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对录卷之二
近人有掇取《说文》中字句,集成对偶,名曰《说文凝锦录》,皆汉以前文字,古雅可喜。今摘录其最工者百余条,以广见闻云:
“天体”圜,天体也对“地根”垠,地根也。“屈虹”霓,屈虹也对“凝雨”雪也。“雨□”霑,雨□(上雨下染)也对“火飞”□(上西下灭),火飞也。“湿暑”溽,湿暑也对“冷寒”□(左氵右靓),冷寒也。“别水”派也对“回风”飘也。“山耑”峰,山耑也,同端对“水派”港,水派也。“天门”阊对“地室”窨。“竹田”篁对“石地”□(上厂下金)。“丰流”混对“盛火”□(左火右多)。“兔窟”堀对“螾场”益州部谓螾场曰坥。“幺子”□(上爫下不清),幺子相乱,受治之也对“下妻”嬬,下妻也。“蛇医”蝾螈,以注鸣者对“鼠妇”蟠。“彪猫”狻猊,如虦猫,食虎豹对“健犬”猛。“水虫”鱼对“风鼠”鼩,胡地风鼠也。“羊子”羔对“牛父”特,朴特,牛父也。“舒凫”鹜对“伏兽”狸。“楚鸟”雅对“周燕”巂。“孝鸟”乌对“贪兽”夔,即猱也。“名豕”希,河内名豕也对“大牲”牛。“茶芽”茗对“瓜当”蒂。“麻□(上艹下黠)”黀对“竹枚”箇。“大葭”苇对“小茮”藿,茮之小者。“木耳”□(上荋下大)对“水衣”菭。“散材”柴,小木散材对“陈草”□(上艹下不清),陈草复生也。“木素”朴对“竹萌”□(上笞下心)。“竹肤”笢对“木顶”槙。“禾本”秄,壅禾本对“竹胎”筍。“草零”草曰零,木曰落对“木陊”□(上麁下木),木叶陊。“草端”芒对“粟实”米。“屋牝”□(上宀下戈),屋牝瓦下对“关牡”□(外门内龠),关下牡。“壁会”际对“孤隅”陬。“井壁”甃对“库垣”墬,道边库垣也。“户扇”扉对“灶窗”坄,陶灶窗也。“水梁”桥对“木阶”梯。“深屋”宀,交覆深屋也对“疏窗”□(左不清右疋),门户疏窗也。“主阶”阼对“邻道”□(左肙右邑)。“重屋”层对“比田”畕。“特舟”斻,士特舟对“副马”驸。“弩眉”镠对“剑鼻”镡。“筐当”槶对“椟朴”椠。“书笘”笘,书僮竹笘也对“射臬”。□(左土右不清)“礼俎”俎对“乐钟”钟。“刀室”鞞对“弓衣”韔。“书囊”裛对“剑柙”□(左木右合)。“环舌”□(左角右敻),环之有舌者对“型肠”镶,作型中肠也。“木帐”楃对“竹舆”箯。“方钟”钫对“圆案”檈。“镈鳞”镈,镈鳞也。钟上横木上金华也对“车耳”□(左车右反),车耳反出也。“吹鞭”菰对“舞履”躧。“爨门”灶口对“火主”灯中火主也。“厚缯”绨对“纯玉”纯玉曰金。“朽玉”珛对“败衣”□(敝之左部)。“酒滓”糟对“谷皮”糠。“鱼精”鱻,新鱼精也对“鸟胃”胵。“韭郁”莤对“介脆”荃,介脆也。“蜂饴”□(上鼏下二虫),蜂甘饴也对“马酒”汉有挏马官作马酒。“口端”唇对“目际”睚。“颜前”面对“肉表”□(左月右弱),肉表革里。“臂节”肘对“面毛”须。“稠发”□(珍之右部)对“厚唇”□(上党头下多)。“手行”匍对“目戏”□(左目右晏),目相戏也。“手呼”招对“舌介”哽,语为舌所介也。“细文”□(穆之右部)对“清饰”□(左青右彡)。“火色”□(上雁下火)对“木音”□(上雨下羽)。“阳气”魂对“阴神”魄。“玉光”映对“火气”炦。“善丹”雘对“圜采”紃。“驳文”辬对“错画”文,错画也。