获者反求诸已可也怒而伐之然且不可况因以爲利乎公伐莒取向盖负贩小人之所羞爲也

秦伯稻卒

夏六月乙酉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

陆淳云子公弑君之贼其恶易知子家纵其爲逆罪莫大焉故书爲首恶也是不然观左氏郑灵公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子公怒染指於鼎尝之而出公怒欲杀子公子公与子家谋先子家曰畜者犹惮杀之况君乎反谮子家子家惧而从之夏弑灵公子家即归生也方子公与子家谋先子家未可则弑未成及子家旣从则弑遂成是成弑君之事全在子家岂止於纵人爲逆也哉然郑灵公不以礼遇其臣至於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以激其怒又自怒而欲杀之爲君如此虽欲无乱亦不可得已

赤狄侵齐秋公如齐公至自齐冬楚子伐郑

五年春公如齐夏公至自齐秋九月齐高固来逆叔姬左氏载春公如齐高固使齐侯止公请叔姬焉秋高固来逆女自爲也夫人所以能自立於天地闲者义而已矣苟爲不义则自视歉然惟人之畏百骸四体岂复我有哉观鲁宣公以不义得国倚强齐以自固土田荐贿玉帛造庭举千乘之国惟齐是听今遂见偪于齐连昏於齐之大夫而不敢违焉此孟子所谓人役者也

叔孙得臣卒

冬齐高固及子叔姬来

齐高固胁娶鲁女而挟以归宁鲁国之耻也

楚人伐郑

六年春晋赵盾卫孙免侵陈夏四月秋八月螽冬十月七年春卫侯使孙良夫来盟夏公会齐侯伐莱秋公至自伐莱大旱

冬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于黑壤

黑壤之会晋人止公以赂免焉盖宣爲不义不特齐人得以无道加之而晋人亦得以无道加之也

八年春公至自会

夏六月公子遂如齐至黄乃复

公孙敖如京师不至而复是无故而废君命者恶而书之宜也公子遂如齐至黄有疾乃复是有故而返者何以书曰人臣奉命而出虽有疾不当复也有疾而自复犹无君命也礼未致事而死以尸将事

辛巳有事于太庙

或谓春秋书大事爲禘祫有事爲烝尝非也烝尝四时之常祭故春秋书丁丑烝乙亥尝不曰于某宫于某庙也惟三年一大祭故书禘于太庙或书大事于太庙其实一也案春秋闵以二年八月薨僖二年当除丧爲大祭至五年再大祭八年三大祭故经於僖八年书禘于太庙是也文十八年二月薨宣二年当除丧爲大祭至五年再大祭八年三大祭故经於宣八年书有事于太庙是也岂得谓之烝尝也哉

仲遂卒于垂壬午犹绎万入去龠

辛巳有事于太庙旣卒事矣闻卿佐之丧可以无绎而绎犹不废至於万舞恶其声闻而去龠焉是知其不可爲而爲之也所以见宣公薄卿佐之丧也虽然仲遂不道之臣也死而免於戮而见薄於君宜也何以书曰仲遂久专国柄作威作福虽宣公爲仲遂所立而卒不能堪焉於其生也忌之於其死也幸之故书曰仲遂卒于垂壬午犹绎明宣公无悲戚之心者由仲遂专国之所致也此所以戒人臣也戴记檀弓仲遂卒于垂壬午犹绎仲尼曰非礼也卿卒不绎此汉儒所传尔卿卒不绎礼之常者也若夫春秋所书之意有不止此者非汉儒所能尽传也绎者祭之明日享爲尸之人及凡执事助祭之人也谷梁子谓祭之旦日享宾是也在商谓之彤在周谓之绎万者舞之摠名也武舞用干戚文舞用羽龠

戊子夫人嬴氏卒晋师白狄伐秦楚人灭舒蓼秋七月甲子日有食之旣

冬十月己丑葬我小君敬嬴雨不克葬庚寅日中而克葬

丧事有进而无退凡葬未启殡日虽吉而遇雨止可也若旣启殡不爲雨止矣然则冒雨乎曰丧礼有所谓潦车蓑苙者盖备雨有具也今遇雨止无备可知矣春秋书雨不克葬恶薄其亲也

城平阳楚师伐陈

九年春王正月公如齐公至自齐夏仲孙蔑如京师齐侯伐莱秋取根牟八月滕子卒九月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会于扈晋荀林父帅师伐陈辛酉晋侯黑臀卒于扈冬十月癸酉卫侯郑卒宋人围滕楚子伐郑晋郤缺帅师救郑

