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五廨宇

内阁汉票签处有旧联云:“天下文章莫大处;龙门声价最高时。”为诸城刘文正公所书。道光二年毁于火,后陈荔峰阁学嵩庆重书,悬于圆明园直庐。

翰林院署有联云:“仪凤祥麟游集盛;金书玉字职司勤。”为何义门学士所书。

礼部仪制司堂联云:“在官言官,议事以制;隆礼由礼,慎乃攸司。”集经语颇浑成,然微嫌“议事”与“慎乃”作对,虚实字尚不甚匀称也。

程春庐同文在兵部职方司最久,公正为同署所推,有联云:“有备师干,驾驭当资军纪肃;不苛公过,权衡常惜将才难。”可以知其风旨矣。

兵部汉本房事繁而职要,与他部本房迥殊。凌虚台铨联云:“为机务总其成,按日具题,子细上尘乙览;与戎曹分厥任,经年缮写,辛勤下协寅恭。”又兵部署中关帝庙联云:“九伐威名襄夏政;千秋正统凛春王。”上句移他处不得,下句以“春王”对“夏政”,亦巧而新。

《藤阴杂记》云:“彰仪门外普济堂,顺天府设以养孤独者,今饯行者于此茶话,堂联为姚端恪公文然题,云:‘但觉眼前生意满;须知世上苦人多。’”

奉天为陪都重地,并设五部,特缺天官耳。户部大堂联云:“典领三司,会合东都储国用;勤修六府,循行南亩赡民生。”兵部联云:“帝语如闻,惕厉官常临北极;天威可畏,严明军政肃中枢。”刑部联云:“体钦恤以明刑,秋肃春温惟国法;秉端平而弼教,青天白日见臣心。”

奉天府丞一职,实兼提督学政,故历任悉系儒臣。吾闽陈德泉先生治滋任此最久,题大堂联云:“地重邠歧,礼乐务还醇厚;学宗邹鲁,文章须探本原。”李沧云楘联云:“化衍西岐,佐治仰参儒雅;风清东海,抡才蔚起人文。”余叔太常公讳上国联云:“勉力为之,正人心,厚风俗,实惟根本;文治彰矣,拔真才,加训迪,勿懈功夫。”盖隐括历次奏折中朱批天语,以为敬谨服膺也。

彭宝臣浚视奉天学最有名,其去也,满汉士绅撰联送之,云:“名魁天下,化振陪都,本寿考作人,真教玉树琪花,陆离珊网;两度来游,一尘不染,藉文章造福,伫看兰芽桂蕊,次第瑶阶。”

奉天城中有沈阳书院,蒋丹林祥墀联云:“地近圣居,洙泗宫墙瞻数仞;基开王迹,镐丰钟鼓振千年。”

涿州距京师百里,凡由燕蓟南行者,由此分东西两路。城楼有联云:“日边冲要无双地;天下繁难第一州。”

曲阜衍圣公府大门联云:“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偕天下老,文章礼乐圣人家。”此前明李文正公东阳所题也。近有成哲亲王赠联云:“爵列三公荣衮黻;身通六艺绍箕裘。”毕秋帆尚书沅赠联云:“恩纪金鱼,永镇东山棨戟;祥征玉燕,常绵北海簪缨。”又承恩公恭大宗伯恭阿拉赠衍圣公联云:“守道不移金鼎重;居身常抱玉壶清。”闻是谢芗泉侍御振定所拟。又刘云房师视学山左时题联云:“到此都称香案吏;及时多种杏坛花。”

纪文达师笔记云:昔李又聃先生言有寒士下第者,焚其遗卷,诉于文昌祠,梦神语曰:“尔读书半生,尚不知穷达有命乎?”尝侍先姚安公,偶述是事,姚安公怫然曰:“又聃应举之士,传此语则可;汝辈手掌文衡,传此语则不可。聚奎堂柱有熊孝感相国题联曰:‘赫赫科条,袖里常存惟白简;明明案牍,帘前何处有朱衣。’汝未之见乎?”

