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

钦定四库全书

诗説觧頥正释卷九    明 季本 撰

朱子曰魏国名本舜禹故都在禹贡冀州雷首之北析城之西南枕河曲北渉汾水其地陿隘而民贫俗俭盖有圣贤之遗风焉周初以封同姓后为献公所灭而取其地今河中府觧州即其地也魏地入久矣列于唐风之前犹邶鄘之于卫也篇中公行公路公族皆官疑实诗又恐魏亦尝有此官盖不可考矣今按魏在汾水之曲故城南西并去大河二十余里北至首阳山十余里处河山之间季札歌魏而谓为明主此与春秋传闵公元年卜偃辛廖占毕万赏魏之辞意同盖战国时见魏称王而附为夸大之言如后世追述符命云尔岂非邪説乎

葛屦

经防曰此诗盖为富而不好礼者发也

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掺掺女手可以缝裳要之襋之好人服之【赋也】○【要与□同】

纠纠盘结貎掺掺与纎纎同小而嫩也要裳腰襋衣领好人富贵人也葛屦可以履霜女手可以缝裳言无不可也女手而曰掺掺女之小者也言虽小女可以缝裳而治要襋虽好人亦必服之此勤俭之俗美俗也

○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揥维是褊心是以为刺【赋也】○【辟与避同后凡退避之辟放此】

提提警惕貎宛委曲逊顺貎辟避路也凡让而避者必左象揥説见君子偕老言好人之心常提提然警惕惟恐召祸故与人之际宛然左辟常退譲以自全至于首之所饰者象揥而已初无金玉之美虽好人而服象揥可见其俭矣礼与其奢也寜俭俭美德也但富而不好礼则知有已而不知有人终成自私自利耳故诗人以为褊心而刺之

葛屦二章一章六句一章五句

汾沮洳

经防曰此美隐者之诗也

彼汾沮洳言采其莫彼其之子美无度美无度殊异乎公路【赋也】○【莫音暮】

汾水出太原府晋阳山西南入河盖即自晋入魏也沮洳水浸下湿之地莫菜也似栁叶厚而长有毛刺可为采莫可以充食也无度非尺寸可量也公路主君路车之官

○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异乎公行【赋也】

方彼一方也盖隔水望见之称采桑可以供蚕公行即公路以其主君兵车之行列则曰公行耳

○彼汾一曲言采其藚彼其之子美如玉美如玉殊异乎公族【赋也】

一曲谓水曲流处藚叶似车前草一名水舄即今泽舄也采藚可以为药公族掌君之宗族者○贤人隐于汾水之间采莫采桑采藚足以自娱故见之者称其美不可及而与在位者殊不同也公路公行公族皆晋之贵大夫

汾沮洳三章章六句

园有桃

经防曰贤人懐才而不得用有忧世之志焉故作此诗旧説谓忧其君国小而无政未为尽得诗意也

园有桃其实之殽【兴也】心之忧矣我歌且謡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兴意】○【何其之其音箕后凡以其为语辞者并同】

果为核肉为殽果不言核而言殽犹禽不言雄而言牡也心之忧者具在我而人不用不能无不豫色之意也我贤者自谓歌者长言也本歌曲之緫名与謡相对则合曲为歌徒歌曰謡有感即歌如太山梁木之歌未必合乐则謡亦但当为歌而不已之名耳故陈氏旸曰謡者歌声之逺闻也士未仕之称骄者以其轻世肆志而言彼人指当国之人也以当国者为是则同流合汚之类所以为不知我也

○园有棘其实之食【兴也】心之忧矣聊以行国不知我者谓我士也罔极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兴意】

棘小枣説见凯风行国谓出游于国中也罔极亦有骄意○此诗二章言桃棘皆果之贱而有实则可以为殽而食以兴人有实德而不见用此当国者无意于治所以忧世者不能不切于心也然有不可与人言者则亦歌游自肆而已不知我者则谓我乃士也而骄纵无极亦何为哉以其无志不以世道为忧故不思也思则必能知我耳此可见其忧世之心矣

园有桃二章章十二句

陟岵

经防曰孝子行役不忘其亲而想像其念己之言也集传得之矣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赋也】

