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十四回 三百年元世祖一鼓而吞

诗曰:

赌胜休嫌力不加,功名富贵眼前花。

千年田地八百主,守到如今有几家。

却说元朝初号蒙古,在女真之北。唐为蒙兀部,亦号蒙骨斯。其人劲悍善战,夜中能视。以鲛鱼皮为甲,可扦流矢。其先曰孛端义儿,母阿兰果火,生二子而寡居,夜寝,屡有光明照其腹,又生二子。既又有白光白天窗中入,化为金色神人,来趋卧榻,与交有孕,生孛端义儿,沉默寡言,人谓之痴皇帝。

十传而至也速该,并吞诸部,势益盛大。攻塔塔儿部,获其部长铁木真,还而生子,因以铁木真名之。也速该死,铁木真嗣,善抚其众,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族人泰赤乌部,地广民众,而无纪律,其下谋曰:“铁木真衣人以己衣,乘人以己马,真吾主也。”相帅归之。未几,塔塔儿部叛金,铁木真自斡难河帅众会金师灭之。金以为察兀秃鲁,犹中国之招讨使也。铁木真以乃蛮部强盛,事之甚谨,乃蛮反侵掠之。铁木真攻乃蛮,大败之,益以强盛,诸部皆慕义来降。于是大会诸部于斡难河之源,建九脖白旗,群臣上尊号曰成吉思皇帝,遂灭乃蛮国,复灭西域之国四十。灭回回国,其主走死。蒙古主遂进,次于印度国之铁门关。侍卫见一兽,鹿形马尾,绿色而独角,能为人言,谓之曰:“汝主宜早还。”蒙古主怪之,以问耶律楚材,楚材对曰:“此兽名角端,日行一万八千里,解四夷语,是恶杀之象。今大军征西已四年,盖上天恶杀,遣之以告陛下。愿承天心,宥此数国人命,实陛下无疆之福。”蒙古主即日班师,大掠忻都而还,遂灭西夏。

先是金主遣卫王允济往靖州,受铁木真之贡。允济奇其状貌,归言于金主,请以事除之。金主不许,铁木真闻而憾之。

及允济嗣为金主,因大兴师伐金,遂大败金而取其土地之半。

其所用之臣木华黎,雄勇善谋,与博尔木、博儿忽、赤老温,俱忠勇善战,谓之“四杰”.然并中原之功,木华黎为第一。

蒙古太祖铁木真伐金,殂于六盘山,在位二十二年,寿六十六岁。少于拖雷监国。蒙古主临死,谓左右曰:“金精兵在潼关,南踞连山,北拒大河,难以遽破。若假道于宋,宋金世仇,必能许我,则下兵唐邓,直捣大梁。金急,必征兵潼关,千里赴援,人疲马乏,至弗能战,破之必矣。”言讫而终。

第三子窝阔台自霍博之地,来会太祖之丧。耶律楚材以太祖遗诏,召诸王毕会,请监国拖雷奉窝阔台即位,是为太宗。

有宽宏大量,信任贤臣耶律楚材,量时度力,事无过举;华夏殷富,庶民乐业,行旅不赉粮,时称治平。约宋灭金,国势愈昌焉。在位十三年殂。遗命以孙失列门为嗣,第六后乃马真氏不从,遂临朝称制。耶律楚材劝之遵遗诏。勿听。幸臣典都刺合蛮专权,楚材忧愤成疾而卒。乃马真氏临朝四年,乃会诸王百官,议立太宗长子贵由,即乃马真氏子也。乃即位于汪吉宿灭秃里之地,是为定宗。朝政犹出于后。时国内大阜,人不聊生。诸生各部,各遣使四出,征求财货宝物,驿骑络绎,民力益困。定宗在位二年殂,皇后斡兀立海迷失抱太宗之孙、曲出之子失列门听政称制,凡三年,诸王大臣皆不服。诸王末哥及大将兀良合台等,共推拖雷长子蒙哥即位,是为宪宗。追尊父拖雷为睿宗。失列门不服,宪宗取首谋者诛之,由是始定。