彭文勤公视学浙江,撰署联云:“天地自成文,湖山有美;国家期得士,桃李无言。”盖学署仪门外遍植桃李,有牌楼题曰“桃李门”。今门额犹存,而联则久失之。

吾闽汀州试院后有参天古柏,岁久通灵,历任学使者皆致祭。纪文达师下车之始,亦循故事,瓣香甫荐,见有绯袍执笏神,隐隐树表,因题一联云:“参天黛色长如此;点首朱衣或是君。”

纪文达师曰:余督学福建时,署中有笔捧楼,以左右挟双塔也。使者居下层,其上层则复壁曲折,非正午不甚睹物,遂为山魈所据。忆杜老“山精白日藏”句,悟鬼魅多避明而就晦,因尽撤墙垣,使四面明窗洞启,三山翠霭,宛在目前。题额曰“浮青阁”,题联曰:“地迥不遮双眼阔;窗虚只许万峰窥。”自是山魈迁于署东南隅之会经堂矣。

桂林陈文恭公抚湘时,有题贡院堂联云:“矮屋静无哗,听食叶蚕声,敢忘当年辛苦;文星光有耀,看凌云骥足,相期他日勋名。”又有明远楼一联云:“矩令霜严,看多士俯仰低回,群嚣尽息;襟期月朗,喜此邦江山人物,一览无遗。”相传为李笠翁所作。吾闽贡院有一联云:“场列东西,两道文光齐射斗;帘分内外,一毫关节不通风。”江南贡院联亦同此。余监临桂林乡试,亦录此联于门屏之间。或云是黄莘田先生任所制也。

京师贡院明远楼上有七言对联云:“夜半文光射北斗;朝来爽气挹西山”。此雅切京师,若移置他省,便不见佳。不知何人所撰,字则王觉斯所作也。

吕新吾先生坤陈臬中州时,有城门四联。东延和门云:“青帝布阳春,郁郁葱葱,生气溢沙随之外;黄堂流德泽,融融液液,太和在梁苑之西。”南文明门云:“万丈文光,北射斗牛蹑魁柄;三星物采,东联箕尾上台躔。”西宝成门云:“万宝告成,合耕夫织妇,白叟黄童,年年歌大有;五征来备,看东舍西邻,南村北疃,处处乐同人。”北钟祥门云:“洪涛来万里恩波,远抱崇墉浮瑞霭;元女注千年圣水,潜滋环海护生灵。”见《呻吟语--治道门》后。

衙署厅斋楹帖,有可当官箴者。如云:“当官期于物有济;凡事求其心所安。”“吏民莫作官长看;法律要与诗书通。”汪龙庄辉祖自题云:“官名父母须慈爱;家有儿孙望久长。”袁简斋自题云:“狱贵得情宁结早;判防多误每刑轻。”浙江藩署联云:“权衡江海,司牧名邦,时时思裕国泽民,何暇论湖光山色;黜陟幽明,承宣庶绩,念念存戴高履厚,更须持茹檗尝冰。”余在江苏藩署,亦有一联云:“爽气挹天平,国计民生如此象;雄藩称地户,湖光江色照余心。”抚桂林时,东偏有怀清堂,为百文敏公题扁。余配以联云:“怀哉惟清,既到此间须刻鹄;勤将补拙,敢云余暇可骖鸾。”

“名场似弈无同局;吏道如诗有别裁。”亦署斋联,却有别致。余小霞曰:“记得是无锡顾奎光句。”

张南山以名进士观政楚北,令黄梅时作大堂楹帖,云:“催科不免追呼,愿百姓早完国课;省事无如忍耐,劝众人莫到公堂。”仁人之言,蔼如也。

闻阮芸台先生言,视学山东时,见臬署一对联,极切而佳,句云:“晏婴齐仁人,一言而溥天下利;孔子鲁司寇,无讼当为百世师。”忘却作者姓名,余陈臬时,遍觅此联不得。苏鳌石廷玉继至,乃为刊榜于二堂,并跋所闻缘起云。

成果亭成格抚粤东,题厅事联云:“花竹一庭,是亦中人十家产;轩窗四壁,可无广厦万间心。”

阮芸台先生题江西藩署大门联云:“庚匡千里开生面;章贡双流照此心。”

浙江温处道署后有且园,是前官高韦之司寇其佩所辟。池榭清幽,花石秀野,司寇居而乐之,因以“且园”自号。粤东陈观楼先生昌齐题联云:“随意观风草;无心狎海鸥。”亦自含毫邈然。