山无草木曰岵上与尚同止获也古以见获为止

○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无弃【赋也】

山有草木曰屺季少子也妇人之情最怜少子无寐犹言醒睡弃谓弃尸于外

○陟彼冈兮瞻望兄兮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必偕上慎旃哉犹来无死【赋也】

偕谓与同役者俱无失伍也○此诗想像父母及兄念己之言曰无已曰无寐曰必偕皆劝其子弟勤于王事则犹得归而不至于死也亦可见其家人皆有为国之忠矣

陟岵三章章六句

十亩之间

经防曰此里宅同居之友见世乱国危而相约归田之诗也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赋也】

十亩者两其五亩之宅也古者一夫各受五亩之宅宅必依田以居子者指同仕之人盖居亦同里者故合两家之宅言之而为十亩也自汉儒以二亩半在田二亩半在邑为説而其义遂不可通矣辩见读礼疑图卷之一闲闲闲暇自得也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赋也】

十亩之外谓不但同仕者之两家盖并同井之八家而言也泄泄舒而不廹之貎此则又得与邻里同乐矣

十亩之间二章章三句

伐檀

经防曰君子以无功素食为耻不敢怠其勤励自强之志故诗人美之而作此诗也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防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兴也】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兴意】○【猗与兮同县音悬后凡悬挂之县并同】

坎坎伐檀声檀木性坚可以为车者寘安置也涟风行水成文也种之曰稼敛之曰穑狩亦猎也张罗而守之曰狩防躐而取之曰猎县县于庭而暴之也貆貉类素空也餐吞食也无功而食谓之素餐

○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兴也】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兴意】

辐在车轮中辏毂者老子所谓三十辐共一毂也亦伐檀为之直波文之直也亿孔氏以为刈禾之把数也特豕特生之名

○坎坎伐轮兮寘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兴也】彼君子兮不素飱兮【兴意】

轮车轮亦伐檀为之漘厓也郭璞云上平坦而下水深为漘沦者小风水成文转如轮也囷圆仓也熟食曰飱○伐檀为车车至水泽腹坚然后可用然当河水方清未冻之时檀已先伐而寘于水次不以其未用而遂怠于伐也正以力必先劳而后可以得食耳如先稼穑然后得禾先狩猎然后得兽此皆治生之不可怠者也故以兴君子之立德立功其得食不虚盖先有其具矣君子指学道者言

伐檀三章章九句

硕鼠

经防曰民苦虐政不得已而欲归仁故作此诗当此时贤者不能不辟地况于凡民乎其情亦可闵矣

硕鼠硕防无食我黍【比也】三嵗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赋也】○【贯音惯下章同】

贯习也乐土有道之国而可安者也莫我顾谓初无念我之心也得我所谓得其所安也

○硕防硕防无食我麦【比也】三嵗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赋也】

莫我德谓不以恩德加我也得我直谓可以直道而行也

○硕防硕防无食我苖【比也】三嵗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赋也】

苖指嘉谷谓禾也不我劳谓不肯慰劳我也永号长呼也○庆源辅氏曰三嵗贯女则民之于上至矣莫我肯顾则上之于民甚矣于是而决去焉非民之罪也

硕防三章章八句

诗说解頥正释卷九

猜你喜欢
  四书经疑贯通卷八·王充耘
  春秋辨义卷十四·卓尔康
  卷八·真德秀
  卷二十七·秦蕙田
  卷二十·李光地
  卷十三·顺治
  卷十五·吕祖谦
  墨子卷九·墨子
  一切曼罗金刚轮三昧大仪轨分第八·佚名
  佛说九横经·佚名
  第四次研究会·太虚
  在仰光良光寺吊宇屋达马与宇额卡达等谈话·太虚
  从无我唯心的宇宙观到平等自由的人生观·太虚
  频毗娑罗王诣佛供养经·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四十一卷·宝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古诗镜卷十·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镜卷十 明 陆时雍 撰 晋第三 陶渊明【字元亮入宋名潜浔阳柴桑人太尉长沙公侃之曾孙少有高趣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解归躬耕自资隆安中为镇军参军义熙元年迁建威参军未几求为彭泽令在县八十

  • ●卷四十七·徐梦莘

      靖康中帙二十二。   起靖康元年五月五日庚午,尽二十五日庚寅。   五月五日庚午诏劝士民以财谷助军兴(旧校云:此诏李忠定撰)。   诏曰:朕嗣承丕绪夙夜兢惕思所以抚绥四海惠养元元以为无穷之计而寇戎弗靖未能偃兵

  • 卷之三百二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通志卷五十八·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选举略第一厯代制 考绩厯代制周官大司徒之职以乡三物教万民而賔兴之【物犹事也兴犹举也民之三事教既成乡大夫举其贤者能者以饮酒之礼而賔客之既则献其书于王也】一曰六徳二曰