象交文。“曲行”迟对“平议”订。“竞言”语对“并视”覞。“记谋”记谋曰访对“深谏”谂。“好视”覣对“美言”。“疁田”疁,汉律曰:疁田茠草对“抒井”□(左革右冤)。“洒身”浴对“盪口”漱。“行丸”弹对“关矢”弯,持弓关矢也。“水草交”水草交为湄对“云雨起”凄,云雨起也。“侧出泉”漀对“特立石”碣,特立之石。“婦持帚”婦,从女持帚洒扫对“男力田”男,从田从力,言男用力于田。“臣司外”司,臣司事于外者对“官事君”官吏事君也。“依人鸟”雀对“知声虫”蠁。“短喙犬”猲对“长脊牛”□(左牜右畺),牛长脊也。“青羽雀”翠,青羽雀也。出郁林对“赤尾鱼”鲂。“蚨还钱”趺,青蚨,水虫,可还钱对“鹬知雨”鹬,知天将雨鸟。“长脊兽”豸,兽长脊对“哆口鱼”魠,哆口鱼也。“鸟一枚”只对“鼠五技”鼫,五技鼠也。“赤羽雀”翡,赤羽雀。出郁林对“黄腹羊”。“竹冬生”竹,冬生草也对“麦秋种”麦,秋种、厚薶,故谓之麦。“絺绤草”葛对“鹿麋粻”齸。“门旁户”閤对“城下田”□(左田右耎)。“特立户”闺,特立之户对“别生条”枝,木别生之条。“六叉犁”楎对“两刃臿”□(上艹下木)。“纬十缕”纬十缕为绺对“絮一苫”纸,絮一苫。纸丝滓也。“等画物”则对“分别文”斐。“开闭门”闸对“屈申木”煣。“星见雨除”夝,雨而夜除星见也对“风吹浪动”飐,风吹浪动也。“风动虫生”风动而虫生,故虫八日而化对“雷鸣雉雊”雊,雷始动,雉鸣而雊其颈。“昼与夜界”昼,日之出入与夜为界者对“雨从云下”雨,水从云下也。“房司田候”房星为辰,司田候也对“牛起物数”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城以盛民”对“土能吐物”土,地之吐生物也。“雨止云罢”霩,雨止云罢貌对“水少沙见”沙。“熊以冬蛰”熊兽,似豕,山居,冬蛰对“龙以秋潜”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牛驳如星”□(左牜右平),牛驳如星对“豹圜似虎”豹,似虎,圜文。“燕鱼尾似”鱼,象形,与燕尾相似对“禽□(上山下离)头同”禽,走兽总名。禽□(上山下离)兕头相似。□(同上),吕支切,山神兽也。“藼草忘忧”藼对“芣苡宜子”芣苡,其实如李,可以宜子。“十发为程”程,品也。十发为程,十程为分,十分为寸对“三斛为□(上采中大下巾)”□(同上),囊也。又作帣。今盐官三斛为一□(同上)。“笑不坏颜”弞对“辛能蹙鼻”辠,言罪人蹙鼻苦辛之忧。“视近志远”眈对“买贱卖贵”贩。“动作切切”屑对“言语谵谵”谵谵,多语也。“意内言外”词,意内而言外也对“品少文多”祠,品物少,多言词也。“市谷出谷”籴、粜对“扞缯湅缯”硟,以石扞缯也。练,湅缯也。“云半有半无”圛,见《逸周书》对“泉一见一否”瀐,见《尔雅》。“龟外骨内肉”对“狐丰后小前”。“桂百药之长”对“虎山兽之君”。“麦一夹二缝”对“秠一稃二米”。“六月羔□(骛之马换羊),五月羔羜”对“四岁牛牭,三岁牛犙。”
陶秀实穀《清异录》中,语多俊异,对偶极新,足为词章之助。今摘录如左,如:
