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六诙谐

阮文达公平蔡牵,得其兵器,悉熔铸秦桧夫妇,二人追悔口吻,其一系秦桧颈上曰:“咳,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其一系王氏颈上曰:“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公谒庙时见之,不觉失笑。

黄仲鸾观察曰:“‘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信然。相传乡里有一富翁,丰于财而盲于目,平日性气不和,每齮齕于人。长媳生子,以产亡,思以一联悼之。拟作甚多,佥不如翁意,并云:‘我不喜许多拗折也。’众恚甚,乞翁自制,方谓必得笑柄,以博一粲耳。翁乃曰:‘我不知文,俗语可乎?’皆应曰:‘可。’遂从容诵曰:‘冢妇归天,都道汝儿孙满目;长男丧耦,不如我夫妇齐眉。’四座为之怃然。以不识字老翁道得个语,盖天籁也。”

福建船政局在南门外之马尾地方新造衙署,沈幼丹中丞主其事。头门联云:“以一篑为始基,从古天下无难事;致九译之新法,于今中国有圣人。”其二门联云:“且漫道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即此格致关头,认真下手处;何以能精益求精,密益求密,须从鬼神屋漏,子细扪心来。”当始事时,幼丹颇以为难,深虑事之多掣肘。故于初办时,寻其小故,于马尾擅杀二人,实有过当之处。而当道大吏犹不以为然,于吴仲宣制军尤为龃龉。制军由粤东差旋过漳,始知幼丹与之不睦,自云:“福省绅衿,若马尾公者,难共事也。”其同行幕友拈七字云:“‘福省绅衿一马尾’,请诸公对来!”久之莫属。忽闻汀漳龙道朱禀见,一友曰:“得之矣!‘漳州道府两牛头。’”盖郡守亦朱姓,浙人也。

曩闻潘、何二姓结婚,潘为男家,何为女家。女家曰:“吾女无所望,但愿到彼家有饭啖足矣。”男家曰:“我亦何望,但愿媳妇进门以为抱孙之地。”某贺以对联云:“有水有田方有米;添人添口便添丁。”又吕、徐二姓结婚,吕女有不贞名,徐儿好结交匪类,不务正业。某嘲以对联云:“吕氏姑娘,下口大于上口;徐家子弟,邪人多过正人。”

蒋伯生大令罢官归,筑一园。落成之日,其弟某颇不善于其兄,题一联于门云:“造成东倒西歪屋;用尽贪赃枉法钱。”蒋见之,干笑而已。

近有韩某,屡试不售,援例为巡检司。自署其门曰:“说什么无双国土;不过是从九官儿。”有才而隐于末僚,天下人类此者当不少,是可慨也。

镇平黄香铁钊以大挑知县改教职,官潮州教谕。后复升翰林院待诏。著有《读白华草堂》初集、二集、三集。某撰一联赠云:“七品八品九品,品愈趋而愈下;一集二集三集,集日积而日多。”语颇风趣。

冯定远班嗜酒,每饮辄酩酊无所知。当学使考试,定远扶醉以往,于号中据席酣睡。至放牌,闻炮声然后惊醒。是日《四书》次题为“今夫弈之为数”一节,因作《弈赋》一篇榜于室,曰:“五经博士;六等生员。”

南海某大史口多土音,见宾客辄曰“系系”。土音言“是”曰“系”或戏题以楹帖云:“江淮河汉;日月星辰。”某大喜,而不知其歇后语也。按:粤东多用齿音,不独太史然也。

梨园所供奉之神名曰“老郎”,不详其所缘起。或云:“后唐庄宗即神也。”吴江郭频伽茂才麐诗云:“院本流传已莫详,云谁主者总荒唐。奇儿死入伶官传,才子生裁协律郎。自注:长吉官协律郎世事百年同勾队,文章一代递登场。老夫合遣群公笑,只识临川玉茗汤。”近今所供之老郎小神龛,即以“世事、文章”十四字为联。

《随园诗话》载:“江宁徐爽亭者,能诗,有句云:‘造物与闲还与健,乡人知老不知年。’按此联乃陆放翁《村居》诗也,而徐攘为已有。今则老人院多有此联。”

忆某店铺悬一联云:“门前买卖,有如飞蚊,队进队出;柜内银钱,好比匿虱,越捉越多。”殊堪喷饭。

有于字纸炉悬一联云:“偶来付丙者;便是识丁人。”颇切。

尝见某寺弥勒佛殿一对云:“年年扯空布袋,少米无柴,只剩得大肚宽肠,为告众檀越,信心时将何物布施;日日坐冷山门,接张待李,但见他欢天喜地,试问这头陀,得意处有甚么来由。”禅机活泼。

猜你喜欢
  王涣·唐圭璋
  ◆庄节先生韩性(五云漫稿)·顾嗣立
  第二十一回 继父母封诰邀荣·陈端生
  第十二出 醉春·周履靖
  南亭词话·李伯元
  卷三·王蕴章
  卷二十八·冯惟讷
  卷二百五十三·曹学佺
  卷九十八·曹学佺
  卷七·曹庭栋
  卷八十三·高棅
  卷一百十四·陈廷敬
  卷九十·徐倬
  卷六·
  阮阅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五出 飮药·陆采

    【山坡羊】〔旦手捧甁酒诏书上〕恨悠悠盼不到的故里。冷淸淸守不彻的宫宇。杳冥冥望不见的长安。高渺渺上不得的黄金陛。白日低。浮云又重蔽。天高怎诉胸中意。千古伤心。一腔寃气。〔哭介合〕亲闱。黄泉无见期。夫

