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五回 夏后氏四百年一十七世

词曰:

天上鸟飞兔走,人间古往今来。沉吟屈指数英才,多少是非成败。富贵歌楼舞榭,凄凉废冢荒台。万般回首化尘埃,只有青山不改。

诗曰:

为看青山日倚楼,白云红树两悠悠。

秋鸿社雁催人老,野草闲花满地愁。

却说夏禹王,姓姒氏,字高密,黄帝玄孙也。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骆明,骆明生鲧。鲧娶有莘氏之女曰志,是为修己,感流星贯昴,梦接意感而怀孕。孕十有四月,以帝尧之五十五年六月六日,生禹于僰道之石纽乡。年十七,舜闻其贤,举之使续父业治水。在外十三年,水害皆息。

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声为律,身为度。

都安邑,以金德王。色尚黑,以建寅之月为岁首,改载为岁。

封尧之子丹朱于唐,封舜之子商均于虞。南巡狩,会诸侯于涂山。承唐、虞之盛,执玉帛者万国,立贡法,作乐曰《大夏》。

悬钟鼓、磬、铎革召,以待四方之士,曰:“教寡人以道者击鼓,谕以义者击钟,告以事者振铎,语以忧者击磬,有讼狱者摇革召。”

一食而十起,一沐三握发,以劳天下之民。古有杜康造醴酪之酒,饮之不能醉人。至是帝女仪狄作酒进于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国者。”禹任臯陶、伯益以国政,后臯陶卒,禹荐益于天,天雨金三日。收天下之美铜,铸九鼎,以象九州岛。每州之舆图贡赋,山川草木,奇禽异兽,并诸神怪,俱载于鼎。夏、商、周三代相传,至秦灭周,迁九鼎于咸阳。其一飞入泗水,其八项羽焚阿房,同为灰烬。

禹出巡狩,见罪人,下车问而泣之。左右曰:“罪人不顺道,君王何为痛之?”禹曰:“尧舜之人,皆以尧舜之心为心,故不犯法。今寡人为君,百姓各自以其心为心,因而犯法,是以痛之。”禹巡狩于江南,致诸侯于会稽,防风氏后至,禹戮之。

防风氏长大而勇,其骨节专车,后为长狄种。禹崩于会稽,摄位一十七岁,在位十岁,寿一百六岁。

古以天下为家,故不载还都,遂葬之会稽。苇席桐棺,穿圹七尺,上无泻泄,下无邸水,坛高三尺,土阶三等,延袤一亩,命以益为王。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启于箕山。天下之人,不归益而归启,曰:“吾君之子也。”启乃即天子位。

或曰,禹初行于涂山,有九尾白狐,瑞狐也。化为美女,造于禹。天姿国色,百媚千娇,因是狐足小而不能变大,遂为弓跬装,美冠一时。聪俊有德,禹乃纳而爱之,是为女侨。生三子,长曰启,承其本姓;次日宰,为顾氏;三日罕,封余庆王,即姓余氏。

涂山氏能明训教,而致其化,三子皆贤明。禹王治水,其黄帝水经,与降龙伏魔、穿山透地之书,俱授于涂山氏,故天下不归益而归启也。启命益为辅佐,不一岁而益没,启岁献牺牲以祭之。时有扈氏无道,不奉正朔,启召六卿征之,大战于甘,不胜。六卿请召诸侯伐之。启曰:“吾地非浅也,民非寡也,今兹不胜,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何以伐之?”于是班师,琴瑟弗张,钟鼓弗考,不茵席,不仍味,亲亲长长,尊贤委能。行之期年,而有扈自服。在位九岁而崩,子太康立,厥弟五人,分封于卫。

