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楹联丛话》之辑,始于桂林节署。阅二年而稿成。时远近知好以佳联录示者犹纷至沓来,因前书已剞劂过半,无由潺入,姑存箧衍而已。辛丑仲春,防堵梧江,未遑从事铅椠。夏初,奉量移苏抚之命,由湘江放荆江,顺流以达吴中。甫受事即提兵海上,劳劳军事者四阅月。旋以病作,乞假解组,养疴邗上者又四阅月。复缘海氛孔棘,仓猝南奔,从干戈扰攘中飞渡钱江,甫得卸装南浦。合计两年来往返奔波不下八千里。流连胜地,邂逅名流,所见所闻,辄有埤益。因复条举而件系之,仍依前编分门之例,编成四卷,题为《楹联续话》,遂付梓人。忆在桂林时,每得一联,辄与陈莲史、余小霞、陈海霞、桂舫诸君子赏析之。付梓时,又得小霞专任校字之役,故成书不觉其难。抚今思昔,时异境迁,老病日增,徒形兀兀。盖不禁感慨系之也。道光癸卯夏至节,福州梁章钜撰于浦城池上草堂。

猜你喜欢
  卷八百六十九·彭定求
  卷四百九十·彭定求
  卷四百五十四·彭定求
  赵从橐·唐圭璋
  田间诗学卷三·钱澄之
  赵善庆·隋树森
  ●词话序·沈雄
  谷城山馆集卷八·于慎行
  卷153 ·佚名
  三体唐诗巻四·周弼
  卷五百二·曹学佺
  卷八·曹学佺
  后集卷三·孙存吾
  卷二十六·陈廷敬
  卷四百七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十二·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五十二卢仝仝自号玉川子洛阳人累举不第韩愈为河南尹爱其诗厚礼之后因宿王涯第中遂预甘露之祸仝老无发奄人于脑后加钉焉以为添丁之兆宋韩盈序曰玉川先生履道守正之节见于昌黎退之之文当时洛

  • 山谷外集诗注卷一·黄庭坚

    钦定四库全书 山谷外集诗注卷一 宋 黄庭坚 撰 史 容 注 溪上吟【并序 山谷生于庆历五年乙酉至嘉佑六年辛丑年十七据黄?年谱载赵伯山中外旧事云山谷少有诗名在叶县大名德州德平诗已卓絶後以史事待罪陈留偶自编退

  • 提要·杭淮

    【臣】等谨案双溪集八巻明杭淮撰淮字东卿宜兴人治己未进士官至南京总督粮储右副都御史淮与兄济并负诗名与李梦阳徐祯卿王守仁陆深诸人相唱和其诗格清体徤严整而婉约在治正徳之际不高谈古调亦不沿袭陈言颇谐中道此

  • 卷四百四十三·列传第二百二·文苑五·脱脱

        ◎文苑五   ○梅尧臣 江休复 苏洵 章望之 王逢 孙唐卿 唐庚 文同 杨杰 贺铸 刘泾 鲍由 黄伯思   梅尧臣,字圣俞,宣州宣城人,侍读学士询从子也。工为诗,以深远古淡为意,间出奇巧,初未为人所知。用询阴为

  • 卷一八三 隋紀七·司马光

      起柔兆困敦(丙子),盡強圉赤奮若(丁丑)五月,凡一年有奇。   煬皇帝大業十二年(丙子,公元六一六年)   春,正月,朝集使不至者二十餘郡,始議分遣使者十二道發兵討捕盜賊。   詔毗陵通守路道德集十郡兵數萬人,於郡東南起宮苑,

  • 康熙二十八年一月至康熙二十九年十一月·蒋良骐

    康熙二十八年正月,上南巡阅河,初八日丙子起行。壬午,驻跸平原县。谕山东抚钱(钰)[珏]:迩年以来,各省地丁钱粮已经节次豁免,山东地丁正赋意欲来岁蠲除,兹因巡幸至此,特先谕该抚速行晓示。甲申,幸济南府。乙酉,至泰山之麓。庚寅,驻跸郯

  • 通志卷二十九·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氏族略第五臣谨按复姓者为有重复之义两字具二义也有王氏而又有叔有子所以别王氏之族有公氏而又有子有孙所以别公氏之义或以爵系别或以国系别或以族系别或以名氏别或以邑氏别皆

