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历代兴衰演义

原书《二十四史通俗演义》有雍正间刋本,四十四回。本书删去原先四十一至四十四回(各朝年号丶儒家道德丶历朝各地物产丶历朝各地灾异风俗),另增二十回,总计六十回。内容: 原书一至四十回记叙盘古开天至清兵南下统一全国之大事。本书由清康熙时期,平西王吴三桂绞死明朱桂王一事写起,至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各派代表签订和约,将上海改为商埠一事止,着重在民国之事。

《历代兴衰演义》全部章节目录

(1)第一回 盘古王一出世初分天地
(2)第二回 至三皇传多氏渐剖乾坤
(3)第三回 五帝起亶聪明创制立法
(4)第四回 尧让舜舜让禹总为斯民
(5)第五回 夏后氏四百年一十七世
(6)第六回 殷汤氏三十世六百余春
(7)第七回 成周氏至平王迁都洛邑
(8)第八回 齐桓公晋重耳五霸称尊
(9)第九回 简王后至灵王时生孔子
(10)第十回 李老子释迦氏说法谈经
(11)第十一回 周社稷八百年三十七世
(12)第十二回 九州岛中诸列国并入强秦
(13)第十三回 秦无道四十年止传二世
(14)第十四回 六国人并楚汉起义争衡
(15)第十五回 汉高祖定江山一十二帝
(16)第十六回 二百年遭王莽篡国鸩君
(17)第十七回 汉光武复中兴一十三帝
(18)第十八回 二百年曹操起汉室三分
(19)第十九回 三国志乱纷纷五十余载
(20)第二十回 汉归曹吴入晋取次销沉
(21)第二十一回 司马晋五十年五胡大乱
(22)第二十二回 走江东承旧统百岁云奔
(23)第二十三回 宋齐梁传陈国俱都江左
(24)第二十四回 索头魏分齐周北地称尊
(25)第二十五回 周并齐隋篡周平陈一统
(26)第二十六回 四十年弹指过海内风尘
(27)第二十七回 唐高祖立根基二十一帝
(28)第二十八回 三百年捱不到祸乱相寻
(29)第二十九回 朱温起号梁朝归于李氏
(30)第三十回 晋灭唐汉继晋郭氏周承
(31)第三十一回 宋太祖统中原未能混一
(32)第三十二回 西北边辽金夏不住相争
(33)第三十三回 康王构仗名将偏安半壁
(34)第三十四回 三百年元世祖一鼓而吞
(35)第三十五回 蒙古氏九十春群雄并起
(36)第三十六回 壬辰年明太祖应运龙兴
(37)第三十七回 二百有八十年二十七帝
(38)第三十八回 李自成犯京邑社稷摧崩
(39)第三十九回 天付与大清朝升平万岁
(40)第四十回 混乾坤归一统海晏河清
(41)第四十一回 大清朝膺景命二百六八
(42)第四十二回 洪杨起据金陵南北构兵
(43)第四十三回 曾文正左文襄同心秉政
(44)第四十四回 十八载灭洪杨四海安宁
(45)第四十五回 庚子年拳会起迁都陕地
(46)第四十六回 灭拳会订和约太后回銮
(47)第四十七回 孙逸仙造革命排满兴汉
(48)第四十九回 移政府北京城袁公就任
(49)第五十回 沪宁站宋教仁中弹亡身
(50)第五十一回 摧残国民党宁贑双独立
(51)第五十二回 欧事风云日人乘间要求
(52)第五十三回 袁世凯称帝唐都督誓师
(53)第五十四回 袁项城殡天段祺瑞组阁
(54)第五十五回 督军团要挟黎总统失权
(55)第五十六回 猛张勋复辟冯总统就任
(56)第五十七回 任私人遭物议李纯自戕
(57)第五十八回 为选举曹吴联军败雨帅
(58)第五十九回 奉直失睦张吴再决雌雄
(59)第六十回 吴佩孚失机退驻鸡公山

猜你喜欢
  燕翼诒谋录·王栐
  朝鲜纪事·倪谦
  正统北狩事迹·哈铭
  崇陵传信录·恽毓鼎
  民国趣闻·吴虞公
  两汉笔记·钱时
  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佚名
  垂光集·明周玺
  白话辽史·脱脱
  蕲黄四十八寨纪事·王葆心
  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佚名
  隆平集[标点本]·曾巩
  曾国藩日记·曾国藩
  中华民国解·章太炎
  甲申核真略·杨士聪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序·李渔

    笠翁之著述愈出而愈奇,笠翁之心思愈变而愈巧。读至《巧团圆》一剧,而事之奇观止矣,文章之巧亦观止矣!笔笔性灵,言言精髓。吐人不能吐之句,用人不敢用之字;摹人欲摹而摹不出之情,绘人争绘而绘不工之态。然此非自笠翁始也。古来

  • 卷三·舒赫德

    丁卯上命御前侍衞春寜帯领精娴弓箭吉林索伦官兵五十名于常山峪起程由京前往山东随同大学士舒赫德击逆匪并命军机大臣传谕署歩军统领刑部尚书英亷曰兵丁等应得之项及马匹帐房着英亷速行办给其贼时鸟鎗及梅针箭甚为

  • 帝王经世图谱卷八·唐仲友

    宋 唐仲友 撰司马九畿之图司徒建王国之图王畿提封之图武成分土之图司徒建邦国之图职方封国设法之图成王广鲁之图今定分土惟三之图五沟五涂异同之谱九夫为井之图四丘为甸之图四县为都之图 周礼大司马乃以九畿之籍施