太康荒逸,不理国事,大权归于有穷国之君后羿。王愈盘游无度,出猎于洛水之外,至百日之久,尚不思返国,民大怨恨。后羿因民心弗忍,乃作起乱来,距之于河外,不得归国。

厥弟五人,御其母,同待其兄于洛水之汭.五人待兄不至,见后羿作乱,乃述大禹之戒,作歌五章以怨之。太康既不得归,遂弃旧都,都于夏阳。在位二十九岁,崩于夏阳。后羿迎立王之弟仲康。仲康即位之初,首命允侯掌六师,以收羿之兵权,羿犹为相。时掌天文之官羲和,党于羿。至日蚀大变,竟不奏闻救护。意谓日者君象,有难,欲使天下莫救也。王命允侯征之,剪羿之羽翼,以潜消其逆志,故终仲康之世,而不得逞其恶。王在位十三岁崩,于帝相立。相既立,微弱不能制服后羿,后羿专权,逐相居于商邱,依同姓诸侯斟灌、斟寻斗氏,羿因代夏为政,恃其善射,不治民事,专好畋猎,弃贤臣而用寒浞。

浞行媚于羿之宫人,施赂于羿之左右,愚弄其民,使称羿之功德,娱羿于畋,内外咸服浞。羿犹弗悛,将归自畋,家众逢蒙等杀而烹之。以食其子,子弗忍食,亦杀之。浞自立为王。夏旧臣靡奔有鬲氏。浞因奸宿后羿之妻,生浇及氵豕壹。浇即是也,力能陆地行舟。至是浞使灭斟灌、斟寻斗氏,而弒帝相。相后缗方娠,逃出白窦,归于有仍,生少康于有仍。

少康既长,为仍牧正,使其臣椒求之,逃奔有虞,为虞庖正。虞君思妻之以二姚,以邑诸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谋中兴焉。潜通信于旧臣靡。靡自有鬲氏收斟灌、斟寻斗二国之烬以灭浞,而立少康为王。王使其臣女艾灭浞长子于涡,使太子季杼灭浞次子氵豕壹于戈,乃归故都即位。夏道复兴,诸侯无不悦服。后羿专权八岁,寒浞篡位六十岁。少康封庶子无余于越,春秋祀禹墓于会稽,享国极久,至汉武帝时乃亡。

或曰:“相后之逃,少康之奔,与旧臣靡之举兵,皆狐后涂山氏为之通信,为之主宰。”然史册并无此说,恐系小说家附会,兹不敢从。少康以位二十二岁崩,子季杼立。杼在位十七岁崩,子槐立。槐在位二十六岁崩,子芒立。芒在位十八岁崩,子泄立。泄在位十六岁崩,子不降立。不降在位五十九岁崩,弟扃立。扃在位二十一岁崩,子厪立。厪在位二十一岁崩,不降之子孔甲立。孔甲无道,好鬼神之事,肆行**,夏政始衰。

时天降二龙,一雌一雄。王求养龙者。昔殿叔安有裔子曰董父,甚好龙,能求其嗜欲而饮食之,龙多归焉。于是有豢龙氏。陶唐氏衰,后有刘累者,学抚龙于豢龙氏,事王,能饮食之,赐氏曰御龙。龙一雌死,累潜醢以食王。王食之甘美,既而使求其羔,累无以应,又虑龙死之事发觉,惧而迁于鲁县。

其雄龙见雌死,又无豢之者,流漦于庭,曰:“余褒国之神也,还我雌来。”孔甲卜杀之留之俱勿吉,卜请其漦而藏之,吉。

乃布币而策告之。漦者,龙之精气也,龙亡漦在,椟而藏之。

传及殷周至厉王之末,又有一段奇闻出来,且待后话不提。

孔甲在位三十一年崩,子臯立。臯在位十一岁崩,子发立。

发在位十九岁崩,子履癸立,是为桀。尤为无道,暴虐荒淫。

有赵梁者,教之贪狠,天下怨恨,诸侯或不朝。桀有力,能申铁钩使直,铁索使断,诸侯有不朝者伐之。伐有施氏,有施氏以妹喜女焉。喜有宠,所言皆从。为琼宫瑶台,弹百姓之财。

将肉砌于糟堤,将脯悬于林间,酒池可以行船,糟堤可望十里。

宫女三千人,尽去其衣,闻鼓声一响,俱使之将头倒扑在池上饮酒。将阴器高耸献出,如牛一般。又闻鼓声一响,俱使之就林食脯,将一足踏地,一足踏树,俱要献出阴物。又一鼓饮酒,又一鼓倒在堤上食肉,如牛一般,纷纷忙乱。桀与妹喜观之,大笑取乐。凿山穿陵以通于河,有谏者即杀之。凿池为夜宫,张灯饮酒,男女俱使之杂处而**,观交接之势。桀与妹喜大以为乐,因作女乐。太史终古执其图法泣谏,不听,遂出奔商。

