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巧对录卷之六

国初长洲韩慕庐先生,曾考四等,后登会状,故其家有“四等秀才,一甲进士”门灯。当未第时,授读蒙馆,而馆主人识丁不多,复强作解事,往往干与馆政,将经书句读点破。韩偶与争,即谓:“汝是四等秀才,晓得甚事?”韩亦忍受而已。一日,生徒读《曲礼》“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毋”字误读作“母”字。有吴中名下士适过门,闻而窃笑。不知是主人所授,非先生意也。遂高声作七字讥之,曰:“曲礼一篇无母狗。”令作对语,韩应声曰:“春秋三传有公羊。”其人大服,询姓名而去。由是知名,或云即健庵先生也。

相传钱虞山有一杖随身,自制铭刻其上云:“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后归国朝,此杖失去已久。一日忽得之。有人续铭其旁云:“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钱为之惘然。

《王渔洋先生年谱》云:顺治元年甲申十一岁,祖布政公课孙,尝邀从弟洞庭饮,洞庭工草书,酒阑,诸孙竞进乞书。布政公把酒命对,句云:“醉爱羲之草。”先生在旁应声曰:“狂吟白也诗。”二公皆大喜,曰:“此子必早成!”

《朱竹垞先生年谱》云:“十七岁入赘冯教谕宅,华亭王鹿柴每过冯翁小饮,必令先生作古人名对,如:“顾野王”对“沈田子”;“郑虎臣”对“沈麟士”;“蔡兴宗”对“崔慰祖”;“萧子云”对“任伯雨”;“魏知古”对“颜相时”;“吉中孚”对“温大有”;“杨完者”对“晁补之”;“杜审言”对“萧思话”;“贡师泰”对“齐履谦”;“任蛮奴”对“张恶子”;“金安上”对“郑居中”;“刘辰翁”对“逢丑父”;“韩择木”对“李栖筠”;“蔡有邻”对“徐无党”;“王岩叟”对“阮佃夫”;“李思齐”对“石作蜀”;“柳三变”对“张九成”;“郑樱桃”对“郭芍药”;“王僧绰”对“马仙琕”;“秘彭祖”对“庾黔娄”;“刘方平”对“徐圆朗”;“刘仁本”对“范道根”之类。鹿柴曰:“此子将来必以诗名。”

朱竹垞幼时,塾师举“王瓜”使属对,即应声曰:“后稷”。师怒其不伦,而心服其对之巧。在京师时,与人会饮,各举古人男女成对者为酒令:“太白,小青”;“无咎,莫愁”;“灌夫,漂母”;“武子,文君”;“东野,西施”等字。

宋荔裳琬雅善谑。京师有市猾某者,本骡马行牙人,以附势焰至巨富。一日,堂成宴客,壁间有孔窦,客疑问之,答曰:“‘手脚眼’也。”盖工匠登降攀附置手脚处。荔裳在坐应声曰:“吾有对句矣!乃‘头口牙’也。”

康熙五十年辛卯,江南乡试。赵昼山太史晋为主司,与总督噶礼朋比为奸,大通关节。总督分贿至四十万金,事破伏法。是科正主司为左界园副宪必蕃,本系乙榜出身,于衡鉴又非所长,任赵之所为而已。案定竟得末减,时江南有一对云:“左邱明两眼无珠;赵子龙浑身是胆。”

施愚山曰:古对有以文字分合者,如:“鉏麑触槐,甘作木边之鬼;豫让吞炭,终为山下之灰。”“奴手为拏,以后莫拏奴手;人言是信,从今休信人言。”“人曾作僧,人弗可以为佛;女卑是婢,女又可以为奴。”皆佳对。

方凫宗与陈元孝、梁药亭诸公夜饮唱酬,以“夕夕多良会”对“人人从夜游”。又某公为巡河道,即景云:“少水沙即露”,对“是土堤方成”,亦以文字分合也。按:“此木成柴山山出,因火为烟夕夕多。”亦分合字巧对。

有一人徘徊溪畔,得一联云:“独立小桥,人影不随流水去。”久无对句。一友欢然曰:“孤眠旅馆,梦魂曾逐故乡来。”又一对云:“兔走鸟飞,地下相逢评月旦;雁来燕去,途中相遇说春秋。”又一对云:“杨柳花飞,平地上滚将春去;梧桐叶落,半空中撇下秋来。”皆口头常语,而极工稳自然。

