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无名氏后汉书

周天游辑注

○○一吴汉为大将军,为人质厚少文,无造次之能,不能以言自达,诸将多荐举者。召见其后,勤不离公门,上亲信之。先进故将皆怨曰:「吴将军昼夜不离左右,殊不可为也。」〔一〕──书钞卷五一 

〔一〕此引与范书吴汉传有异,孔广陶疑其「出八家后汉书而今已佚者」。今从之。 

○○二韩棱字伯归〔一〕,后汉颍川舞阳人也。为下邳令,甚有仁敏,政不偏颇。邻县皆雹,伤苗稼,独不入下邳县界。〔二〕──琱玉集 

〔一〕范书韩棱传作「字伯师」。又「棱」乃「棱」之俗字。 

〔二〕李慈铭以为出自谢承诸书,说见越缦堂读书记。 

○○三应奉字世叔,后汉汝南南顿人也。读书五行俱下。奉至汝颖,见袁贺于门中出其半面。后廿余年,在路见贺而识之〔一〕。又奉仕郡为决曹吏,录囚数百人,奉口诵名字,罪之轻重,无有遗脱,太守奇之。举孝廉,迁会稽太守也〔二〕。── 

琱玉集 

〔一〕范书应奉传注引谢承书作「尝诣彭城相袁贺,贺时出行闭门,造车匠于内开扇半面视奉,奉即委去。后数十年于路见车匠,识而呼之」。与此引大异。按贺乃彭城相,岂能从门中出半面以视来客!琱玉集多误钞,此为一例。 

〔二〕奉迁会稽太守,唯此一见。或系别一佚书,故录此。 

○○四周蛮,后汉人也。拙为容皂,不可观采。枭颈折頞,鸟●欠颐。但清高,敦心方外,不以官位存怀,唯慕烟霞任诞〔一〕。──琱玉集 

〔一〕范书「周蛮」作「周燮」,是。又此引文辞怪谲多讹,与范书异。 

○○五荀绲迁沛相,所在清严,举贤治恶,以为豫州六郡之表也〔一〕。──书钞卷七六 

〔一〕谢承书荀绲传无此条,而与范书畏惧宦者之荀绲,美恶迥异,故入此以俟考。 

○○六孔融字文举,孔子〔二十〕世孙也〔一〕。李膺为河南尹,恃才倨傲,诫守门者,非吾通家子孙不得辄通。融年十二〔二〕,入洛,欲以观其人,乃谓守门者曰:「吾与李君通家子孙耳。」守门者告膺,膺呼召问曰:「卿与吾有何故?」融曰:「臣先君孔子与公老君同德比义,则臣与公累代通家也。」膺大悦,引坐谓曰:「卿欲食乎?」融曰:「须食。」膺曰:「教卿为客之礼,主人问食,但让不须。」融曰:「不然。教君为主之礼,但置(于)〔饮〕食〔三〕,不须问客。」膺惭,乃叹曰:「吾将老死,不见卿富贵也。」融曰:「公殊未死。」膺曰:「如何?」融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四〕。向来公言未有善也,故知未死。」膺甚奇之。后与膺谈论百家经史,应答如流,应不能下之〔五〕。(

汪)──御览卷四六三 

〔一〕原字漫脱,据范书孔融传补。 

〔二〕范书孔融传作「年十岁」。 

〔三〕据惠栋后汉书补注改。 

〔四〕语见论语泰伯篇。 

〔五〕此条原注出范书,然与本传多异。汪辑仅引「膺大悦」至「

富贵也」,及「后与膺」至「不能下之」数句,且误注出御览卷五。今按汪文台实不详所出,其引皆本惠氏补注,故多有脱文。此条当出诸家佚书。 

○○七秦彭字伯平,为山阳太守。民江伯欲嫁寡姊,姊乃引镰自割,伯因前救姊,触镰伤姊,遂亡。县正论法,彭曰「救无恶志」,乃轻罪之〔二〕。(汪)──御览卷五一七 

〔一〕此事范书失载,当出佚书。而汪文台又误注出处为御览卷五。 

○○八亲故有穷老者,每见之,拜起甚恭,或脱葱以与之者,或单衣裳而坐,其天仁如此〔一〕。──书钞卷一二九 

〔一〕注出刘昆列传。范书及东观记均无此条,或系佚书之文。 

○○九严光字子陵,与光武为友。后光武登阼,忘之。光怨帝。是时太史云:「天上有客星恨帝。」帝曰:「岂非朕故人严子陵乎?」遽命征之。夜与子陵共卧,光以脚加帝腹。太史奏:「客星侵御座。」子陵缩脚,客星寻退。竟不仕。(汪)── 