时商汤为夏方伯,得专征伐,邻国葛伯放而不祀。汤使人问之曰:“何为不祀?”答曰:“牺牲不给故耳!”汤使遗之牛羊,葛伯食之,又不以祀。汤又使人问之曰:“何为不祀?”曰:“粢盛不供故耳。”汤使毫众往为之耕,葛伯率其民夺之,其不与者杀之。时有童子以黍肉饷耕者,葛伯欲夺,童子死不肯与,葛伯乃杀而夺之。汤大怒,起兵征之,民大悦服,惟恐汤师之不至,曰:“彳奚我后?后来其苏。”汤尝外出,见人张网四面而祝之曰:“从天坠者,从地出者,从四方来者,俱入吾网。”

汤曰:“噫!尽之矣!”乃解其三面,止留一面,更祝曰:“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不用命者,乃入吾网。”汉南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恩及禽兽。”归之者四十余国。桀穷其宗族,辱其勋旧,轻其贤良,弃其礼义。关龙逢谏曰:“人君谦恭敬信,节用爱人,故天下安,而社稷宗庙固。

今君用财若无穷,杀人若不胜,民惟恐君之后亡矣。人心已去,天命不佑,盍少悛乎?”桀曰:“吾之有天下,犹天下之有日,日亡吾乃亡耳。”遂囚龙逢而杀之。商汤闻又叹息,使人哭之,桀怒囚汤于夏台,已而得释。

时星陨地震,伊洛竭,泰山崩,灾异迭见。桀暴虐愈甚,伊尹佐汤帅师伐桀。桀起九夷之师,不至,曰:“吾悔不杀汤于夏台,使至于此。”及战不胜,奔于三朡之国。汤又从而伐之,放于南巢。在位五十二岁,后三岁死于亭山。夏亡,凡十七王,并羿、浞共四百三十九岁。汤因代夏为王。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卷二十·本纪第二十·柯劭忞
  卷一百二十五 志一百·赵尔巽
  卷之十五·佚名
  第十三卷 宋·缪荃孙
  一四五二 军机大臣奏商拟增补《诗经乐谱》凡例情形片(附增补凡例)·佚名
  一三五四 军机大臣阿桂等奏遵议陆锡熊详校文溯阁书籍折(附清单二)·佚名
  五六五 奉天府府丞李绶奏查办铁岭等处违碍碑碣情形折·佚名
  明儒言行録卷六·沈佳
  第二章 古代史家与史籍·金毓黻
  陈彦回传·张廷玉
  卷四十·宋敏求
  卷五、顺治入关·黄鸿寿
  262.女英雄王聪儿·林汉达
  37.蔺相如完璧归赵·林汉达
  陈明寿·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原序·沐昂

    ●沧海遗珠原序诗本性情关世道三百篇无以尚矣自汉以下历代皆有作者然代不数人人不数篇故诗不易作也而尤不易识非深达六义之旨而明於作者之心不足以知而言之萧统之选古高适姚合辈之选唐下逮宋元亦各有选其采之不详选之

  • 卷八十三·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八十三 宋 陆游 撰 病起杂言 国不可以无菑眚身不可以无疢疾无菑之国乱或更速无疾之身死或无日昆夷玁狁无害於周之王辟土富国无救於隋之亡壮夫一卧多不起速死未必皆羸尫古来恶疾弃空谷往往

  • 李之仪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李之仪(1048-?)字端叔,号姑溪居士,无棣(今属山东)人。治平进士,为万全县令。曾从军西北,出使高丽。元祐中,除枢密院编修官,从苏轼于定州幕府,通判原州。徽宗立,提举河东常平。卒年八十馀。《东都事略》有传,《宋史》附《李

  • 卷八十九 晉紀十一·司马光

      起閼逢閹茂(甲戌),盡柔兆困敦(丙子),凡三年。   孝愍皇帝建興二年(甲戌、三一四年)   春,正月,辛未,有如日隕于地;又有三日相承,出西方而東行。   丁丑,大赦。   有流星出牽牛,入紫微,光燭地,墜于平陽北,化為肉,長三十步,廣