州县署楹帖最多,非谀词,即俚语。记得一联云:“四野桑麻,不羡河阳花作县;一腔冰雪,偏教寒谷黍知春。”语独蕴藉,此为颂不忘规。

常州府署中有竹楼一所,某太守题联云:“未知明年在何处;不可一日无此君。”集句天成,且的是官斋中语。

成兰生世瑄守杭州时,厅事联云:“湖山在目,玉局曾来,又七百年于兹矣;冰雪为心,金科勿扰,斯二千石之职欤。”

伊墨卿先生秉绶守惠州,倡建丰湖书院,并重修永福寺、准提阁、元妙观,皆左近胜迹也。宋茝湾湘纪以联云:“万间广厦庇来新,问秀才老屋深灯,他日几逢贤太守;百顷平湖游者众,看后学洙情沂思,有人重起古循州。”又联云:“关心一郡衣冠,在诸公鼛鼓三年,敢言劳苦;回首十弓榛莽,见多土琴书四壁,得忘由来。”自注云:“此室为书院庀工处也,谨书其事。”又永福寺联云:“往来资白业;谈笑出红尘。”又准提阁联云:“文字有神揭星汉;圣贤以道证人天。”又元妙观联云:“此湖此水不深浅;放鹤招鹤成古今。”又丰湖书院二门联云:“人文古邹鲁;山水小蓬瀛。”又三堂联云:“从来此地比洙沂,况拓开近水天光,四面春宜风浴;自后何人更苏翟,只认取前峰灯火,千秋名共湖山。”

伊墨卿先生在惠州,有惠政。尝自题郡署大门云:“天凛旦明,尚无惭于尔室;地名循惠,用顾畏乎民岩。”又题署中厅事云:“合惠循为一州,江山并美;种竹梅成三友,心迹双清。”又题永福寺云:“云鹤有奇翼;瑶草无尘根。”又题陈文惠公尧佐祠云:“没世不忘真宰相;荒亭犹属旧诗人。”按宋相国陈文惠公前守循州时,于署东建野吏亭,后人即于亭旁立公祠,岁时祀焉。

杨砚芬希铨守惠州,集禊帖字,题永福寺云:“永世有因,大悲观自在;诸天无相,极乐仰文殊。”又题元妙观云:“兰宇既清,竹林亦静;诸天不老,大地长春。”

惠州东坡亭有嵇二泉承志题联云:“忠爱著朝端,即蜑雨蛮烟,魂梦仍依北阙;文章行海外,想赋诗饮酒,勾留又在西湖。”

李兰卿都转彦章守思恩日,重建阳明书院。又辟西邕书院,饬所属各建劝农亭,百废俱修,均自撰楹联纪之。都人士集刊《榕园楹帖》一本。榕园者,即都转公余读书处也。今摘录其佳者如左。讲堂联云:“率土尽同文,愿此邦易俗移风,欲使偏陬如上国;登堂能讲学,与多士敦诗说礼,须知太守本书生。”实学斋集句云:“刚日读经,柔日读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实用斋云:“考古证今,致用要关天下事;先忧后乐,存心须在秀才时。”道古轩集句云:“居近识远,处今知古;研经赏理,敷文奏怀。”修志亭集句云:“清坐使人无俗气;读书何计策新功。”山谷、剑南藏书楼集句云:“蓄得奇书且勤读;忽逢佳士喜同游。”剑南、山谷船斋云:“池边小屋低于艇;江上青山峭似诗。”岚漪诗屋集宋句云:“能令水石常在眼;任有闲忙不负诗。”玉带桥集《诗品》云:“画桥碧阴,明漪绝底;绿杉野屋,好风相从。”修禊亭集宋句云:“聊开禊席临流水;又与风光作主人。”竹所集句云:“别开小径连松路;忽有朱栏出竹间。”王半山、刘后村诗屿集句云:“楼台四望烟云合;草木一溪文字香。”秦少游、林景熙明礼轩集句云:“有威可畏,有仪可象;无本不立,无文不行。”学文堂集剑南句云:“文能换骨余无法,学到寻源自不疑。”种桂堂云:“闻木樨香,何隐乎尔;知菜根味,无求于人。”惠泉义学云:“造物遍生才,直与杭人多惠比;圣功先养正,果逢山下出泉蒙。”南城钟鼓楼集宋句云:“句里江山随指顾;城南钟鼓斗清新。”西邕书院正学堂云:“儒馆辟边城,渐户多弦诵,士励廉隅,快养人材为世用;郡斋邻讲院,喜公暇论经,夜深闻读,不忘书味似儿时。”王文成公祠云:“七万人相庆更生,计农桑教化兵防,名世允推儒作将;十五卷共尊遗集,兼道学文章经济,此邦尤愿士希贤。”紫翠楼云:“顿看平地楼台起;忽送千峰紫翠来。”丰农亭云:“载酒遍催耕,愿无忘两字丰农,为政先劳原自近;索綯仍合力,正难得一家和气,力田孝弟本同科。”黄山谷祠云:“直道莫能容,却听雨登楼,薄醉平生无此快;大名长不死,慕落星结屋,论诗异代久相师。”武缘县小陆墟新修宣读圣谕亭云:“圣训敷言,知道在伦常,业先耕读;民劳思善,愿人勤守隘,俗革歌墟。”又驮崆等村劝农亭云:“加意减租徭,十二村中,尔宅尔田,保汝儿孙常足食;赴功烦版筑,三百里外,某山某水,守吾条约即良民。”又林村劝农亭云:“雍睦八家,同能服先畴,颇有乡风安古处;畲菑三岁,始永除后患,断无地角累升科。”宾州劝农亭云:“万二千家为乡,看水田再熟,洫路交流,到处争留吾所憩;三百六旬成岁,忆春晚观风,秋晴喜雨,连年频与尔相亲。”上林县劝农亭云:“地利极膏腴,十万山近绕澄江,今年喜雨足田肥,人和岁稔;边情须体察,三百里亲来行县,到处得兴农课士,问俗观风。”宾州新设琅琊义学云:“地称齐鲁遗风,向四览寻源,略仿古时州有序;我劝师儒设教,视三年敬业,要求初学德之门。”田州土州新设文同义学云:“合十九司傜峒人民,至今已同轨同伦,新学顿殊椎结俗;通一万里象胥文字,到处有佩觿佩韘,边城能识谕蒙书。”

