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掌断三际也

唐朝的宣宗是一代英明君主,俯仰佛教,拥护三宝,修复旧寺,广兴佛法。

他未做皇帝之前,遭武宗猜忌,便诈死潜逃,到香严禅师门下剃发作小沙弥。

有一天,师徒二人游庐山瀑布。香严禅师吟道:“穿云透石不辞劳,地远方知出处高”,小沙弥随口续上两句:“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禅师笑道:你这个小沙弥是做不成了,你还是要作皇帝的哟。

后来沙弥到盐官齐安禅师那里参禅,当时黄檗希运禅师在那里作首座。沙弥见黄檗禅师拜佛,便问:“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示,长老礼拜,当何所求?”

禅师说:“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常礼如是事。”

禅师洒脱,不作拜佛想,却是常拜。

沙弥说:“用礼何为?”

此语已落断灭空,这也是着相,着了非法相。禅师打了他一掌,他嗔心一起,怨道:“太粗生!”

他没在这一掌下开悟,反说禅师太粗暴了。禅师说:“这里是什么所在?说粗说细!”

随后又打两掌。

后来沙弥果然作了皇帝,但还没忘这个茬。黄檗禅师圆寂后,宣宗竟谥他“粗行禅师”。宰相裴休是黄檗禅师的入室弟子,知道这三掌的故事,便向皇帝上奏:“三掌为陛下断三际也!”

宣宗毕竟是信佛的皇帝,于是就将黄檗禅师改谥为“断际禅师”。

猜你喜欢
  道行经守行品第二十三·佚名
  番大悲神咒·佚名
  卷第四·祖琇
  复罗阁英居士书·太虚
  佛说碱水喻经·佚名
  释迦如来成道记注卷之上·王勃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序·佚名
  卷第十七·佚名
  生死品法句经第三十七(十有八章)·佚名
  卷第十四·佚名
  菩萨璎珞经卷第十·佚名
  菩萨璎珞经卷第六·佚名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卷第九·智旭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一·佚名
  九 参禅宜观心·正果法师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二十三·彭定求

        卷523_1 【怀钟陵旧游四首】杜牧   一谒征南最少年,虞卿双璧截肪鲜。歌谣千里春长暖,   丝管高台月正圆。玉帐军筹罗俊彦,绛帷环珮立神仙。   陆公馀德机云在,如我酬恩合执鞭。   滕阁中春绮席开,柘枝蛮

  • 艺圃撷余·王世懋

    《诗》四始之体,惟《颂》专为郊庙颂述功德而作。其它率因触物比类,宣其性情,恍惚游衍,往往无定,以故说诗者,人自为说。若孟轲、荀卿之徒,及汉韩婴、刘向等,或因事傅会,或旁解曲引,而春秋时王公大夫赋诗以昭俭汰,亦各以其意为之,盖

  • 列传第二十二 郤诜 阮种 华谭 袁甫·房玄龄

    郤诜,字广基,济阴单父人也。父晞,尚书左丞。诜博学多才,瑰伟倜傥,不拘细行,州郡礼命并不应。泰始中,诏天下举贤良直言之士,太守文立举诜应选。 诏曰:“盖太上以德抚时,易简无文。至于三代,礼乐大备,制度弥繁。文质之变,其理何由?虞

  • 御题宋版朱子资治通监纲目·朱熹

    涑水创为开义例紫阳述订益精微直传一贯天人学兼揭千秋兴废机敬胜治兮怠胜乱念兹是耳释兹非三编惟此遵纲纪【尝命词臣纂辑明史事为通监纲目三编体例一凖朱子朕亲为裁定序而行之】辑览曾无越范围【通监辑览一书亦近年所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四十三·佚名

    嘉靖二十七年十二月壬寅朔以三年考满荫光禄寺卿张忠子照为国子生○癸卯升提督誊黄通政司右通政卢勋为太仆寺卿○甲辰山西抚臣言太原平阳二府泽汾沁三州所属荒田可垦者计一万七千四百九十余顷岁可入粟九万一千六百四十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三·佚名

