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从心流出

雪峰禅师和岩头禅师同行至湖南鳌山时,遇雪不能前进。岩头整天不是闲散,便是睡觉。雪峰总是坐禅,他责备岩头不该只管睡觉,岩头责备他不该每天只管坐禅。雪峰指着自己的胸口说:“我这里还不够稳定,怎敢自欺欺人呢?”

岩头很是惊奇,两眼一直注视着雪峰。

雪峰道:“实在说,参禅以来,我一直心有未安啊!”

岩头禅师觉得机缘成熟,就慈悲地指导道:“果真如此,你把所见的一一告诉我。对的,我为你印证;不对的,我替你破除!”

雪峰就把自己修行的经过说了一遍。岩头听了雪峰的话后,便喝道:“你没有听说过吗?从门入者不是家珍。”

雪峰便说:“我以后该怎么办呢?”

岩头禅师又再放低声音道:“假如你宣扬大教的话,一切言行,必须都要从自己胸中流出,要能顶天立地而行。”

雪峰闻言,当即彻悟。

世间的知识,甚至科学,都是从外界现象上去了解的,而佛法,则是从内心本体上去证悟的。雪峰久久不悟,是因外境的森罗万象,在心上还没有获得统一平等,“从门入者不是家珍”要能“从心流出,才是本性。”

这就是不要在枝末上钻研,要从大体上立根!

猜你喜欢
  瑜伽真实义品讲要·太虚
  因缘所生法义·太虚
  菩提道次第略论卷第一·宗喀巴
  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记·昙旷
  华严经传记卷第一·法藏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五卷·慧远
  卷之十七·纪荫
  大般涅槃经疏 第二十八卷·灌顶
  华严经金师子章注·法藏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第九·佚名
  卷二·佚名
  众善相品第七·佚名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第五卷·佚名
  道行经持品第八·佚名
  第八十八章 建设普罗兹提城·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一折·李好古

    (外扮东华仙上,诗云)海东一片晕红霞,三岛齐开烂熳花。秀出紫芝延寿算,逍遥自在乐仙家。贫道乃东华上仙是也。自从无始以来,一心好道,修炼三田,种出黄芽至宝,七返九还,以成大罗神仙,掌判东华妙严之天。为因瑶池会上,金童玉女有思

  • 巻六·宋绪

    钦定四库全书元诗体要卷六     明 宋公传 编操体操者操也君子操守有常虽阨穷犹不失其操也若南风思亲拘幽猗兰等操皆称圣人之词未敢以为深信后之作者葢儗之思鲁操【虞集】山之隂隂兮有云垂天河目而海口兮将见

  • ●卷一百二十一·徐梦莘

      炎兴下帙二十一。   起建炎三年二月三日壬子,尽十一日庚申。   维扬巡幸记曰:建炎戊申冬自郓濮相继陷破之後金人横行山东加以李成诸寇乘乱为孽不可悉数是时黄潜善滥秉大政汪伯彦谬居枢管裁处无术探谍不明未尝得

  • 第四十五回 嘱后事贤后升遐 绍先朝奸臣煽祸·蔡东藩

      却说范纯仁外调后,尚书右仆射一缺,尚属虚位,太皇太后特擢苏颂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苏辙为门下侍郎,范百禄即范镇子。为中书侍郎,梁焘、郑雍为尚书左右丞,韩忠彦即韩琦子。知枢密院事,刘奉世签书枢密院事。嗣又因辽使

  • 卷十九·杨士奇

    永乐元年夏四月丁未朔享 太庙 安南权理国事胡大互遣使奉表及方物贺即位且奏曰昔天朝 太祖高皇帝受 天明命统一寰宇前安南王陈日煃率先诸夷输诚奉贡蒙恩锡爵俾王其地不幸日煃丧已宗嗣继绝支庶沦灭无可绍承臣陈氏之

  • 卷二十下·杨士奇

    永乐元年五月辛卯淇国公丘福同文武百官进 太祖高皇帝 孝慈高皇后尊谥议前一日礼部同鸿胪寺官于奉天殿中设谥议案是日早锦衣卫设卤簿驾教坊司设中和韶乐及大乐 上具衮冕御华盖殿捧设谥官立于奉天殿丹陛之东鸿胪寺入