杭州西湖之敷文书院有朱竹垞先生集句,联云:“入则孝,出则弟,守先王之道,以待后学;颂其诗,读其书,友天下之士,尚论古人。”

崇文书院中新建仰山楼,胡书农学士集句,联云:“闭户自精,云无心以出岫;登高能赋,文异水而涌泉。”

奉新县冯川书院有吴邑侯鸣凤联云:“今科又抡元,愿诸生莫存第二人想;每月来课士,即此地可作试三场观。”按各直省解额甚宽,又岂能人人不作第二人想;此联虽佳,出语究于理未足也。

广州城中学海堂为阮芸台先生所建,以比浙中之诂经精舍。先生自题一联云:“公羊传经,司马记史;白虎德论,雕龙文心。”邓嶰筠督部廷桢集《绎山碑》字一联云:“绎史诵经,思在古昔;登高望远,显于今时。”白小山学使镕联云:“智水仁山,在此堂宇;经神学海,发为文章。”又成果亭抚部联云:“学贯九流,汇此地人文法海;秀开百粤,看群贤事业名山。”闻亦白所制也。

广东省城粤秀书院亦人文萃集之区,道光年间,有卢生同伯、桂生文耀,同肄业其中。陈厚甫山长钟麟最器重之。为集句一联曰:“卢橘夏熟;桂树冬荣。”可谓天然凑泊,未几二生并捷南宫矣。

云南府之五华书院有尹楚珍先生壮图联云:“鱼跃鸢飞,活泼泼地;日华云烂,纠缦缦天。”

吾闽福州府之鳌峰书院,有林青圃先生枝春联云:“坐里门内夕而朝,教不忘就尔事;习君子言尊以遍,学莫便近其人。”近年吴荷屋方伯荣光新建凤池书院,联云:“皇国需才,看凤翥鸾翔,天下士各凭造就;仙瀛有路,伫风骞浪吸,眼中人休便徘徊。”又孙平叔宫保联云:“池浴文禽,从罗含梦里飞来,览德苑林翔吉羽;冈鸣翙凤,向刘勰笔端拈出,迁乔阿阁听和声。”

广东雷琼道驻扎琼山县,其大堂楹联暗藏琼州全府州县名色,组织颇自然,句云:“定安全之策,坐镇琼山,开乐会以会同官,统府州县群僚,独临高位;澄迈往之怀,清扬陵水,佐文昌而昌化理,合万儋崖诸色,共感恩波。”盖琼州凡领十三属,为琼山、澄迈、定安、文昌、儋州、昌化、会同、乐会、临高、万州、陵水、崖州、感恩也。