御览卷五 

○一○赵峻,后汉人也〔一〕。志性聪敏,又能属文,所制才藻,落纸如飞,下笔即成,都不寻覆也。──琱玉集 

〔一〕越缦堂读书记曰:「范书不见姓名,盖出谢承诸书。」天游按:范书顺冲质帝纪言,峻顺帝时为太尉,冲帝时为太傅。又郭躬传曰:「初,肃宗时,司隶校尉下邳赵兴亦不恤讳忌,官至颍川太守。子峻,太傅,以才器称。」则非不见姓名于范书也。然此引当出诸已佚后汉书。 

○一一张重字仲笃,明帝时举孝廉,帝曰:「何郡小吏?」答曰:「臣日南吏。」帝曰:「日南郡人,应向北看日。」答曰:「臣闻雁门不见垒雁为门,金城郡不见积金为郡。臣虽居日南,未尝向北看日。」〔一〕(汪)──御览卷四 

〔一〕此引不见于范书,然东观记载之,其文曰:「张重,日南计吏,形容短小。明帝问云:『何郡小吏?』对曰:『臣日南计吏,非小吏也。』」东观记乃诸家后汉书之源,此引或即东观记之文,或系已佚后汉书据东观记改写之文。 

○一二孙敬字文质,好学,闭户读书,不堪其睡,乃以绳悬之屋梁,人曰「闭户先生」〔一〕。(汪)──类聚卷五五 

〔一〕原出处标后汉书,汪辑入谢承书,非。孙敬事迹范书失载,当入佚书以俟考。 

○一三梁辅,后汉人也。当为郡吏。时夏大旱,辅欲告天乞雨,身坐庭前,在傍多积薪柴,乃誓曰:「至日中不雨,即自烧身。」未及日中,天忽大雨也〔一〕。──琱玉集 

〔一〕李慈铭以为当出谢承诸书,今录此以俟考。 

○一四陈□字文锺,为巫令,有政能。桑橹生三万余株,民已温饱。──稽瑞

猜你喜欢
  卷十八 外戚恩泽侯表第六·班固
  帝纪第二 景帝 文帝·房玄龄
  卷三十六·连横
  宋史全文卷三十四·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五·佚名
  卷之二十二·佚名
  卷之三百四十八·佚名
  ◎梁令娴于归记·李定夷
  ●平闽纪卷之十三·杨捷
  一三三九 兵部尚书彭元瑞等为奉旨查取陆费墀用事供事姓名事致武英殿总裁函·佚名
  杨素传·魏徵
  史建瑭传·欧阳修
  刘廷标、王运开传·张廷玉
  卷二百四十·佚名
  卷八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出 阻兵·李渔

    〖绕红楼〗(小旦带净上)一肚牢骚满面羞,三五日不展眉头。自怪情缘,已成恨薮,何事尚难丢?奴家乔梦兰,自从那日虚燃花烛,枉设洞房,不但好事不成,还受了许多郁气,教人恨又恨不过,丢又丢不开。我想这桩怪事七分可信,还有三分可疑。一来

  • 第二十三出 感愤·许自昌

    【驻马听】〔杂便服上〕远到郓城。敢置邮筒浮与沈。自家梁山泊小喽啰。奉晁寨主的命。送书与礼到宋公明处。说谢他前日恩德的。报书神鹊。酬印灵龟。一饭千金。寨主叫我在县前茶坊内寻宋公明。你看远远望见那茶坊了

  • 卷五十七·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五十七目録【起九十四字至九十五字】六么令晏几道【三首】柳永贺铸周邦彦辛弃疾【二首】方千里吴文英周密【二首】陈允平李琳玉漏迟宋祁程垓吴文英【二

  • 御选宋诗卷四十五·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四十五七言律诗一李昉禁林春直疎林揺曵日辉辉直阁深严半掩扉一院有花春昼永八方无事诏书稀树头百啭莺莺语梁上新来燕燕飞岂合此身居此地妨贤尸禄自知非杨徽之寒食日寄郑起侍郎清明时节出郊原寂

