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回 至三皇传多氏渐剖乾坤

词曰:

细想三皇五帝,一般锦绣江山。风调雨顺万民安,不见许多公案。后世依他样子,齐家治国何难。流芳百世在人间,万古称扬赞叹。

邵康节曰:天开于子,复卦也。地辟于丑,临卦也。人生于寅,泰卦也。周十二宫而终于坤,是为一元。盘古生于寅。

天皇在寅,地皇在卯,人皇在辰,五帝在巳。自夏禹八年,始入午会。今正为午会之中,未至未会也。

却说盘古后,阴阳二气,交媾融结,渐渐生起人来。或从天降,或从地出,或三或五,尽成人形,皆长大丑汉。星散而居,饮水食草,无知无识,亦无君长。乃于木德王。岁起于摄提,冲动四象,于昆仑山腰,瑞气结成灵胎,产出十三个人来,而天皇氏为之长。身有毛,面青色,**无衣,披发两肩,长三丈六尺,淡泊无为而俗自化。以木德王,乃作天干地支。天干者,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也。此时甲尚未名之为甲,名之曰阏逢。乙尚未名之为乙,名之曰旃蒙。丙曰柔兆,丁曰强圉,戊曰着雍,己曰屠维,庚曰上章,辛曰重光,壬曰玄默,癸曰昭阳。地支者,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也。此时子尚未名之为子,名之曰困敦。丑日赤奋若,寅曰摄提格,卯曰阏单,辰曰执徐,巳曰大荒落,午曰敦牂,未日协洽,申曰氵居滩,酉曰作噩,戌日阉茂,亥曰大渊献。天干地支,轮流配合,周而复始,是为六十甲子,以定岁时所在。自是五运始兴,大化始立。

足弟十三人,共治天下一万八千岁。继之者地皇氏也。地皇氏以火德王,生于熊耳龙门之山。于二山中,忽然生出红光数丈,光中现出五色祥云,将二山罩定,涌出十一个人来。而地皇氏尤为聪明首出,身长三丈三尺。膊大数围,身有毛,面黑色,目如火光,立乎中央,以治八方。先时,天皇氏虽创立干支,然而昼夜不分,日月不辨,不知日之升降,与夫月之朔望盈虚。地皇氏乃定明于昼者为日,明于夜者为月。自无而有,从一线之光起,至于大圆,复归一线之光。至无而止凡二十九日,或三十日,为一月。其三三两两,散碎明于天上者为星,星之空处为辰,并日月星辰谓之三辰。三辰既定,以十一月为冬至,凡三百六十五日,共十二月,为一岁,周而复始。于是龙兴鸾集,自然成文,万民安泰,与十弟共治天下一万八千岁。

继之者人皇氏出焉。人皇氏以土德王天下。地皇之末,忽然地气冲天,天地交感,山中降出九个孩儿。出于刑马之山,提地之谷,渐渐长大,凡九人,而人皇氏为之长。生得面带白色,目若明星,身长三丈。乃相厥山川,分天下为九区,自治一区,俾八弟各治一区,故又号曰居方氏。此时风气渐开,时序颇着,万物群生,淳风沏穆,遍处皆山林鸟兽,人民同居,又无衣服,雌雄相视,甚觉奇异。其雄者视雌者:“彼何以独凹也?”其雌者视雄者:“彼何以独凸也?”一日雄物挺然竖立,乃谓凹者曰:“我有余而汝不足,试以有余补不足何如?”

遂向凹者投之。其投也,甚觉美快,于是忻然。众共效而投之,遂分凹者为女,凸者为男,而男女分矣。且自一投,美快之后,而凹者渐觉腹大,至十月而后生男生女,于是乎有生育。有男女生育,遂有父子君臣。此时君乃明君,而主不虚王;臣乃良臣,而臣不虚贵。制治渐敷,而政教由此兴;礼义渐备,而君尊臣卑自此起;饥飧渴饮,而民之食用渐着;男女交媾,而民之婚姻渐起。兄弟九人,共治天下一万五千六百年;或曰四万五千六百年,非也。

人皇之后,有五龙氏。兄弟五人:一曰皇伯,二曰皇仲,三曰皇叔,四曰皇季,五曰皇少。五姓同朝,治在五方。司五行,布山岳,驾五龙,以治天下,行无为之化。今上郡肤施有五龙山,盖出治之所也。继五龙氏而治者,曰巨灵氏。巨灵氏出于汾睢,与元气齐生,握大象,持大权,挥五丁乏士,驱阴阳,反山川,居无恒处,而迹躔于蜀。继治有句疆式、谯明氏、涿光氏、钩陈氏、黄神氏、巨神氏、犁灵氏、大马鬼氏、鬼隗氏、弇兹氏、泰逢氏、冉相氏、益盈氏、大敦氏、灵阳氏、巫常氏、泰壹氏。泰壹氏开图挺纪,调大鸿之气,正神明之位。