陈杀其大夫泄冶

左氏载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於夏姬皆衷其衵服以戏于朝泄冶谏曰公卿宣淫民无则焉公告二子二子请杀之公弗禁遂杀泄冶孔子曰诗云民之多辟无自立辟其泄冶之谓乎此非孔子之言也昔者纣爲不道微子去之箕子爲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以比干爲仁则必不以泄冶爲非矣邦无道危行言孙此世之明哲见几不仕而高尚者之爲也若夫有位于朝食君之禄则旣以身许国矣岂可缄默苟容与俗俱靡以自立辟爲戒以善保身爲得哉此非所以爲人臣之训也虽然春秋书陈杀其大夫泄冶非以罪泄冶也所以见君杀谏臣未有不丧亡者也是故桀杀龙逢而夏亡纣杀比干而殷亡观泄冶见杀其明年灵公弑又明年楚遂县陈可爲後世明戒矣

十年春公如齐公至自齐

齐人归我济西田

奴顔事齐致其悦以归田可耻也已

夏四月丙辰日有食之己巳齐侯元卒

齐崔氏出奔卫

其曰崔氏恶世官也

公如齐五月公至自齐癸巳陈夏徵舒弑其君平国六月宋师伐滕公孙归父如齐葬齐惠公晋人宋人卫人曹人伐郑秋天王使王季子来聘公孙归父帅师伐邾取绎大水季孙行父如齐冬公孙归父如齐

齐侯使国佐来聘

齐惠公卒嗣子立未踰年而以爵通於诸侯当凶衅而行吉礼无君臣父子之义矣

饥楚子伐郑

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夏楚子陈侯郑伯盟于辰陵公孙归父会齐人伐莒秋晋侯会狄于櫕函

冬十月楚人杀陈夏徵舒

此讨贼也何以书权在荆蛮也

丁亥楚子入陈纳公孙宁仪行父于陈

公孙宁仪行父者陈大夫之与其君淫使其君见弑者也楚子不讨而反纳之其殆二臣许以陈输楚故使之爲乡导欤

十有二年春葬陈灵公楚子围郑

夏六月乙卯晋荀林父帅师及楚子战于邲晋师败绩孔子荅季路三军孰与之问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盖用兵临敌不贵乎徒勇而贵乎能惧徒勇而不能惧则不量彼已之势不度可否之宜尝试一掷其能战胜鲜矣又易之师曰长子帅师弟子舆尸凶凡主帅而不能制命亦未有不败者也晋景公继灵成之後霸业不竞诸侯解体楚虽荆蛮而君明臣良兵锋四克彼已强弱之势亦可想见今楚方围郑郑遂降楚晋人救之已无及矣当时晋大夫如士会荀首皆知楚之未易敌而不欲战惟先縠耻於避楚以中军佐先济于河荀林父实主中权无所节制始欲歛兵而卒不果也盖先縠狃於徒勇而不能惧林父夺於舆尸而不能决犯冯河之戒失长子之职则其丧师於邲不亦宜哉

秋七月冬十有二月戊寅楚子灭萧晋人宋人卫人曹人同盟于清丘

宋师伐陈卫人救陈

陈附楚者也宋以清丘之盟而伐之卫背盟而救之伐者义而救者不义矣然宋以附庸之萧见灭於楚不胜其愤楚之私而泄其怒於陈非实爲中国伸其义也

十有三年春齐师伐莒夏楚子伐宋秋螽冬晋杀其大夫先縠

十有四年春卫杀其大夫孔达夏五月壬申曹伯寿卒晋侯伐郑秋九月楚子围宋葬曹文公冬公孙归父会齐侯于谷

十有五年春公孙归父会楚子于宋

自晋霸不竞而楚争诸侯於是伐陈而陈服讨郑而郑降围宋而宋请平往往骈首南向者不止此矣然陈乱无君而楚来讨贼国人皇皇惟命是听固不足责至如郑宋被围初皆阖城拒守绵历时月力不能支然後请服此亦有不得已者独鲁不然方楚子在宋兵未及鲁而望风纳贿惟恐或後是以有谷之会焉此可见鲁君大夫苟免自营怵於威武之甚矣

夏五月宋人及楚人平六月癸卯晋师灭赤狄潞氏以潞子婴儿归秦人伐晋

王札子杀召伯毛伯

按左氏王孙苏与召伯毛伯争政使王子捷杀召戴公及毛伯卫子捷即札子也威福君之大柄亷耻国之大维今子弟专杀是君无威福之柄也朝臣争政是国无亷耻之维也君无柄国无维所以爲东周之衰乱也

秋螽仲孙蔑会齐高固于无娄

初税亩

古者井田八家皆私百亩其中爲公田八家耕之以奉其上所谓藉也藉之爲言借也借民力爲之而非税也今鲁初税亩是於公田之外又税其私亩也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後乎坏井田之制开厚歛之门使民不聊生国无善治盖自是始矣

