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觐礼

朝觐的礼仪:指侯到达王城的近郊,天子派人穿皮弁服,用玉去慰劳。诸侯也穿皮弁服在帷宫门外迎接,两次行拜礼,使者不回拜,拿着璧玉前行,诸侯三次拱手行礼。到台阶前,使者不谦让,先登坛。诸侯登坛听取天子的命令,下坛再拜稽首,然后登坛接受璧玉。使者向左转身站立,诸侯送还璧玉,使者接受。诸侯下坛,再拜稽首,然后使者出。诸侯于是阻止使者离去,使者于是又进入。诸侯和使者相互谦让登坛。

诸侯先登坛,把几交给使者。诸侯为送上几行拜礼。使者放下几,回拜。诸侯用束帛、四匹马做礼物送给使者表示敬意,使者两次行拜礼接受。

诸侯为送上礼物两次行拜礼。使者下坛,牵着左边的马出门。诸侯送到门外,两次行拜礼。诸侯于是随使者到朝。

天子赐给诸侯馆舍。使者说:“伯父,您顺命到天子的地方朝觐,天子赐给伯父馆舍。”诸侯再拜稽首。把束帛和四匹马送给使者表示敬意。

天子派大夫通告说:“某天,伯父依循朝觐旧典朝拜。”诸侯再拜稽首。

众诸侯在朝觐的前一天,都在文王庙门外接受天子赐予的馆舍。同姓诸侯面朝西以北为上位;异姓诸侯面朝东以北为上位。

诸侯穿裨衣,戴冕冠,到祢庙放下礼物。乘坐墨车,车上载有交龙图饰的旗,张挂龙旗的弓、盛弓的套子,带着有丝垫的圭玉去朝觐天子。天子在室的门、窗中间摆设绣有斧状图案的屏风,屏风左右是玉几。天子穿着衮衣,戴着冕冠,背向屏风站立。啬夫把诸侯的话传给上摈,上摈报告给天子。天子说:“不是别人,是伯父为朝觐而来,我嘉奖他。

让伯父进来,我接待他。”诸侯从门的右边进入,跪着放置圭玉,再拜稽首。上摈向天子报告。诸侯跪下拿取圭玉,登堂表述来意。天子接受他的圭玉。诸侯下堂,在西阶东边面朝北再拜稽首。摈者延请他说:“请登堂。”诸侯登堂再拜稽首,然后出门。

三次进献都用束帛放上璧玉,庭实只用进献国所出产的物品。诸侯捧着束帛,有甲素旳书着国名的一匹马在前,其余九匹马随在后边,陈列在中庭,以西为上位,诸侯放下礼物,再拜稽首。摈者说:“天子将接受礼物。”诸侯登堂表述来意。天子抚摸圭玉。诸侯由西阶下堂,面朝东把礼物交给太宰。在西阶前再拜稽首。诸侯牵着一匹马出来,交给天子的人,九匹马跟随着出来。三次进献完毕。

然后,诸侯在庙门的东边袒露右臂,由门的右边进入,面朝北站立,告诉上摈转告天子:“自己要报告自己所做之事并听从天子处理。”上摈把诸侯的话报告给天子。天子对诸侯说:“伯父没做有过失的事,回去用心治理、安定你的邦国。”诸侯再拜稽首,出来。由屏风的南边到门的西边,穿好上衣,然后从门的左边进入,面朝北站立。天子慰劳他。诸侯再拜稽首。上摈延请诸侯说:“请登堂。”诸侯登堂再拜稽首,下堂出去。

天子赐给诸侯车辆,命服,诸侯到大门外迎接,再拜稽首。车先摆放,以西为上位,驾车的四匹马挨着车从东陈列。贵重的赏赐不计数,陈列在车的南边。三公捧着装有命服的箱子,天子的诏书放在箱上,由西阶登堂,面朝东,太史在他的右边。诸侯登堂,面朝西站立。太史宣读天子诏书。诸侯下堂,在东西阶之间,面朝北再拜稽首。登堂再拜稽首。太史把诏书放在命服上,诸侯接受。使者出去。诸侯送行,两次行拜礼。送礼物给使者表达敬意,送给赐予命服的三公的是束帛和四匹马。送给太史的礼物也是如此。

