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

周礼详解      礼类一【周礼之属】

提要

【臣】等谨案周礼详解四十卷宋王昭禹撰陈振孙书録解题曰昭禹未详何等人近世为举子业者多用之其学皆宗王氏新説王与之作周礼订义类编姓氏世次列于龟山杨氏之后曰字光逺亦不详其爵里当为徽钦时人今按其书解惟王建国云业格于上下谓之王或而围之谓之国解匪颁之式云散其所藏曰匪以等级之曰颁故匪从匚从非言其分而非藏也颁从分从页言自上而颁之下解圃曰园有众甫谓之圃解鲍鱼曰鱼之鲜者包以致之解鱐曰鱼之干者肃以致之解司徒云于文反后为司盖后从一从口从从口则所以出命司反之则守令而已从一则所以一众司反之则分众以治之而已从则承上世之庇覆以君天下司反之则以君之爵为执事之法而已其附防穿凿皆遵王氏字説葢当时三经新义列在学官功令所悬故昭禹因之不改然其发明义防则有不尽同于王氏之学者如解泉府以国服为之息云各以共所服国事贾物为息若农以粟米工以器械皆以其所有也周之衰不能为民正田制地税敛无度又从而贷之则凶年饥嵗无以为偿矣下无以偿上之人又必责之则称贷之法岂特无补于民哉求以国服为之息恐收还其毋而不得葢已目睹青苖之而隂破其説矣至其阐发经义有足订注疏之误者如解载师里布屋粟谓国宅无征民居有征无布以其不毛使之有里布民出耕在田庐入居在里其屋有田以出粟今不耕田则计屋而敛之谓之屋粟不从先儒以里布为二十五家之泉屋粟为三夫之粟又解近郊十一逺郊二十而三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因当时正役后因逺近剧易而制云云皆为先儒所未发故宋人释周礼者如王与之订义林之奇讲义多引其説固不得以遵用新説而尽废之也五官皆不载叙官元末朱申作句解葢从其例究为一失今姑仍旧本録之内附载陆德明释文而卷首以德明之名冠昭禹前今攷昭禹自序末云因释文而作则释文或后人所増入又以德明时代在前遂题诸昭禹上欤今仍録其音释而德明之名则附着于此不复并列简端焉乾隆四十六年六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臣】陆 费 墀

猜你喜欢
  卷四十 杂记上第二十·郑玄
  成公卷十七(起元年,尽十年)·何休
  海王第七十二·管仲
  卷七十八·湛若水
  孟子集编卷八·真德秀
  卷十四·严虞惇
  第十四章 32·辜鸿铭
  卷一·叶梦得
  朱子五经语类易说·程川
  第十六章 知常道·林语堂
  观众生业缘品第三·佚名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现代僧教育的危亡与佛教的前途·太虚
  永明智觉禅师唯心诀·延寿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五十四·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13、挝公·蒲松龄

    高公、高母上云自己生儿女,方识父母恩;但有一口气,无日不忧心! 自从媳妇重来,三月有余,并不见旧病发作,夫妇和睦,可喜可喜! [耍孩儿]媳妇来三月有零,夫妇合睦不相争,这番真成家门幸。庆儿郎聪明,媳妇美和顺,不闻吵骂声,还有什么忧

  • 卷四 文帝纪第四·班固

    孝文皇帝,高祖中子也,母曰薄姬。高祖十一年,诛陈豨,定代地,立为代王,都中都。十七年秋,高后崩,诸吕谋为乱,欲危刘氏。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硃虚侯刘章等共诛之,谋立代王。语在《高后纪》、《高五王传》。 大臣遂使人迎代王。郎

  • 列传第十二 王浑(子济) 王濬 唐彬·房玄龄

    王浑,字玄冲,太原晋阳人也。父昶,魏司空。浑沈雅有器量。袭父爵京陵侯,辟大将军曹爽掾。爽诛,随例免。起为怀令,参文帝安东军事,累迁散骑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咸熙中为越骑校尉。武帝受禅,加扬烈将军,迁徐州刺史。时年荒岁饥,浑

  • 列传八·薛居正

    张文蔚,字右华,河间人也。父裼,唐僖宗朝,累为显官。文蔚幼砺文行,求知取友,蔼然有佳士之称。唐乾符初,登进士第,时丞相裴坦兼判盐铁,解褐署巡官。未几,以畿尉直馆。丁家艰,以孝闻。中和岁,僖宗在蜀,大寇未灭,急于军费,移盐铁于扬州,命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二十八·杨仲良

