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巧对录卷之四

《金陵琐事》云:顾东桥巡抚湖广,时衙斋菊开,邀数门生赏之。一狂生拣好花摘两三枝戴于头。东桥不悦,因出一对云:“赏菊客来,两手擘残彭泽景。”张太岳对云:“卖花人过,一肩挑尽洛阳春。”东桥曰:“此语已佳,不必更对矣。”遂酌酒,尽欢而罢。

又云:东桥公镇楚时,张太岳仅十余岁,应童子试。东桥曰:“童子能属对乎?”因曰:“雏鹤学飞万里,风云从此始。”张即日:“潜龙奋起九天,雷雨及时来。”东桥大喜,解腰间金带赠之,曰:“他日贵,当过我也。”

又云:尚书吴交石公有二女,长女已择周公金,复见金公清童年器宇不凡,与夫人言之,夫人出一对试之云:“汗血名驹,起足已存千里志。”金对云:“圆吭仙鹤,抬头便彻九皋声。”夫人喜甚,以次女许焉。后周官尚书,金至参政。

又云:黄挥使六十诞日,白挥使戏之曰:“黄耈无疆。”黄应声曰:“正好对‘白圭有砧。’”

郑仲夔《研云甲录》云:贵溪吴氏生一儿,聪颖异人,数岁能诗。父母弄以竹马,有客呼曰:“红孩儿骑马游街。”即应声曰:“赤帝子斩蛇当道。”后因与群儿嬉,堕水中,几死,急援之出,良久乃苏。此后遂茫无所知,竟为耕夫没世。

杨仪《明良记》云,向来京官俱不敢用伞,唯考试官入场,状元归第,乃得用之。其后南京官稍稍用伞,虽跻显贵,特两檐青伞而已。尝有南北两京官相戏,北曰:“输我腰间三寸白。”盖言常朝官有牙牌也。南曰:“多君头上两重青。”

《邱琼山逸事》云:邱文庄公,少从师于里宦之家塾。时天雨,坐席当瓦穴漏滴,邱肩公私换宦儿席于漏所,而以己席居彼之地。宦儿诉于师,师曰:“能属对者,即为理直。”因曰:“点雨滴肩头。”公应声曰:“片云生足下。”师称善。宦儿愧不能对,哭告其父。父怒,召公试以对曰:“孰谓犬能欺得虎?”公即对曰:“安知鱼不化为龙!”宦知其非常人,好语遣之。

《禇石农外纪》云:昔人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对“一则仲父,再则仲父。”偶阅《万姓统谱》,毛宏为给事中,慷慨激烈,奏疏无虚日。英宗厌苦之,有“昨日毛宏,今日毛宏”语。以对“仲父”句,更为切当。宏字士广,鄞县人,天顺丁丑进士。

又云:兵部侍郎项文曜,媚附于忠肃公。每朝待漏,必附于耳密言,朝退亦然,行坐不离。时目为于谦妾。又户部侍郎王祐,貌美无须,谄事王振,振甚眷之,一日问祐曰:“王侍郎何故无须?”祐曰:“老爷无须,儿子岂敢有须?”“于谦妾”与“王振儿”正堪作对。

又云:天顺间,锦衣门达甚得上宠。有桂廷珪者为达门客,乃镌印章曰:“锦衣西席。”后有甘棠为洗马江朝宗婿,棠亦有“翰苑东床”印章,可为的对。按:此正是近时“总督陪堂”、“状元乃弟”之先声。

《桐下闲谈》云:嘉靖时,大学士严嵩,吏部尚书熊浃,一日同被召,来迟,世庙因出对戏之云:“阁老心高高似阁。”二臣惶悚伏地,不能作一语。世庙乃好言慰之云:“我已为代对矣。曰‘天官胆大大如天。”

《八闽通志》云:白水漈属上杭县,旧有题“白水漈头,白屋白鸡啼白昼。”未有对者。后潮阳林大钦修撰过此,问土名得黄泥垅,因对曰:“黄泥垅口,黄衣黄犬吠黄昏。”

《雪涛谐史》云:一秀才送广文节仪,只用三分银子。广文出对曰:“竹笋出墙,一节须高一节。”秀才对曰:“梅花逊雪,三分只是三分。”按:令人以谚语属对云:“一代不如一代,三分只是三分。”下句即用此事也。

《裨史类编》云:长乐状元马铎,少时梦有语之者曰:“雨打无声鼓子花。”不省所谓,后与同郡林志同举进士。志乡会皆第一,殿试时忽梦马踏其首,以是怏怏,争于上前。上曰:“朕有一对,对佳者,状元也。曰‘风吹不动铃儿草。’”马即对以梦语,而志思竭,不能对,铎于是得状元。按:铃儿草即沙参,见《本草纲目》。鼓子花,见郑谷诗云:“日落风吹鼓子花。”类书中本有“铃儿草”、“鼓子花”之对,而不载马铎事。