  • 唐英歌诗巻上·吴融

    唐 吴融 撰奉和御制岳寺清秋霁宸游永日闲霓旌森物外凤吹落人间玉潄穿城水屏开对阙山皆知圣情悦丽藻洒芳兰和集贤相公西溪侍宴观竞渡片水耸层桥祥烟霭庆霄画花铺广宴晴电闪飞桡浪叠揺仙仗风防定彩标都人同盛观不觉在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七 列传二百九十七·纪昀

    列传元 【五十一】○元五十一喀喇托克托雅克特穆尔阿尔哈雅 巴延托克托喀喇托克托雅克特穆尔阿尔哈雅巴延托克托△喀喇托克托喀喇托克托父雅雅由康国王封云中王阿实克布哈之弟也托克托姿貌魁梧少从其兄阿都玛勒猎于

  • 一一○八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历代职官表》底稿全竣协修等可否议叙折·佚名

    一一○八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历代职官表》底稿全竣协修等可否议叙折乾隆五十年七月十四日臣永瑢等谨奏:窃臣等于乾隆四十五年九月内钦奉谕旨,同总纂等纂辑《历代职官表》。当经臣等酌拟凡例,呈蒙钦定,随派协修、誊录等

  • 郭璡传·张廷玉

    郭璡,字时用,初名进,新安人。永乐初年,他以太学生被升为户部主事,历任吏部左、右侍郎。仁宗即位后,命他兼詹事府少詹事,改名为璡。宣宗初年,他掌管行在詹事府。吏部尚书蹇义年老,解除了部里职务,皇上想用郭 璡取代他。郭璡

  • 卷五·严虞惇

    钦定四库全书 读诗质疑卷五 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 卫 淇奥美武公之德也有文章又能听其规谏以礼自防故能入相于周美而作是诗也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猗古於戈

  • 卷二·惠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说卷二翰林院侍读惠士奇撰隐公四年春王二月庚戌卫州吁弑其君完【庚戌公谷皆作戊申】左传卫庄公娶於齐曰庄姜无子又娶於陈曰厉妫生孝伯早死其娣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

  • 沙门品第十一·佚名

    断漏降伏他,离欲名梵行。不犯牟尼戒,无一愿不满。行力若缓慢,作善与不善。梵行不清净,不获於大果。所有缓慢业,劣意尽除之。修习清净行,获果尽无馀。譬如执利剑,执缓则伤手。沙门不禁制,地狱缚牵引。又如执利剑,执紧不伤手。沙

  •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第八卷·世友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第八卷尊者世友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辩摄等品第六之四正见云何。谓圣弟子等。于苦思惟苦。于集思惟集。于灭思惟灭。于道思惟道。无漏作意相应。于法简择极简择最极简择。解了等了遍了近了。

  • 国清百录 第三卷·灌顶

    国清百录 第三卷隋沙门灌顶纂王谢义疏书第五十一弟子总持和南。逮旨送初卷义疏。跪承法宝。粗览纲宗。悉檀内外耳未曾闻。故知龙树代佛不可思议。今所著述肉眼未睹明闇。谨复研寻迟此觐接。谨和南王论荆州诸寺

  • 佛鉴佛果正觉佛海拈八方珠玉集下·佚名

    佛鉴佛果正觉佛海拈八方珠玉集下举澧州洛浦和尚。僧问拨乱乾坤底人来。师还接否。浦竖起拂子。僧云。恁么则今日得遇明君也。浦云。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佛果拈云。验人端的处。下口便知音。正觉云。若不

  • 曹子建集·曹植

    诗文集。三国时魏曹植(192—232)撰。十卷。植字子建,曹操三子,封为陈王,谥日思,世称陈思王,谯(今安徽亳县)人。为汉建安时著名诗人。曹植诗文集,隋唐时传本有三十卷、二十卷本,其说不一,《文献通考》著录十卷,非隋唐

  • 上清骨髓灵文鬼律·佚名

    宋饶洞天定正,邓有功重编。述处罚鬼神之律条、升迁仙官之条例及有关仪式。

  • 吴儆诗集·吴儆

    吴儆的诗词全集94首。

  • 大方广十轮经·佚名

    梵名Das/a -cakra-ks!iti-garbha 。凡八卷。译于北凉,译者佚名。又作方广十轮经、十轮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三册。本经述说地藏菩萨之功德,并说依十种佛轮及三乘之十种依止轮,可以转十恶业轮等。凡十五品。其异译本为大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