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艳诗

有一位管刑法的官员陈君,年老辞职还乡,为信佛因缘,途中参访法演禅师,问道:“如何才能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

法演禅师是有道高僧,但解释问题时却用艳诗回答道:“频呼小玉元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此中事不知长官会得也吗?”

陈君应声道:“会得!”

法演禅师问道:“会得声?会得意?”

刑官陈君不能答。

一日,圆悟禅师自外返寺,问道:“听说老师用艳诗和官员陈君谈论佛法,不知他会也吗?”

法演禅师道:“他只认得声,不能会得意!”

圆悟禅师道:“诗中意思,只要檀郎认得声,他既认得声,为什么又要说他不能会意?”

法演禅师答道:“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庭前柏树子!你道会也不会?”

圆悟禅师听后,心有所悟,作礼退出时,忽见一只公鸡飞上栏杆,鼓翅鸣叫,圆悟自语说道:“此亦不是声。”

遂再回法演禅师丈室,以诗偈呈明心得道:“金鸡香锁锦绣帏,竺歌丛里辞扶归;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

法演禅师听后,大喜道:“此佛祖大事,非小根器所能造诣,我为你欢喜。”

这首古人的艳诗,从字面上看,目的只是求认得声音,但诗的含意,却不是以认声为足,这是要闻声的人,能体会发声的人呼叫小玉的本心,由认声而能通达心源深处,由认声而能彼此两心相结。

既是两心相结,那就无声胜有声了。

猜你喜欢
  卷第四·佚名
  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良价
  卷第一百九十二·佚名
  去私戒懒为公服劳·太虚
  卷五十三·性音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十一·楚石梵琦
  卷第九·佚名
  大乘止观法门卷第一·慧思
  习读仪·佚名
  白救度佛母赞·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七十二·唐慧琳
  卷七十三·佚名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第十一卷·安慧
  目录·别庵性统
  德风禅师语录卷三·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九出 闻铃·洪昇

    〔丑内叫介〕军士每趱行,前面伺候。〔内鸣锣,应介〕〔丑〕万岁爷,请上马。〔生骑马,丑随行上〕  【双调近词·武陵花】万里巡行,多少悲凉途路情。看云山重叠处,似我乱愁交并。无边落木响秋声,长空孤雁添悲哽。寡人自

  • 卷一百三十八·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三十八射类五言古北园射堂新成     【北周】庾 信轩台聊可习仙的不难登转箭初调筈横弓先望堋惊心一鴈落连臂两猿腾直知王济巧谁觉魏舒能空心不死树无叶未枯藤择贤方至此传

  • 本纪第九 玄宗下·刘昫

    开元二十五年春正月壬午,制:“朕猥集休运,多谢哲王,然而哀矜之情,小大必慎。自临寰宇 ,子育黎烝,未尝行极刑,起大狱。上玄降鉴,应以祥和,思协平邦之典,致之仁寿之域。自今有犯死刑,除十恶罪,宜令中书门下与法官详所犯轻重,具状奏闻

  • 卷第二百五十一 唐紀六十七·司马光

      起著雍困敦(戊子),盡屠維赤奮若(己丑),凡二年。   懿宗昭聖恭惠孝皇帝咸通九年(戊子、八六八年)   夏,六月,鳳翔少尹李師望上言:「巂州控扼南詔,為其要衝,成都道遠,難以節制,請建定邊軍,屯重兵於巂州,以邛州為理所。」朝廷以為

  • 元朝典故编年考卷一·孙承泽

    吏部侍郎孙承泽 撰○太祖朝定厯法十五年耶律楚材进庚午元厯楚材为辽宗室通术数之学尤邃于太玄上召至处左右以备顾问楚材以金大明厯不应制庚午元厯上之颁行国内角端见十七年上灭回回国进师印度国铁门关见一兽鹿形马尾