《秋雨庵随笔》云:菱角最易落,故谚曰:“七菱八落”。前人以对“十榛九空”,工切无比。又闽粤呼荸荠曰“马蹄”,以对“龙眼”,亦甚工。

又云:淳安方朴山先生病革时,门弟子咸在。有二人私语曰:“‘水如碧玉山如黛’,以何为对?”先生枕上闻之,曰:“可对‘云想衣裳花想容’。”言毕而逝。

英煦斋师《笔记》载:嘉庆丙辰,茶宴廷臣于重华宫,御制诗二首,用六麻韵,中有“嗟”字,恭和者咸以为难。彭文勤公先脱稿,时和珅倩人代和,所和嗟韵,意不惬,属公为改正。公易以“帝典王谟三曰若,驺虞麟趾两吁嗟”两语。和珅素与公不协,是日亦为叹服。

又云:乾隆间,十全武功其烦兵力至再者三,闻纯庙以《武功再定》命题联句,圣制出联云:“一之为甚岂可再?”诸臣皆愕眙,无以对。纪文达公应声曰:“天且不违而况人。”此不独用成语如己出,而君臣应对语气亦合,真天才也。

又云:嘉庆甲子,以《毓庆宫》命题联句,御诗出句有“毓庆承恩毓嘉庆”句,下应臣工敬对,时朱文正公已散值,予同赵谦士敬录一通,送文正看,予自拟对云:“寿皇垂裕寿今皇。”次早文正入值,向予云:“某昨在舍敬对一句,君以为如何?”问之,即予所对七字也。因相视而笑。是日,文正以对句面奏,上嘉之。

《熙朝新语》云:浙江乾隆丙子科乡试,两主考一姓庄,一姓鞠。庄颟顸,而鞠不谨,有集杜句嘲之云:“庄梦未知何日醒,鞠花从此不须开。”鞠试毕回京,语陈勾山太仆云:“杭人真欠通,如何鞠可通菊?”公不答,鞠诘之,公曰:“吾适思《月令》,‘鞠有黄华’耳。”鞠大惭,未几死,人以为语讖。

《痂留编》云:有才士偶出一对云:“冬夜灯前,夏侯氏读春秋传。”久未有对,后请乩,仙对云:“东门楼上,南京人唱北西厢。”适逢其事,遂成巧对。

近有某公分校礼闱,卷中有用《毛诗》“佛时仔肩”者,则批云:“‘佛’字系梵语,不可入文内。”复有用《周易》“贞观”二字者,则又批云:“‘贞观’系汉代年号,不可入文内。”因有为之对者云:“佛时是西域经文,宣圣悲啼弥勒笑;贞观系东京年号,唐宗错愕汉皇惊。”

先叔父太常公语余曰:乾隆间,工部署被火,金尚书简督修。有朝士出一对句曰:“水部火灾,金司空大兴土木。”久无能对者。适纪文达师入朝,朝房中新选中书科中书者,状貌魁梧,自负为南人北相。公闻之,冁然曰:“‘南人北相,中书科什么东西?’可借伊属对矣。”

朱文正师与兄竹君先生,常招名流为春盘之会,坐上客满,或琴或书,或对弈或联吟。勾心斗角,抽秘骋妍。酒酣耳热之时,同人有以“太极两仪生四象”命对者,满座正各凝思,忽报纪晓岚至,至则狂索饮馔,同人即以前句示之,佥曰:“对就始许入座,否则将下逐客之令矣。”公应声曰:“‘春宵一刻值千金。’吾饥甚,无暇与诸君子争树文帜也。”坐客闻之,无不绝倒。按;或云道士娶妻,有作贺联者,先得出句。文达师从旁诵唐句足之,亦谑而不虐也。

有两生同谒纪文达师者,一额有黑瘢,一左目已瞽。师见之大笑不止,两生惊讶,请其故。师笑曰:“吾偶集得杜句,一为‘片云头上黑’,一为‘孤月浪中翻’耳。”

相传有父子某先后中式,其科俱逢戊子。某撰一联云:“父戊子,子戊子,父子戊子。”以难纪文达师。时有师生同掌户部者,师为对云:“师司徒,徒司徒,师徒司徒。”

嘉兴钱箨石侍郎载奉使祭尧陵,辨今尧陵之非。既复命,具折奏之,折计二十七页,奉旨申饬。又乾隆庚子典江南试,取顾问作解首三艺,皆骈体,经磨勘,停三科。京师好事者赠一联云:“三篇四六短章,欲于千万人中大变时文之体;一折廿七余扣,直从五千年后上追古帝之陵。”

滇南赵某仕楚中为郡守,好出对句。一日,见坊役用命纸糊灯,遂出句云:“命纸糊灯笼,火星照命。”思之未得。至岁暮,见老人高捧时宪书叩头献上,拍案大呼,遂对前句曰:“头巾顶历子,太岁当头。”

