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种人

玄沙师备禅师开示大众说道:“诸方长老大德,常以弘法利生为家业,如果说法的时候碰到盲、聋、哑这三种人,要怎么去接引他们呢?你们应想到对盲、聋、哑三种人怎么好说禅呢?假如对盲者振揵槌、竖拂尘,他又看不见;对聋者说任何妙法,他又听不见;对哑者问话,他又不会言表,如何印可?如果没有方法接引此三种残障人士,则佛法就会被认为不灵验。”

大家都不知如何回答,有一个学人,就将上面玄沙禅师的开示,特地向云门禅师请益。

云门禅师听后,即刻道:“你既请问佛法,即应礼拜!”

学人依命礼拜,拜起时,云门就用拄杖向他打去,学人猛然后退。

云门说:“汝不是盲者!”

复大叫:“向我前面来!”

学人依言前行。

云门曰:“汝不是聋者!”

云门停了一会道:“会吗?”

学人答曰:“不会!”

云门曰:“你不是哑者!”

学人听后当下有省。

吾人本来不聋、不盲、不哑,但心地不明,终于成为盲聋哑者,今日若能多几位云门禅师,方便揭开学人心地,朗朗乾坤,不就是在当下吗?

猜你喜欢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十六卷·湛然
  告全国僧寺住持·太虚
  明觉禅师祖英集卷第六·重显
  美术与佛学·太虚
  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三·欧阳竟无
  在摩诃菩提会与尼赫鲁先生谈话·太虚
  卷第十九·费隐通容
  卷十·佚名
  记心印来历·悟真子
  十住断结经卷第七·佚名
  第六卷·知礼
  卷第五十(第八诵之三)·佚名
  成唯識論卷第六·欧阳竟无
  卷七·佚名
  梵网经与千钵经抉隐·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七十六·彭定求

        卷876_1 【二贺诗】   学行可师贺德基,文质彬彬贺德仁。   卷876_2 【四王语】   宁向儋崖振白,不事江滕蒋虢。   卷876_3 【时人为屈突语】   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服三斗葱,不逢屈突通。  

  • 李团湖·唐圭璋

      沁园春   六桂传家,三槐植庭,箕裘大儒。甚二郎意气,拟同棱契,一时庆会。致主唐虞。百揆登庸,双亲未老,此乐人间还有无。那堪更、有棣华韦华韦华,听履亨衢。   朝来天上传呼。便写作、衣冠盛事图。有声容备乐,传宣锡劝

  • 第二十九出 旅诉·周履靖

    〔丑上〕春草秋风老此身。一瓢长醉任家贫。醒来还爱浮萍叶。飘寄官河不属人。自家常伯醒便是。荷蒙梅公错爱。要我陪伴来京。如今会场将近。巴不能得他一第。作成我老常快活一快活。谁想他绝不温习。终日拿着一幅笺

  • 吴三桂纪略·佚名

    予宰江川,本县学谕金大印字斗如隶平西旗下,自辽东贡生选授,熟谙明季辽沈事,予乐与谈。伊时吴宠眷隆渥,予因问金云:“王爷(原注:旗下人称旗主为王爷)世谓纯忠极孝,报国复仇,裂土分藩,为世间伟人,信乎?”金曰:“吾王俱

  • 清史稿台湾资料集辑四之五·佚名

    列传一百三一百四一百五一百六一百七一百八一百九一百十一百十一一百十二一百十三一百十四一百十五一百十六一百十七一百十八一百十九一百二十(循吏)一百二十一(儒林)一百二十二(文苑)一百二十三(忠义)一百二十四(忠义)一百二十

  • 八六三 寄谕湖南巡抚李世杰应留心检阅查办书籍·佚名

    八六三 寄谕湖南巡抚李世杰应留心检阅查办书籍乾隆四十七年三月十六日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湖南巡抚李<世杰>,乾隆四十七年三月十六日奉上谕:昨据李世杰奏查办《沧浪乡志》一书,其签出之处种种失当,已详悉谕知,令其无

  • 七六二 山西巡抚喀宁阿奏遵旨查办《天元玉历祥异赋》等书籍板片折·佚名

    七六二 山西巡抚喀宁阿奏遵旨查办《天元玉历祥异赋》等书籍板片折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十六日山西巡抚臣喀宁阿谨奏,为钦奉上谕事。窃臣于二月十四日承准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乾隆四十六年二月初四日奉上谕:阅奏缴销毁书

  • 卷八十七·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八十七明 俞汝楫 编丧礼备考职官丧期年不奔丧洪武二十三年闰四月甲戌除期年奔丧之制先是百官闻祖父母伯叔兄弟丧俱得奔赴至是吏部言祖父母伯叔兄弟皆系期年

  • 卷一百二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二十八王礼考【四】朝仪御门听政【臣】等谨案国初定制每日听政必御正门九卿科道各员齐集启奏率以为常至雍正初始定御门之典凡部院折本下内阁者积如干件始得旨举行其仪至为整肃至每日召

  • 卷39·陈邦瞻

    ○元丰官制神宗元丰三年六月丙午,诏中书诏定官制。国初承唐制,三省无专职,台、省、寺、监亦无定员,类以他员主判。三省长官不预朝政,六曹不釐本务,给舍不领本职,谏议无言责,起居不记注,司谏正言,非特旨供职,亦不任谏诤。其官人授

  • 纲鉴易知录卷三八·吴楚材

    梁纪 附北魏东西魏高祖武帝纲 戊申,春正月,魏大赦。目 魏潘嫔生女,胡太后诈言皇子,大赦、改元。纲 魏太后胡氏进毒弑其主诩,而立临洮王世子钊。目 太后再临朝以来,嬖幸用事,政事纵弛,盗贼蜂起,封疆日蹙。魏主年浸长,太后自

  • 墓门·佚名

    ——口诛笔伐的限度【原文】墓门有棘①,斧以斯之②。夫也不良,国人知之。知而不已,谁昔然矣③。墓门有梅④,有萃止⑤。夫也不良,歌以讯之(6)。讯予不顾,颠倒思予(7)。【注释】①墓:墓道之门。棘:枣树。②斯

  • 卷三十一·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三十易六系辞上系辞或言造化以及易或言易以及造化不出此理问第一章第一节盖言圣人因造化之自然以作易曰论其初则圣人是因天理之自然而着之于书此是后来人説话又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一·澄观

    疏。初来意等者。疏文有二。先标。后通。谓下释。通中二。一分来意直尽第七会来。二生解因中。下唯明下三品来意。于中二意。一依古德信住合明。二又正答十信下。即疏意别明唯答十信。以第二会。初十问之中脱十信问故

  • 仪礼·佚名

    简称《礼》、《士礼》或《礼经》。文集。十七篇,一说周公作,一说孔子删定。近人根据书中丧葬制度参照考古资料,认为成书当在战国时期。此书为西周,春秋时代部分礼制汇编,主要记载古代贵族冠、婚、丧、祭、饮、射、朝、聘等

  • 本事经·佚名

    本事经(梵语:ity-uktaka,巴利语:itivuttaka)七卷,玄奘三藏译于唐永徽元年(650年)。是九分教之一。共有三法品,一法品有六十经,二法品有五十经,三法品有二十八经,共计有一三八经。巴利经典中的《小部·如是语经》,与本经之内容性

  • 报恩奉盆经·佚名

    一卷,又名报缘功德经,失译。佛说盂兰盆经之异译。

  • 屾峰宪禅师语录·佚名

    十卷,清宪说。智质,智原同编(依驹本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