      徽宗皇帝   三卫   崇宁四年二月己酉,中书省言:『《周官》:「宫正掌王宫之戒令,纠禁以时,比宫中[1],次舍之众寡,为版以待。夕击柝而比之。」又:「宫伯掌王宫之士庶子。」盖王宫之内,有士庶子为卫焉。而士庶子者,非王族,

  • 卷之六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历代名贤确论卷六十七·佚名

    唐高祖起义兵【东坡 孙之翰 范祖禹】高祖推李密为盟主以骄其志【范祖禹】世民诛佞人高德儒【范祖禹】高祖辞九锡殊礼【范祖禹】録用隋子孙【范祖禹】高祖辟言路赏孙伏伽之諌【范祖禹】徐世绩降赐姓李氏【范祖禹】宇

  • 卷六十·纪昀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厯代职官表卷六十漕运各官表<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六十漕运各官国朝官制总督漕运一人【正二品兼尚书衔从一品】掌督理漕挽以足国储凡收粮起

  • 十八年·佚名

    (壬戌)十八年清乾隆七年春正月1月1日○朔辛酉,下勸農綸音于諸道。1月2日○壬戌,贊善朴弼周上疏辭,別諭敦召之命。又請勿毁三聖祠院,其略曰:臣於聖批所謂正道尊賢之敎,竊有復焉。臣非敢謂聖上不正道也不尊賢也。特以處分過中之

  • 特牲馈食礼第十五·佚名

    特牲馈食之礼。不诹日。及筮日,主人冠端玄,即位于门外,西面。子姓兄弟如主人之服,立于主人之南,西面北上。有司群执事,如兄弟服,东面北上。  席于门中,闑西阈外。筮人取筮于西塾,执之,东面受命主人。宰自主人

  • 第十三章 学校·梁启超

    太平世以开人智为主,最重学校。自慈幼院之教至小学、中学、大学,人人皆自幼而学,人人皆学至二十岁,人人皆无家累,人人皆无恶习,图书器物既备,语言文字同一,日力既省,养生又备,道德一而教化同,其学人之进化过今不止千万倍矣。其时

  • 卷二·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毛氏传卷二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隐公【公姬姓侯爵名息姑鲁惠公弗皇之子伯禽七世孙也据鲁世家自伯禽至隐凡十三君以兄弟相及者五人故止七世七者世次十三者传位之次也周书諡法隐拂不成曰隐】此二字亦鲁史

  • 论贤首与慧苑之判教·太虚

    佛法中古來判教者多矣!從一音不判以至判教為十,無慮二三十家。晚唐來行世者,僅天台四教、賢首五教之二家,共餘皆湮沒無聞。慧苑為賢首之弟子,不善賢首之教判,別判為四教,時在初盛唐;後清涼救賢首之說,而慧苑之四教亦不彰。由今

  •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十·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天息灾奉 诏译  第四净行观想护摩成就法品第十一之二  如是阿阇梨。于彼王城聚落乞食。归已。于清净处安置其钵。即出房外用无虫净水。举其左手以洗双足。足既净已。复

  • 迦叶赴佛般涅槃经·佚名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  昔佛在世时。摩诃迦叶。于诸比丘中。最长年高才明智慧。其身亦有金色相好。佛每说法。常与其对坐。人民见之或呼为佛师。于是迦叶乃辞佛到伊筛梨山中。一山名普能。周旋数千里。去舍卫国二

  • 第十 别伽陀集·佚名

    呵责法为何?忆念法为何?众僧法为何?心念法为何?呵责法为忆念[罪]。忆念法为折伏。众僧法为获得[决断]。心念法为各人之[决断]。汝若为检问者,草率勿言,怒而勿言,怒而勿行。于经,于律,于随法,于所制,于随顺法,草率无利益之诤论语勿言。依

  • 奇妙之夜·茨威格

    下面这些记述,是在男爵弗利特立希-米歇尔-冯-R的写字台里发现的,封成一小包。男爵这人,一九一四年秋在奥地利某龙骑兵团当后备役中尉时,已在拉瓦如斯卡战役中阵亡了。他家里人随便翻了翻这些文字,就根据标题推断这是他们亲

  • 寓意编·都穆

    一卷。杂著。明代都穆撰。是书记其所见书画名迹,及当时收藏名氏,共六十条。所论书画墨迹,皆属精要。所载“颜鲁公《争座位帖》”、“薛尚功摹《钟鼎款识帖》”,足资鉴别。其中有仅录书画品名和都氏未曾见者,或间受他人亲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