李兰卿率所属十二土司,同建阳明书院,自兼掌教,分十斋二十六轩,而皆统于“实学”、“实用”二斋。叶筠潭绍本题联云:“心学揭良知,忆当年息马投戈,顿化遐陬成泮璧;教思追大雅,欣此日横经鼓箧,共歌乐职布中和。”又别建西邕书院,以课合郡童生。筠潭题联云:“贺水溯遗封,八千里远隶边庭,文轸至今通桂管;台山留讲席,二百年久陶元化,礼堂终古衍薪传。”

有题宗祠楹联云:“小宗人仅千家,念析支分族,仍共本源,害勿交让,利勿交征,仁义而已矣,孝弟而已矣;大祭岁惟一举,极展诚抒敬,不过信宿,孚可用礿,享可用簋,玉帛云乎哉,钟鼓云乎哉。”情文兼到,颇能动人。

江右安福李氏祖祠,旧传木刻楹帖对语云:“经传道德五千言”出语久佚,莫能复属。吴舫翁偶过其地,李氏乞撰出语,舫翁即于马上答云:“胪唱儿孙三百辈。”盖唐时曾放宗人榜三百人也。

余小霞以诗人沈滞粤西末僚,亦工作联语。近年桂林府重修廨署,兴静山太守兴仁将中外楹联全行更换,粲然一新,多出小霞之手。如头门云:“桂管古称雄,声教由来先列郡;文衣今向化,抚绥何以控诸蛮。”仪门云:“此是公门,裹足莫干三尺法;我无私谒,盟心只凛一条冰。”大堂云:“领郡愧难胜,愿闾阎俗变饮羊,人除害马;同舟须共济,与僚采政期驯雉,节励悬鱼。”厅事云:“昔有龚黄,千古名传循吏去;贤如颜范,一麾我步后尘来。”得月楼云:“簿领有余闲,退食聊为容膝地;簪缨多俊侣,清谈俱是素心人。”

余小霞任三防主簿时,自制署联云:“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尝再任大滩司巡检,题堂楹云:“八载重来,民情爱我如当日;一枝仍借,山色迎人似旧时。”又尝撰桂林陈文恭公祠堂联云:“节制乡邦,桑梓至今称百姓;赞襄纶阁,簪缨继起有三元。”盖公以粤西人总制两粤。又其元孙莲史方伯继昌登嘉庆庚辰科三元,皆旷世荣遇也。

毗陵周伯恬仪伟先世丰于财,辟盟鸥馆,结客极盛;家落,旋售去。龚定庵巩祚来游,留一联云:“别馆署盟鸥,列两行玉佩珠帘,幻出空中楼阁;新巢容社燕,约几个晨星旧雨,来寻梦里家山。”

京师福州会馆之燕誉堂有旧联云:“万里海天臣子;一堂桑梓弟兄。”是前明福清叶文忠公所撰。余于嘉庆丙子,与同郡诸君子又创构福州新馆,在虎坊桥之东,规制愈宽,人文愈盛。同郡诸君子合撰楹帖,益蔚为巨观。今录其佳者如左。云:“海峤星从天上聚;长安春占日南多。”又云:“浴海烟开鳌背月;看花人步凤城霞。”又云:“凤窟麟洲通御气;黄蕉丹荔忆乡风。”又云:“冠盖仍循乡饮序;笙歌先醉社公觞。”又云:“室因新拓来今雨;人比分躔聚德星。”又云:“朱樱红杏开新宴;丹荔黄橙话故乡。”又云:“三山佳气瞻鳌背;九陌香尘驻马蹄。”又云:“看花却趁春三月;视草同依尺五天。”又云:“家园鱼笋评乡味;人海莺花洽古春。”又云:“珂里云开三岛丽;金壶花发九衢春。”又云:“竹箭声华当代选;梅花消息故人来。”又云:“佳日春秋来鹤盖;深宵吟诵似鳌峰。”又集句云:“同人于门,群贤毕至;适子之馆,吉事有祥。”