对同姓大国国君,就称“伯父”;对异姓大国国君,就称“伯舅”。

对同姓小国国君,就称“叔父”;对异姓小国国君就称“叔舅”。

行过飨礼、食礼、燕礼后,诸侯才归国。

诸侯到天子的地方朝觐,要在国门外方圆三百步壝土为宫墙,有四个门。用土筑坛,方圆九十六尺,高四尺,把上下四方神明的像放在坛上。上下四方神明的像是木制的。四尺见方,涂六种颜色;东方青色,南方赤色,西方白色,北方黑色,上方玄色,下方黄色。用六种玉装饰:上为圭;下为璧;南方璋;西方琥;北方璜;东方圭。上介都捧着他的国君的旗,树在宫中,以左边为上位。公、侯、伯、子、男,都靠近他的旗子站立。摈者四次传命,天子乘坐龙马驾的车,车上载着太常旗,旗上画有日月升龙、降龙的图案。出王城门,在南门外礼拜太阳,返回来在坛上祭祀上下四方神明,在南门外礼拜太阳,在北门外礼拜月亮和江、河、淮、济四水,在西门外礼拜山川丘陵。祭天,积柴焚烧;祭山、丘陵,要到高处;祭川要向水中投入祭物;祭地要埋牲、玉。

[记]几,放在东厢。

偏驾的车不进入王门。

诸侯把圭放在缫上。

猜你喜欢
  卷十八 十八之五·孔颖达
  不要不懂装懂·孔子
  卷三·惠士奇
  卷五·吕祖谦
  卷十四下·王天与
  诗故卷三·朱谋玮
  日知荟说卷二·乾隆
  卷十四·朱公迁
  士师/朝士·佚名
  僖公·僖公元年·左丘明
  仰山伟禅师·惠洪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四·欧阳竟无
  提要·晁迥
  卷第六·佚名
  佛说演道俗业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连妙淑·唐圭璋

      妙淑,宋宫人。   望江南   寒料峭,独立望长城。木落萧萧天远大,□声羌管遏云行。归客若为情。   樽酒尽,勒马问归程。渐近芦沟桥畔路,野墙荒驿夕阳明。长短几邮亭。

  • 卷十一·陈廷敬

    目  录 十二调六十四体,五十五字一七令四体 河 传二十七体又名怨王孙、庆同天、月照梨花、秋光满目 望远行七体 木兰花令三体 金莲绕凤楼一体 睿恩新一体 芳草渡五体 夜行船十一体又名明月棹孤

  • 第三十二出 易生避难·王世贞

    【风入松】〔小外上〕少年高折桂花枝。行斾驻京师。昨蒙相府留深意。还未审是和非。且去寻消问息。灯前准拟归期。奸佞嫉吾曹。谋深益见高。腹中原是剑。笑裏总成刀。香饵鱼吞钓。机弓鸟失巢。秦姬裘未献。关客恐难逃

  • 周浩·隋树森

    周洁,或作周浩,与钟嗣成同时代人。生平不详。其散曲仅存一首,为赞钟氏《录鬼簿》所作。 小令 【双调】蟾宫曲 题《录鬼簿》 想贞元朝无多,满目江山,日月如梭。上苑繁华,西湖富贵,总付高歌。麒麟冢衣冠坎

  • 卷三百·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竹所吟稿春日访四圣郑渭濵访旧孤山去桃花观里春迎香闻道室借酒酌吟人琴操音还古蔬盘味却真斜阳各分散一水隔红尘担上木香无奈声声杜宇频木香犹有一分春担