王楷堂比部廷绍一日进署,适无小马喝道,正在查问。忽报长中堂麟到,因得一对云:“司中无小马;堂上有长麟。”不觉高声朗诵,为长所闻,唤王上,堂责其“何以呼我名!”王答以:“在司中作对。”诘以:“何对?”答曰:“以‘中堂’对‘扁鹊’耳。”又诘其“何以将我对扁鹊?”答曰:“扁鹊名医,长麟名相也。”公为冁然,同人均服其灵敏。

有以“书生书生问先生,先生先生”出对者,或对曰:“步快步快追马快,马快马快。”微嫌“马快”对“先生”虚实未称,然舍此恐无他句也。此如“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对“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亦取其以经对经,灵妙可喜,不必以字句差互绳之耳。

一达官延吾乡某中翰,教其宠妾某学诗。中翰先令学作对,适斋僮烹茶将熟,因以“茶声”二字命对,某妾应口曰:“酒色。”中翰为之匿笑。

雷州徐闻县,其始县城逼近海壖。每潮汛汹涌,闻者震恐。后徙筑县城。居民喜曰:“海边潮至庶徐徐闻乎。”因改名徐闻县。方橡坪曰:“可取对‘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熙朝新语》载:解秀才中发谒见尹文端公,鲍雅堂在座,适十四公子庆宝至前。鲍问:“年几何?”曰:“十四岁。”鲍戏出对曰:“十四世兄年十四。”解应声曰:“三千弟子路三千。”公即请解为西席。

《滦阳消夏录》云:阳曲王近光言,冀宁道赵公署中有两幕宾:一姓乔,一姓车,合雇一骡轿回籍,赵公戏以其姓作对曰:“乔车二幕友,各乘半轿而行。”恰皆“轿”之半字也。时署中召仙,即举以请对,乩判曰:“此是实人实事,非可强凑而成。”越半载,又召仙乩,忽判曰:“前对吾已得之矣:卢马两书生,共引一驴而走。”又判曰:“四日后,辰巳之间,往南门外候之。”至期,遣役侦视,果有卢、马两生以一驴负新科墨卷赴会城出售,赵公曰:“巧则诚巧,然两生之受侮深矣。”此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虽仙人亦忍俊不禁也。

俗传“羊肚石边栽虎耳”一语,久未有对。有扶乩者,忽于沙盘上画一船,船头着一木桶,众怪之,后因出步溪边,偶见来舟,恰如所画。问其何往,舟人云:“将往‘鹅肫湖里种鸡头’去耳。”真绝对也。

闵鹤初言:一乩仙出对云:“踏破磊桥三块石。”众思索不能就,乩书云:“分开出路两重山。”

一举子在旅店中,闻楼下一人出对云:“鼠偷蚕茧,浑如狮子抛球。”思之不能对,至成心疾而死,魂常往来楼中,时诵此对。人不敢居,后一举子强欲上楼,为之对云:“蟹入鱼罾,恰似蜘蛛结网。”鬼遂长啸而去。

姚古棻尝集旧句云:“北方佳人遗世而独立;东邻处子窥臣者三年。”对仗工稳。又梁山舟学士尝集《水经注》语云:“帛什理于是山作金五千斤救百姓;小夫人以两手捋乳五百道向千儿。”其语甚奇。

杭州清波门外有庙曰“金元七总管”,有客云:“可对‘唐宋八大家。’”众赏其工。按:康熙间,徐紫珊所撰碑记谓“神元人七者行次。”总管,其官名也。

有一医士某自夸工于属对。适游达官之门,方以大缎裁衣,因指缎令对曰:“一匹天青缎。”某立应曰:“六味地黄丸。”达官大喜,款之内院,因以“避暑最宜深竹院”七字令对,某立应曰:“伤寒莫妙小柴胡。”正应对间,忽闻风送花香一阵,又以“玫瑰花开,香闻七八九里”十字令对,某即应曰:“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合座皆为抚掌。余谓此掫揄医士者所为,盖必先有对语,而后以出语就之耳。如果有此人,若使之对雪赋诗,亦必云“昨夜北风寒,天公大吐痰;一轮红日上,便是化痰丸”矣!