福州会馆,每岁元宵,烟火之盛,甲于宣南。盖自国初以来,相承不断,其事最著,为他郡所无。西城官民士女来观者,喧阗街巷,直彻夜分;本馆人则饮燕尽欢,都忘其为他乡异客矣。所制灯联,合前后众手为之,皆流丽可喜,传诵于时。今亦录其佳者,如云:“撒荔须分海东树;看花都向日南坊。”又云:“百五春归三五月;九重天散万重花。”又云:“玉京风月原无价;银阙楼台共此春。”又云:“宝烛看龙衔,万户笙歌无禁夜;香尘随马度,九衢烟月太平人。”又云:“列树灿银花,璧月珠星,迸作九天丽藻;首时调玉烛,南油西漆,蔚成五夜祥云”又云:“社火忆乡风,海驾鳌山,万盏灯球争买夜;粉团仍密宴,风和鹤焰,三更春箭正传觞。”又云:“此地笙歌,恰当韦曲城南,去天尺五;吾侪觞咏,犹是越王台畔,明月三分。”又云:“碧海无波,总买来萧鼓千场,鱼龙百戏;金台不夜,看装出琉璃世界,锦绣天街。”

京师吴江会馆,陆朗夫耀所建。题联云:“来看上苑莺花,今日幸同良会;记省松陵文献,他年得似何人。”

京中乡祠以浙绍为最著,祠中联云:“鉴湖八百里,望气遥来,书入帝城云物;君子六千人,闻风兴起,勖成王国贤材。”又戏台一联云:“地当韦杜城南,鼓吹休明,共效讴歌来日下;人在枌榆社里,风流裙屐,恍携丝竹到山阴。”

扬州郡署戏台联云:“数点梅花横玉笛;二分明月落金樽。”是王梦楼太守文治所题。

广东武林会馆在归德门外晏公街,杭人之商贾于粤者,恒集其中。有戏台对联云:“一阕荔支香,听玉笛吹来,遍传南海;双声杨柳曲,问金尊把处,忆否西湖。”

安徽育婴堂落成,陶云汀宫保题联云:“父兮生,母兮鞠,俾无父母有父母,此谓民父母;子言似,孙言续,视犹子孙即子孙,以保我子孙。”

湖北汉口有长沙会馆,陶云汀宫保题联云:“隔秋水一湖耳,看岸花送客,樯燕留人,此境原非异土;共明月千里兮,记夜醉长沙,晓浮湘水,相逢好话家山。”

歙县会馆有鲍觉生侍郎题联云:“清樽夜话黄山树,彩笔朝题紫陌花。”又有一联云:“九万程中,三千道上,藉此馆粲场苗,用萃东南之美;卅六峰下,廿四溪边,移来绶花带草,咸依日月之光。”忘却何人所题。

猜你喜欢
  卷四百四十九·彭定求
  周晋·唐圭璋
  五代诗话卷二·郑方坤
  ●愿无尽庐诗话(钝剑)·蒋箸超
  十八家诗抄·卷三·曾国藩
  第二十六出 拒妁·李渔
  哀曼殊斐儿·徐志摩
  古城黄昏·林徽因
  过旧居(初稿)·戴望舒
  提要·曾慥
  开场词引·丁耀亢
  卷149 ·佚名
  玄思·闻一多
  安阳集补钞·管庭芬
  谢逸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456 ·佚名

    杨亿 吴延年宰武义 精神满腹富青春,烧尾曾看上禹门。 献赋多年梁苑客,谪仙重世武夷孙。 一同印绶光初命,几驿桑麻接故园。 泽国归程秋欲尽,丹枫黄菊动吟魂。 杨亿 戊申年七夕五绝 六幕西回斗转

  • 卷165 ·佚名

    李师中 唐州太守 时属艰危应有系,天於名教岂无心。 大都狂贼终须灭,未杀忠臣祸不深。 太尉有灵朱泚败,中丞传旨禄山擒。 曾谁鼓舞康州事,儿女常情泪满襟。 李师中 题太空子隐居 可道非常道,真

  • 卷一百十九·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卷一百十九草木蓍赋            【晋】傅 ?  春迈衡德于青阳混百卉而萌生逮朱夏而脩茂暨商秋而坚贞虽离霜而未雕与潜乎通灵于是原极以道握形以度以类万物之情以通天下之故

  • 卷四百七十·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七十蠏类五言古子集弟寄江蠏      【宋】张九成吾郷十月间海错贱如土尤思盐白蠏满殻红初吐荐酒歘空尊侑饭馋如虎别来九年矣食物那可睹蛮烟瘴雨中滋味更荼苦池鱼腥彻骨江鱼