  • 六七五 护陕西巡抚尚安奏覆查办省志及各府州县志书情形折·佚名

    六七五 护陕西巡抚尚安奏覆查办省志及各府州县志书情形折乾隆四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护理陕西巡抚印务 布政使奴才尚安跪奏,为覆奏事。窃奴才准抚臣毕沅移交本年十二月十二日接到廷寄,奉上谕:据闵鹗元奏,各省郡邑志书内,

  • 卷十·司马贞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索隐卷十 唐 司马贞 撰 吴太伯系家第一【系家者系诸侯代系也言其下及子孙常有国故孟子曰陈仲子齐之系家又董仲舒曰王者封诸侯非官之也得以代为家也】 吴太伯【国语曰黄池之会晋定公使谓吴王夫差

  • 闽语四(查东山笔、沈墨庵阅)·查继佐

    ●闽语四(查东山笔、沈墨庵阅)王祁王祁字知止,号拱哲。少时为太仓琅琊之家僮。乙酉,三吴事败,祁走建宁之净慈庵剃发为僧。体丰大,面黧,缁衣相向,多欷歔动人。僧戒秘而坚,盖许祁以死者数百跏矣。诡称谙术数,能缩水令干,便步入海。

  • 序·蔡省吾

    虫鸣于秋,鸟鸣于春,发其天籁,不择好音,耳遇之而成声,非有所爱憎于人也。 而闻鹊则喜、闻鸦则唾,各适其适,于物何有?是人之聪明日凿而自多其好恶者也。 朝逐于名利之场,暮夺于声色之境,智昏气馁而每好择好音自居,是其

  • 卷六十二·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六十二宋 宋敏求 编大臣册国公册高士亷改封申国公文册李积改封英国公文册程知节改封卢国公文册侯君集改封陈国公文册段志玄改封褒国公文册羣臣册张允恭鄯州都督文册唐临吏部尚书文册段宝玄

  • 卷四十三、开矿之弛禁·黄鸿寿

    宣宗道光二十四年,夏四月,诏云贵、四川、广西等省驰矿禁,任民自为开采。上世无坑冶封闭之禁,周官有卝人之职,卝即矿也,掌金玉锡石之地,而为这厉禁以守之。若以时取之,则物其地图而授之,巡其禁令,此即后代厂税之始。历汉、唐、宋

  • 卷一百四十四·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四十四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十七饮食礼礼记文王世子庶子之正于公族者教之以孝悌睦友子爱明父子之义长防之序【注正者政也庶子司马之属掌国子之倅为政于公族者

  • 思玄庸言一卷·桑悦

    海盧桑悅民懌道者四德之總名分之其目有四合之其理則一老子曰大道廢有仁義蓋以道為大仁義為小而不知道卽仁義也本性無着養於氣質得木則能養仁得金則能養義得火則能養禮得水則能養智得土則能養信五五相參謂之聖人五薄籠

  •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成實論卷第十九   成實論卷第二十   成實論卷第十九   訶棃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一]道諦聚智論中智相品第一百八十九   真慧名智。真者謂空無我.是中智慧名爲真智.假名中慧名想非智.所以

  • 从中国的一般教育说到僧教育·太虚

    中国的教育较之日本及欧、美诸国,固然不普及而且低下得很,有急须推广开去和提高起来的需要。但若照二三十年来的教育样子继续办下去的话,不推广不提高已足渐渐底置中国民族的生命于死地了,若再加以推广提高,岂不立刻可以制

  • 第十六品·佚名

    第一章 制御论今称制御论。此处,言&ldquo;于世间得力、得自在之人等,若不得制他人之心,何是彼等之得力,何是自在耶?依得力,依得自在,彼等确可制他人之心&rdquo;者,乃大众部之邪执。一(自)他是制他心耶?(他)然。(自)他是制他心以&ldq

  • 盈川集·杨炯

    十卷。《附录》一卷。唐杨炯 (650—695)撰。杨炯,弘农华阳 (今属陕西省)人,文学家,诗人,官至盈川县县令。为官严酷,自负清高。幼年聪明好学,显庆四年(659),应神童举及第,待制弘文馆。诗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称

  • 马关议和中日谈话录·马建忠

    《马关议和中日谈话录》五篇,系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时,李鸿章与日本代表的对话实录,双方互有问答,每句必录,读之如临其境,有很强的写实性。此五篇谈话录,为当时在场书记官所记,李鸿章“全集中一字不载”,由此可知谈话录的重要价值

  • 燕市货声·蔡省吾

    一作《一岁货声》。 清·闲园鞠农(蔡省吾)编,凡一卷,载张江裁编《京津风土丛书》,双肇楼1938年出版。本书辑录清末北京市井的各种招徕市声。卷首有光绪丙午(1906年)的“自序”;全书依元旦、二月、三月、四月、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