百文敏公龄屏藩滇中时,眷一伶儿名荷花者,色艺俱佳。越数载,公总制两广。荷花适至,仍令居珠江菊部中,而荷花马齿加增,颜发已秃。公戏之曰:“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盖公号菊溪,下句以自嘲也。

一训蒙师失馆,怅怅而行,适冲县官前导,被斥。某自陈教读糊口,官曰:“我有一联,如能对则不问,云‘遍地是先生,足见斯文之盛。’”某对云:“沿街寻弟子,方知吾道之穷。”

贺耦庚中丞长龄云:眼前景有对得恰好者:“天近山头,行到山腰天更远;月浮水面,捞将水底月还沉。”此语殊有理致,不独属对之工而已。

浙江某科有以学政监临乡闱者,颇作威福,尝自行板责号军,又私为士子改文字,竟获咎去。有为之对者云:“监临打监军,小题大做;文宗改文字,矮屋长枪。”

缪莲仙《涂说》云:有塾师出对句云:“益者三友松竹梅。”一徒应声曰:“加我数年解会状。”师叹其有志而虑其不永年,后果然。

又云:古有“万事不如杯在手;一年几见月当头”之对,偶有质钱赴博局者,提贯而言曰:“万事不如钱在手。”旁有应声音曰:“一年几见赎当头。”闻者绝倒。

又云:纪文达、彭文勤二尚书与某公同值朝房。某公先告归,行趋甚疾。纪戏作对云:“足开五六尺,手写十三行。”盖某公退食时,尝喜临古帖也。彭曰:“何不云:‘圣手书生,神行太保’乎?”一座解颐。

又云:友人许小憨示一对,出联云:“鸡犬过霜桥,一路梅花竹叶。”予对之云:“燕莺穿绣幕,半窗玉剪金梭。”

林岵瞻比部扬祖云:“甲子巡检”可对“丙妹县丞。”按:广东陆丰县有甲子巡检,贵州永从县有丙妹县丞。以“丙妹”对“甲子”,不作干支板对,尤见工巧。

嘉庆壬申癸酉间,王文僖公懿修与门生铁冶亭铁保同为礼部尚书,而左右侍郎则英煦斋师及胡西庚长龄、秀楚翘秀堃、汪瑟庵廷珍四先生,又皆出冶亭先生之门,同堂六人,衣钵相承。时有“水部三堂三鼎甲,春官六座六师生”之对,亦儒林佳话矣。

嘉庆中,余在礼部,有同官二人:一为罗静贮志谦,一为唐修庭业谦,皆楚南人,同人每合称为“谦谦君子”。时大宗伯为穆克登额公,少宗伯为今阁老穆鹤舫彰阿、文远皋宁、王莲府宗诚三先生。凡公牍中列衔平写“穆穆文王”四字,余谓此可与“谦谦君子”作对矣。

黄右原曰:近日都人士有以朝贵之姓名作对者,如以“周祖”对“李宗”,一指周芝台宫詹昆仲,一指春湖侍郎及芝龄师也。又有以虚字对虚字者,如以“吴其”对“许乃”,一指许滇生尚书昆仲,一指吴瀹斋中丞昆仲。于此亦见门第科名之盛也。

猜你喜欢
  魏了翁·唐圭璋
  提要·阮阅
  第十三场·老舍
  ●新编録鬼簿卷上·钟嗣成
  争报恩三虎下山·臧懋循
  第四折·马致远
  卷四十·白居易
  “拿回去吧,劳驾,先生”·徐志摩
  第十九出 醮警(黄钟调江阳韵)·丁耀亢
  卷197 ·佚名
  卷二百四十一·曹学佺
  御选明诗卷七十一·康熙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评花新谱》·张次溪
  卷三·
  南归·田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甲寅(咸丰四年)·林占梅

    元旦望阙北望神京叩祝遥,五云深处奏箫韶;御炉香霭千官拥,鹄立通明侍早朝。星云纠缦日华明,舞踏雍容佩玉鸣;草莽微臣无别愿,妖氛早息颂陞平。病中感赋愁病相兼剧可怜,奄奄命似一丝延;求医难遇肱三折,虑事何曾眼一眠!蜡视盘飧浓亦

  • 卷五百五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五十六马戴边城独望聊凭【一作平】危堞望倍【一作暗】起异乡情霜落蒹葭白【一作寒迥关防絶】山昏雾露生河滩胡鴈下戎垒汉鼙惊独树残秋色狂歌泪满缨江亭赠别长亭晚送君秋色渡江濆衰柳风难

  • 倚松诗集巻二·饶节

    宋 饶节 撰律诗上王信玉生日簮笏谁非嗣才能恐未难传家推有守树徳莫如寛贱子敢为佞眀公信可观四维开雉堞千顷涨波澜逮下亡圭角逢人倒肺肝月评终许劭爱客自袁安【袁安博爱客众无所简择賔客入门贤愚皆得所欲】不伪心常