盖茫无形,尝无味,操法久视而长存者。厥后,皇帝老子受法于泰壹元君,有泰壹之书传于世。空桑氏、神民氏,盖使民神异业,而精气通行者,猗帝氏、次民氏、辰放氏。

古初之人,卉服蔽体,辰放氏教民扌搴木茹皮以御风霜,绹鬓阔首以去灵雨,而人从之,号曰衣皮之民,传四世。蜀山氏、马鬼豗氏、浑沌氏,生而不杀,予而不夺,天下之人,服其威而怀其德。当是时,阴阳和平,万物无争。蜚鸟之巢,可俯而探也,走兽可系而走也。盖执中涵和,无内而无外者,传七世。

东户氏,当是之时,禽兽成群,竹木遂长,道不拾遗,传十七世。皇覃氏、启统氏、吉夷氏、几蘧氏、稀韦氏、有巢氏,太古之民,穴居野处,搏生咀华,与物相友,尚有与禽兽同食共宿者。至是,民有机智,凌虐禽兽,而禽兽始为人敌,爪牙角毒,概不足以胜禽兽。有巢氏教民构木为巢,居而避之。未知稼穑,食草木之实。

未有火化,渴饮禽兽之血,饥则带毛而食禽兽之肉,故曰茹毛饮血。取禽兽之皮,以蔽前后。传二世而燧人氏继之。燧人氏有四贤臣:一曰明山、二曰必育、三曰成博、四曰陨丘,辅燧人氏以治天下。时民不知有火,未知熟食,燧人氏仰观列宿,俯察五行,知空中有火,丽木则明。一日游于南垂,有木焉。

鸟喙其枝,见磷磷火出,燧人氏感之,于是钻木取火,教民烹饪,放于石上,炙而食之,以免腥臊生食,民大利之。

时未有文字,燧人氏作结绳之政,大事则大结,小事则小结。立传教之台,为日中之市,兴交易之道,人情以遂,故又谓之燧皇,传八世。继治有庸成氏,再继有伏羲氏出焉。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卷十三·齐六·佚名
  卷第一百四十九·胡三省
  皇清开国方略卷二十二·阿桂
  ◎刑法二·徐天麟
  卷之四百十一·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二十八 列传二十八·纪昀
  二六三 陕甘总督勒尔谨等奏遵旨查办应禁书籍情形折·佚名
  儒林宗派卷九·万斯同
  ●崇祯记闻录卷二·佚名
  “公安三袁”传·张廷玉
  孙作传·张廷玉
  卷七十三·阿桂
  卷三十三·佚名
  六○、魏武侯元年乃周安王六年非十六年辨·钱穆
  卷四·孔毓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鹤鸣老人李俊民(庄靖先生集)·顾嗣立

    俊民,字用章。别号鹤鸣老人。唐韩王元嘉之后。家于泽州。少通程氏之学,金承安中,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应奉翰林文字。未几,弃官教授。南迁后,隐于嵩山。元世祖在藩邸,刘秉忠盛称之,以安车召见,延访无虚日,遽乞还山。卒,赐谥庄静先生

  • 第二十一出 宴臣·梁辰鱼

    【宝鼎现】〔小生贴上小生〕三年离故苑。身命虽蹇。江山犹在。矰未举伤鸿常惮。弓不开惊猿还骇。〔贴〕幸喜归来人未死。稍展前春眉黛。〔合〕愿再造乾坤。鹏奋南国。龙飞东海。〔贴〕大王千岁。〔小生〕夫人少礼。

  • ●莊嶽委談下·胡应麟

    (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雜編之屬·少室山房筆叢正集卷二十六)世所盛行宋元調曲咸以昉於唐末然實陳隋始之葢齊梁月露之體矜華角麗固已兆端至陳隋二主竝富才情俱湎聲色所為長短歌行率宋人詞中

  • 巻一·孙绍远

    钦定四库全书声画集卷一宋 孙绍逺 编古贤老子画像【刘莘老】敝周僿于文老子谈大道仁义已末流礼法固行潦虗无抱珠清净为至寳剖斗息羣竞死圣止大盗谓可愚斯民狂澜复既倒不知世大变万伪火就燥欲以区区言反俗入羲昊浑

  •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七十六·乾隆

      宋  仁宗皇帝  【丙甲】嘉祐元年春正月帝有疾文彦博等宿卫禁中二月帝疾瘳  正月朔帝御大庆殿受朝暴感风昡趣行礼而罢翌日文彦博召内侍都知史志聪问状对曰禁密不敢漏言彦愽叱曰尔曹出入禁闼不令宰相知天子起