  • 安邑坊女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安邑坊女,生平不详。 幽恨诗 安邑坊女 卜得上峡日, 秋江风浪多。 巴陵一夜雨, 肠断木兰歌。 安邑坊女诗鉴赏 杨慎认为:“诗盛于唐 ,其作者往往托于传奇小 说、神仙幽怪以传于后,故其诗大有绝妙古今一字千金者 。”

  • 卷之一百七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宋孝武宣贵妃传·李延寿

    殷淑仪,是南郡王刘义宣的女儿。容色美丽,笑靥妖娆。刘义宣失败以后,孝武帝秘密地把她娶来,宠爱冠于后宫。借姓殷氏,身边泄密的人许多都被杀死,所以当时没有人知道她的来历。她死了以后,孝武帝常常思念想见到她,于是便做了一个

  • 卷一 帝基肇造·李有棠

    辽道宗咸雍十年,以女直国和哩布为节度使。女直先出靺鞨氏,号勿吉,古肃慎氏地也。元魏时,勿吉有七部:曰粟末部,曰博绰部、曰恩彻亨部、曰佛甯部、曰哈沙、曰黑水部、曰白山部,随时犹存。至唐初,只有黑水靺鞨、粟末靺鞨,始附高丽

  • 卷二百八十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八十五世职表八正红旗满洲世职下【骑都尉 云骑尉】骑都尉<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八十五><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

  • 卷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十二户口考【臣】等谨按马端临作户口考备叙户口丁中赋役而附以奴婢自夏周以迄於宋国运之强弱徵於民数之繁减自古勤民之主未有不以休养民生为亟者也

  • 卷七·程端学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或问卷七     元 程端学 撰成公元年或问曰作丘甲杜氏东莱君举诸儒谓此甸所赋今使丘出之四倍于常然乎曰不然也刘氏尝辨之曰丘者十六井尔甸者六十四井使丘供甸赋是加四倍之敛鲁亦必不为也且经当

  • 卷二十·王道焜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二十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宣公三经【乙丑】十有三年春齐师伐莒○夏楚子伐宋○秋螽【无传为灾故书】○冬晋杀其大夫先縠【书名以罪讨】传十三年春齐师伐莒莒恃晋而不事齐故也【林莒近齐

  • ●巴黎本神会录·神会

    〔一〕远法师言:&ldquo;和尚,此是庄严,即非庄严。&rdquo;和上言:&ldquo;经文所说,不尽有为,不住无为。&rdquo;法师重徵:&ldquo;以何者不尽有为,不住无为?&rdquo;和上答:&ldquo;不尽有为者,从初发心,坐菩提树,成等正觉,至双林入涅,

  • 大般涅槃经 第七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七卷宋代沙门慧严等依泥洹经加之邪正品第九尔时迦叶白佛言。世尊。如上所说四种人等应当依止耶佛言。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我所说应当依止。何以故。有四魔故。何等为四。如魔所说诸余经律能受持

  •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注卷下之一·宗密

    终南山草堂寺沙门宗密述第三深究。轮回之根者。谓穷其展转根元。推其差别种性故。于中文四。初三。今初。于是弥勒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同上。次正陈辞句文二。初庆前。大悲

  • 法华文句记卷第八·湛然

    释授记品注家云。业似先违心符后顺。既拂殊音之异。宁爽一味之果哉。故与记也。今云。事似先违。心机本顺。然诸菩萨岂无先违后顺之人。故知今记声闻须除通释。释此品题。先翻译。次料简。于中初诸经下先引经问中。初

  • 华严经传记卷第三·法藏

    京兆崇福寺僧沙门法藏集讲解下&middot;唐并州武德寺释慧觉&middot;唐越州静林寺释法敏&middot;唐襄州神足寺释慧眺&middot;唐蒲州普齐寺释道英&middot;唐襄州寒陵寺释道昂&middot;唐京师大慈恩寺释灵辨&middot;唐终南

  • 印旨·程远

    印学论著。明程远著。一卷。程远,字彦明,梁溪(今江苏无锡)人。工篆书、篆刻。董其昌称:“予友程彦明为汉篆,书与刻兼擅其美,识者方之文寿承、何长卿。”明万历间盛行搜集、收藏秦汉印章并摹刻汇为印谱之风气,程远亦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