《挑灯集异》载:蒋焘,幼聪慧。一日,与父友武官者同游佛寺。指殿上佛出对曰:“三尊大佛,坐狮坐象坐莲花。”焘对曰:“一介书生,攀凤攀龙攀桂子。”出寺后,武官之部卒牵焘衣问曰:“适对何句?”焘曰:“我对‘一个小军,偷鸡偷猫偷芥菜。’”其捷于调戏如此。一日,其祖携游佛殿,见焘跳下阶级,曰:“三跳跳下地。”焘应声曰:“一飞飞上天。”又父客因坐久,出对曰:“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焘对曰:“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按:《解人颐》亦载此,以为杨文襄公语。

《薛制机杂记》云:有贺自长沙移镇南昌者启云:“夜醉长沙,晓行湘水,难教樯燕之留。”用杜少陵诗。“朝飞南浦,暮卷西山,来听鸣鸾之舞。”用王子安语。又有除直秘阁,依旧沿江制置司干办公事,云:“望玉宇琼楼之邃,何似人间?从纶巾羽扇之游,依然江表。”又上巳请客,云“三月三日,长安水边多丽人;一觞一咏,会稽山阴修禊事。”又“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群贤毕至。”

瞿宗吉佑《归田诗话》云:戴式之尝见夕照在山,峰峦重叠,得句云:“夕阳山外山。”自以为奇,欲以“尘世梦中梦”对之,而不惬意。后行村中,春雨方霁,行潦纵横,得“春水渡旁渡”之句以对,上下始觉匀称。

《耕余博览》云:虞伯生集未遇时,为许衡门客。虞有所私,午后常出馆。许往寻之,辄不遇,因书于几云:“夜夜出游,知虞公之不可谏。”虞对云:“朝朝来聒,何许子之不惮烦?”

《涌幢小品》云:刘珙少时,梦谒大乾惠应神祠,金牌上有“曲巷勒回风”五字,未晓所以。迨登第除诸王宫教授,一夕,帝幸宫邸,问:“诸王何业?”珙答以属对。时月照窗隙,帝曰:“可令对‘斜窗拗明月。’”诸王方思索间,珙遽以“曲巷勒回风”对,帝曰:“此神语也。”按:刘珙,吾闽建宁府人。

《坚瓠集》云:相传明太祖幸马苑,永乐、建文同侍,太祖出句云:“风吹马尾千条线。”建文对云:“雨洒羊毛一片毡。”太祖不悦,永乐对云:“日照龙鳞万点金。”其气象已不侔矣。

又云:永乐中,溧阳彭印山六岁,以神童征至京师。帝御奉天门观灯,召彭出对曰:“灯明月明,大明一统。”彭应声曰:“君乐臣乐,永乐万年。”帝大奇之,赐予甚厚。今演剧者,以为遇龙店白简封官事,又非童年,恐失之。

又云:李东阳四岁时,能作大字。景王召见,置之膝上。六岁,与程敏政以神童同被英宗召对,过宫门,足不能度。帝曰:“书生脚短。”李曰:“天子门高。”时御馐有蟹,上曰:“螃蟹一身甲胄。”程曰:“凤凰遍体文章。”李曰:“蜘蛛满腹经纶。”帝又曰:“鹏翅高飞,压风云乎万里。”程曰:“鳌头独占,依日月于九霄。”李曰:“龙颜端拱,位天地之两间。”帝大悦,曰:“此安排,他日一个宰相,一个翰林也。”

祝枝山《猥谈》云:弘治中,夷使入朝,以一对偶语请馆伴对,曰:“朝无相,边无将,玉帛相将。”典客不能对。李西涯教以对曰:“天难度,地难量,乾坤度量。”夷使悦服。

又云:陆浚明粲善属对。一日会客,为棋酒之欢,客出对曰:“围棋饮酒,一着一酌。”陆即曰:“听漏观书,五更五经。”又一客曰:“弹琴赋诗,七弦七言。”

又云:陈洽八岁时,与父同行,见两舟一迟一速。父因命对云:“两船并行,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洽应声曰:“八音齐奏,笛清狄青难比箫和萧何。”

又云:梁文康储髫龄时,已具公辅之量。一日,自塾中归,误仆于地。父迟庵掖起之,曰:“跌倒小书生。”公应声曰:“扶起大学士。”迟庵与诸子浴于小沼中,出对云:“晚浴池塘,涌动一天星斗。”公对曰:“早登台阁,挽回三代乾坤。”时年方七岁,而吐属不凡如此。