自太宗以来,君臣擅横,政出多门。宪宗凡有诏令,必亲为之,罢不急之役,严军律以安民,政始归一。命弟忽必烈总治汉地民户事,开府金莲川。忽必烈遣赵壁召姚枢。枢至,见太弟才有可为,乃为书数千言上之,由是相得,动必见询。姚枢请任杨惟中、史天泽等,屯用积谷,练兵守险,国益治强。

以廉希宪为京兆宣抚使,希宪抑强扶弱,摘伏摧奸,境内大安。

忽必烈召僧海云,海云召僧刘秉忠与俱,及入见,应对称旨,忽必烈大爱之,凡有谋议征伐皆咨焉。宪宗在位九年,大举伐宋,遣太弟忽必烈攻江南路,自引兵攻蜀路,围宋合州城,遂殂于合州城下,众解围北还。忽必烈攻鄂州,闻讣,欲引还。

会宋贾似道请称臣纳币以和,遂班师。似道遣兵杀其殿卒以为功。

忽必烈归而即位,是为元世祖,谥为圣德神功文武皇帝,改国号曰元。遣伯颜将兵二十万灭宋,并中国为一统,事见前回。又灭高丽、交趾、南诏、占城等国,从古幅员之广莫如元。

惟征日本、瓜哇、八百媳妇,竟不能克。席仁明英武,屡立大功,连年用兵,统一区宇。文臣如许衡、姚枢、刘秉忠、史天泽等,谋漠庙堂;武将如伯颜、阿里、海涯、张宏范、董文炳等,攻城略地。大阐嘉猷,制礼作乐,民康物阜,其致治之盛,古今所希。惜其分天下人为十等,有七匠、八娼、九儒、十丐之目,又纵西僧杨琏真珈,发掘宋朝陵寝及诸宦家坟墓,听其到处奸淫妇女。又纵相臣阿合马专权恣横,病国害民。千户王着,因人心怨愤,矫制杀之。帝斩王着,乃始觉阿合马之奸,诛其子侄,籍没其家。又相桑哥,听其紊乱朝政,诬杀谏臣,病国害民,始终四年,乃因奉御官彻里极言其奸而后觉,籍没其家,财宝如内藏之半。又纵诸王公主驸马部曲,恣意扰害居民,奸淫妇女。又取民间美女入宫供御,有司采择,大为民害。

又于岁首元宵之日,不禁奸淫,军民化之,或相与易室而饮。

至于弟收兄妻,子丞父妾,上下相习,恬不为怪。其为政颇无男女之别,盖因蒙古习俗使然,而不能改。此则其所短也。

帝之初年,运粮于海,多为风浪所飘没,至是郭守敬开通惠河以运粮,即今之运河也。昔孔子宗支,从宋南渡,时故宋衍圣公孔洙寓居衙州,或言其为孔氏宗子,召赴阙,洙逊于居曲阜者。帝曰:“宁违荣而不违亲,真圣人后也。”以洙为国子祭酒。初,帝后弘吉刺氏甚贤,时时有所规益,早卒。后立其妹弘吉刺氏为后,因帝春秋高,颇与朝政焉。帝在位十九年而灭宋,后又十六年,前后共在位三十五年,寿八十岁,甲午正月崩于紫檀殿。

帝太子真金,仁孝恭俭,优礼大臣,性喜读书,甚有贤行,早卒。皇孙铁木耳,时抚军北边,自军中来奔丧,至上都即位,是为成宗。追尊父真金为裕宗。帝承混一之后,垂拱而治,可谓善于守矣。末岁寝疾,内任宫闱,外委大臣,致贼时警,然皆随起随没,在位一十三年崩。太子德寿早卒,安西王阿难答与左丞相阿忽台等,潜谋推成宗后伯岳吾氏称制,已而辅之。