    天启六年闰六月辛丑朔○命御史杨方盛巡按山东○山西道御史陈朝辅锍-釒紏阁臣冯铨言阁臣职司票拟向专责首揆何铨便一手握定侵揽自恣或乘机报复托言内处或已经议妥阳示救正即至封疆谋断宜详而动以 上传为角□羊曾不

  • 卷之三百三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三十八·佚名

    光绪二年。丙子。八月。己丑朔。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丁巳皆如之。外记注○命工部左侍郎何廷谦。提督顺天学政。大理寺少卿杨鸿吉。提督安徽学

  • 明名臣琬琰録卷七·徐紘

    (明)徐纮 撰礼部侍郎曾公神道碑铭(有序)  宋濓治古之时非惟道德纯一而政教修明至于文学之彦亦精赡完博足以为经济之用盖自童丱之始习四经之文画以岁月期于黙记又推于迁固范晔诸书岂直覧之其黙记亦如经基本既正而后徧观

  • 卷三十·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古史卷三十       宋 苏辙 撰郑子产列传第七郑子产名侨郑穆公之孙公子发之子也发之字曰子国故曰国侨子国亦郑之良大夫也与子驷子展同事成公僖公为三卿晋楚之兵无嵗不至于郑郑人不知所从简公元年

  • 卷二·萧常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二      宋 萧常 撰帝纪二 少帝讳禅字公嗣昭烈皇帝子也建安二十四年昭烈为汉中王立为王太子及即尊位为皇太子策曰维章武元年五月辛巳皇帝若曰太子禅朕遭汉运艰

  • 卷一百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明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六兵部一诸司职掌尚书侍郎之职掌天下军卫武官选授之政其属有四曰司马职方驾部库部後改司马为武选驾部为车驾库部为武库职方仍旧俱称清吏司武选清吏司诸司职

  •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十二·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转法轮品第十四之二尔时世尊。即诣波罗奈国仙人堕处鹿野苑中。到已现身各各处于众师子座。是时梵王帝释诸大菩萨。一一各见如来在我所施座中。处于座上

  • 卷第九·佚名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卷第九  尊者大目乾连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觉支品第十五之余云何轻安觉支。谓世尊说。庆喜当知。入初静虑时。语言静息。由此为缘。余法亦静息。此名第一顺轻安相。入第二静虑时。寻伺静

  • 成唯识论 第九卷·护法

    成唯识论 第九卷护法等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若有三性。如何世尊说一切法皆无自性。颂曰23即依此三性  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  一切法无性24初即相无性  次无自然性后由远离前  所执我法性25此诸法胜义

  • 第七十一章 [失题]·佚名

    此大地之主卡佳巴夫赴康伽多多伽,创设首府,于彼处快乐居住,(一)此时彼玛那巴罗那王与卡佳巴夫结为同盟生活而送礼物,(二)人王卡佳巴夫与彼不欲结同盟,参诣名此曼达利吉利精舍,(三)谓:“余之罗佳罗达州让与人王波罗伽玛巴夫。&

  • 第五品 双小品·佚名

    第四十一 萨罗村婆罗门经如是我闻。——一时,世尊游行于拘萨罗国,与大比丘众俱行,至名为拘萨罗之婆罗门村。萨罗村之婆罗门居士众如是闻:“实释迦族子!由释迦族出家之沙门瞿昙,游行于拘萨罗国,与大比丘众俱

  • 阮元瑜集·阮瑀

    诗文别集。一卷。汉阮瑀撰。初刊于明崇祯间。阮瑀,字元瑜。生于汉延熹八年(165年),卒于汉建安十七年(212年)。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建安七子之一。少曾受学于蔡邕,后为曹操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草拟书檄公文。转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