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持心梵天所问经

亦称《持心居士八城人经》、《庄严佛法诸义经》、《等御诸法经》、《庄严佛法经》等,简称《持心梵天经》、《持心经》。佛教经典。印度大乘佛教经典。西晋竺法护译。四卷。是后秦鸠摩罗什译《思益梵天所问经》的异译本。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

《持心梵天所问经》全部章节目录

(1)明网菩萨光品第一
(2)四法品第二
(3)分别法言品第三
(4)解诸法品第四
(5)难问品第五
(6)问谈品第六
(7)谈论品第七
(8)论寂品第八
(9)力行品第九
(10)志大乘品第十
(11)行道品第十一
(12)叹品第十二
(13)咏德品第十三
(14)等行品第十四
(15)授现不退转天子莂品第十五
(16)建立法品第十六
(17)诸天叹品第十七
(18)嘱累品第十八

猜你喜欢
  持人菩萨经·佚名
  教外别传·佚名
  过去现在因果经·佚名
  问佛·观心·李叔同
  所欲致患经·佚名
  神栖安养赋·延寿
  八识规矩补注·佚名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宗泐
  大方广曼殊室利经·佚名
  甘露经陀罗尼咒·佚名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瑜伽·佚名
  杂阿毗昙心论·佚名
  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道谦
  止观大意·湛然
  荆南内护国寺启真诚禅师语录·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十一·赵翼

      ○明妃诗  古来咏明妃者,石崇诗"我来汉家子,将单于庭","昔为匣中玉,今为粪上英",语太村俗。惟唐人"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二句,不着议论,而意味无穷,最为绝唱。其次则杜少陵"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同此意味也

  • 卷二·林逋

    钦定四库全书林和靖集巻二宋 林逋 撰七言律诗湖上隐居湖水入篱山绕舍隐居应与世相违闲门自掩苍苔色过客时惊白鸟飞卖药比尝嫌有价灌园终亦爱无机如何天竺林间路犹到秋深梦翠微湖山小隐二首道著权名便绝交一峰春翠湿

  • 第八章 别妻赴京·屠隆

    【逍遥乐】〔生上〕竟不容高卧。王路兼程催似火。行行忍别碧山阿。秦京迢递。帝阙嵯峨。极目关河。送我红尘道。夺我白石嵓。野人穿薜茘。身不惯朝衫。自家蒙朝廷诏征。有司日夜催迫上道。不容辞免。只得

  • 第三十七回 戴守备射书报信 岳员外开阁延宾·萧晶玉

    且说这来的乃是于潜县的猎户,奉县谕寻山捉兽,从西山口进来。二人着了忙,顾不的携尸入涧,曹爷把公子抱起,跑至山神庙前,驼在马上,解开偏缰,操住嚼环,如飞似箭,跑出东山口去了。这起猎户进山看见了三人的尸首与刑具公

  • 楔子·郑光祖

    (吕布领八健将上,云)其乃吕布是也,领着本部下人马,与张飞相持厮杀。走一遭去。大小三军,排开阵势者。尘土起处。张飞敢待来也。(正末上,云)某乃张飞是也,与吕布交战,走一遭去。来者何人?(吕布云)某乃吕布是也。你来者何人?(正

  • 七三 筹备杂志·周作人

    刊行杂志,开始一种文学运动,这是鲁迅在丙午(一九〇六)年春天,从仙台医学校退学以后,所决定的新方针。在这以前他的志愿是从事医药,免除国人的病苦,至是翻然变计,主张从思想改革下手,以为思想假如不改进,纵然有顽健的体格,也无济于

  • 卷二十二兵志二陆军·黄遵宪

    日本上古文官日臣,武官日连。有物部连者,世为宿祢,掌环列之尹,兼司刑官。后兵与刑分,有大伴连,统率元戎,警卫宫城。然此皆世官,未有官制。逮孝德朝,仿唐制设兵部省,始有专官。其在内禁近之兵,则有近卫府以领羽林军。古名为革叉负

  • 萧颖达传·李延寿

    萧颖胄的弟弟萧颖达,少年时好勇任气。萧颖胄在齐朝建武末年负责荆州事务,萧颖达也做西中郎外兵参军,都在西府。齐朝末年国家多难,颇不能自安,于是便与哥哥萧颖胄起兵。萧颖达的弟弟萧颖孚从建邺被庐陵人..景智暗中引荐,与他

  • 卷十三 旅獒第七·孔颖达

    西旅献獒,西戎远国贡大犬。○獒,五羔反。马云:“作豪,酋豪也。”太保作《旅獒》。召公陈戒。○召,时照反,后“召公”皆仿此。旅獒因獒而陈道义。[疏]“西旅”至“旅獒”○正义曰:西方之戎有国名“旅”者,遣献其大犬,其名曰“獒

  • 卷八·孙奇逢

    子罕第九子罕言利章夫子痛黜世之言利曰喻于利放于利深望人之安命曰不知命不受命利与命固尝言之矣至于仁孔子之所以立教也志仁好仁安仁利仁依仁不违仁不一而足岂孔子以立教其徒日侍而不知葢其记言之顷各有相对之情以为

  • 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五十六章 无荣辱·林语堂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语译智者晓得道体精微,所以不任意向人民施加政令;好施加政令的

  • 卷九·季本

    钦定四库全书诗説觧頥正释卷九    明 季本 撰魏朱子曰魏国名本舜禹故都在禹贡冀州雷首之北析城之西南枕河曲北渉汾水其地陿隘而民贫俗俭盖有圣贤之遗风焉周初以封同姓后为献公所灭而取其地今河中府觧州即其地

  • 觐礼·佚名

    朝觐的礼仪:指侯到达王城的近郊,天子派人穿皮弁服,用玉去慰劳。诸侯也穿皮弁服在帷宫门外迎接,两次行拜礼,使者不回拜,拿着璧玉前行,诸侯三次拱手行礼。到台阶前,使者不谦让,先登坛。诸侯登坛听取天子的命令,下坛再拜稽首,然后登

  • 弘明集卷第七·僧祐

      朱昭之难夷夏论朱广之咨夷夏论慧通法师驳夷夏论僧敏法师戎华论难顾道士夷夏论(常侍朱昭之)  见足下高谈夷夏辩。商二教条勒经旨。冥然玄会妙唱善同。非虚言也。昔应吉甫齐孔老于前。吾贤又均李释于后。万世之殊涂

  • 阿弥陀经疏·智圆

    宋 智圆述刻弥陀经义疏序孤山圆师撰弥陀经义疏。后又钞之名曰西资。吾邦未见流行。学者憾焉。比偶获义疏。订正镂刻。使学者免传写之劳。他日若有得钞者。与此疏并行于世。则在西刹行者。岂不大资哉。窃望焉。 时正

  • 卷第七十二·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七十二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三十五世随录吉州青原净居眉庵秀禅师金陵夏氏子。弱岁投宝光寺出家。首谒天童。後参金粟乘。一见针

  • 第二十章 佛典之书写·佚名

    帝须名高加加婉那最胜之子令建立大塔[与]精舍。(一)彼建立最上伽罗伽雷那精舍,萨陀提沙[亦]建立及他多数之精舍。(二)彼高价八万四千之法蕴一一法蕴而为一一之供养。(三)有大名称之沙达提沙造七层美丽之堂殿,以铜板葺修。(四)[尔来此

  • 秋瑾诗词集·秋瑾

    秋瑾诗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