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楹联丛话全编

《楹联丛话全编》是“联话”体的创始人梁章钜父子所作全部联话的合集。包括以下四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楹联丛话》十二卷、《楹联续话》四卷、《楹联三话》二卷,均为清梁 章钜编;《楹联四话》六卷,是梁章钜的第三子梁恭辰所编。第二部分,包括《巧对录》八卷,梁章钜编;《巧对续录》二卷,梁恭辰编。第三部分,包括梁章钜《归田琐记》第六卷中收入的《楹联剩话》,《浪迹丛谈》第七卷中收入的《巧对补录》。第四部分,包括梁章钜《浪迹丛书》并其“续谈”“三谈”中的散见联话材料。

《楹联丛话全编》全部章节目录

(1)作者简介
(2)序
(3)自序
(4)卷之一故事
(5)卷之二应制
(6)卷之三庙祀--上
(7)卷之四庙祀--下
(8)卷之五廨宇
(9)卷之六胜迹--上
(10)卷之七胜迹--下
(11)卷之八格言
(12)卷之九佳话
(13)卷之十挽词
(14)卷之十一集句集字附
(15)卷之十二杂缀谐语附
(16)序
(17)卷之一故事应制庙祀
(18)卷之二廨宇胜迹格言
(19)卷之三佳话挽词
(20)卷之四集句集字附 杂缀谐语附
(21)序
(22)卷上
(23)卷下
(24)卷之一厅宇--酬赠
(25)卷之二名胜--庙祀
(26)卷之三佳话
(27)卷之四挽联
(28)卷之五杂缀
(29)卷之六诙谐
(30)序
(31)巧对录卷之一
(32)巧对录卷之二
(33)巧对录卷之三
(34)巧对录卷之四
(35)巧对录卷之五
(36)巧对录卷之六
(37)巧对录卷之七
(38)巧对录卷之八
(39)巧对续录卷上
(40)巧对续录卷下
(41)楹联剩话
(42)巧对补录
(43)楹联散话

猜你喜欢
  漱玉词·李清照
  闽川闺秀诗话·梁章钜
  中兴间气集·高仲武
  古今禅藻集·佚名
  全汉诗·丁绍仪
  粤词雅·潘飞声
  杏庭摘稿·洪焱祖
  剧话·李调元
  秋声集·黄镇成
  玉山璞稿·顾瑛
  无闷草堂诗存·林朝崧
  古微堂诗集·魏源
  尉迟恭单鞭夺槊·关汉卿
  答万季埜诗问·吴殳
  诗词格律·王力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521 ·佚名

    赵孟坚 漕使李宝文先生除宣城守 幕客崇酒觞,渠渠饯行舟。 先生蘸甲饮,不使涓滴留。 竺盏顾谓言,汝复能吟不。 尔不歌吾行,而俟吾言求。 沃尔满锺酒,畀尔笔力乃。 扶舆懵懵醉,梦化蝴蝶游。

  • 卷二百十二·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十二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八十九 谢翺 效孟郊体 手持菖蒲叶洗根涧水湄云生岩下石影落莓苔枝忽起逐云影覆以身上衣菖蒲不相待逐水流下溪闲庭生柏影荇藻交行路忽忽如有人起视不见处牵

  • 列传十一·薛居正

    丁会,字道隐,寿州寿春人。父季。会幼放荡纵横,不治农产,恆随哀挽者学绋讴,尤嗜其声。既长,遇乱,合雄儿为盗,有志功名。黄巢渡淮,会从梁祖为部曲,梁祖镇门,会历都押衙。自梁祖诛宗权,并时溥,屠朱瑄,走朱瑾,会恆以兵从,多立奇功。文德中

  • ●卷十八·徐梦莘

      政宣上帙十八。   起宣和五年六月五日丙戌,尽十二月三日壬午。   五日丙戌张瑴诣宣抚司纳土。   状曰:权管勾平州节度使兼诸军都统张瑴状自安真深入北朝皇帝西狩不返诸路寇兵充斥道途塞绝当道无所依托承天朝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七十八·徐乾学

