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说无垢称经疏

凡六卷或十二卷。唐代窥基(632~682)撰于咸亨三年至五年( 672~674)。又称说无垢称经赞、说无垢称经赞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八册。本书系玄奘所译说无垢称经(与鸠摩罗什所译之维摩诘所说经为同本异译)之注释书。书中基于法相宗之教判(三时教、八宗),而将说无垢称经与三时教中之第二时(空)、第三时(中)及八宗中之第七(胜义皆空宗)、第八(应理圆实宗)配合;并以该经作为天台宗第二时教至第三时教间之过渡时期之教说,其阐述由‘空理’展开,渐次述及‘中道’。本书所作注释以忠于原经文著称。

《说无垢称经疏》全部章节目录

(1)说无垢称经疏卷第一(本)
(2)说无垢称经疏第一(末)
(3)说无垢称经赞卷第二(本)
(4)说无垢称经疏卷第二(末)(至第三之始)
(5)说无垢称经赞卷第三(本)
(6)说无垢称经疏卷第三(末)
(7)说无垢称经赞卷第四(本)
(8)说无垢称经赞卷第四(末)
(9)说无垢称经赞卷第五(本)
(10)说无垢称经疏卷第五(末)
(11)说无垢称经赞卷第六(本)
(12)说无垢称经赞卷第六(末)

猜你喜欢
  频毗娑罗王诣佛供养经·佚名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佚名
  成具光明定意经·佚名
  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佚名
  入楞伽心玄义·法藏
  持明藏八大总持王经·佚名
  雨宝陀罗尼经·佚名
  何耶揭唎婆像法·佚名
  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遵式
  根本萨婆多部律摄·佚名
  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冥祥
  续贞元释教录·恒安
  净土往生传·戒珠
  羯磨仪式·书玉
  雪关和尚语录·雪关智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白石道人歌曲 (不全)·姜夔

      ☆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  人绕湘皋月坠时。斜横花树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谁知。东风冷、香远茜裙归。  鸥去昔游非。遥怜花可可,梦依依。九疑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绿筠枝。  ☆江梅引(丙辰之冬,予留梁溪,将诣淮

  • 卷一五·郭则沄

    宴年老臣民,防自康熙癸巳,迨王寅再举,始名“千叟宴”,乾隆以后,一再踵行,皆以礼遇耆髦,初无萝衮之限。其专宴老臣者,则乾隆辛巳、辛卯两宴香山,文武及致仕者各为班,班各九人,称“香山九老”。又:道光癸未,宴万寿山

  • 卷六十六 漢紀五十八·司马光

      起屠維赤奮若(己丑),盡昭陽大荒落(癸巳),凡五年。   孝獻皇帝建安十四年(己丑、二O九年)   春,三月,曹操軍至譙。   孫權圍合肥,久不下。權率輕騎欲身往突敵,長史張紘諫曰:「夫兵者凶器,戰者危事也。今麾下恃盛壯之氣,忽強

  • 十国春秋卷七十七·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呉越一武肃王世家上武肃王姓钱名镠字具美杭州临安人也【后改为安国县】唐大中六年二月十有六日生于邑临水里先是邑中旱县令命道士东方生起龙以祈雨生曰茅山前池中有龙起必大异令乃止明年复旱生乃遽指镠所

  • 老子韩非列传第三·司马迁

    王学孟译注【说明】这是一篇关于先秦道家和法家代表人物的重要传记。太史公将老庄申韩合为一传,代表了汉人对道家与法术家关系的重要看法。汉人直承晚周,认为老子之言“君人南面之术”,而庄子祖述老子。韩非《解老》、《

  • 卷一百六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六十四人物志四十四大臣传三十【满洲正红旗一 何和哩 叶克舒多积礼 和硕图 托克推 法谭 觉善 岱松阿 安达立 布丹 噶达浑 硕詹 褚库 瑚里布】何和哩何和哩姓栋鄂其先自瓦

  • 职官一·徐松

    三公三少【宋会要】旧为三公三师。政和二年,改三师为三公,又增三少。 神宗治平四年正月十九日,已即位未改元。开府仪同三司、守司空、兼侍中、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兼译经润文使、魏国公韩琦守司徒、检校太师、兼侍

  • ●守廉鉴第八(十五案)·徐谦

      桑扈窃脂,马不食脂。鸡廉狼贪,物性难齐。我思古人,泌水乐饥。辑守廉   周藩驯虎(《池北偶谈》)   先祖方伯公,为河南按察使,时周王府有驯虎,日唯啖豆腐数斤。猛虎如此,何异驺虞。   鹤子曰:似此寅客,愧杀封使君矣。  

  • 卷九·佚名

    △初发心菩萨功德品第十三尔时天帝释。白法慧菩萨言:佛子。初发心菩萨。为成就几功德藏。法慧答言:佛子。是处甚深难知难信难解难说难通难分别。虽然我当承佛神力具足演说。佛子。假使有人。供养东方阿僧祇世界众生一切

  • 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佚名

    大乘单译经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一卷刘宋罽宾三藏法师昙摩蜜多译一名普贤经一名出深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舍离国大林精舍重阁讲堂。告诸比丘。却后三月我当般涅槃。尊者阿难。即从座起。整衣服叉手合掌。绕

  • 民国重修大藏经叙·太虚

    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生灭相续而存在,自性本空,唯识所现,大圆满觉明证中莫非因果重重,遍融无碍之法界,故曰一切法皆为佛法。有情然,器界然,无事无物不然,浩浩有情器界中之人间亦自无不然;人间之在佛法,其如一尘之处太空乎!人间之特征

  • 卷第三十七·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三十七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业品第四之五如是建立表与无表及成就已。于中律仪三种差别云何而得。颂曰。定生得定地  彼圣得道生别解脱律仪  得由他教等论曰。静虑律仪与心俱得。

  • 卷第二十·昙噩

    新修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淛东沙门 昙噩 述 忍辱学 持志科 唐法显 出南郡江陵丁氏。年十二。依四层寺宝溟法师剃落。服勤久之。忽问欲界乱地。素非道缘。既生其中。焉能脱离。溟曰。众生皆有初地味禅。历劫不忘。

  • 第二 现观相应·佚名

    [一]第一 爪尖一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二其时,世尊为令取爪尖之小垢,谓诸比丘曰:“诸比丘!作如何思惟耶?我此所取爪尖之小垢与大地土,何者较多耶?”三“大德!此大地土为多,世尊所取爪尖之小

  • 空轩诗话·吴宓

    近代诗话。吴宓著。附刊于1935年中华书局(上海)出版之《吴宓诗集》。卷首有1934年作者自叙。自叙说:“近年编辑读书,及与友人通函谈叙之所得,有关于诗者若干条,录存册中未尝刊布,兹汇为一编,以示同好。”所录诗话52则,约7万

  • 六一词·欧阳修

    又名《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醉翁琴趣外篇》。词别集。 北宋欧阳修(1007—1072)撰。一卷。修有《欧阳文忠公全集》已著录。原有词集《平山集》盛传于世,后佚。今存有南宋杏州本《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一百三十一至一

  • 普陀洛迦新志·王亨彦

    佛教史志。民国初王亨彦撰。十二卷。全书共分十二部分,记载了普陀山的山川风貌、自然景观和作为主要内容的佛教兴衰史迹。同时收集了历代帝王、僧俗有关普陀山佛教的敕令、奏疏、碑铭等二百余篇,其中有关寺院经济方面

  • 阿毗昙五法行经·佚名

    后汉安世高译,一卷。先释四谛,次释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