  • 卷三十六·佚名

    九月初七日(辛未),阿桂奏言:臣与福康安前在金川军营相处日久,四十九年,又同在石峰堡剿贼,深知其办理军务及临阵克敌,并非畏葸怯懦之人。此次前赴台湾督办,其主见如何,臣虽无由得知,但悉心揣度其奏请添兵,自为速于完事起见。缘逆匪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五十一·佚名

    嘉靖四十四年十月甲子朔时享 太庙遣驸马都尉谢诏代 钦天监进明年大统历颁赐百官 升左春坊左谕德林树声为太常寺卿管南京国子监祭酒事 起原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谭纶巡抚狭西升顺天府府丞冀炼为右佥都御史巡抚河南 升广

  • 卷之二百九十一·佚名

    成化二十三年六月己巳朔以灾伤免狭西西安等府州县临洮等卫粮一十八万六千四百八十余石草二十九万八千七百七十余束○降万全右卫指挥同知宋昇为指挥佥事指挥佥事苏镇正千户坐守备新河口失机故也○巡抚辽东都御史刘潺等

  •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上·袁枢

    宋 袁枢 撰汉通西南夷汉武帝元光五年 初王恢之讨东越也使番阳令唐防风晓南越南越食防以蜀枸醤防问所从来曰道西北牂柯江牂柯江广数里出番禺城下防归至长安问蜀贾人贾人曰独蜀出枸醤多持窃出市夜郎夜郎者临牂柯江江

  • 卷十一 魏书十一 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第十一·陈寿

    (袁涣传、张范传、凉茂传、国渊传、田畴传、王修传、邴原传、管宁传)袁涣传,袁涣字曜卿,陈郡扶乐县人。袁涣的父亲袁滂,做过汉朝的司徒。当时各家公子多违越法律制度,而袁涣清雅宁静,举动必定符合礼节。郡守命袁涣任功曹,郡里

  • 崔彧传·宋濂

    崔彧字文卿,小字拜帖木儿,弘州人。为人自负有才,刚直敢言,深受世祖的器重。至元十六年(1279),奉诏与牙纳木到江南访求阴阳占卜之人。第二年从江南回京,向朝廷报告使臣忽都带儿追索原宋朝的财货,烦扰百姓等情形。世祖尚不能判

  • 徐道兴传·张廷玉

    徐道兴,河南睢州人。崇祯末年,任云南都司经历,兼管师宗州事,廉洁爱民。农民起义军孙可望部入云南,攻破曲靖。巡按罗国王献刚到该地,与知府焦润生被农民军擒获,可望要他们投降,国王献不从。押至昆明,自焚而死。道兴召集士民,告谕

  • 第一篇 改革实情·梁启超

    第一章 康有为向用始末《孟子》曰:“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信哉言乎!吾国四千余年之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我皇上赫然发愤,排群议,冒疑难,以实行变法自强之策,实

  • 卷第二·道原

    景德传灯录卷第二天竺三十五祖(内一十三祖见录内二十二祖旁出无录)第十五祖迦那提婆第十六祖罗睺罗多第十七祖僧伽难提第十八祖伽邪舍多第十九祖鸠摩罗多第二十祖阇夜多第二十一祖婆修盘头第二十

  • 保护龙华古刹·太虚

    沪上龙华寺,创建于吴赤乌年间。今之一塔巍然矗立云表者,即康僧会令吴主权供舍利处也。江南佛迹,首推斯刹,规模宏远,建筑巨丽!今则僧林岑寂,佛殿荒凉,每一游览,辄令人有不胜今昔之感!光复之后,几经军队出入蹂躏,遂益复不堪。地方人

  • 劝发诸王要偈·龙树

        龙树菩萨撰    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译  明胜功德王  我无余求想  诸佛所说法  庄严要何义  略撰贤圣颂  大王所宜闻  如以众杂木  造立如来像  智者恭敬礼  依佛故尊视  我今以非辩

  • 第三集 日·佚名

    续刊古尊宿语要第三集 日 杨岐会禅师语(前录[(冰-水+〡)*又]不尽者)    嗣慈明 上堂 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檐头不负书 师乃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卓拄杖云。大千世界百杂碎。捧钵盂。向

  • 将军的故事·丘东平

    本书为丘东平短篇小说集,收录了邱东平所著《多嘴的赛娥》、《一个小孩的教养》、《红花地之守御》、《通讯员》、《骡子》、《白马的骑者》、《运转所小景》等七篇短篇小说。丘东平(1910.5.16—1941.7.28),现代作家,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