“小南强”对“大北胜”:一为茉莉,一为牡丹也。“蜜父”对“蜡兄”:一为梨,一为枇杷也。“闽香玉女”对“吴会星郎”:一为荔枝,一为杨梅也。“炼鹤一羹”对“醉猫三饼”:一为菜羹,一为薄荷饼也。“婆娑儿”对“鼓吹长”:一为鸥;一为蛙也。“蜜官金翼使”对“花贼玉腰奴”:一为蜂,一为蝶也。“玉杵羹”对“金锦鲊”:一为小截山蓣,一为黄雀脂膏也。“王羹亥卯未”对“相粥白玄黄”:谓魏王继岌每荐羹,必以羊兔猪脔而参之,时卢澄为平章事,趋朝待漏,堂厨具小馔,澄唯进粥。其品曰粟粥、乳粥、豆沙加糖粥三种也。
王伯厚《困学纪闻》中,所录佳对极多,如云:唐子西庚“佳月明作哲;好风圣之清”,本于李诚之师中“山如仁者静,风似圣之清”。朱新仲翌“无人马为二,对饮月成三”,本于秦少游“身与杖藜为二,影将明月成三”。陆务观“谁其云者两黄鹄,何以报之双玉盘”,本于朱新仲“何以报之青玉案,我姑酌彼黄金罍”。叶少蕴梦得“逸人旧住子午谷,诗客独寻丁卯桥”,陆务观用之。“明知计出栢马下,正拟身全木雁先”,敖器之用之。按:子西“佳月明作哲”,语未佳,自以诚之对为胜。新仲“无人马为二”,语出《南史--沈庆之传》,亦不如少游之对为自然。务观“谁其云者两黄鹄”,添其字,新仲“我姑酌彼黄金罍”,亦添“黄”字,皆非全璧也。
又云:《本草》“菊一名傅延年”,朱新仲句“三径谁从陶靖节,重阳唯有傅延年”。“靖节”、“延年”之对,前未有用者。
又云:平园诗“生戎马”、“死佛狸”;荆公诗“生白”、“杀青”。皆佳对。按:《平园集》,周益公必大撰。
又云:鹤山诗“只期玉女是用谏,肯为金夫不有躬”,本于“玉汝,金吾”之对。按:《鹤山集》,魏了翁瓘撰。“玉汝,金吾”对,见《猗觉寮杂记》。
又云:“田园图史分贫富,鼎鼐楼台辨有无”,洪舜俞咨夔诗,用庞颖公、寇莱公事。按:庞颖公《退老自述》诗云:“田园贫宰相,图史富书生。”见吴处厚《青箱杂记》。魏野《献寇莱公》诗云:“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见释文莹《湘山野录》,作对甚的。
又云:薛士龙季宣诗“左角蛮攻触,南柯檀伐槐”,的对也。
又云:洪野处迈《雪》诗“天上长留滕六住,人中会有葛三来”。葛三,葛洪第三子也。事出《太平广记》。
又云:李宗道《春秋十赋》,属对之工,如:
越椒熊虎之状,锦杀必灭若敖;伯石豺狼之声,非是莫哀羊舌。鲁昭之马为椟;卫懿之鹤乘轩。干奚辞邑,而卫人假之器;晋侯请隧,而襄王与之田。星已一终,鲁君之岁;亥有二首,绛老之年。作楚宫,见襄公之欲楚;效夷言,知卫侯之死夷。虞不腊矣;吴其沼乎。好鲁以弓,请谨守宝;赐郑以金,盟无铸兵。鸟鸣亳社伯姬卒;蛇出泉台声姜甍。
又云:卢思道《贺甘露》云:“神浆可挹,流味九户之前;天酒自零,凝照三阶之上。”常袞《贺雪》云:“重阴益固,应水泽腹坚之时;积润潜通,迎土膏脉起之候。”皆对语之工者。
又云:“驴非驴,马非马”见《汉书--西域传》;“乌不乌,鹊不鹊”见《战国策》可以为对。傅景仁伯寿云:“烹羊炰羔”,唯“带牛佩犊”可对。按:“乌不乌,鹊不鹊”,《楚策》语,言史疾为韩使楚,失其职也。近人阎百诗又以后魏谣“狐非狐,貉非貉”对之。
又云:耿直之守京口,复陈少阳之后曰:“如可赎兮百身;犹将宥之十世。”
又云:“亿载万年,为父为母;四海九州,悉主悉臣”。迂斋对。按:楼防,字迂斋。
又云:卢肇《海潮赋后序》“马褐牛衣”,古未有对者。