  • 历代名贤确论卷八十五·佚名

    德宗三阳城【昌黎 栁子厚 范祖禹】颜真卿【范祖禹 曾子固 六一 子由】段秀实【栁子厚】陆长源郑通诚【乐天 张唐英】高愍女【李翱】何蕃【昌黎】陆叅【李翱】总论德宗之政【范祖禹】阳城昌黎谏臣论曰或问谏议大

  • 史记集解卷七·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七项羽本纪第七项籍者下相人也【地理志临淮有下相县】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始皇本纪云项燕自杀】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劒又

  • 哭摩·陆小曼

    我深信世界上怕没有可以描写得出我现在心中如何悲痛的一支笔,不要说我自己这支轻易也不能动的一支。可是除此我更无可以泄我满怀伤怨的心的机会了,我希望摩的灵魂也来帮我一帮,苍天给我这一霹雳直打得我满身麻木得连哭都

  • 高适传·刘昫

    高适是渤海..人,高适少年时四处流落,没有固定的事去做,家境贫寒,客居在梁、宋两地,靠乞讨为生。天宝年间(742),国内奉事于朝廷的人开始注重文词学问。高适年过五十,开始留心于诗词一类的事情,几年的时间过去了,高适的诗体风格

  • 卷二十五 萧裕乱政·李有棠

    熙宗皇统七年冬十一月癸未,以同判大宗正亮为尚书左丞,亮引萧裕为兵部侍郎。裕本奚人,名扬珠,初以明安居中京,海陵为留守,与相结,每论天下事。裕揣海陵有觊觎心,密谓曰:“留守先太师,太祖长子,人心天意,宜有所属,诚举大事,愿竭国以从

  • 後序·阎若璩

    予幼讀經書,悉遵先人遺教,每篇惟從白文章句,尋繹大旨,默會精微,蓋不屑屑受後人訓詁牢寵也。故凡有所疑,輒為札記,積久成帙,名曰《經學質疑》,而《尚書》之中所疑尤多,《泰誓》《武成》嘗疑後人偽託,質之里中,宿儒塾師,靡不目瞪釋褐

  • 卷六十·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六十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春秋左氏传桓公传元年盟曰节音义渝羊朱切【朱毛本误未】疏自此以后不书郑人来归许田者【自监本误目】经二年宋督节疏与夷是督之君【下言字误主】会于邓疏释例以此

  • 卷二·道世

    ○三界灾第二(三界有二:初明四洲,二明诸天。)△第一四洲部(此别十部)▲述意部第一一夫三界定位,六道区分。粗妙异容,苦乐殊迹。观其源始,不离色心;检其会归,莫非生灭。生灭轮回,是曰无常;色心影幻,斯谓苦本。故《涅槃》喻之於大河,《

  • 百论疏卷中·吉藏

    百论疏卷中之余释吉藏撰破一品第三破邪门有二。一破神品明众生空此文已竟。今是第二七品破法明于法空。若利根者既知无人即悟无法。所以然者。人本法末。本无故末即无。二人法相待无人可待。即知无法。但钝根未悟。虽

  • 摄大乘论释 第八卷·世亲

    摄大乘论释 第八卷世亲菩萨释陈天竺三藏真谛译释应知入胜相第三之二入资粮果章第七释曰。由入应知胜相。菩萨得何果。菩萨得资粮果有八种论曰。由入此相得入初欢喜地释曰。此文即显三果。一得胜时。二得胜方便

  • 第一香笔记·朱克柔

    原名《祖香小谱》。清代兰花专著。朱克柔撰,克柔,自署砚渔,江苏吴郡(今吴县)人,爱好艺兰,颇有心得,根据所见所闻而著本书。书成于1796年,共四卷,分花品、本性、外相、培养、防护、杂记、引证7篇,除择录前人文字外,多为本人经验

  • 香宇诗谈·田艺蘅

    诗话著作。明田艺蘅撰。田艺蘅,字子艺,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以贡生授徽州训导,罢归。博学善文,著述甚丰,世比之杨慎。著有《留青日札》、《老子指玄》、《煮泉小品》、《田子艺集》及杂剧《归去来辞》等。《香宇诗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