又云:李空同督学江右,偶有名梦阳者,唱名时,空同曰:“安得同我名?我有一对,对佳则释汝:‘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生应声曰:“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空同称善,置之前列。

又云:有一童善对,一客指知府冯驯语之曰:“冯二马,驯三马,冯驯五马诸侯。”童对曰:“伊有人,尹无人,伊尹一人元宰。”按:前人有以“陈东”对“伊尹”者,取其下字即上一字之偏旁也。近人以阮芸台师姓名与伊尹作对,则不但偏旁正同,并有双声之巧矣。吾师亦甚喜之。

又云:边尚书贡继妻胡氏,通文词。边多侍姬,与胡尝反目。一日宴客,客举令曰:“讨小老嫂恼。”边不能对,胡以片纸书传出,曰:“‘想娘狂郎忙。’何不以此对之?”座客大笑。又徐尚书晞为郡吏日,偶随守步庭墀中,见一鹿伏地,守得句云:“屋北鹿独宿。”思无以对,晞即对云:“溪西鸡齐啼。”守大赏异,此皆所谓一韵对也。

《杨文襄公遗事》云:邃庵童时,有某国公与某尚书同席,各赐以杯酒,邃庵以两手接之。尚书出对曰:“手执两杯文武酒,饮文乎,饮武乎?”邃庵应声曰:“胸藏万卷圣贤书,希圣也,希贤也。”又相传邃庵在翰林时,一学士出对云:“鸿是江边鸟。”邃庵应声曰:“蚕为天下虫。”

又云:杨邃庵冬日气盛,而李西涯怯寒。二公尝并坐,西涯屡以足顿地作声,邃庵曰:“地冻马蹄声得得。”西涯见其吐气如蒸,遽云:“天寒驴嘴气腾腾。”“驴嘴”一作“象鼻”,盖云贵有象蛮之诮,邃庵原籍云南也。

张谊《宦游记闻》云:安南使入朝,出一对云:“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面。”程篁墩对云:“魑魅魍魉四小鬼,各样肚肠。”或以为前明唐状元皋出使朝鲜事也。

又云:陆文量容参政浙藩,与陈启东震饮,见其寡发,戏之曰:“陈教授数茎头发,无法可施。”启东曰:“陆大人满脸髭须,何须如此。”陆大赏叹,笑曰:“两猿截木山中,这猴子也会对锯句。”启东曰:“有犯,幸公勿罪。”乃云:“匹马陷身泥内,此畜生怎得出蹄题。”相与抚掌而退。

猜你喜欢
  万俟咏·唐圭璋
  蠲戏斋诗话(八)·马一浮
  第三折·马致远
  才调集卷一·韦縠
  西山小品·周作人
  卷八十二·王奕清
  卷四十六·王奕清
  卷三十二·王奕清
  卷二十二·冯惟讷
  卷八·王安石
  卷四十九·陈邦彦
  卷二百十七·陈廷敬
  御选宋诗卷五十七·康熙
  四集 二卷·钱德苍
  卷三·赵执信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出 讲武·李渔

    〖鹊桥仙〗(小生冠带,引众,末扮中军随上)弭奸无策,养痈贻悔,忧国丹心如坠。一方有事万邦危,患不止东南半壁。庸儒个个说修身,大事临头辨始真。若使力行无实效,从前讲学尽欺人。下官王守仁是也。自蒙圣恩,特简授以副都御史之职,巡

  • 补注杜诗原序·黄希

    居谊儿时闻先君乐道永新大夫黄公之贤至则令出拜且曰此乡先生可师法者也居谊虽不敏心窃识之及壮读公之文知其博览羣书於经史子集章句训诂靡不通究於是有感先君所以幸教小子之意欲就正焉而公则仙去矣晚岁杜门公之子鹤过

  • 巻七·黄昇

    钦定四库全书花庵词选卷七      宋 黄升 撰宋词周美成名邦彦初进汴都赋得官徽庙时提举大晟乐府官至待制词名清真诗余瑞龙吟【春词】章台路还见褪粉梅梢试花桃树愔愔坊陌人家定巢燕子归来旧处 黯凝竚因记个人

  • 五集卷七十八·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七十八古今体八十二首新正幸御园作迎禧行令例新年来贺兼增外域骈三接每教手颁赐一时或有面询宣【每岁上元日例於御园之正大光明殿赐宴外藩蒙古并回部及各国陪臣等