  • 巻十二·宋绪

    钦定四库全书元诗体要卷十二    明 宋公传 编七言律寄同年宋吏部【台哈布哈】金镜承恩对紫防锦韀白马耀春晖漫随仙仗朝天去不记宫花压帽归海国风高秋意早关河云冷鴈声稀嗟予巳属明时弃自整纶竿覔钓矶寄李供奉因

  • 反离骚·扬雄

    雄怪屈原文过相如,至不容,作离骚,自投江而死,悲其文,读之未尝不流涕也。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乃作书,往往摭离骚文而反之,自㟭山投诸江流,以吊屈原,名曰骚。又旁离骚作重一篇,名曰广骚。又旁惜诵

  • 卷五百七 元符二年(己卯,1999)·李焘

      起哲宗元符二年三月盡其月   三月甲辰朔,左司郎中賈種民為太府卿。   章楶奏,乞差秦、鳳并岷州第四等以下保甲應副進築城寨。從之。初,眾議以保甲下戶難於調發,外臺申請數四,皆卻而不從。楶以為上中等戶至少,不得下

  • 竹书统笺卷四·徐文靖

    帝泄【笺按夏本纪帝芒崩子帝泄立】元年辛未帝即位十二年殷侯子亥宾于有易有易杀而放之【笺按子亥迁殷见世本据竹书则子亥为防子迁殷在夏后帝芬三十三年至是三十八年矣山海经困民之国有人曰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杀

  • 宋史全文卷二十四上·佚名

    宋孝宗一癸未隆兴元年春正月壬辰朔,诏改元。诏:『观察使以上各举所知之士三人,三省、枢密院详议,立定荐举格式,谋略沈雄可任大事、宽猛适宜可使御众、临阵骁勇可鼓士气、威信有闻可守边郡、思智精巧可治器械,已上五等,令曾立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十四·佚名

    天启元年九月己亥朔 光宗贞皇帝小祥遣伯郭振明祭 庆陵○是日梓宫至 庆陵 孝和皇太后梓宫同至 孝元贞皇后梓宫迁祔俱于 献殿奉安驸马都尉侯拱宸行奠献礼遣阳武侯薛濂宁阳侯陈光裕灵璧侯汤国祚抚宁侯朱国弼武清侯

  • 卷之三百八十八·佚名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夏四月。丙寅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外记  ○诣颐和园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外记  ○谕内阁、御史彭述奏、近日军营积弊。营官公费。统领并不给足。仅酌予薪

  • 一一三九 办理军机处为三分全书处存贮装成书籍请领事致浙江巡抚等咨文·佚名

    一一三九 办理军机处为三分全书处存贮装成书籍请领事致浙江巡抚等咨文乾隆五十一年二月初七日办理军机处为咨照札知事。照得续办三分四库全书处具奏,所有存贮装成书籍,行令遇有便员来京,赴馆请领等因一折,奉旨:知道了。钦

  • 三国史记卷第二十一。·金富轼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二一卷高句丽本纪九零零零零高句丽本纪第九。[宝臧王{宝藏王}]上。二一卷高句丽本纪九

  • 卷三十二·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三十二    宋 卫湜 撰古者公田藉而不税市?而不税关讥而不征林麓川泽以时入而不禁夫圭田无征郑氏曰藉之言借也借民力治公田美恶取于此不税民之所自治也

  •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八·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共行品第十八   問曰.汝言當說在家出家菩薩共行法今可說之。答曰.忍辱.法施.法忍.思惟.不曲法.   尊重法.不障法.供養法.信解.修空.不貪嫉.隨所法行.燈明施.伎樂

  • 澹 宁 明 敏·太虚

    ──二十一年八月在汉藏教理院开学训词──今天为世界佛学苑之汉藏教理院开学日期,太虚觉得非常荣幸!承当地长官,附近绅士冒雨来此,而筹备各院董也到山不少。本院虽粗具规模,未臻完善;但诸位竟能到这偏僻的山寺,造成这庄严灿

  • 引·续法

    天台贤首。随宜示法。说天台贤首法者。不自知也。后人起念便隔作两截。重天台失天台。重贤首失贤首矣。执相泥名。分河立帜。此末法大弊。通人宜无所拣择轩轾於其间也。贤首宗阙五教仪。百亭法师为补缀成之。以毒攻毒

  • 五曹算经·甄鸾

    古代第一部实用数学读物,北周甄鸾著,共5卷。成书于6世纪,所谓“五曹”指五类官员,即田曹、兵曹、集曹、仓曹和金曹,该书为这些官员编写,每曹一卷。田曹卷为田地面积的计算,除给出一些规则图形如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和圆

  • 骆驼经·童华

    童华著。华字心朴, 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曾于甘肃河西走廊一带办理屯田与军运。河西郡军需官杭州人杨载揆善驯养骆驼,作者就教于杨及当地牧民,著成比书。约成书于雍正十年(1732)。其内容为相驼之法, 牧养知识和治驼之方。

  • 校长先生·叶紫

    土课钟已经敲过半个钟头了,三个教室里还有两个先生没有到。有一个是早就请了病假,别的一个大概还挨在家里不曾出来。 校长先生左手提着一壶老白酒,右手挟着一包花生,从外面从从容容地走进来了。他的老鼠似的眼睛只略略地

  • 持明藏八大总持王经·佚名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共说十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