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等行品第十四

尔时于彼众会之中。有一天子。名现不退转。白世尊曰:何谓奉法遵经典者,世尊告曰:天子欲知奉法遵经典者,能崇顺诸法。是则名曰奉遵。于法若能崇顺一切法者,此则名曰奉修于法。所以者何。其不崇顺于诸法者,则不造法亦无不造。有所作者为无所作。斯则名曰奉修于法。若不遵修诸善德本亦无不善。斯则名曰奉修于法。亦不有漏亦无不漏。亦无有罪亦无不罪。亦非世俗亦非度世。亦非有形亦不无形。亦非生死亦非灭度。亦无所行亦无不行。斯则名曰奉修于法。若能奉行一切诸法。斯则名曰奉修于法。无有法想而奉行法。斯则名曰奉修于法。其自说言:吾遵行法不为奉行。其奉法者而悉蠲除一切诸法,则为奉法。其于所行而无所行奉行于法。斯则名曰奉修于法。于时现不退转天子白世尊曰:假使大圣而于此中不行至诚。斯等之类不为遵奉不应顺法。所以者何。奉至诚者无有终没不住生路。何所奉行。住平等路乃为行耳。唯然大圣。奉行平等者则无邪法。所以者何。一切诸法皆悉平等而无殊特。于是持心梵天问现不退转天子。尔为奉行于此行乎。答曰梵天。吾当奉行。假使世尊说三行者,便当奉行于二事矣。有所行者,若所行已则无所行。又复梵天。吾已奉行离诸二行犹若诸法。奉行诸法亦复如是,遵法亦如所修亦如斯,则名曰奉修法矣。又问天子。未曾得见此佛土乎。答曰:吾未曾见于斯佛土。又问。岂为不想斯佛土乎。无应不应。于所见者而无所见。答曰梵天。今者吾身亦不有想。亦无不想无应不应。吾以曾见亦未曾见。又问天子。天子所见为云何乎。答曰:吾未曾见诸贤圣士。一切凡夫愚戆之类。度诸恶趣亦复不度。如是梵天。其平等者则得度矣。名曰正见。睹未曾见。亦无有名。亦无所趣。眼不别识。耳鼻口身意。意不别识。亦复如是,其有所见如无本者,其如眼者吾我亦然。其无本者则无所见。斯平等见。

猜你喜欢
  苏悉地羯罗经卷下·佚名
  阿育王经 第一卷·佚名
  十五、洞山三顿·慧开
  复费范九先生书·太虚
  卷第一·佚名
  四分律卷第五十(第四分之一)·佚名
  跋佛学苑女学员论义会记·太虚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九·佚名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九卷·佚名
  致中国佛教会书(三通)·太虚
  致安东格西书·太虚
  卷第二十五·晦翁悟明
  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卷第四(之上)·智俨
  胜幢臂印陀罗尼经·佚名
  重编诸天传上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四十九·列传第一百八·脱脱

        郝质 贾逵 窦舜卿 刘昌祚 卢政 燕达 姚兕杨燧 刘舜卿 宋守约   郝质,字景纯,汾州介休人。少从军,挽强为第一。充殿前行门,换供奉官,为府州驻泊都监,主管麟府军马,与田朏将兵护军须馈麟州,道遇西夏数千骑寇钞

  • ●卷一百八十七·徐梦莘

      炎兴下帙八十七。   起绍兴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戊申,尽二十九日辛亥。   二十六日戊申枢密副使王庶奏乞免签书和议文字王庶与讲和异议虏(改作金)使张通古等将到国门庶乃奏劄乞免签和议文字曰:臣识性蒙昏计虑疏阔待

  • 班马异同卷三十一·倪思

    游侠传第六十四史记一百二十四游侠传第六十二汉书九十二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扵世云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着扵春秋固无可言者及若季次原宪闾巷人也读书懐独行君子之徳义不

  • 卷二百六十八·杨士奇

    永乐二十二年春二月丁未朔○遣官释奠先师孔子△浙江湖州府长兴县贼首吴贵归等就戮初贵归等聚众千余人劫杀乡民知府邓忠率民兵捕之贼众拒敌杀官吏事闻命阳武侯薛禄率兵三千讨之 上谕禄曰寇首恶不过数人必诛之余胁