冬蝝生

螽始生者爲蝝螽蜚蔽天或来自他处不必见其生也故不曰螽生蝝生於境内见其生也故曰蝝生左氏公羊皆云不爲灾非也凡物不爲害不书周之冬夏之秋也秋稼结实而蝝生败之岂得不爲害哉

春秋书饥者凶荒之甚者也庄公二十八年大无麦禾亦饥岁也而不言饥盖当时虽无素备然犹知告籴于齐以爲凶荒之救故其民犹未至於流亡也今宣公岁饥见於再书者是其国旣无蓄积之备又无救荒之策坐视其民之饥而死尔盖必如诗所谓饥馑降丧民卒流亡孟子所谓凶年饥岁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矣故春秋以饥书也呜呼使民至此乌在其爲民父母哉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晋人灭赤狄甲氏及留吁

昔者圣王之於远略也盖有道矣於其来也接之而不伤义於其叛也讨之而不伤仁肃慎来贺王命贿之无过礼也故曰接之而不伤义薄伐玁狁至于太原不穷追也故曰讨之而不伤仁春秋霸者始异乎此方其致荒服之亲附则屈意奉承周旋无闲如晋侯会狄于櫕函是也及乘其衰乱则穷追深入殄灭无遗如晋师灭赤狄潞氏晋人灭赤狄甲氏及留吁是也斯二者皆非所以爲待要荒之道故春秋书之以爲戒也

夏成周宣榭火

台望氛祥榭讲军实成周之地有宣榭者兴王之遗迹也宣王承幽王之後中国衰弱强暴侵陵於是修车马备器械南征北讨中兴王业其用武於四方则必有讲肄之所即成周宣榭是也宣榭火兴王之迹泯矣故圣人重之而书示不忘古也千载而下尚有悲石鼓文字之磨灭如韩愈氏歌诗者不亦春秋意乎

秋郯伯姬来归

郯伯姬来归出也读诗至葛覃则知妇人事君子之本苟失斯道至於睽孤宜矣故书以戒妇人也

冬大有年

十有七年春王正月庚子许男锡我卒丁未蔡侯申卒夏葬许昭公葬蔡文公六月癸卯日有食之己未公会晋侯卫侯曹伯邾子同盟于断道秋公至自会

冬十有一月壬午公弟叔肸卒

公弟叔肸者公弟之爲大夫者也大夫卒故书也其曰公弟犹曰公子也以先君之子称之故曰公子以今君之兄弟称之故曰公弟所以书者用见鲁之大夫皆公族爲之尔左氏谓凡称弟皆母弟非也同先君之气类即爲兄弟岂得以同母称弟异母不称弟哉此非圣人之教也程氏谓先儒说母弟者盖缘礼有立嫡子同母弟之文其曰同母盖爲嫡尔非以爲加亲也

十有八年春晋侯卫世子臧伐齐公伐?夏四月秋七月邾人戕鄫子于鄫

甲戌楚子旅卒

吴楚之君不书葬者春秋恶僭号尊王室存中国也其以子称者从本爵也

公孙归父如晋冬十月壬戌公薨于路寝归父还自晋至笙遂奔齐

归父襄仲之子宣公之党故闻宣公薨而遂奔齐也奔齐而不奔丧无君臣之义矣礼人臣受命在外闻君薨毕事则奔丧未毕则爲位而哭

春秋通说卷八

猜你喜欢
  周书·梓材·佚名
  ●知几鉴第十三(十三案)·徐谦
  延平答问附録·朱熹
  孟子杂记卷三·陈士元
  第九章 26·辜鸿铭
  春秋説卷十七·洪咨夔
  提要·朱熹
  卷三百二十·佚名
  无住品第二十八·佚名
  卷一·佚名
  (古今图书集成)释教部汇考卷第二·陈梦雷
  怎样发心报恩·太虚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释义·太虚
  占察善恶业报经行法·智旭
  禅林宝训卷第四·净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氏·唐圭璋

      自署雁峰刘氏。宋末被掠,题词长兴酒库。   沁园春   我生不辰,逢此百罹,况乎乱离。奈恶因缘到,不夫不主,被擒捉去,为妾为妻。父母公姑,弟兄姊妹,流落不知东与西。心中事,把家书写下,分付伊谁。   越人北向燕支。回首

  • 卷四十一·阮阅

      ●卷四十一·歌咏门  熙宁间,奉诏定蜀楚秦民(氏)三家所献书,得一弊纸,所书花蕊夫人诗〔共〕三十二首,乃夫人亲笔,而辞甚奇,与王建《宫词》无异。自唐至今,诵者不绝口,而此独遗弃不见取。前受诏定三家书者,又斥去之,甚