  • 东汉会要卷十八·徐天麟

    封建下列侯列侯所食县为侯国本注曰承秦爵二十等为彻侯金印紫绶以赏有功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得臣其所食吏民后避武帝讳为列侯武帝元朔二年令诸王得推恩分众子土国家为封亦为列侯旧列侯奉朝请在长安者位次三公中兴以来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六·佚名

    万历十一年四月壬子朔时享太庙○癸丑大学士张四维等拟 御制古文真宝前序后跋及 昭仁殿箴 弘德殿箴恭进 御览○改户部尚书张学领为兵部尚书○南京河南道御史方万山条陈四事一清丈田地增税殃民南京后湖图册按形编号

  • 卷之一百六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三百四十八·佚名

    光绪二十年。甲午。九月。甲戌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癸卯皆如之。记注  ○谕内阁、钦奉皇太后懿旨。恭亲王奕、着在内廷行走。现月  ○又谕、钦奉懿旨。本日召见恭亲

  • 卷之一百九十九·佚名

    光绪十年。甲申、十二月。辛未朔。上诣储秀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庚子皆如之。记注  ○陕西巡抚边宝泉奏、遵谕轻减陕省差徭。仿照山西章程变通核办。得旨、所奏尚为周密。有局处所。必选正绅。要

  • 卷第廿六·太安万侣

    日本書紀卷第廿六 天豐財重日足姫天皇 齊明天皇天豐財重日足姫天皇。初適於橘豐日天皇之孫高向王。而生漢皇子。後適於息長足日廣額天皇。而生二男。一女。★二年立爲皇后。見息長足日廣額天皇紀。★十三年冬十月。

  • 迩言卷十·刘炎

    ○经籍或问诗三百一言以蔽之六经之义皆可蔽以一言乎曰礼毋不敬乐不可伪书执厥中易常其德春秋一字惟公皆无邪之谓也诗之流三变国风雅颂美刺以正子虚上林风劝以私晋宋以来嘲吟风月摹写卉木而已至于托物见志一饭念君则老

  • 卷十九·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十九     明 湛若水 撰 正心中 论语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臣若水通曰此圣人掲鲁颂駉篇之指以示人也夫思者心之神也心体何尝不正思焉而防动则善恶分矣心之

  • 思辨録辑要卷十二·陆世仪

    治平类治天地人之道一而已天无纪治之以纬度地无纪治之以经界人无纪治之以礼法故纬度也经界也礼法也皆所以为分数也分数理也理者条理也有治人无治法此言虽是然后世每每借此为言废法不讲则非也孟子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又曰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二·念常

      唐(姓李氏王土德都二京)雷氏曰(神太高则中睿玄肃代德顺宪穆景文武宣懿僖昭哀濮亡。唐主二十二。二百九十二年)  (戊寅) 高祖神尧皇帝渊改武德(字叔德。陇西成纪人。其先武昭王李暠之后。李歆弘农太守重耳金门

  •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十五·法藏

    (此尽相海品)魏国西寺沙门法藏述十明品第二十三初释名者。谓妙用自在。委照称明。明用无限寄圆辨十。即带数释也。二来意者。一通论以下五品来意。谓前显证位成满。自下明其胜进行用。又前是位体。此辨行用。又前位内

  • 金璧故事·佚名

    此书作者,已难得知。无论《明史·艺文志》 ,还是黄虞稷《千倾堂书目》 、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等目录学著作,皆未提及。而从该书的用典来看,皆取自于先秦至北宋典籍,南宋作家诗文皆未涉及,注中又有“宋朝太宗兴国中”“宋

  • 隋炀帝艳史·佚名

    明代长篇白话小说《隋炀帝艳史》全名《新绣全像通俗演义隋炀艳史》,一名《风流天子传》。明齐东野人撰。关于作者的真实姓名、生平不详。鲁迅先生认为齐东野人即明代文学家冯梦龙,许多学者认为其论据不足,有待于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