  • 山谷内集诗注卷四·黄庭坚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山谷内集诗注> 钦定四库全书 山谷内集诗注卷四   宋 黄庭坚 撰 任 渊 注 奉和文潜赠无咎篇末多见及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为韵【山谷尝写答邢居实诗及此诗与徐师川曰後八诗颇得意者

  • 卷之一千三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六、宫中的机构·秦翰才

    满洲国皇帝直属的辅弼机构有五个: 参议府 祭祀府 尚书府 宫内府 侍从武官处 参议府备皇帝作政事和法律上的咨询,祭祀府专管神庙和祀典,其官署不在内廷,姑且不说,光说尚书府、宫内府和待从武官处。 “尚书府典守御玺、国玺,

  • 十二、中文电子字码机·林语堂

    今夏我在旅行中,收到波士顿城爱德公司(Itekcor-poration)发明中文电子字码机的消息,非常快慰。这部机器名为(Chicoder(即Chineseencoder之意),意思是一部电子机器,能将华文各字用打字机方法,打出电子号码的鉴孔纸带(punchedtape),也

  • 李革传·脱脱

    李革,字君美,河津人。父名余庆,三次到朝廷廷试,没有通过,因此放弃。革聪明,读书一二遍,就记住不忘。大定二十五年(1185)进士。调任真定主簿。考查他廉洁,迁升为韩城令。同知州事接受富商贿赂,用每年征收的赋税军需分配给隶属各

  • 弇山堂别集卷六·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异典述序夫国之有典也则号令庆罚皆在焉其曰典者何志常也曰异典者何志非常也诸创国者皆不为常者也其业可大而法可久习之则为常是故曰典也自古有天下之盛者莫过唐虞三代唐有天下举畎畆之鳏民而委之政既得

  • 卷一百二十 汲郑列传第六十·司马迁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其先有宠於古之卫君。【集解】:文颖曰:“六国时,卫但称君。”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索隐】:按:庄者,严也,谓严威也。按:自汉明帝讳庄,故已後“庄”皆云“严”。孝景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三·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三 洪武二十一年八月壬寅朔,西平侯沐英调都督甯正帅兵会頴国公傅友德军讨东川。 暹罗斛国遣使进象三十只及方物、番奴六十人。 乙巳,命户部运钞七十五万七千四百锭往四川永宁宣抚司,赐普

  • 卷二十八·佚名

    <经部,诗类,毛诗李黄集解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二十八  宋 李樗黄櫄 撰鸳鸯刺幽王也思古明王交於万物有道自奉养有节焉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君子万年福禄宜之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遐福乘马在廐摧之秣之君子

  • 大光明始发无上心缘品第六十四·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罗阅祇迦兰陀竹园。尔时阿难。在林树间。静坐思惟。欻[欻:xū 指忽然。]生此念。如来正觉。诸根具足。功德慧明。殊妙难量。世尊先昔。本何因缘。发此大乘无上之心。修习

  • 佛说无崖际总持法门经·佚名

    西秦沙门圣坚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万二千。尽一生补处应尊位者。皆从十方世界来会。悉得总持辩才无碍。执意坚固所言真谛。珍贵恭顺不放逸法。惭愧慈忍以为上服。

  • 天然是禅师梅花诗·函昰

    天然是禅师梅花诗门人今辩重编五言律一东白花轻一放。万壑尽春风。蜀客相逢处。何郎寡和中。烟荒村路断。人去水流空。却忆霜零后。云山望欲穷。二冬荒榛迷远道。绝岸一相逢。漂落非残雪。横斜傲古松。目空烟暝色。迹

  • 现果随录·戒显

    凡四卷。清代戒显记。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九册。系记述撰者所见所闻之因缘故事。共一○三则。内容大多为明末清初湖州、杭州、抚州等江南地方僧俗间之善恶果报故事。书中特别强调念佛功德,此外有关净土往生之思想亦极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