  • 弁言·佚名

    清代自道光年间嘉兴钱仪吉(衎石)汇纂「碑传集」以后,宣统时江阴缪荃孙(艺风)、民初江都闵尔昌相继纂有「续碑传集」八十卷(江楚编译书局刊校)与「碑传集补」六十卷(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印行)。按钱集纂至嘉庆朝止,缪集续自道光朝

  • 无名氏后汉书·周天游

    周天游辑注○○一吴汉为大将军,为人质厚少文,无造次之能,不能以言自达,诸将多荐举者。召见其后,勤不离公门,上亲信之。先进故将皆怨曰:「吴将军昼夜不离左右,殊不可为也。」〔一〕──书钞卷五一 〔一〕此引与范书吴汉传有异,

  • 第十四章 逮捕與審判·林语堂

    蘇東坡,我們用他自己的話說,他過去生活的態度,一向是嫉惡如仇,遇有邪惡,則"如蠅在食,吐之乃已"。不過到目前為止,還幸而安然無事。可是在他吐到第一百次時,他就被人抓住了,在神宗元豐二年(一0七九)三月,他調任江蘇太湖濱的湖州。

  • 仪制一三·徐松

    内侍追赠内侍赠二官: 左骁卫上将军、安远军节度观察留后致仕刘承规大中祥符六年七月赠左卫上将军、镇江军节度使。宣庆使、遂州观察使,入内内侍省内侍都知麦允言皇佑二年八月赠司徒、安武军节度使。延福 宫使、武信军节

  • 附錄·佚名

    ○成化五年己丑四月,春秋館受命始撰,成化七年辛卯十二月畢。纂修官〈前後官幷錄〉領館事:輸忠協策靖亂同德佐翼保社炳幾定難翊戴純誠明亮經濟弘化佐理功臣大匡輔國崇祿大夫議政府領議政兼領經筵藝文館弘文館觀象監事禮曹

  • 進春秋集義表·李明复

    進春秋集義表臣聞聖人達而賞罰行聖人窮而褒貶作褒貶者萬世賞罰也昔孔子作春秋人見其所褒貶者既往之人也不知聖人固為來者設也論者乃謂天下有道聖人推而行之天下無道聖人述而藏之豈知春秋蓋亦推而行之乎漢董仲舒記孔子

  • 卷三·赵鹏飞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经筌卷三     宋 赵鹏飞 撰庄公元年春王正月继弑不书即位正也吾於隐公既言之三月夫人孙于齐桓公之弑其谋甚晦方公与夫人如齐亦岂虞夫妇之间萌逆弑之谋及公薨于齐鲁人盖以为齐侯杀之亦不知其谋

  • 卷七·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左氏传说卷七    宋 吕祖谦 撰成公圣人内外无患【十六年】鄢陵之战以兵家曲直论之楚新与晋盟而背之用师是晋直楚曲胜败之势显然可见晋元帅偾然兴师都欲讨楚独范文子不欲战曰若逞吾愿诸侯皆叛晋可以

  • 提要·王昭禹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周礼详解      礼类一【周礼之属】提要【臣】等谨案周礼详解四十卷宋王昭禹撰陈振孙书録解题曰昭禹未详何等人近世为举子业者多用之其学皆宗王氏新説王与之作周礼订义类编姓氏世次

  • 八王分舍利品第三十一·马鸣

    诸力士悲感,在於王殿上。供养尊舍利,如是至数日。邻侧七国王,时各寻遣使。皆共同一时,如会至城下。各通其王命,诸力士相闻。皆陈其敬意,求得舍利分。诸力士答言,佛於我国灭。自供养舍利,不能以相与。尔时诸国使,相闻至数返。力

  • 僧伽罗刹所集经卷下·佚名

    符秦罽宾三藏僧伽跋澄等译  尔时世尊云何说道迹。于彼说道迹时。犹如王大路谓之王路。星宿谓星宿路。此迹亦如是。至涅槃者谓至涅槃路。彼是等见处所。等志等语等命无有差违。等方便不缺漏。等念无量等三昧色不变易

  • 菩萨念佛三昧经卷第三·佚名

    宋天竺三藏功德直译  赞佛音声辩才品第五之二  时不空见复告阿难。诸佛世尊希有殊特。于阿僧祇无量诸法。决定究竟到于彼岸。故名如来应正遍知。戒定慧解脱知见等众一切法相无取著行。建胜宝幢出一大音。若有众生

  • 天台三圣诗集和韵·佚名

    嘉兴大藏经 天台三圣诗集和韵序忆五六岁即闻吾乡有闾丘寻丰干礼寒拾事比长入天台国清寺则丰干与寒拾像具存焉方外志亦备载其始末殆非虚事也世传寒拾丰干诸诗或冲澹深粹有陶靖节孟襄阳之风闲或作偈语盍意主于开导世愚

  • 南岳继起和尚语录卷之四·弘储

    嗣法门人济玑等编住苏州灵岩崇报寺语月朗大德请上堂虎豹文章美来西天尽有麒麟头角难道东土全无笊篱木杓处处堆山积岳钱贯井索头头焯地辉天拈来盖色骑声放去风行草偃聊闻举着已瞥地剔起便行何俊哉若向意根下妄自穿凿岂

  • 说无垢称经疏·窥基

    凡六卷或十二卷。唐代窥基(632~682)撰于咸亨三年至五年( 672~674)。又称说无垢称经赞、说无垢称经赞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八册。本书系玄奘所译说无垢称经(与鸠摩罗什所译之维摩诘所说经为同本异译)之注释书。书中基于法相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