  • 卷之二百二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提要·吴伟业

    【臣】等谨案绥寇纪略十二卷国朝呉伟业撰伟业字骏公号梅村太仓人明崇祯辛未以第三人及第入国朝官至国子监祭酒是编专纪崇祯时流寇迄于明亡分为十二篇曰渑池渡曰车箱困曰真宁恨曰朱阳溃曰黒水擒曰

  • ◎总长宴客趣闻·李定夷

    陈澜生尝在德昌饭店,招宴财政会议全体会员。以宾客众多之故,厨司烹调,应接不暇。自八时前后就席,至十一时左右方散。众客闷坐多时,倦容可掬。有某客因久坐席间,阑珊已极,一时误将吃大餐用之白布一方,揣入襟底,而布角则外露。一

  • 赵伦之传·沈约

    赵伦之字幼成,下邳僮县人,是孝穆皇后的弟弟。少年时父亲早死,家庭贫困,赵伦之对母亲非常孝顺,并以此显名。刘裕起义,赵伦之因为战功被封阆中县五等侯,多次升官,一直到雍州刺史。武帝北伐,赵伦之派顺陽太守傅弘之、扶风太守沈田

  • 徐文远传·刘昫

    徐文远,洛州偃师县人,陈朝司空徐孝嗣的玄孙,其先祖从东海郡迁家于此。父亲徐彻,梁朝秘书郎,娶梁元帝女儿安昌公主为妻而生文远。当时正遇江陵沦陷,被掳掠到长守,家境贫寒无法自给。文远的哥哥徐休卖书度日。文远每天都到书店

  • 卷十九·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十九圣功【二 安南归降二】命补绘安南战图制诗纪绩御制补咏安南战图六律【有序 己酉】询孙士毅安南战事缕晰以陈因命画院各为之图补咏近体而序之曰安南战图非如伊犁回部金川台湾之始以战

  • 三十二年·佚名

    (壬辰)三十二年清道光十二年春正月1月1日○己酉朔,行魂宮晝茶禮。○頒賜老人別歲饌,仍命存問,年例也。1月2日○庚戌,詣仁政殿月臺,傳社稷祈穀大祭香祝。○以李東膺爲慶尙左道兵馬度使,李載亨爲公忠道水軍節度使。○應資老人下

  • 四如讲稿卷六·黄仲元

    宋 黄仲元 撰春秋发题孔子曰文不在兹乎又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又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此夫子述六经之本防然自陈卫归鲁时年六十八矣而春秋之脩独后诸经他经令弟子编集而后圣人为之裁正春秋决圣人亲笔削故防夏之

  • 附授长儿仪礼跋·李光坡

    附授长儿仪礼跋仪礼十有七篇依古经录出其断节分注则本之信斋杨先生夫其辨寝庙之四方位名吉凶之尊卑节级拜兴之繁省体名肉物之贵贱馔设之隂阳呜呼小子来前若是其杂也抑小而非大也而深察之非节欲强力者不足以终其事非心

  • 说林下·韩非

    伯乐教二人相踶马,相与之简子厩观马。一人举踶马。其一人从后而循之,三抚其尻而马不踢。此自以为失相。其一人曰:“子非失相也,此其为马也,踒肩而肿膝。夫踢马也者,举后而任前,肿膝不可任也,故后不举。子巧于相踢马拙于任肿膝

  • 答 某 师 书·太虚

    某十年来所持论旨,在并宏大乘各宗,以通达其平等而标显其殊胜,平等达则障蔽除,殊胜显则信行起,义若相反,事固相成,言之间有抑扬,亦明其短长互见,无可高下而已。夫揉曲木欲令其直,必反其直而曲之而后能直。贤家判教,对大乘性相,抑之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一·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序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共摩诃比丘僧大数五千分,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得好解脱、慧得好解脱,其心调柔软摩诃那伽,所作已办,弃担能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

  • 福盖正行所集经 第三卷·龙树

    福盖正行所集经 第三卷龙树菩萨集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天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尔时帝释天主白佛言。世尊。唯愿安住此王舍城。我当供给饮食衣服。卧具医药。令无所乏。佛言。天主。且止斯事

  • 合锦回文传·李渔

    清代白话章回小说。16卷。李渔撰;题“笠翁先生原本”,“铁华山人重辑”。卷首有图,每卷后有素轩评语。有嘉庆三年(1798)宝砚斋刊本和道光六年(1826)大文堂刊本。唐武则天藏有至宝回文锦璇玑图,战乱时失落,至唐僖宗年间,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