又云:宋正甫诗“三甲未全,一丁不识”。
又云:或试县学,见黜,后预乡荐,以启谢县令,有不平之意。令答云:“大敌勇,小敌怯,昔固有之;今日是,前日非,吾无愧矣。”
又云:有郡守招士,人教子辞曰:“士而托于诸侯,非其义也;师不贤于弟子,将焉用之。”
又云:吕倚谢王岐公馈钱酒,用“白水真人,青州从事”,岐公称之。
又云:夏文庄公竦表云:“诗会馀蚔之文,简凝含酖之墨。”馀蚔,见《诗贝锦笺》。“笔锐干将,墨含淳酖”,出《文心雕龙》。
周栎园《书影》云:坡公谓“司马长卿作《大人赋》,武帝览之,飘飘然有凌云之气”。近时学者作《抗杂变》,便自谓“长卿长卿,固不女争。但恐览者,磕睡落床,难以凌云耳”。余谓“拉杂变”好对“訡痴符”。
又云:刘宾客称,常于贵人家,见梁昭明太子胫骨,微红而润泽,岂非异也。“康乐须,昭明胫”是的对,皆文人身后之厄。
又云:长庆初,穆宗以刑法为重,每在狱,有司断罪,又令给事中、中书舍人参酌出入,号曰“参酌院”,见《国史补》。“参酌院”好对“详稳司”,见《辽史》。
王淑士志坚《表异录》云:天怀山为“地喉”,可对“天目”。
又云:洪州“娉婷市”,五代钟傅侍儿所居,可对“温柔乡”。
又云:王鉷引泉激霤,号“自雨亭”,可对杨国忠之“移春槛”。
又云:慧日至夹山,山问:“与什么人同行?”云:“有个木上坐。”谓杖也。东坡诗“留我同行木上坐,赠君无语竹夫人”。
又云:峨嵋县有“不到寺”,以险阻得名,可对“无定河”。
又云:王荆公以“杀青”对“生白”,“苦吟”对“甘饮”,“飞琼”对“弄玉”,“带眼”对“琴心”;洪驹父以“青奴”对“黄妳”;苕溪渔隐以“银鹿”对“金瓢”,“湿萤”对“干鹊”;平园诗以“生戎马”对“死佛狸”。皆绝工。银鹿,出《国史补》。金瓢,出《曹子建集》。湿萤,出《李长吉诗》。干鹊,出《西京杂记》。
纪文达师曰:“对句类书”始于隋杜公瞻之《编珠》。然其书《隋志》、《唐志》俱不载。至《宋志》始著录,而宋人未见引用者,亦无旧刻旧抄流传于世。至康熙中,乃有高士奇家刊本,云得自内库废纸堆中。世颇疑其依托。其灼然可征者,当自《初学记》之事对始,然亦仅每门之内,载有数条,非全书如是。其全以对句为书者,唯前明杨升庵之《谢华启秀》为人所共知。其书自二字以至八字,各为一卷,八字以外者,自为一卷。唯二字类中,无对句者十五条;三字类中,无对句者四条;四字类中,无对句者三十二条。中间或注出典,或不注出典。即注者,亦不详悉,尤非著书之法。盖偶然札记之,本以备作骈体之料。后人得其残稿,刻之耳。其曰《谢华启秀》者,取陆平原文赋中语也。然其中多全引旧文两句,旧诗一联,殊乖命名之义。又如“锋蝟斧螗”,本柳子厚《平淮夷雅》之成句,即析为二字之对,已属陈因,兼伤割裂,然犹存柳名也。而“巢父壶公”,为庾子山《小园赋》中旧对,则竟没其名矣。卉服注曰:《汉书》,而竟忘《禹贡》,此王弇州所讥,求之六合之外,而失之目睫之前者也。至四字以下对,益不工整。如以“咸则三壤”对“画为九州”;以“作法于凉”对“谁能执热”。则虚实字颠倒。“便娟轻丽”对“犀角丰盈”,铢两全不相称。以“季氏八佾舞庭”对“管仲三归反坫”,偏枯尤甚。乃以“胡燕胸珽声大”对“越燕红襟身小”,则亘古骈体无此复句。以“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对“民生于勤,勤则不匮”,改窜经文而仍不能匀配,则益拙矣。按:高江村刊本称杜氏原书凡四卷,今止存二卷,其后二卷止存原目,共分十四门。卷首载杜公瞻序云:
皇帝在江都,日好为杂咏及新体诗,偶缘属思,顾谓侍读学士曰:“今经籍浩汗,子史恢博。联每繁阅览,欲其故实,览者易为比讽。”爰令微臣编录,得窥书囿,故目之曰《编珠》。其朱书者,故实。墨书者,正义。时大业七年正月,奉敕撰进,勒成四卷。著作佐郎兼散骑侍郎臣杜公瞻谨序
又按:高氏刊本亦分四卷:第一卷《天地部》、《山川部》;第二卷《居处部》、《仪卫部》、《音乐部》;第三卷《服玩部》、《珍宝部》、《缯采部》、《酒膳部》;第四卷《黍稷部》、《菜蔬部》、《果实部》、《车马部》、《舟楫部》。前二卷,每部之后各有高氏增补语。后九卷,则全系高氏补遗。又附《续编珠》二卷:一《岁时》;二《人伦》;三《文学》;四《花木》,附《众草》;五《鸟兽》;六《鱼虫》。又附刊杨升庵《谢华启秀》八卷。此书虽未著录于《四库》,而童塾中犹以为枕中秘也。
黄右原比部奭见余辑《巧对录》而喜之,因以旧所笔记数纸示余,为择其尤工稳者录之如左。二字者如:
朱夏;素商。傅咸赋、梁元帝《纂要》硬雨;尖风。《轩渠录》、李商隐诗雄气;壮年。梁简文诗、《晋书》云脚;雨拳。韩愈诗、刘禹锡诗地肺;天脐。《三秦记》、《河图括地象》鱼复;马当。《后汉书》、李白诗幼海;祖洲。《山海经》、《十洲记》瓠史;竹书。《梁书》、《南史》黄独;紫团。杜甫诗、陆龟蒙诗葱岭;蒜山。《汉书》、《京口志》汗雨;肉雷。《战国策》、《清异录》亥既;丁当。《瑯環记》、《清异录》盾匠;脚婆。《清异录》、黄庭坚诗人柳;女萝。《三辅故事》、《诗经》耄矣;孩之。《左传》、《老子》鰕即;鸡斯。《山海经》、《六韬》海若;波斯。《楚辞》、《山海经》馀不;若耶。《晋书》、《水经注》
三字者如:
陈无巳;许有壬。《宋诗话》、《元史》不夜城;无雷国。《齐地记》、庾信赋小戊子;雌甲辰。《东轩杂录》、《东轩笔录》鸡三足;骥一毛。《庄子》、《淮南子》逍遥馆;安乐窝。《辍耕录》、《家史》愚公谷;妒妇津。柳宗元文、《酉阳杂俎》齐谐记;越绝书。《唐书》、《隋书》谢益寿;王昌龄。钟嵘《诗品》、《唐书》谢蝴蝶;郑鹧鸪。《宋书》、《唐诗纪事》陈惊座;赵倚楼。《汉书》、《摭言》郭有道;王无功。《后汉书》、《唐书》
四字者如:
皂雕御史;白马将军。《旧唐书》、《魏志》赤牛中尉;白马光勋。《北史》、《后汉书》七松处士;五柳先生。《唐书》、《陶潜集》枯松太保;大树将军。《记事珠》、《后汉书》白马长史;黄骢少年。《后汉书》、《北史》墨曹都统;文翰将军。《龙鬚记》、《唐类函》大千世界;不二法门。《起世因本经》、《维摩经》丙寅学士;戊巳先生。《金波遗事》、《墨庄漫录》
猜你喜欢 卷三百九十七·彭定求 韩准·唐圭璋 韩维·唐圭璋 卷八·邵雍 第十二折 哭追·李玉 楔子·郑光祖 鹤年诗集传·丁鹤年 第二幕·林徽因 卷五·龙榆生 卷218 ·佚名 老牛·刘半农 卷二百七十一·曹学佺 玉山名胜集卷六·顾瑛 卷二百五十三·陈廷敬 卷七百五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