  • 列传第三十九 文五王·沈约

    竟陵王诞 庐江王祎 武昌王浑 海陵王休茂 桂阳王休范 竟陵王诞,字休文,文帝第六子也。元嘉二十年,年十一,封广陵王,食邑二千户。二十一年,监南兖州诸军事、北中郎将、南兖州刺史,出镇广陵。寻以本号徙南徐州刺史。二十六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三·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钦定兰州纪略卷六·阿桂

    丁丑阿桂和珅奏言【臣】等于二十六日海兰察额森特伍弥泰明亮泰裴英阿福宁阿尔都马彪仁和三德哈当阿等分带满汉官兵四千余名分路进剿各处堵截【臣】阿桂【臣】和珅督催策应并令緑营兵丁预备锹镢一面打仗一面拏卡俱于

  • 史记集解卷一百九·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一百九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里徙成纪广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撃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广从弟李蔡亦

  • 语录上·王艮

    《大学》言平天下在治其国,治国在齐其家,齐家在修其身,修身在正其心,而正心不言在诚其意,诚意不言在致其知,可见致知、诚意、正心,各有工夫,不可不察也。《中庸》“中”字,《大学》“止”字,本文自有明解,不

  • 顾宪成传·张廷玉

    顾宪成,字叔时,江苏无锡人。万历四年(1576)在乡试中取得第一。八年中进士,授职户部主事。大学士张居正生病了,朝臣群起为他祈祷,顾宪成不干。同僚代他签名,他拿笔去掉。张居正死后,他改任吏部主事。请假回乡三年,补为验封主事

  • 四三 临时的组织·邹韬奋

    我们所住的高等法院看守分所里的这个病室,因为是新造的,所以比较地清洁。墙上的白粉,和墙上下半截的黑漆,都是簇簇新的;尤其侥幸的是没有向来和监狱结着不解缘的臭虫。房前有个较大的天井,可以让我们在这里走动走动,也是一件

  • 卷五十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五十九庆祝五【贡献六】是月致仕在籍诸臣先後进献诗册古玩书籍土宜等物庆祝万寿上收受诗册及书籍土物有差余皆却之是时致仕在籍诸臣诣京庆祝者江湖

  • 儒效篇第八·荀况

    大儒之效:武王崩,成王幼,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恶天下之倍周也。履天子之籍,听天下之断,偃然如固有之,而天下不称贪焉。杀管叔,虚殷国,而天下不称戾焉。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而天下不称偏焉。教诲开导成王

  • 原序·周梦颜

      辛酉季夏,余与周君纳凉于荷亭之畔,握手论心,盱衡今古,因及福善祸淫之理。周君喟然长吁而作曰:&ldquo;色欲之惑人,甚矣哉!贤智犹或不免,况其他乎?&rdquo;余低回良久,窃思劝人于一时,不如劝人于千古,爰以编辑是书为请。周君曰:&l

  • 解脱道论 第九卷·佚名

    解脱道论 第九卷阿罗汉优波底沙梁言大光造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五通品第九尔时坐禅人。如是已作定自在。住于第四禅。能起五神通。所谓身通天耳通他心智通宿命通天眼通。身通者变义天耳者越人耳义。他心智者了

  • 卷五·丹霞子淳

    林泉老人评唱丹霞淳禅师颂古虚堂集卷五 后学性一阅 生生道人梓 第六十九则 依经解义(经教) 示众云。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恁么不恁么总不得。只如披沙拣金。还有不犯手势的么。 举僧问同安。依经解义三世佛冤

  • 伤寒溯源集·钱潢

    《伤寒论》注本。原名《重编张仲景伤寒论证治发明溯源集》。10卷,22篇。清钱潢(天来)撰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钱氏认为世传《伤寒论》刊本、注本的条文前后舛错,六经混乱,遂重予编订。书中将仲景原文“病有发热恶

  • 护命法门神咒经·佚名

    一卷,唐菩提流志译。与《佛说延寿妙门陀罗尼经》同,而明二十功德之后,金刚手菩萨、梵王、帝释、四王、鬼子母、药叉、金刚手、大自在天子、童子军将、月光天子、圣观自在、慈氏菩萨、雪山大药叉、金刚商羯罗天女、金刚军

  • 入就瑞白禅师语录·瑞白明雪

    《入就瑞白禅师语录》是由明明雪说,寂蕴编写,总共十八卷。卷一至卷三收上堂、小参、夜参;卷四至卷五收茶话;卷六至卷七收问答机缘;卷八至卷十三收颂古、诗偈等;卷十四至卷十六收书复、参请因缘等;卷十七至卷十八收塔铭、行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