  • ●卷二·郭麐

    ○冯登府词余尝谓词在难易之间,苟性所不近,虽殚心力为之而不工,亦有偶然学之而即合者。顷见冯云伯登府种芸词一卷,体物语有极工者。疏影咏帆影云:“船窗似画,看山好,蓦却被夕阴遮断。又最怜、十幅高悬处,全不怕、西风吹

  • 卷三十八·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三十八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吕 柟【一首】柟字仲木高陵人正德戊辰赐进士第一累官南京礼部右侍郎赠尚书諡文简有泾野集天津天津城外水浮天海口东来万里烟遥见帆樯云外落却疑日月镜中悬鹤巢不避波涛

  • 卷四十四下·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十四下 明 曹学佺 编 盛唐十三下 李白 长相思二首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絶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

  • 卷九·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唐诗卷九七言古储光羲蔷薇【本草蔷薇一名牛棘一名牛勒一名山枣一名蔷蘼】袅袅长数寻【吴均诗袅袅能随风离离堪度日小尔雅四尺谓之仞倍仞谓之寻寻舒两肱也陆机诗女萝亦有托葛蔓亦有寻】青青不作林【楚

  • 列传第五十五·李延寿

    崔彦穆 杨纂 段永 令狐整 子熙 唐永 子瑾 柳敏 子昂 王士良崔彦穆,字彦穆,清河东武城人,魏司空安阳侯林之九世孙也。曾祖顗,后魏平东府谘议参军。祖蔚,遭从兄司徒浩之难,南奔江左。仕宋,为给事黄门侍郎、汝南义阳二郡守。延

  • 卷九十二·毕沅

      ◎宋纪九十二 ∷起旃蒙协洽正月,尽强圉作噩十二月,凡三年。   ○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   政和五年辽天庆五年,金收国元年。乙未,一一一五年   春,正月,壬申朔,女直阿古达称皇帝,谓其下曰:“辽以

  • 卷一百七十一·杨士奇

    永乐十三年十二月甲子朔 皇太子省牲于南郊 赐哈烈撒马儿罕火州失剌思土鲁番哈密乞儿麻等处使臣马黑木等宴○乙丑○河南彰德府磁州言今夏多雨滏漳二河水溢漂民庐舍渰没田稼间有高阜稼亦不实乞免民间今税粮从之 夜有

  • 卷之六百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十六 曹寅奏闻购米及传谕养马之法摺·佚名

    康熙三十八年十二月十二日 江宁织造.郎中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臣寅于十一月二十四日抵署,遵奉圣谕购备米石。但江宁自冬至后,雨雪连绵。江西、湖广各路米船未到,米价少贵,糙米食米每石八九钱不等。因地方正在平粜赈济,俟

  • 總序·佚名

    王諱峼,中宗大王長子,母妃,章敬王后尹氏。生而岐嶷,三歲能解書義,六歲封爲世子。性沈靜寡欲,仁恭孝友,勤於學問,踐履篤實,在東宮二十五年,賢德著聞。及其嗣服,中外想望至治,而執喪過哀,遽至不諱,且無嗣子,惜哉!在位一年,壽三十一。

  • 卷十三·范处义

    <经部,诗类,诗补传> 钦定四库全书 诗补传卷十三     宋 范处义 撰 国风 桧 桧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郑语云祝融之後八姓惟妘姓桧者处其地案世本会人即桧之祖会人者祝融之弟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其四曰会人也王

  • 第25章&nbsp;祭统·戴圣

    在管理百姓的种种方法之中,没有比礼更重要的了。礼有吉、凶、宾、军、嘉五种,其中最重要的便是祭礼。祭礼,并不是外界有什么东西强迫你这么办,而是发自内心深处的自觉行动。春夏秋冬,时序推移,人们感物伤时,触景生情,不由地就

  •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八·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马血天子问八政品第四十三(一)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马血天子非人之时。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立。尔时。天子白世尊言。向者生此念。在地步度。可尽此世界不乎。我今

  • 华严经章·佚名

    奥妙绍名□□□□□□□□□□□□□□□□□无相之相□□□□□□□□□□□□□□□□□□并举名号以□□□□□□□起□□非在外。所以即□□□□□□□□□□□□□□□□外故。所以即实故名名号品□□□□□□□

  • 李娃传·白行简

    一名《国夫人传》,唐代传奇小说。白行简撰。初入唐陈翰《异闻集》,后采入宋《太平广记》。今以鲁迅《唐宋传奇集》和汪辟疆《唐人小说》本通行。取材于民间故事《一枝花》。描述荥阳公子某生迷恋上一个名叫李娃的娼女

  • 庐山集·董嗣杲

    宋诗别集。5卷。董嗣杲著。本集收入的,是诗人在九江任职时所写的诗。原本久佚,今传本是清代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所辑出。与《庐山集》同时辑成,并附于一册的,还有董嗣杲另一诗集《英溪集》,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