右丞相哈刺哈孙称疾,守宿掖门,密持其机,阳许之,夜遣人密启于爱育黎拔力八达曰:“怀宁王远,不能猝至,恐变生不测,当先事图之。”八达即言于太后,率卫士入内,诛阿忽台等,执安西王阿难答,遣使迎其兄怀宁王于北边。怀宁王海山,世祖太子真金之孙也。由北边至上都,废皇后伯岳吾氏居东安,杀之,遂即位,是为武宗。追尊其父答刺麻八刺为顺宗,尊母弘吉刺氏为皇太后,以母弟受育黎拔力八达为皇太子。帝当富有之业,慨然欲创治改法,故其封爵太盛,而遥授之官众;赐赉太隆,而应赏之恩薄;政失之宽,百姓艰食,盗贼充斥。西番僧之在上都者,强市民薪,民诉于李壁。璧方询其由,僧已率其党持挺突入公府,隔案引壁,发捽诸地,捶扑交下,拽归,闭诸空室,久乃得脱。奔诉于朝,僧竟遇赦免。未几,其徒龚柯等,与诸王合儿八刺妃争道,拉妃堕车殴之,语侵上,事闻,亦释不问。盖元人最重佛教,纵僧害民,甚至公然与后妃、公主、大臣妻女交欢,谓之舍身大布施。甚至明尚公主,封王。

又西僧驰驿四出,假馆民舍,迫逐男子,奸污妇女,往返无度。

又时作佛事,每作佛事,则为赦令,凡杀人大盗,随犯随赦。

又作佛事,至一年,斋僧至万万,创造寺院,动以数十百万计。

凡奴仆弒主,妻妾弒夫者,俱可乞于僧而赦之。人犯有罪者,急走入佛寺,抱持佛脚,即释不问,遂度为僧。其富民多以钱乞获持玺书,依倚以欺贫民,侵占民田,强奸民妇,无所控诉。

又官无常俸,取给于公田,而实无田,俱分取于小民。凶恶者得以横行,良善者坐受其毙。积不能堪,以致其后英雄并起,以至于亡。

帝在位五年崩。弟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是为仁宗。

以脱虎脱等变乱旧章,流毒百姓,奸邪误国,择其尤者诛之,而罢黜其党羽。仁宗慈孝恭俭,通达儒术,爱养民力,一遵世祖之成宪,为元盛德守文之令主,在位十年崩。皇太子硕德八刺立,是为英宗。英宗天性至孝,仁宗不豫,焚香告天,泣愿身代。及嗣位,御大安阁,见太祖世祖遗衣皆缣素木棉,重加补缀,嗟叹良久。谓侍臣曰:“祖宗创业艰难,节俭如此,朕焉敢顷刻忘之。”其用法果于诛杀。初以铁木迭儿为相,怀私固宠,乘间肆毒,帝察其奸,以拜住代之。拜住辅君以正,知无不言。及铁木迭儿既死,罪恶日彰,帝乃命追削其官爵,籍没其家。御史大夫铁失等,以奸党不自安,乃生异谋。帝在位三年,秋八月,自上都南还,驻跸南坡。是夕,铁失与知枢密院事也先铁木耳诸王按梯不花等谋逆,以铁失所领阿速卫兵为外应,铁失先与前平章、赤斤铁木儿杀拜住,铁失直犯禁幄,手弒帝于卧所。乃迎裕宗真金之孙、英宗之叔、晋王也孙铁木耳于北边,即位于龙居河,是为泰定帝。帝即位,即诛铁失、也先铁木耳及赤斤失木儿等于燕都,皆戮其子孙,籍没其家产,流诸王按梯不花等于海岛。帝守祖宗之成法以行,天下无事,称平治焉。在位五年,崩于上都。太子阿速吉八嗣位。

初,武宗传弟仁宗,约以次传武宗长子和世王束。及仁宗既立,丞相铁木迭儿欲固宠,乃立仁宗子英宗。又与太后幸巨失列门谮和世王束,封为周王。出镇云南,行至金山西北,诸王闻其至,率众来附,因居北部。逮泰定帝崩于上都,皇后、皇太子遣使诣燕都,收印章。时签枢密院事燕帖木儿,遂谋举义,大会群臣,从兵皆露刃,令曰:“武皇有子二人,大统所在,当迎立之,不从者死。”以周王远在沙漠,猝未能至,而周王弟怀王图贴木尔,时徙江陵,乃迎入燕都。怀王固让曰:“大兄在此,以长以德,当有天下。”燕帖木儿曰:“人心向背之机,间不容发,一或失之,噬脐无及。”怀王曰:“必不得已,当明着朕意,布告中外而后可。”怀王遂袭皇帝位。改元天历,明告中外以摄位之意,时倒刺沙在上都,已立泰定帝之子阿速吉八为帝,遣兵分道攻燕都,败绩。齐王月鲁帖木儿等,以兵围上都,倒刺沙奉皇帝玺出降,泰定帝子阿速吉八不知所终。