  • 六朝通鉴博议卷一·李焘

    (宋)李焘 撰序论臣焘曰博议之作臣敢言之自古帝王之一天下必先为胜天下之具君者胜负之主地势民心兵将事机皆其具也凡欲善其事必先备其具况于制敌国一天下而可亡其具乎圣人初起妖氛未清则借险于地系本于民寄力于兵取谋于

  • 邢峦传·魏收

    邢峦,字洪宾,河间莫阝人。五世祖邢嘏,石勒频频征其为官,不去。邢嘏没有子嗣,邢峦高祖邢盖,从旁宗入门为其后人。邢盖孙子颖,字宗敏,以才学知名。世祖时,与范陽卢玄、渤海高允等一起被朝廷征拜。后来,朝廷拜授他为中书侍郎,假通直

  • 游肇传·魏收

    游肇,字伯始,高祖赐予的名字。游肇幼年为中书学生,博通经史以及《苍》、《雅》、《林》的学说。高祖初年,任内秘书侍御中散。司州初建,任都官从事,转任通直郎、秘阁令,迁任散骑侍郎、典命中大夫。皇帝车驾南伐,游肇上表劝阻,高

  • 安南传·张廷玉

    安南,是古代的交..之地,唐朝以前皆隶属于中国。五代时期,该地被当地土人曲承美窃据。宋朝初年,朝廷封丁部领为交..郡王,传了三代后被其手下的大臣黎桓所篡夺。黎氏传了三代之后也被他们手下的大臣李公蕴篡夺了王位。李氏传

  • 仲子書卷二·冯云鹓

    上篇仲氏其先姬姓帝譽高辛氏之後也高辛氏才子八人其仲曰堪子孫遂以王父字為氏傳至夏禹有奚仲居薛為車正商有仲虺為湯左相至太戊以前有仲衍者仲虺之後凡數世皆有佐商之功逮至周有仲山甫宣王時為樊侯補衮西京詩人美之其

  • 师生应如何爱护学院·太虚

    ──二十四年十一月在闽南佛学院讲──谈起办僧教育,惭愧我在中国拥受的虚名!就以闽院来说,最初是由会泉、常惺诸法师创办。我从民十七至民二十二的六年中,也不过是负些名义的责任,常住与学院的事,都是赖转逢、大醒、芝峰、

  • 禅林宝训卷第四·净善

    东吴沙门净善重集佛智裕和尚曰。骏马之奔逸而不敢肆足者。衔辔之御也。小人之强横不敢纵情者。刑法之制也。意识之流浪不敢攀缘者。觉照之力也。乌乎学者无觉照。犹骏马无衔辔。小人无刑法。将何以绝贪欲治妄想乎(与

  • 道教义枢·孟安排

    道教论著。道士孟安排编集。凡10卷,《正统道藏》收入。孟安排约为唐初人,生平不详。全书分37门,广引众经,解释道教教义理论,“显至道之教方、标大义之枢要”。有道德、法身、三宝、位业、三洞、七部、二观、三乘、六通、福

  • 周秦行记·牛僧孺

    传奇小说。旧题牛僧孺撰,一说韦瓘撰。本书有《顾氏文房小说》、《说郛》、《五朝小说》、《唐人说荟》、《唐代丛书》诸本。这是一篇虚构故事,小说以僧孺自述口吻,记唐代牛僧孺于贞元年考进士落第,返苑叶家乡途中迷路

  • 古文孝经孔氏传·孔安国

    一卷。附宋本古文孝经 一卷。旧本题汉孔安国传,日本信阳太宰纯注音。孔安国,字子国,西汉著名经学家。受《诗》于申公,受《尚书》于伏生。汉武帝时,鲁恭王坏孔子宅,于壁中得《古文尚书》、《礼》、《论语》及《孝经》,皆汉以

  • 大威德陀罗尼经·佚名

    二十卷,隋阇那崛多译。佛为阿难说陀罗尼之法本。一一法中示多种之名,多种之义,亦广说末世恶比丘之事,及说菩萨住于母胎中之楼阁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