    宋纪七十八【起上章淹茂正月尽九月凡九月】神宗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徳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熈寜三年春正月癸丑録唐李氏周柴氏后 乙卯诏诸路常平广恵仓给散青苗钱本为恵恤贫乏今虑官吏不体此意均配抑勒翻成骚扰其

  • 卷之四百九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 列传二百·纪昀

    列传宋 【一百四】○宋一百四杜范 杨简【钱时】 张虙吕午【流】吴昌裔汪纲陈宓杜范杨简 【钱时】张虙吕午吴昌裔汪纲陈宓△杜范杜范字成之黄岩人嘉定元年举进士调金坛尉再调婺州司法绍定六年迁大理司直端平元年改授

  • 一○九○ 户部为知照四库馆上年秋季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佚名

    一○九○ 户部为知照四库馆上年秋季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乾隆五十年二月二十日户部为遵旨查议事。陕西司案呈,乾隆四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准吏部咨称,会议得内阁抄出协办大学士 吏部尚书和<珅>等奏称,所有四十九

  • 儒志编·王开祖

    (宋)王开祖撰复者性之宅也无妄者诚之原也大畜者道之归也颐者徳之施也故君子复足以知性无妄足以立诚大畜足以有容颐足以育物知其复则能知性知性则能立诚立其诚则能畜徳畜其徳则能发育万物而与天地配矣中庸之言推乎人性赞

  • 古之学者(1)·戴圣

    ——于平易中见深刻 【原文】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2)。鼓无当于无声(3),五声弗得不知;水无当于五色(4),五声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5),五声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6),五服弗得不亲。 【注释] (1)本节选自《学记》。(2)丑:比。比

  • 卷四·佚名

    △诸菩萨本授记品第四之二善男子,尔时宝海梵志。白第四王子能伽奴言:乃至发愿亦复如是,尔时佛告阿伽那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行菩萨道时。以金刚慧破无量无边众生诸烦恼山。大作佛事然後乃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是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九十三·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第十六般若波羅蜜多分之一   [一]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王舍城竹林園中白鷺池側.與大苾芻衆千二百五十人俱.   菩薩摩訶薩無量無數從種種佛土俱來集會.皆是一生所繫菩薩.爾時世尊多

  •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四·圆晖

      从此大文。第二明俱生诸法。于中有二。一正明俱起。二广辨差别 就初正明俱起中。一明色法俱生。二明四品同起。且初明色法俱生者。论问起云。今应思择。一切有为.如相不同。生亦各异。为有诸法决定俱生(此总问也)

  • 卷第十六·佚名

    摩诃僧祇律卷第十六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明单提九十二事法之五佛住舍卫城。广说如上。时有比丘。在聚落中安居竟。来向舍卫城。欲礼觐世尊。时有居士。在聚落中作福舍。施四方僧一食。此比丘来。居士见已。

  • 吉檀迦利·泰戈尔

    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宗教抒情诗集,是诗人从他的孟加拉文版《吉檀迦利》、《奉献集》和《渡船》诗集中选译成英文的。诗集共收103首,于1912年出版,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吉檀迦利”在印度语中是“献诗”的意思。诗人

  • 三天内解经·佚名

    三天内解经,原题「三洞弟子徐氏撰」,此人乃南朝刘宋时天师道信徒。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上卷主要论述太上道君化生及降世传道故事。宣称大道原出于虚无,后化生为道德丈人,号称「太清玄元无上三天无极大道」。大道

  • 质疑录·张景岳

    医论。明张介宾撰。一卷。介宾有《类经》已著录。本书为张氏晚年之作。认为医以寄生死,故不得不阐发其精微,探其义蕴。故取先圣之经,正前贤之误,对其谬误,必加质疑,而予以辨论,故名。成书于天启四年(1624)。约二万字

  • 大日经略摄念诵随行法·佚名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今收于大正藏第十八册。略称大日经略念诵法、五支念诵要行法、五支念诵法。阐说三昧耶、不动尊、如来钩、普通真言、金刚甲胄等五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