泰定帝后,后为丞相燕帖木儿夫人。怀王遣使迎周王和世王束于漠北,周王还,至和宁之北,遂称帝,是为明宗,遣使立弟怀王图帖木尔为皇太子。皇太子发京师,北迎帝。时戊辰九月十八日,大明太祖生。明帝在位半年,太白经天,帝次于旺忽察都,皇太子入见,帝宴皇太子及诸王大臣于行殿,帝暴崩。皇太子图帖木尔袭位于上都,是为文宗。明宗后八不沙有后言,被谗遇害,文宗在位五年崩。丞相燕帖木儿请立文宗子燕帖古思,文宗后卜答失里弘吉剌氏,以文帝遗命,传位于明宗嫡子懿璘质班,是为宁宗。时方七岁,百司政务,咸取决于皇后。

宁宗在位二月而殂。燕帖木儿复请立文宗子燕帖古思,文宗后曰:“吾子尚幼,明宗庶长子妥欢帖睦尔在广西,今年十三矣,礼当立之。”乃命迎妥欢帖睦尔于静江,入即位,是为顺帝。

文宗后曰:“万岁后,其传位于燕帖古思。”或曰:“顺帝名为明宗庶子,实故宋恭帝瀛国公赵显之子也。”赵显在北方为僧,与娟妇罕禄鲁氏名迈来迪者善而生子。明宗北狩,见迈来迪者美,遂载以归,并以其子为己子,即顺帝是也。元朝诸帝俱无恁失德,但宠信诸僧,失之宽耳。惟至顺帝荒淫无道,卒以亡元。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一十四 东越列传第五十四·司马迁
  第五十四回 教场校射技擅穿杨 古沼观渔险遭灭顶·蔡东藩
  ●扬州城守纪略·韩菼
  卷之四百六十九·佚名
  ●宰惠紀略卷四·柳堂
  ●五、过去的四十年·秦翰才
  ◎汤恩伯与钱大钧·恽逸群
  ●续吴先贤赞后序·刘凤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三十六·阿桂
  史记集解卷八十六·裴骃
   第五章 父與子·林语堂
  宇文导传·令狐德棻
  卷二十五·杨士奇
  孙多钰·周诒春
  三十一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贺裳

      ○诗不论理  “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理原不足以碍诗之妙,如元次山《舂陵行》、孟东野《游子吟》、韩退之《拘幽操》、李公垂《悯农诗》,真是《六经》鼓吹。乐天与微之书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

  • 卷135 ·佚名

    黄庭坚 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认青袍。 心随汝水春波动,兴与并门夜月高。 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舦。 酒船鱼网归来是,花落故溪深一篙。 黄庭坚 过土山寨 南风

  • 卷三百三十七·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三十七牡丹花类五言古白牡丹         【唐】白居易城中防花客旦暮走营营素华人不顾亦占牡丹名开在深寺中车马无来声唯有钱学士尽日绕丛行怜此皓然质无人自芳馨众嫌我独

  • 笺注陶渊明集目録·李公焕

    卷之一诗四言停云并序时运并序荣木并序赠长沙公并序酬丁柴桑  答庞参军并序劝农      命子归鸟卷之二诗五言形赠影并序影答形神释     九日闲居并序归园田居六首问来使游斜川并序示周祖谢三郎乞食   

  • 卷三百九十三 列传一百八十·赵尔巽

      李星沅 周天爵 劳崇光   李星沅,字石梧,湖南湘阴人。道光十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十五年,督广东学政。粤士多健讼,檄通省籍诸生之干讼者,牒报诇治之,士风以肃。任满,授陕西汉中知府,历河南粮道,陕西、四川、江苏按察