  • 卷四百七十七·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七十七蝉类五言古听早蝉         【梁】简文帝草歇鶗鸣初蝉思花落后乍饮三危露时防五官栁庄书哂鹏翼卫赋宜螓首桂树可淹留勿谓山中久听鸣蝉应诏       【梁】沈

  • 卷三百四十二 元豐七年(甲子,1084)·李焘

      起神宗元豐六年十一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壬寅,涇原路經略司言,乞改造神衛素鐵甲為偏挨。從之。   甲辰,手詔李憲:「得來奏,稱賊兵渡河寇本州事,如素有指準,固已甚善,惟是深戒將佐,更切謹重,勿輕冒賊鋒,誤國重事。更多

  • 卷五十三 景十三王传 第二十三·班固

    (临江闵王刘荣,河间献王刘德,临江哀王刘阏,鲁共王刘馀,江都易王刘非,胶西于王刘端,赵敬肃王刘彭祖,中山靖王刘胜,长沙定王刘发,广川惠王刘越,胶东康王刘寄,清河哀王刘乘,常山宪王刘舜)【原文】孝景皇帝十四男。王皇后生孝武皇帝。栗

  • 丁谓传·脱脱

    丁谓,字谓之,后来改字为公言,苏州长洲人。他年轻时与孙何友善,一起把文章藏在袖子里拜见王禹翶,王禹翶很惊奇重视他们,认为从唐朝韩愈、柳宗元以后,二百年才有这等创作。世人称他们为“孙、丁”。淳化三年(992),丁谓中进士甲

  • 纪妖篇第六十四·王充

    卫灵公将之晋,至濮水之上,夜闻鼓新声者,说之,使人问之,左右皆报弗闻。召师涓而告之曰:“有鼓新声者,使人问左右,尽报弗闻其状似鬼,子为我听而写之。”师涓曰:“诺!”因静坐抚琴而写之。明日报曰:“臣得之矣,然而未习,请更宿而习之。

  • 卷四·惠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礼说卷四     翰林院侍讲惠士奇撰地官二周之赋禄以田王者居九畡之田收经入以食兆民是以天子一圻诸侯一同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大国之?一旅之田上大夫一卒之田衆一旅田一成成方十里其税百夫田万亩亩

  • 仲子書卷三·冯云鹓

    中篇子路問於孔子曰請釋古之學而行由之意可乎孔子曰不可昔者東夷慕諸夏之義有女其夫死為之内私壻終身不嫁不嫁則不嫁矣然非貞節之義也蒼梧之弟娶妻而美好請與兄易忠則忠矣然非禮也今子欲釋古之學而行子之意庸知子用非

  • 卷九十七·佚名

    △优陀延王会第二十九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睒弥国瞿师罗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优陀延王。第一夫人。名曰舍摩。常於如来及诸圣众。深信恭敬亲近供养。及常称赞如来功德。时王复有第二夫人。名为帝女。常怀

  • 大乘百福相经全文·佚名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普妙宫中。坐宝庄严师子之座。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无央数众。恭敬围绕。瞻仰尊颜身心不动。尔时文殊师利菩萨。於大众中承佛威神。从座而起。偏袒右肩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本地分中修所成地第十二已说思所成地。云何修所成地。谓略由四处。当知普摄修所成地。何等四处。一者修处所。二者修因缘。三者修瑜伽。四者修果。如是四处七支所摄。何等为七。一

  • 卷第五十二·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五十二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随眠品第五之八如是所许一切有宗。自古师承差别有几。谁所立世最善可依。颂曰。此中有四种  类相位待异第三约作用  立世最为善论曰。尊者法救作如是

  • 城堡·卡夫卡

    奥地利长篇小说。弗·卡夫卡作。写于1922年。德国库尔特·沃尔夫出版社1925年出版。本书德文本第1版出版时只有18章,后在作者的遗稿中发现了第18章的续篇和第19、20章,在以后的版本中作为附录收入。中文本23万多字。

  • 上清金真玉皇上元九天真灵三百六十五部元箓·佚名

    简称《上元九天真灵玄录》。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书乃太上玉晨君授七真(金明七真),内载上天三百六十五部将军官吏之职位官号,以及其部属兵将官吏之数。故本书又称「上元九天真灵三百六十五部将军玄箓」。据称此

  • 剑气珠光·王度庐

    《剑气珠光》清末民初北京武侠小说作家王度庐创作的武侠小说作品,又名《剑气珠光录》,主要讲述侠士李慕白和俞秀莲江湖历练之旅。武当派传人李慕白自《宝剑金钗》所述杀死瘦弥陀黄骥北,名震京师之后,又因与迫于道义压力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