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刘过(1154—1206)字改之,自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以诗名湖海间。尝上书光宗过重华宫,复以书陈恢复方略,不报。流落江湖间,晚居昆山。开禧二年卒,年五十三。《南宋书》、《宋史翼》有传。有《龙洲集》十 
- 康熙帝既立胤禛为太子,以为天下无事,娱情内典,藉自颐养,不日且内禅。而诸子众多,俱以胤礽长厚,无奇才异能,坐跻大宝,心不甘服,咸思帝制自为。其间权力最盛、党羽广布者,则推胤禛、胤禵、胤礻我、胤禟.胤禛即世宗,有异禀,膂力过人, 
-  表六战国年表夫漓王风而作伪者霸也破霸而以诈力重者战国之变也战国变而天纪絶人心危倾诐不嫌于诬恫疑不嫌于喝当是时衡固益彊纵将饵弱六国委肉饿秦必无幸矣使韩魏之主疏知抉隠塞利守信结反覆之舌开仁义之门寄政于内 
- 正统十一年,太师英国公暨侯伯二十余人早朝毕,奏曰:「辅等皆武臣,不谙经典,愿赐一日假,诣国子监听讲。 」上曰:「往。」于是,太师率诸侯伯诣监,所携茶汤果饼之类甚丰。祭酒李先生时勉命诸生立讲五经各一章。毕,设酒馔奉款。诸侯 
- 世上人家三苏轼南贬,朝云相随,朝云原是个歌扇舞袖的女子,而在惠州时她只烧茶煮饭,做做针黹,人世多少悲欢离合,亦只是这样寻常的日子,寻常的两人。苏轼作她的墓志铭,只短短的一百字,这朝云几岁来我家,十五年来待我尽心尽意,是个知 
- (庚寅)二十三年大明萬曆十八年春正月1月1日○朔甲辰,盜入太廟放火,捕得伏誅。繕工書員李山與銀匠等,交結宗廟守僕,竄入廟內板上,盜出諸室所藏印冊,取金銀,冶鑄爲錠,共爲姦利。守僕欲沒其迹,放火其中,守卒先見叫報,幸得撲滅。盜旣宿 
- 元 许谦 撰读中庸丛说序中庸专言道故起首便言道学道统道学主于学兼上下言之道统主于行独以有位者言之至孔子之生他无圣人在位则道统自在孔子凡言统者学亦在其中学字固可包统字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此 
- 前面吾们讲过了三种恶劣的德性,它们麻痹了中国人的组织力量。此等德性出于一般的人生观,亦机敏,亦圆熟,尤卓越于能容忍的冷酷。不过这样的人生观,很明显不是没有它的美德的价值的,这种美德是老年人的美德,这老年人并不是怀着 
- 【经】十有二年春,葬陈灵公。楚子围郑。夏六月乙卯,晋荀林父帅师及楚子战于邲,晋师败绩。秋七月。冬十有二月戊寅,楚子灭萧。晋人、宋人、卫人、曹人同盟于清丘。宋师伐陈。卫人救陈。【传】十二年春,楚子围郑。旬有七日,郑 
- 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第一道安法师大品经序第二长安睿法师注解大品序第三大梁皇帝小品经序第四长安睿法师大小品对比要抄序第五支道林作正法华经记第六出经后记正法华经后记第七未详作者法华宗要序第八慧观法师法华 
-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其有三德学号真学为上品。  其持具戒学号承法为中品。  其受卑戒学号依福学为下品。  其行三事号散侍为外品。  又真学三德者。一曰。戒行备具。二曰。多知经法。三曰。能化度人。 
- 无能胜大明陀罗尼经宋 法天译无能胜大明陀罗尼经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归命礼正觉  及法贤圣僧菩萨说此明  所说破障碍吠多拏羯吒布多曩一切根本咒法。药叉及罗刹娑众所作邪法。 
- 	禅林备用卷之九	羌 当代住持涅盘	夫佛祖示灭。棺殓礼仪。有经无爽。双林十大弟子。哭泣忧悔。波罗柰释梵天龙。哀号躄踊。泪如膏轴。迦叶还自外国。兴兵分舍利。建塔。岂非礼乎。	按大慧竹庵议集云。百丈丧礼而降。 
- 多引六朝经典及故事,盖撰于唐。述导引、按摩、服药诸养生术,并混入祝咒、吐火术、服符、通真灵诸神奇方术。 
- 元诗别集。2卷。黄玠撰。《四库全书》曾据两淮马裕家藏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有至正五年(1345)黄玠自序。卷上为五言古诗,卷下为七言古诗。黄玠寓居吴兴,筑室于弁山,自号弁山小隐。晚年思归故乡慈溪而未成,所以自编诗稿以示 
- 笔记著作。宋潘若冲撰。潘若冲,或作若同,太宗时人,曾官郡守、赞善大夫。事迹不详。此书二卷,据《郡斋读书志》著录,共五十六则。今本仅八则,系以人为纲,分别记载杜牧、李远、王易简、裴皞、崔公佐、张祐、王定保、王 
- 全一卷。唐 不空译。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论经之略名。 
- 佛教感应集。唐开成元年(836)段成式撰。一卷。原载于段著《酉阳杂俎续集》卷七。全书记述以唐代中叶为社会背景的《金刚经》感应故事二十一则,始自张济丘,终于王孝廉。所记故事大多是作者依据传闻整理而成,亦有部分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