  • 卷一 本纪一·赵尔巽

      ◎太祖本纪   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姓爱新觉罗氏,讳努尔哈齐。其先盖金遗部。始祖布库里雍顺,母曰佛库伦,相传感朱果而孕。稍长,定三姓之乱,众奉为贝勒,居长白山东俄漠惠之野

  • 卷五·辛文房

      ○卢仝   仝,范阳人。初隐少室山,号玉川子。家甚贫,惟图书堆积。后卜居洛城,破屋数间而已。一奴,长须,不裹头;一婢,赤脚,老无齿。终日苦哦,邻僧送米。朝廷知其清介之节,凡两备礼征为谏议大夫,不起。时韩愈为河南令,爱其操,敬

  • 咸丰九年八月初五日·曾国藩

    早,清理文件。饭后将《欧阳文忠公全集》清检目录,共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至未正清毕。拟派人至江苏接陈作梅来营,写信一件,自添二叶。夜写袁漱六信一件。阅《归田录诗话笔说[记]》。胡中丞寄来京信一件,知胜翁互相讦参。翁自定

  • 里仁篇·孔子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 景公问佞人之事君何如晏子对以愚君所信也第二十一·晏婴

    景公问:“佞人之事君如何?”晏子对曰:“意难,难不至也。明言行之以饰身,伪言无欲以说人,严其交以见其爱,观上之所欲而微为之偶,求君逼迩,而阴为之与;内重爵禄,而外轻之以诬行,下事左右,而面示正公以伪廉;求上采听,而幸以求进;傲禄以求

  • 读书续録卷一·薛瑄

    往年因读张子心中有所开即便劄记不思则还塞之矣之言遂于读书心中有所开时随即劄记有一条一二句者有一条三五句者有一条数十句者积二十余年乃成一集名曰读书録盖以备不思还塞如张子所云者近年又于读书时日记所得者积久

  • 卷七·程廷祚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识小録卷七上元程廷祚撰左传人名辨异上周一人两称祭伯【隐元年经】     一称祭公【桓八年经 凡曰某年记始见也其同此称而再见者不録後放此】周桓公【隐六年】     一称周公黑肩【桓五年】

  • 卷十八·季本

    钦定四库全书诗说解頥正释卷十八   明 季本 撰祈父经防曰祈当作圻毛氏以为职掌封圻之兵者得之但即以为司马则恐未然春秋时宋有司马司城二官则圻父当为司城之类欤盖京师之兵有二有守宫城之内者宿卫之兵也谓之禁军

  • 佛说称扬诸佛功德经卷中·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吉迦夜译  复次舍利弗。南方去此度十万亿佛刹。有世界名曰真珠。其国有佛。号日月灯明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日月灯明如来名者。持讽诵念欢喜

  • 释门自镜录序·怀信

    蓝谷沙门怀信述余九岁出家。于今过六十矣。至于逍遥广厦。顾步芳阴。体安轻软。身居闲逸。星光未旦十利之精馔已陈。日彩方中三德之珍羞总萃。不知耕获之顿弊。不识鼎饪之劬劳。长六尺之躯。全百年之命者。是谁所致乎

  • 卷之三十六·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三十六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曹洞宗 大鉴下第二十四世 报恩秀禅师法嗣 顺天府万寿雪庭福裕禅师 字好问。太原文水张氏子。生宋宁宗嘉泰癸亥。九岁日诵千言。里中有圣小儿称。未几遭世变。失

  • 维摩经疏之四·佚名

    辩才已下叹有中智。辩才者。言辞清当称之为辩。秀觉过物目曰才也。无碍者。世人之才有穷有竭。菩萨辩才无有穷竭。游戏神通者。或世人游戏或山林池沼以适其志。明此大士五通化物于己心犹若游戏也。又解。游戏者。率尔

  • 西汉会要·徐天麟

    中国古代记述西汉时期政治、经济制度的会要体史书。徐天麟著。主要版本有明南雍刊本,清岭南学海堂刊本,江苏书局本,广雅书局重编校刊“武英殿聚珍版全书”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出版的校点本是目前最好的版本。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