  • 卷之二百四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第二五一移光绪九年十一月八日一一六○六--二·佚名

    代理新竹知县周,经查核前任徐所开交代总细册,移送覆折与前任徐及监盘淡水知县朱钦加五品衔、代理新竹县正堂周为严交代之察核事。案蒙本府宪札开:「该前县徐令交卸交代,应由该令接收,饬委淡水县监盘外

  • 卷十四·朱轼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史传三编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十四大学士朱轼撰名臣传六汉刘苍东平宪王苍显宗同母弟也建武十五年封东平公十七年进爵为王少好经书雅有智思为人美须髯要带十围显宗甚爱重之及即位拜为骠骑

  • 历代名贤确论卷二十二·佚名

    阖庐孙武【老泉 樊川 六一 东坡】夫差伍子胥【栁州 卢元辅 荆公 颍滨 李白】勾践事吴【东坡】种蠡【颍滨 昌黎 东坡】子胥种蠡【东坡】通论国之兴亡【颍濵】孙武老泉曰求之而不穷者天下之奇才也天下之士与之

  • 三屿传·宋濂

    三屿国,靠近王留求。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下令择人前往招降。平章政事伯颜等说“:臣等与了解此地情况的人商议,此国之民,不及二百户,有时还有人到泉州来经商。去年官军进入王留求,军船经过此国时,此国之人还为之提供粮食,提供

  • 辛自修传·张廷玉

    辛自修,字子吉,襄城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的进士。授任海宁知县。他升任吏科给事中。上奏称:“吏部选拔官吏,选才重要,量地选才尤为急迫。近来京府的属吏因为全面考察而离去的人有十分之五,难道唯独京城不肖之人很多吗?地方

  • 卷一百三十五·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三十五  宋 卫湜 撰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烖及其身者也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

  • 卷四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四十二  宋 李樗黄櫄 撰烈祖祀中宗也嗟嗟烈祖有秩斯祜申锡无疆及尔斯所既载清酤【音户】赉我思成亦有和羮既戒既平鬷假无言时靡有争绥我眉夀黄耇无疆约軧【祁支切】错【如字又采故反】衡八

  • 序·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春秋直解序中古之书莫大于春秋推其教不越乎属辞比事而原夫成书之始即防夏不能賛一辞葢辞不待賛也彼南史董狐世称古之遗直矧以大圣人就鲁史之旧用笔削以正褒贬不过据事直书而义自为比属其辞本非得已賛

  • 卷五百九十一·佚名

    △第十五静虑波罗蜜多分之一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具寿舍利子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欲证无上正等菩提。云何方便安住静虑波罗蜜多。尔时世尊告舍利子,若菩萨摩诃萨欲证

  • 观弥勒上生经讲要序·太虚

    弥勒在释迦教系中,为发起妙有之上首,与文殊遥相应答。最奇者,以菩萨而现比丘相,为释迦弟子,此则以在此界补处当来,故不同于他方之化现菩萨也。其所宣说之唯识法相教义,在李唐曾盛宏一时。有宋以降,禅、净大兴,佛徒几不知有弥勒

  • 明觉禅师语录卷第三·重显

    参学小师允诚等编拈古师举。德山示众云。今夜不答话。问话者三十棒。时有僧出礼拜。山便打。僧云。某甲话也未问。山云。尔是甚处人。云新罗人。山云。未踏船舷。好与三十棒。法眼拈云。大小德山。话作两橛。圆明道。

  • 乘轺录·路振

    地理杂志。北宋路振 (957—1014)撰。一卷。路振字子发,永州祁阳(今湖南祁阳西)人(一作湘潭人)。淳化进士,官州通判、知州、太常丞。大中祥符元年(1008)十二月,知制诰路振充契丹国主生辰国信使,率团使辽,次年正月返宋,

  • 太上老君说安宅八阳经·佚名

    经名:太上老君说安宅八阳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唐宋间。假托太上老君为太极真人说诵经安宅之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匡”字缺笔避宋太祖名讳,称玄武,当为宋真宗大中祥符八 年(1015年)前古籍。太上